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公司經營財務分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18 10:44: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公司經營財務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公司經營財務分析

篇(1)

一般而言,以下幾種財務分析方法。①投資者可以采用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通過縱向對比上市公司兩期或是連續多期財務報表中的相同指標,確定該指標增減變動的幅度、數額和方向,通過分析過去一段時間公司的財務狀況來說明公司未來一段時間內經營狀況或財務狀況的變動趨勢的方法。在采用比較分析法進行財務分析時,應當注意幾個問題:剔除偶發性情況的影響,使分析所使用的數據能正常反映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用于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其計算方法必須一致;對有顯著變動的指標做重點分析。②投資者要關注上市公司的管理機制。在我國的上市公司里面,存在著嚴重的管理者掌權和一股獨大的現象。所謂的國有資產,其資產的所有者是國家,而小股東并沒有合適的方式來對當權者進行監督,一些上市公司的實權往往被公司的管理者或者大股東所控制。內部缺乏良好的制約機制,導致管理人員更多的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肆無忌憚地偽造財務信息,滿足自己的利益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③投資者要關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是否規范,是否遵守相關制度。首先,如果上市公司的某些重要會計項目有異常變動,投資者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必須認真對待異常現象,考慮上市公司是否可能在利用這些項目進行財務造假。其次,還要注意公司的財務報告是否在重要項目上有所遺漏,如果存在遺漏,很可能在不能說假話,但又不想講真話的情況下形成的,投資者應該予以注意。最后一點,投資者也要關注提供財務報告審計意見的注冊會計師的聲譽和審計報告中提到的意見。

(二)采用經營戰略策略分析上市公司的期間費用支出

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說,其經營戰略是為了實現公司的總目標,對資源使用方向和公司所要采取的活動方針的一種總的規劃。此外,公司的經營策略還具有競爭意義,這是針對競爭對手的優劣勢來制定的。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一些管理問題方面的薄弱環節可以容忍,至少可以暫時容忍,但如果公司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地位惡化,那么就會危害到企業的生存。經營戰略的制定和公司經營戰略是否正確對公司至關重要。投資者要站在經營戰略高度上來進行分析,才能從整體上把握上市公司的整體經營狀況,深刻的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方向。投資者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公司經營戰略分析策略。首先,投資者可以采取因素分析法分析上市公司經營戰略分析。因素分析法是分析指標與其相關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從數值上確定各影響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程度、影響方向。因素分析法包括差額分析法和連環替代法。在采用因素分析法進行財務分析時,應當注意幾個問題:計算結果的假定性;因素分解的關聯性;順序替代的連環性;因素替代的順序性。其次,投資者可以分析上市公司的發展階段。投資者可以根據生命周期,將上市公司劃分為起步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四個階段。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市公司的股價水平、盈利能力、生產經營能力等方面是有所差距的。并且對于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行業的財務分析,投資者對二者的側重點把握也應有所不同。最后,投資者可以選擇分析上市公司的核心能力。上市公司的核心能力是整合組織內部的技能與知識,讓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以被競爭對手所模仿,給企業帶來利潤的企業獨有的能力。上市公司只有具備了基本的核心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投資者在進行核心能力分析時,投資者要注意,在非正常的經營情況下,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或者收益只是特殊情況下的結果,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核心能力,在分析時應當剔除這種特殊情況只涉及企業正常情況下的經營狀況。常見的非正常經營情況有會計制度變更、關聯方交易、證券買賣、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等。

(三)對存貨管理、負債規模等問題采用辯證分析策略

投資者在進行分析時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因事、因時而異,可以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起來。財務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可以深入、具體的了解公司的發展,透過現象看清上市公司財務本質。定性分析是針對行業發展狀況、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公司管理水平、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礎是定性分析,只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充分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投資者可以采取比率分析法進行財務分析。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比率指標來確定上市公司財務活動變動大小的方法。比率指標主要有相關比率、效率比率和構成比率。相關比率是將某個項目和另一個不同的但又與其有關的項目加以對比,最后所得的比率,相關比率可以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的相互關系。比如,可以將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相對比,計算出相關流動比率,以此來判斷公司短期的償債能力;效率比率是某個財務活動中,所得與所耗費的比率,效率比率可以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構成比率是某個財務指標的各組成部分占總體數值的比例,又稱結構比率,構成比率可以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在采用比率分析法進行財務分析時,應當注意幾個問題:科學的衡量標準,一致的對比口徑,對比項目具有相關性。其次,投資者要注重財務指標應用條件。比如,投資者普遍關注市盈率這一指標,每一股的收益越高,那么相對而言其投資風險就會越小,市盈率就會越低,而投資風險越大,那么這只股票的市盈率就會越高。但是這個指標不能在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進行比較,此外,相對成熟的行業市盈率普遍較低,新興行業較高,但這并不能說明該行業的投資價值。

篇(2)

關鍵詞:比亞迪公司;新能源汽車;財務能力分析;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426.471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09

收稿日期:2017-07-06

由于人口基數大,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和西方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所以我國汽車消費市場還存在著較大開拓的空間。2014年出臺的《關于印發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了政府采購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從政府開始推廣和應用新能源汽車。2015年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將財政補助對象、產品和標準進行了細化。因此,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方向。

1比亞迪公司財務能力分析

比亞迪公司從2003年正式進軍汽車行業后,由于成本控制的很好,售價定的較低,比亞迪通過高性價比的方式迅速搶占了市場。從創立之初的年銷量幾千輛,到去年接近50萬輛,2016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突破10萬輛。

1.1償債能力分析

近5年來,比亞迪的短期償債能力逐年回暖,但還存在差距。汽車行業流動比率的均值為1.1,速動比率為1.26,比亞迪公司歷年均低于行業均值,可見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不過,短期償債指標近5年來上升,有好轉的趨勢。2012-2015年長期償債指標逐漸升高,說明公司在前4年采用較高的財務杠桿,快速擴張。2016年有所減慢,但總體上還是遠高于行業平均值(見表1)。

1.2營運能力分析

在2012—2016年,比亞迪的營運能力的4項周轉率指標與行業平均值比較,其中存貨周轉率與應

收賬款周轉率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而總資產周轉率

逐年升高,2016年總資產周轉率基本和汽車產業整體水平一致(見表2)。

1.3盈利能力分析

2012-2016年,我國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總計328 864臺,其中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100 178臺,所占比例高達30.46%。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盈利能力逐漸顯露(見表3)。

1.4發展能力分析

近5年來,比亞迪的發展能力有所波動。在2012-2014年比亞迪投入大量的資金在研發和購進固定資產,導致凈資產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逐年提高。而2015年與2016年總資產增長率也達到22.846%與25.618%,這是由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有了顯著提高,進而影響到總資產增長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成長性已經顯現,因此比亞迪公司擁有很強的發展能力(見表4)。

1.5杜邦財務分析

比亞迪近年來凈資產收益率在逐年上升。從影響凈資產收益率的3個指標來看,權益乘數變化不大,而銷售凈利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的變動引起了凈資產收益率的變化。公司財務指標好轉是得益于經營活動收益好轉,而非過度使用財務杠桿(見表5)。

2比亞迪公司發展SWOT分析

2.1優勢

(1)有雄厚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身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領軍人,比亞迪公司具有強大的科研開發能力與創新精神,已經相繼開發出一系列領先全世界的前瞻性技術,建立起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全球領先優勢。

(2)比亞迪已經樹立了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形象,而且在行業中有很強的地位。2016年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突破10萬輛,在中國市場上超過30%的份額。

(3)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比亞迪橫跨汽車、新能源和IT,依靠著各個領域的技術壁壘,展現出強有力的協同優勢。

2.2劣勢

(1)汽車制造工藝有待提高。相對于其他汽車廠商,比亞迪公司的汽車制造工藝與經驗不能與通用、豐田等老牌汽車廠商相比,有待進一步提高。

(2)公司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高居不下,而售價接近成本,利潤率低。此外,電動汽車充電難問題未得到實質性解決,大量的公共充電樁急需建造,這需要政府和汽車廠商的一致努力。

(3)電池技術有待進一步改進。

2.3機遇

(1)政府出臺了多條優惠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是發展的新方向,不斷提高的環保意識和優良的宏觀政策環境。

(2)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展現出很大的熱情。

(3)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加重,石油價格將會上下波動,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普及。

2.4威脅

(1)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投資時間長,風險較高。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處于消費者培養期,規模與燃油汽車相比還存在數量級差距。

(2)比亞迪專攻電動汽車,市場上還存在其他強有力的競爭汽車,盡管被政府列為重點發展方向,但如果其它新能源汽車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勢必會影響到電動汽車的發展。

(3)即便是電動汽車領域,比亞迪面對的競爭逐漸增強,越來越多汽車公司開始涉足該領域。因此,要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大有所為,比亞迪公司要大幅度提高工業制造、設計美感和工藝質量的能力。

3比亞迪公司發展戰略選擇

通過對比亞迪進行SWOT分析,發現公司的優勢大過劣勢,機遇大過威脅。因此,建議比亞迪選擇SO發展戰略——擴張性戰略。

首先,堅持新能源發展方向不動搖。現階段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佳時刻,不僅因為環保意識的提高,還是國家對汽車行業方向的調整,這都給其發展開創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假如此時比亞迪公司徘徊,不把公司全部資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去,必定將會把機會拱手相讓給其他公司;其次,比亞迪公司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投入,積累了不少的技術優勢,如果此時不能繼續乘勝追擊,進一步擴大與其他廠商的差距,鞏固新能源市場的地位,那將會把前期積累的市場份額付之東流;第三,現階段的財務困境也是由于處于生命周期的產生期,隨新著消費者的習慣培養,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擴大,其投入資金產生的無形資產將會轉化在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上,進而增加主營業務收入,降低資產負債率,減少財務杠桿。

參考文獻

篇(3)

二、公司經濟管理中應用財務分析的狀況

通過對財務會計的基本數據的使用在金融分析公司,然后計算出相應的資產管理比率,償債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盈利能力比率,比率分析,在充分研究的損失,科學和預測公司的未來發展趨勢,公司所有管理的綜合評價。但是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應用金融分析方法被忽略,在行業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干預,財務目標短期大量的小型和中型公司。首先,對投資決策缺乏科學依據。由于其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小企業,最了解和掌握,現代財務分析方法,投資分析,追求短期目標,很少考慮其規模的擴大,在投資決策分析工具的基礎上的盲目性和風險的增加。其次,財務控制薄弱。表現在: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導致現金閑置或資金不足。一些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與生產和周轉。一些小公司使用的資金缺乏規劃,長期資產的過度購買,無法與管理的迫切需要的資金,解決財政困難。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的。許多單位沒有建立嚴格的信貸政策。一個強大的收集措施缺乏,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已經見怪不怪。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閑置。在庫存占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時,造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金錢不重,資產損失浪費嚴重。許多小公司管理的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無人追究,資產浪費嚴重。最后,僵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陳舊。典型的小公司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統一,投資者和這種模式的運營商,當然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在這些公司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個人,私有財產。公司領導集權現象嚴重,對了解和研究的財務分析方法的理論的缺乏,責任不分。越權行為造成了混亂,財務分析,財務控制不嚴。會計信息失真,使公司在管理財務管理失去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篇(4)

會計報表在經濟發展中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而作為會計報表重要補充的財務報表附注,由于其存在一些不可替代的優勢與作用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財務報表附注信息披露能夠彌補現行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不足,進一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我國企業財務報表附注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 缺乏完善企業準則和制度制定

政出多門準則和制度的制定細節不夠完善《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和《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由證監會制定,制度與制度之間缺乏協調,往往會出現一些不一致或相互重復的規定,從而增加了企業的執行成本。此外,一些制度的制定雖然引進了國外征求意見的形式,但是征求意見的時間較短。可見,我國準則和制度的制定在一些關鍵的細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2 缺乏完善監督契約和經理人市場

完善的監督契約和經理人市場尚未形成在對報表附注進行“適度管制”(吳聯生,2001)的情況下,對企業管理當局信息披露的監督主要來自兩方面:(1)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管理當局履行“最低要求”披露的監督;(2)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對管理當局滿足他們各自需要的自愿披露的監督。首先,從政府監督來看,證監會雖然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進行了審核,除非管理當局披露了嚴重的虛假信息,對于一般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清晰或不規范,證監會通常只會給予公開譴責或批評的處罰,但由于我國還未形成完善的經理人市場,這些處罰對管理當局來說無關痛癢。其次,從投資者監督來看,大股東對管理當局的影響較大,倘若管理當局未能披露其所需信息,可能會被撤換,這同樣需要一個較為完善的經理人市場;而小股東由于其弱勢地位,倘若信息需求得不到滿足,最多只能“以腳投票”。最后,從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監督來看,他們的信息需求若得不到滿足,也只能和小股東一樣“以腳投票”。

綜上所述,由于缺乏完善的監督契約和經理人市場,管理當局在遵循準則和制度的披露要求以及自愿披露信息時動力不足。

二、從財務報表附注視角分析經營業績的建議

1 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企業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也是所有上市公司所必須具備的架構。一個完善的企業治理結構能夠保證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與企業有關的全部重大問題,包括企業治理結構狀況、經營狀況、所有權狀況、財務會計狀況等信息。由于附注信息的供給者與各種投資者之間存在不對稱信息,供給者控制了附注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因此,必須從企業的治理結構出發,強化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和監管機制,提高獨立董事的地位和作用,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出現。

(1)完善董事會制衡和決策機制。首先要規范獨立董事的選聘機制,保證獨立性關鍵在于獨立董事的選聘機制。如果我們希望獨立董事能夠真正維護投資者的權益,就必須構建由投資者選聘獨立董事的機制。規范獨立董事的權利和責任,賦予獨立董事獨立的權責,有利于提高其獨立性,因此從法律層面上需要對《公司法》等相關法規進行修改,明確獨立董事的權利和責任,使獨立董事在運作過程中有法可依。其次要建立獨立董事的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獨立董事的績效評價機制尚未建立,這也是獨立董事未能發揮作用的一個原因。獨立董事激勵機制可以從獨立董事聲譽機制這一種自律的道德約束角度來考慮。一旦獨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表現出應有的獨立和客觀,便可以在無形中提升他們的聲譽,并拓寬了他們的未來市場。

(2)加強和改進監事會的工作。逐步完善監事會的組織機構。控股股東不得對股東大會的監事選舉決議再履行任何批準手續,以加強監事會在人事方面的獨立性。監事會的工作人員由監事會自主聘任,嚴格遵守董事會成員以及經理不得擔任監事會監事的規定,應促使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選擇有知識有能力會理財的專業人士為監事。強化對監事會運作的監管。監事的評價應采取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監事會應該向股東大會報告監事履行職責的情況、績效評價結果及研究對包括監事在內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員進行資格認定的辦法,如果監事發生違規行為,將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2 提高報告靈活性

財務報表主表以表格形式定量反映固定的信息,這也是其局限性之一。附注披露相對就靈活得多,最為明顯且與主表差異最大的就是定量與定性披露相結合。由于財務會計在確認計量上有嚴格的標準,使得一些對使用者決策十分有關的事項不能進入表內,忽視它們的存在,勢必影響到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

上市公司應對諸如衍生金融工具、自創商譽、人力資源等信息在表外適當加以披露,以便能完整地反映公司生產經營的全貌。同時表外附注披露的信息應采用定量與定性信息的結合,從而能從量和質兩個角度對上市公司經濟事項完整地進行反映,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需求。另外,上市公司應改進報告方式,以便對信息進行進一步加工,這一點是針對附注披露的方式而言的,即要進行有效披露。我們知道,信息使用者是多種多樣的,由于其背景知識、風險偏好以及決策的不同,而對信息的具體需求也是不一致的,附注信息不可能完全滿足每個使用者的各種決策具體需要,提供的只是一種通用目的的信息,只能滿足各種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求。

使用者在決策時,往往需要對已有的附注信息進行再加工,形成滿足自身特定目的的信息。所以,在附注信息的披露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將各種要披露的信息以適當的形式有效地組織起來,便于使用者的再加工。只有企業的產品符合標準時,才允許流向市場,同時企業內部的質檢系統也應加強對產品的監督,使產品在流向市場之前能符合標準,提高企業的信譽度。該信息同樣應在報表附注中予以公告,供報表使用者參考。

3 加強重點項目的披露

(1)主要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方面。按新準則的規定,上市公司應披露本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減額等。公司在披露“手”除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時,還應同時在附注中說明扣除的項目和涉及金額。此外還應提供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比率指標

(2)財務報表重要項目的披露方面。在附注披露重要會計項目方面,應體現重要性原則。對重要項目數字變動會引起會計報表相關數據的較大變動的情況,要在附注中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在披露應收賬款時,上市公司應采用賬齡分析法來核算應收賬款

的壞賬損失,同時,應增加披露應收賬款前五名的公司具體名稱、欠款原因以及主營業務范圍,這樣企業就可以據此制定不同的收賬政策,保護投資者資產的安全。又如對存貨信息的附注披露,應增加披露各類存貨的庫齡信息。一般來講,存貨的庫齡(即指某類存貨從入庫日到報告日的時間期限)越短,說明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越快,流動性越強,那么企業的運營狀況良好,產品暢銷。通過披露的各類存貨庫齡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判斷存貨的周轉速度,從而預測企業的運營狀況和盈利前景。此外,存貨中庫存商品的物理質量、時效狀況(如產品保質期的長短、技術更新速度)等都對企業未來的收入情況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建議附注中增加披露產品質量抽樣檢驗單、各批產品生產及到期日期或其他決定產品時效狀況的指標情況。

篇(5)

一、鐵路多種經營公司財務控制存在問題

1 產權不清,產權關系不明晰,行政干預過多

我國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組建有其特殊性,有相當數量的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是通過行政劃撥組建的,國有資產劃撥到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公司時未進行切實有效的清產核資,其結果是鐵路多種經營公司決策層對整個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的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狀況不能準確了解。而有些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由于管理不嚴,對下屬企業控制力不強,各成員企業的財務報表沒有真實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長期以來,由于產權關系的不明晰,使得資產的流失嚴重無法控制。

2 多元化經營目標不明確

“一業為主,多元經營”的戰略不明確,造成資源分散,配置不合理成盤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獲得規模效應和規模優勢。許多企業成立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后跨入了很多行業、領域和公司,公司彼此之間并沒有業務上的聯系,同時,很多大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的資產量大而且分布廣,二級三級公司眾多,且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資源配置不合理,營運效益不高;并且,關聯程度低的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由于涉及的行業多,所以管理難度也大大增強。

3 財務結構不合理

目前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缺乏雄厚的資本和相當的經濟實力以及資產保值、增值的能力當前,資金短缺、債務沉重是鐵路多種經營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許多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的財務結構不合理,特別是資本結構,加之各成員企業的資金低效運行,其收益率很低,使得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很難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大大加強了鐵路多種經營公司整體的財務風險和財務危機。有鑒與此,本文探討在網絡環境這種新的因素影響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的財務控制,在此方面做一有益嘗試。

二、網絡技術對鐵路多種經營公司財務控制的影響

1 網絡技術環境對鐵路多種經營公司組織結構的影響

網絡技術的進步和管理科學的發展也使網絡組織結構的建立成為可能。企業的內部網絡(Intranet)的建立和應用,使企業的各種信息通過網絡實現全員共享,減少了企業內部信息傳遞的中間層,大大加快了信息流動速度,從而使中間層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原有的金字塔型的組織機構日益扁平化、網絡化,增強了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之間的可知性和透明度,縮短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使信息以最小失真為決策者所接收與利用,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組織能力和運營效果。

企業在地域上將以分布式結構排列。目前的企業多采取緊密的結構方式,即企業的各職能部門集中在某一確定地點。在信息傳遞手段還不發達的時期,地域上的緊密結構給企業管理帶來了很大便利,但它并不一定是各部門充分發揮其職能的最佳形式。網絡能將處于不同地域的部門聯接起來,以部門為節點,以網絡為連線,形成錯綜復雜的信息傳遞通道,使企業內部信息的傳遞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界限。這樣,既能使企業各部門建立在最能發揮其作用的地區,又能方便地實現對整個企業的管理。

2 網絡技術使財務數據的實時控制、遠程處理和集中式管理成為現實

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采用實時數據傳遞技術,如內嵌式電子郵件,使各種數據可以隨時通過內聯網或互聯網進行傳遞,從而實現財務數據的實時控制。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的遠程數據訪問,對各成員企業進行遠程監控,隨時掌握成員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運用實時的財務信息做出決策,其準確性、時效性、風險可控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利用網絡可對所有的成員企業實行數據的遠程處理、遠程報表、遠程報賬、遠程查賬和遠程審計等遠距離財務監控,也可以實現企業在線資金調度、異地轉賬結算等功能。同時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數據庫結構實現對成員企業會計核算數據的集中存放和財務資源的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記賬、報表生成和匯總,并可將眾多的財務數據進行集中處理,集中調配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內的所有資金,以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網絡環境下完善鐵路多種經營公司財務控制的基本思路

1 簡化全面預算的編制和調整程序,注意預算指標的連續性和滾動性,確保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實現全面預算過程的實時控制和評價;

2 簡化鐵路多種經營公司資金結算手續,合理統一地調度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內部資金,使資金效益最大化,實現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內部資金的實時集中控制;

3 鐵路多種經營母公司對下屬各子公司的財務數據的查詢和審計能夠做到準確及時,嚴格鐵路多種經營公司內部監管制度,同時又要盡量節約監管成本,使人力、物力、財力等各項費用之和最小;

4 建立健全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財務指標考核體系,使財務信息的歸整、指標的計算與績效的考核同步完成,實現企業鐵路多種經營公司財務的實時考核控制;

篇(6)

參照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從經濟實質和盈余管理這兩個方面對計提資產減值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進而通過回歸的方法探討了上市公司的資產減值對財務報表價值相關性和股價的影響,最后對上述數據做了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盈余管理因素對計提資產減值的影響較大,計提的資產減值與公司報表以及股票價格正向相關。

【關鍵詞】

經濟實質因素;盈余管理因素;資產減值準備;財務報表

0 引言

本文運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從經濟實質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這兩個方面,探討其對企業(尤其是有大額壞賬和存貨跌價準備的企業)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時所產生的影響,接著研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與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價值相關性和股票價格的關系,以此來分析上市公司如何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來影響投資者的行為。

1 文獻回顧

1.1經濟實質和盈余管理因素對計提資產減值的影響

(1)經濟實質因素方面的研究:Francis,Hanna和Vincent(1996)研究發現行業屬性,公司歷史績效,失業率,GDP增長率等宏微觀經濟因素都是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的重要影響因素。戴德明、毛新述等(2005)也認為虧損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所在行業和公司自身經營環境的不利變化。

(2)盈余管理因素主要包括:避免虧損,管理層變更,洗大澡,利潤平滑。①債務契約。Watts and Zimmerman(1990)當簽訂債務契約時,債權人會在契約中加上一些規定以確保公司的財務狀況足以償還借款,當債務公司違反規定時,就會遭受提前收回借款、罰違約金或沒收擔保物等的懲罰,因此債權公司會設法增加盈余以避免遭受債務違約處罰。②管理層變更。Strong and Meyer (1987),Eliott and Shaw(1988)及chen(2004)等研究發現:新的管理當局有“巨額沖銷”的動機,降低當期盈余,將經營管理不善的責任推給以前的高管。③“洗大澡”動機。黃海燕,趙良才(2011)所謂“洗大澡”通常發生在組織結構發生變動時期,如果企業不得不報告虧損,管理層會夸大這一虧損額。Elliott and Hanna(1996),Riedl(2004)認為:公司如果具有洗大澡,就會采用計提資產減值來進行盈余管理。④“盈余平滑”動機。林淑娟(2010)對盈余平滑假說的界定:管理層會在營運績效特別優異的當年度計提資產減值,因為公司在資產減值準備前的盈余就已經超出預期,為了要維持公司盈余的穩健型,因此也將未來才必須計提資產減值提前到當期,以減少盈余波動。

1.2計提資產減值對財務報表價值相關性和股價的影響

王偉(2008)認為壞賬準備和存貨跌價準備時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比例最大的資產,是企業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張丹,王菁華,宋悠揚(2010)認為資產減值計提或轉回金額的大小將直接影響與其對應的資產凈額、利潤總額,從而影響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黃宏(2012)認為上市公司通過減值準備操縱利潤,對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產生影響。

2 模型構建及樣本數據選擇

為了避免傳統的多重共線性(VIF)的影響,針對多重共線性加以檢驗,根據以前學者的研究:若VIF

2.1模型構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ε(1)

借鑒相關文獻的作法,對各個變量進行定義和計量。因變量Y:資產減值準備金率。自變量X1:銷貨成長率=(第t年營業收入第t1年營業收入)/第t1年營業收入)。X2:盈余成長率=(第t年營業收入第t1年營業收入)/第t1年營業收入)。X3:償債能力=第t年長期負債/第t年(資產總額+資產減值)。X4:管理層變動為虛變量,變動為1,否則為0。X5:“洗大澡”表示若有此動機則X5=X2,否則為0。X6:“盈余平滑動機”表示若有此動機則X6=X2,否則為0。其中t為2010及2011年。

Pit=α0+1Eit+α2BVit+α3IMPRit+ε(2)

變量定義Pit:i公司第t年年報公告日的股票收盤價,t為2010及2011。Eit:i公司第t年每股收益(EPS)。BVi:i公司第t年底每股權益賬面價值。IMPRit:i公司第t年度計提的每股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其中:1與2分別代表股東權益賬面價值與盈余的價值相關性,均預期為正。而主要對3行研究,判斷計提的每股資產減值準備金額與每股股價(p)的相關性。

2.2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

本文選擇2010201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ST或PT類公司,相關數據缺失及有重大問題和損失的公司,最終得到1652家符合研究要求的有效樣本。本文所采用的數據主要源于各上市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的信息和各個上市公司的年報摘要。

3 實證研究分析

3.1回歸結果

經過整理有效樣本數據對模型(1)及(2)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表1 計提與未計提資產減值公司主要解釋變量的差異檢定

2010年 2011年 合計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家數 826 826 1652

單變量檢定

計提資產減值公司N=1652

平均數 標準方差 T值 卡方值

經濟實質因素:

銷貨成長率 0.0044 0.4344 1.156 0.255

稅前盈余增長率 0.0213 0.27354 0.911** 0.369

盈余管理因素:

償債能力 0.0411 0.5333 0.355 0.724

管理層變動 0.3953 0.49471 0.054 0.957

洗大澡 141.9924 342.3338 0.573*** 0.57***

盈余平滑化 62.4237 87.0917 0.238 0.813

***:表示顯著性水平為0.01;**:表示顯著性水平為0.05;*:表示顯著性水平為0.1。

表2 模型(1)的回歸分析結果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ε

變量 預期符號 系數 標準差 T值 P值

截距項0.131*** 0.2 0.652 0.519

經濟實質因素:

X1 0.329* 4.388 1.156 0.255

X2 0.266* 0.716 2.911 0.369

盈余管理因素:

X3 +/ 0.06** 2.132 2.355 0.724

X4 + 0.009** 0.226 2.054 0.957

X5 0.099* 0 3.573 0.57

X6 + 0.043 0.001 1.238 0.813

***:表示顯著性水平為0.01;**:表示顯著性水平為0.05;*:表示顯著性水平為0.1(注:由于各個變量經實證研究表明他們之間獨立性較好,因此多重共線現象不嚴重)。

表3 模型(2)的回歸分析結果

Pit= 0+1Eit+ 2BVit+ 3IMPRit+ε

變量 預測符號 系數 T P VIF

截距項8.884* 8.105

E + 4.301*** 1.939 0.600 1.605

BV + 0.297*** 2.860 0.395 1.271

IMPR + 2.188*** 1.633 0.530 1.031

Adj R2 0.76

F 2.616***

***:表示達0.01統計顯著;**:表示達0.05統計顯著;*:表示達0.1統計顯著。(說明:由于vif在1.02.0之間,所以多重共線現象不嚴重。)

表4 資產減值準則對財務報表價值相關性的影響

全樣本數N=1652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標準差

P 3.37 30.77 10.3373 6.18389

E 1.6432 1.7058 0.1791 0.5106

BV 8.31 5.45 1.7327 2.9151

IMPR 0.1003 1.9048 0.0765 0.29514

表5 相關數據分析

P E BV IMPR

P 1

E 0.369 1

BV 0.288 0.441 1

IMPR 0.71 0.461 0.081 1

3.2模型分析

3.2.1經濟實質因素與盈余管理因素對計提資產減值的影響分析

表2所示統計回歸分析的結果表明:

(1)公司的銷貨狀況系數為0.329,達統計檢定0.255的顯著性水平。雖達到邊際顯著,但與預期方向相反,說明計提資產減值的影響因素可能與公司銷貨狀況無關。

(2)個別公司盈余狀況的系數為0.266,且達統計檢定0.369的邊際顯著水平。表明盈余狀況可能會影響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多少。

(3)負債比率對資產減值影響的系數為0.06,且統計檢測檢定0.724的顯著性水平,這就表明說負債比率越高的公司,考慮計提的資產減值時會更加慎重。

(4)管理層變動估計系數為0.009,且達統計檢定0.957的顯著性水平,故更換高層管理者的公司,往往會選擇計提較多的資產減值來進行盈余管理。

(5)洗大澡的系數為0.099,且達統計檢定0.57的邊際顯著水平。這代表盈余狀況較差的公司,會采用資產減值來進行洗大澡的盈余管理。

(6)解釋盈余平滑化的系數為0.043,達到統計檢定0.813的邊際顯著水平,這表明盈余狀況較好的公司,未必傾向于利用資產減值來進行盈余平滑化的盈余管理。

3.2.2計提資產減值對財務報表及股票價格的影響分析

從模型(2)(表3)數據分析得出:E與BV的系數均為正值,說明公司每股收益(EPS)及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BV)與每股股價(P)均存在正向相關關系,這兩個因素的分析結果均與預期方向一致。此外通過研究數據可以看出,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金(IMPR)與每股股價(P)也正相關,這說明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越多,則股票收盤價越高。從表4和表5對每股股價、每股權益賬面價值、每股收益和每股資產減值準備金額進行了相關系數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這四者皆高度相關。顯示每股權益賬面值和每股收益越高,其股價市值也越高,這種影響會反映在股票市值上;而且每股減值準備金額(IMPR)也和市值呈正相關,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越多,其股價反應也越大。

3.2.3從經濟實質和盈余管理因素推斷其對財務報表及股票價格的影響

從上述模型(1),(2)的研究可以推斷:(1)由于銷貨成長和盈余平滑化因素與計提資產減值無相關性,可能對財務報表價值的作用也不明顯,因此對股價影響也不大。(2)公司管理層所面對的盈余成長狀況與計提資產減值呈負向相關。說明盈余狀況越好,計提資產減值金額就越保守,利潤表的利潤賬面價值就越高,從而使得企業的市價越高,越被投資者所看好。(3)負債比率越高的公司,會選擇更為保守的政策以便減少損失,這樣便能使財務報表使用者對財務報表可信度的認可,反映在股價上表現為良好的市值,說明此舉可以吸引投資者對其進行投資。(4)管理層變動的年份,一般都會加大計提資產減值的金額,利潤表當年的賬面價值就會受到影響,從長遠來看市值會逐年升高,投資者考慮長期發展所帶來的收益也可能投資入股。(5)洗大澡的盈余管理因素和管理層變動的效果從遠慮而講是一樣的。

4 研究不足及政策建議

4.1研究的不足之處

(1)本研究未將樣本公司進行劃分,后續研究可針對產業或股份板塊做詳細的分類,探討不同行業分別對資產減值準備及公司市值的反應程度。(2)公司在計提資產減值時,會受到治理結構,公司規模等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未對此部分進行控制,值得后續進一步研究。(3)本研究所考慮的經濟實質因素,較受限制于財務性指標來衡量資產減值準備的跡象,而對于非財務指標類的信息,由于獲取較為困難,故未列入衡量。

4.2政策建議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國內外企業均計提大量的資產減值準備,如若資產沒有減值還可以轉回。從09年經濟開始恢復,而此時已經計提的資產減值卻不能轉回。由此使得賬面價值比歷史成本低,這就致使財務報表信息可能比按歷史成本計價更不可靠。由此提出以下建議:(1)不斷完善會計準則,進一步加強資產評估準則制定及評估技術問題的研究。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產減值會計所導致的經濟后果。(2)企業應該針對新的會計準則和經濟環境,不斷完善和調整會計處理使其更合理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樣便能夠降低由于計提減值不能轉回造成的財務風險。(3)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從企業內部著手構建科學合理的公司治理機制結構,制定嚴謹的內部控制制度才是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質量,抑制盈余管理行為的重要出路。

參考文獻:

[1]Watts,R.L.&Zimmerman.J.L.“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A theyear perspective”[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0,65(1)

[2]黃海燕,趙良才.“洗大澡”與盈余管理基于長城股份的案例研究[J].經濟視角,2011(5):4041

[3]林淑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的影響因素與對財務報表價值相關性影響之研究[D].復旦大學,2010

篇(7)

財務分析主要是指通過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現金流動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同時科學評價及預測企業相關經濟活動的一項財務管理工作內容。財務分析質量主要是指財務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對于企業決策的有用程度,換言之,也就是財務分析對于決策的貢獻度。所以財務分析質量水平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決策的正確性。同時財務分析也是用以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及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基礎。

(二)作用分析

財務分析對企業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其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第一,有助于實現企業的財務目標。企業財務分析結論的得出,需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及財務活動等進行全面的評價分析,并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等活動,全面分析財務指標的實現狀況。因此通過企業的財務分析能夠對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可以對企業的資產構成及資金的來源結構進行檢查,可以對企業償付債務的能力進行評價,可以對企業的盈利目標實現情況進行分析等。第二,有利挖掘企業內部的潛力,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的財務分析活動,不單單是檢查總結企業的財務情況及經營活動,而且也是對企業內在經營的潛力進行挖掘的過程。并在后期的經營過程中合理運用挖掘出來的潛力因素,有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第三,有利于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

二、化工企業財務分析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關注度不夠,缺乏核心軟件分析技術

一方面,在化工企業中,企業管理人員更加關注的是技術開發及創新,對于財務管理工作方面,重點也是關注成本、利潤等與經營結果直接相關的方面,很少會強調包括引起經營結果的因素的系統性財務分析工作。這樣自然不利于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正確制定,也不利于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國外發達國家的化工企業大部分均配備了功能強大的財務分析軟件系統,而我國的軟件的應用水平相對較低,大部分還是處于事務處理階段,滿足分析需要的信息化程度相對偏低,這樣也不利于財務分析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財務人員對專業外的情況了解不夠

財務人員要想真正做好財務分析工作,一定要和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公司戰略、行業狀況、客戶情況、競爭對手情況、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結合起來,這樣做出來的財務分析才是有血有肉的、公司高管層看得懂、喜歡看的財務分析。而在大部分化工企業中,財務人員對這些專業外的情況了解得并不多,財務分析存在脫離實際、閉門造車的情況。

(三)不合理的財務分析指標設置

第一,傳統的杜邦分析法存在很多缺陷,如經營性收益與財務收益不分、經營性資產與金融性資產不分,財務杠桿計算不準確等,在很多情況下并不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績效。第二,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時,誤認為這兩個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就越強。但從股東角度和管理者角度看,企業償債能力過強并不是好事,反而說明了企業資本利用效率和效益不高。第三,存貨周轉率指標低時,傳統觀點認為是存貨周轉慢,不能如實反映企業在低價時大量買進大宗商品的策略而導致采購成本的下降。

(四)財務報表的質量還需進一步提高

財務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借助于財務報表相關數據,但是目前在化工企業財務報表方面還存一定的不足。例如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使得不同企業之間的同類報表數據之間不具備可比性;不能及時處理收入和費用業務,不能及時、準確處理資產變動,導致財務報表不能反映公司實際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財務報告內容的產生是基于某種假定的基礎上,使得和企業實際情況不符等。

三、提高化工企業財務分析質量的主要對策

(一)公司領導、財務部門負責人重視財務分析

公司領導不能只把財務部門看作是管錢管賬的部門,也要把財務部門視為公司經營活動的參與者、經營決策的支持者。公司需要舍得在財務分析人員、財務分析軟件等方面做適當的投入。財務部門負責人要明白,財務部門只有參與到經營管理中去,在了解公司經營情況的基礎上做好財務分析工作,為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做出貢獻,財務部門才有存在的意義、財務部門在公司的地位才會提高。公司和財務部門都要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地位和待遇。

(二)完善財務分析指標與方法

一方面,完善企業財務指標體系,應結合化工企業的特點,采用傳統指標和現金流量指標相結合的方式來設計財務分析指標,需統一定義財務指標,并注重盈利性的分析,同時還應該相互結合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另一方面,需借助多種方法來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三)擴大財務分析數據范圍

第一,對于財務報告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第二,綜合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指標,經營管理中的問題要能反映到財務分析上,財務分析要能涵蓋經營管理活動的所有關鍵方面;第三,對于會計報表的附注進行詳細的分析;第四,全面詳盡的分析企業的現金流量表。

(四)細化企業財務構成情況及變動原因分析

化工企業在進行財務分析的時候,其分析對象應該選取企業資金活動的全過程。具體內容有:第一,注重全面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第二,全面分析企業的成本費用變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第三,對于企業的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構成及變動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第四,全面分析企業資本結構的質量。

篇(8)

一、公司財務分析概述

財務分析是指以公司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等為依據,分析使用的大部分數據來源于公司公開的財務報表。財務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以財務報表為起點,將大量的公司報表數據轉換成對特定決策有用的信息,減少決策的不確定性,系統地分析和評價公司的過去和現在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公司利益集團改善決策。因此,財務分析的前提是正確理解公司的財務報表。

財務分析的結果是對公司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風險能力作出評價,或找出存在的問題。財務分析是個過程,是把整個財務報表的數據分成不同部分和指標,找出有關指標的關系,以達到認識公司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風險能力的目的。財務分析是分析和綜合的統一,在分析的基礎上從總體上把握公司的經營能力。

財務分析同時也是認識過程,通常只能發現問題而不能提供解決問題的現成答案,只能作出評價而不能改善公司的狀況。財務分析是檢查手段,如同醫療上的檢測設備和程序,能檢查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但不能治病。財務分析能檢查公司償債、獲利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分析越深入越容易對癥治療。但診斷不能代替治療。財務分析不能提供最終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它能指明詳細調查和研究的項目。

二、公司財務分析在經濟管理中的現狀

現階段公司財務管理并沒有與會計核算工作相區分,所做的仍然只是對已經發生的會計事項,也就是會計核算的結果進行分析。從而為公司的后續發展方向提供依據。相對于現代財務管理及其財務分析方法而言,財務分析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首先,現階段財務分析只停留于對公司經濟管理相關信息進行會計核算處理的層面,沒有對相關財務核算結果的有用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和總結,不能給公司的經營管理提供高效、準確的決策依據,因此,財務分析并沒有真正發揮財務分析作為現代經濟管理重要手段所應具有的重要作用。其次,現階段財務分析缺乏相應合理和有效的手段,限制了財務分析作用的發揮。現代財務分析理論中所包含的比率分析、因素分析、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等財務分析方法,在財務管理理論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運用。現代公司的結構日益復雜,通過財務分析,有效利用財務數據信息實現正確經營決策和預測顯得愈加重要。最后,財務分析存在局限性。因為財務分析的依據是會計報表,而會計核算有特定的假設前提,并要執行統一的規范。因此使用公司報表數據。不能認為報表揭示了公司的全部實際情況。另外。分析所需報表是否真實、對同一會計事項的不同賬務處理、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同企業使用的比較標準的不同等問題也是影響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應當說,只有根據真實的財務報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在比較分析時,必須選擇比較的基礎作為評價公司當期實際數據的參照標準。包括本公司歷史數據、同業數據以及計劃預算數據。

篇(9)

1.1 財務分析的含義

財務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概念[3-4]:一方面,認為實質上的財務分析是對和決策相關的各種財務資料進行收集,并且對此進行解釋和分析的一項技術;另一方面,認為財務分析屬于判斷的一個環節,具體是用在對企業以前的抑或者目前的運營成果、財務情況的評價,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加精準的預測企業日后的運營業績和運營狀況。從整體上研究,財務分析具有很多的工具和方式,所以,需要根據分析人員的最終目的進行確定,一般經常采取的是以財務指標為重點所展開的多指標或者是單指標的統一分析,采用結構、方向、比率等分析措施,依靠目標、預算等信息來開展財務分析工作,使用比較直觀的圖文信息、報表等資料,在客戶面前體現出來。所以,財務分析屬于企業內部管理與運營生產時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1.2 財務分析的關鍵內容[5]

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有,首先,對資金應用的分析。根據企業的財務制度以及發展戰略,監管及預測企業的各個資金應用于現金流狀況,提供管理支持與資料給公司的統籌、調節、資金運轉等。其次,對財務方針的分析。以各種財務報表為重要依據,由此對企業的經濟收益風險展開預測分析,反饋給公司財務管理方針的調節與制定和業務發展。再者,對管理運營的分析。全面參加到企業生產和銷售的業績處理、預算執行研究以及財務預測研究,同時制定出規范化的分析意見,提供科學的財務支持進行業務決策。四是對融資投資業務的分析。參加到融資業務與投資業務的敏感性研究、成本研究、財務預算等工作中,和上級貫徹的融資投資計劃相統一,防范和避免風險,最后將獲得最佳的企業發展效益。最終財務分析資料會根據企業業務發展和財務管理方針的要求,對可行性分析報告、投資調研信息和財務分析信息進行撰寫,反饋分析信息給公司的財務管理。

2 財務分析在公司內部管理中的作用

2.1 財務分析能夠提升企業運營決策的科學性

財務分析重點是以會計報表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為依據,使用多種專業的分析技術與方式,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運營能力展開分析與評估,為企業管理人員的科學決策提供正確的資料與依據 [1]。企業運營者做一個決策要思考的因素是多角度的,根據過去的財務人員提供的財務報表資料,僅僅是在業務人員有效的信息和對企業有效的認識中提交的財務部門單一的財務分析與研究,如此給出的財務報表無法給企業的運營者和決策人員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提供完整正確的資料與依據。

一個企業發展的好壞可能就在某個決定當中,當企業處在非常極端的狀態,例如償債階段,此時企業的管理人員可能會更重視償債,不太注重及思考其他方面的內容,而此時便是財務分析者起作用的時候了,由于,財務分析者考慮整個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是把一個企業當作一個系統,經過財務的統一分析,科學集中企業資源,為運營決策人員提供合理的償債方法,還不阻礙企業進行投資經營的資源配置計劃,如此就防止了企業的決策想法出現盲區,防止了企業由一個極端邁向另一個極端。

2.2 財務分析有助于企業制定科學的財務體制

針對財務分析的業務職能來說,其對企業經營生產的預測、決策、規劃、管理、考核以及評估等均起到了非常現實的作用。經過各類財務報表,研究歷年來企業的財務收益與虧損,讓公司的經營人員知道歷年來公司資金的具體流動狀況,投入費用后的盈虧狀況,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公司投資趨勢的可行性,還能夠分析統計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生產效益,研究各個部門的作用于貢獻,重新分配各職能部門,調節相應的業務分配,綜合所有工作內容,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合理、最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財務分析體制。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司制度的健全可以為企業帶來更為精準的定位,可以在很大限度上預測公司將來的社會競爭力、將來生產運營的發展趨勢。而在競爭逐漸激烈、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狀況下,更需要完善公司的財務制度,創建更為合理的財務分析制度,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3 財務分析促使企業管理更加合理化

財務分析屬于一個新興的交叉措施,需要財務分析者了解整個公司的經營狀況、企業的特征、公司的發展趨勢,具體運營狀況,唯有如此財務分析的可信度才會更高,財務分析者所付出的努力才會得到認可,企業的經營人員才會結合財務分析的資料,建立出使企業長遠發展的規范制度,才會使經營決策更加規范化[6]。反之,就是數字說數字,不能很好地表明企業的具體運營狀況,不利于企業內部相關問題的處理。因此,財務分析者唯有深入到公司內部的各個部門與具體工作的每個環節之中,才能確保財務分析全面、具體,同時富有價值。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建立標準的財務分析體制,確定財務分析者的工作職責,指出財務分析業務的質量需要,如分析措施的選用、明確分析指標等,制定一套合理與統一的標準,如此才可以從根源上提升公司的財務分析水平,真正發揮財務分析技術的現實作用。

對財務分析者的需求,決定了財務分析者要具備實干精神與調查研究的思想態度,有句話說得好態度決定好壞,一個公司的人員對待工作均有一份如此務實的態度,公司自然進到良性循環發展的狀態,企業的凝聚力勢必會提高,讓企業具備較好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將財務分析使用到公司管理中來是個非常聰明的舉措,實現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成效,經過制定分析制度,提高了財務管理質量,還促使制度更加完善。

2.4 財務分析能夠優化企業的經營狀況,增加生產效率

企業實施財務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及企業特征的前提下,對公司的經營活動及運營能力等多方面情況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評估,找到企業現階段出現的問題,為公司經營人員的決策工作提供信息依據[7]。不再和沒有使用財務分析時一樣,財務人員所編制的財務報表僅是財務人員思想中企業局部經營狀況的單一分析整理,而財務分析是對于公司整個經營狀況進行的深化研究。

在二十一世紀,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的時候,企業引入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根據當前現有的各種數據系統,集合多方面的信息,實現對業務信息資料的及時監控,分析工作進行環節的安全性,達到公司的數據不留死角的分析業務,并且電腦技術能夠讓大量的企業信息實現迅速的采集、處理、運算、分類以及分析,可以把各種研究結果實時反饋給公司的決策人員。經過計算機技術與財務分析技術的充分融合,不但可以提升財務分析的工作效率與質量,同時還可以很好的發現問題,從財務方面進行思考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完善公司的經營狀況,提升效率。由此可見,財務分析在公司內部管理中的使用是大勢所趨。

2.5 財務分析能夠提升財務業務人員的綜合素養

當前的財務分析屬于一個綜合性強的系統項目,并非大多數人對財務分析的理解,財務分析實質上只是財務部門簡單的根據某個時間或是某個連續時間信息的一個分析與研究,是對多種狀況下公司經營綜合情況展開的綜合研究,主要有公司的資產情況、資本流動、投資狀況、盈利狀況,還有市場變化、崗位調動等多方面的研究,財務分析出來的信息是能夠預測公司日后發展狀況的導向標。

原來中國公司的財務業務,僅僅是盲目注重事后的反映與監控,財務人員僅是提供幾個財務報表以及有限的分析數據,而財務人員對公司的運營情況以及企業的發展特征了解的局限性,提供的信息也只局限在簡單的信息羅列與表面情況。但是,公司引進現代的財務分析技術,就可以在較大限度上處理上述問題,由于當前的財務分析技術是一個吸取了現代經濟學與公司管理理論和措施的新興交叉內容,其是財務學和經濟學的統一結合,是現代公司合理管理的重要內容與工具[8]。其可以為一個公司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資料,為事前決策奠定基礎條件。財務分析業務不但包含公司多個方面的生產活動與多個生產環節,還包含其他方面的內容,比如設備、財經、經濟情況、法律以及經濟條件等方面的多種信息。公司通過使用財務分析技術,可以拓展財務工作人員的眼界,清楚自己未來發展與學習的趨勢,經過學習與實踐,提升財務業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知識面,并且,唯有全面提升財務人員的整體素養,公司內部的財務管理質量才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才可以為企業的經營人員進行決策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更有利于優化公司的經營管理,增加公司的經濟效益。

3 加強財務分析技術應用的有效措施

3.1 財務分析的重要意義

篇(10)

一、財務分析與財務管理

(1)基本概念。一是財務分析,是指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者,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作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的經濟應用學科。二是財務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2)財務分析的主客體。一是財務分析的主體,包括權益投資人、債權人、經理人員、政府機構和其他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人士。二是財務分析的客體,財務分析的對象是企業的各項基本活動。財務分析就是從報表中獲取符合報表使用人分析目的的信息,認識企業活動的特點,評價其業績,發現其問題。

二、財務分析的方法

(1)趨勢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2)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稱因素替換法、連環替代法,它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對分析對象一一綜合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三、財務分析的作用和目的

(1)財務分析是評價企業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的重要依

據。通過企業財務狀況分析,可了解企業現金流量狀況、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關人員客觀評價經營者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2)財務分析是為債權人、投資者提供正確信息以實施決策的工具。企業的投資者可通過財務分析,了解企業獲利和償債能力,預測投資后的風險程度及收益水平,從而做出正確決策。(3)財務分析是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了解經營情況及方向、挖掘潛力、找出薄弱環節提供依據。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管理、提供可靠資料,企業的管理人員通過對其成本利潤的情況的了解,及時發現企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對應措施,改善其經營管理模式,使企業經濟效益提高。

四、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1)財務會計記錄是以歷史成本為依據的,而公司資產價格的變化一般不反映在公司財務報表中。當公司資產價格發生很大變化時,依據公司現有的財務報表上的財務數據所進行的財務分析就不可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最新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從而可能產生公司資產不實、利潤虛假的情況。(2)公司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手段,而公司存在許多非貨幣計量因素。因此,在對公司進行財務分析時,要廣泛收集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開發、市場等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才能得出比較準確的結論。

五、財務分析的改進措施

(1)進一步擴大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范圍,提高財務分析依據資料的質量。新準則的頒布實施,盡管增加了財務報告需要披露的信息,但還不夠具體全面。在嚴格按照財會報告需要充分揭示的原則的基礎上,應要求對投資者有影響的財務信息都必須加以披露,不僅要披露確定性信息,還要披露不確定信息。(2)提高財會報告時效性,縮短財務報告周期。當前財務報告的期限半年報,年報要延后半年,半年報要延后三個月。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的時效性越快越好,因此財會報告的時效性同樣重要。企業應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實時報告與定期報告并存,提高會計信息的效率和使用價值。(3)進一步完善健全財務指標體系。針對財務指標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建立、健全財務指標體系,針對各行業間不同特點,可對不同行業建立不同指標體系。同時,針對該指標體系要有與其相適應的分析方法,可適當引入數學分析的方法,來解決目前分析方法簡單的弊端,提高分析的效果。(4)進一步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財務資料日益繁復,分析技術不斷提高,要求不斷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素質。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企業的財務制度管理也趨于制度化、規范化。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多重考驗。財務分析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做好企業財務分析,可以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信息,使企業長久保持競爭優勢。

參 考 文 獻

上一篇: 外貿的結算方式 下一篇: 工程預算造價專業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富蕴县| 淮安市| 新郑市| 遂宁市| 桂林市| 随州市| 苏尼特左旗| 朝阳市| 渝中区| 新建县| 敦化市| 嘉峪关市| 唐河县| 澜沧| 合山市| 呼和浩特市| 康乐县| 临颍县| 顺平县| 南康市| 两当县| 宣城市| 雷波县| 巴林右旗| 眉山市| 大同市| 会泽县| 新营市| 虞城县| 北碚区| 康保县| 牡丹江市| 潞西市| 侯马市| 尉氏县| 屯昌县| 达孜县| 伽师县| 沧源|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