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5:57: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期末考試決心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來二十隊已經三個學期,我們有成績也有過錯,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但過錯和羞恥作為前車之鑒是必然要牢記在心的,否則必將重蹈覆轍。無論是一個人亦或是一個集體都不能只活在過去。
新的學期我們要擁有的不僅是新的起色,而是要再創新的輝煌。 新的開始有新的任務新的挑戰。如果說二級考試是一座大山,那么我們擁有的是永攀高峰的精神;如果說體能考核是一場戰爭,那么我們懷揣的是蟾宮折桂的信念,如果說期末考試是一道鴻溝那么我們昂揚的是橫渡滄海的氣概。但是即便再華麗的詞句在紙上彰顯的也不過是我們的思想,而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本學期我們所要做的是將這一切落實到行動上。全連上下萬眾一心,以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對待每一位階級兄弟。
【關鍵詞】小組合作管理操作方法積極作用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他們面臨著生理與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之緊張的學習,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他們一般有以下心理特點:好的愿望與心理準備不足、情感與理智的不協調統、進取心強與自制力弱的矛盾。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班級活動中來?又該怎樣對他們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指正和教育,搞好大班額的班級管理呢?我個人認為應該采用小組合作式管理。
1.小組合作管理的定義
小組合作式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在班級人數較多,教師的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成員自己管理自己,所有成員積極參與、共同協作,在人人平等,服從集體利益的前提下,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形成的學校班級管理模式。通過這種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會與人共處,學會表達、討論、交流,是自己的學校生活有所獲。
2.具體操作方法
2.1小組的組建
小組成員的調配主要采用自愿組合和互補搭配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愿進行組合,但在選擇成員時小組內必須把優秀的同學、中等同學與處于低層次的同學調配在一起,進行互補,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小組間平等地展開競爭。全班87人,每六人一個小組,劃分為15個小組。
2.2小組的建制
小組成員進行推薦選舉,確定學和副組長各一名。由組長組織全組討論確定小組名稱。
2.3小組的管理
建立學習小組間良性競爭機制,對小組實行綜合量化評估,分別從學習、紀律、衛生和活動四個方面進行捆綁式評價,各組每月制定一個目標,總結一次,期中進行評比一次,對優秀小組和成員進行獎勵,一學期優秀者優先評優表模。
3.達到的效果
我們班從四年級開始進行小組合作,從目前的情況看這種管理達到了預期效果
3.1學會幫助,增進和諧
小組合作管理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整個團體成績的取得,需要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這樣就促進小組成員間的互幫互助。因而學習小組的成員互相關心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增進了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學習合作小組之間互相競爭,提高競爭能力。這樣,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濃厚氛圍的同時,又使整個班級的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去年期末考試前,我開了一個考試動員會,我讓個小組談談自己如何進行復習,小組如何提高成績。問題一提出,各小組積極討論,兩天后各小組就把自己的復習計劃書交給了我。有個小組在計劃書后面還附上了決心書,小組內的每個成員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手印。從交了決心書后,這個小組積極復習備考,在期末考試時小組成績名列班級前茅。
3.2關心集體,盡心盡力
通過小組合作管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努力發揮自己能力,使自己的潛能有所發展。人人可以積極參與,人人可以按其能力學到應有的程度,努力為小組爭光;在競爭下,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在參加學校的各種比賽時,當集體受到贊揚、獎勵的時候,就會產生欣慰、光榮、自豪的感情;當集體受到批評或懲罰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安、羞愧、自責的感情。比如學校運動會,解決了報名的難題,出現了學生爭著報名的局面,最后由體育委員根據所報學生的特長再進行確定;班隊活動課,小組成員之間互教互學,表現好的小組,比賽就會取得好的成績,也給小組爭得了分數;又比如,收發作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業由小組長交給課代表,避免出現作業滿天飛的不良現象。
3.3自我管理,達到自律
小學生的自律性很差,需要老師的不斷提醒,通過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把管理權交給了學生自己,更利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最終達到自律,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基礎。由于各方面的檢查評比,定期公布,加之思想教育工作的密切配合,班級各項工作都將收到顯著的成效,違紀現象也會很少或根本不發生。使班里的每位成員都認識到一人違紀,牽涉全組,促使他們也常常想到自己的小組,在絕大多數同學都具有的積極上進、通力合作心理的作用下,他們也會為自己、他人多做些好事。
3.4培養個性,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管理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和活動過程中,進行獨特的思考,并參與討論交流,形成突破與創新,有利于學生發展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獨立自主的人格特征,學生積極思考并大膽質疑,從而培養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在合作管理過程中,即使學生的見解有錯誤,也都給予充分的尊重,允許大膽參與討論,保留自己的看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更全面發展。
總之,小組合作管理模式是我進行班級管理所運用的一種手段,他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不斷改進,我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搞好班級管理,從而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自身全面發展。
學校運動會,解決了報名的難題,出現了學生爭著報名的局面,最后由體育委員根據所報學生的特長再進行確定;班團活動課,小組成員之間互教互學,表現好的小組,比賽就會取得好的成績,也給小組爭得了分數;又比如,收發作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業由小組長交給課代表,避免出現作業滿天飛的不良現象。同時,由于各方面的檢查評比,定期公布,加之思想教育工作的密切配合,班級各項工作都將收到顯著的成效,違紀現象也會很少或根本不發生。使班里的每位成員都認識到一人違紀,牽涉全組,促使他們也常常想到自己的小組,在絕大多數同學都具有的積極上進、通力合作心理的作用下,他們也會為自己、他人多做些好事。
一、實驗的提出
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比較薄弱,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小學、初中階段基礎打得不扎實,師生也不重視。二是進入五年制高職學習后,依然普遍存在著教師不愿多講,學生不肯學習等現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臻完善和人們社會生活交往的日趨頻繁,應用文以其特有功能而大受歡迎,成為學生畢業后最常接觸、最頻繁使用的文體。如何正確認識應用文的作用,提高應用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學生的應用文閱讀、寫作能力,使五年制高職學生應用文寫作技能訓練標準化、規范化和系統化,自然成為當前五年制高職語文
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內容。為此,特開展本實驗課題研究。
二、實驗的對象
五年制高職一、二年級的學生。一年級學生中選10個班(500人左右)為實驗班,其余15個班為常規教學班。二年級學生中選10個班(500人左右)為實驗班,其余12個班為常規教學班。
三、實驗的目標
(一)具有學會觀察生活,善于了解、把握、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具有參加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
(三)具有根據生產、生活實際需要寫出符合要求的常用應用文的能力。
1. 搜集材料的能力;
2. 整理歸納材料的能力;
3. 根據材料確定文章中心的能力;
4. 采集材料、組織材料、安排好文章結構的能力;
5. 準確使用文字、標點符號的能力;
6. 準確確定文體,寫出格式規范、措辭恰當的應用文的能力。
四、實驗的內容
要求學生在四個學期中能逐步達到中級水平。
1. 應掌握的文種
初級:應掌握便條(請假條、留言條、約會條、托事條、收條、借條、領條)、通知、啟事(尋物啟事、招領啟事、征稿啟事、招收啟事、征名啟事、創刊啟事)、會議記錄、書信(申請書、決心書、感謝信、表揚信、求職信、慰問信、賀信、應聘信、倡議書、建議書、介紹信、檢查書)、計劃、公約共七種應用文體。
中級:應掌握初級的七種加常用公文、總結、經濟合同共十種應用文體。
高級:應掌握中級的十種加調查報告、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共十二種應用文體。
2. 各文種的寫作要求
①便條。
標題準確,內容正確、清楚,格式完整。動用數字準確無誤。
②通知(同上)
③啟事(同上)
④會議記錄
會議名稱、組織情況、會議內容等各項必須寫得準確齊全。對會議內容的記錄要注意詳細記錄和摘要記錄掌握恰當。
⑤書信
內容明確、集中;格式完整正確;語氣得當,語句清晰肯定。
⑥計劃
內容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符合上級有關指示和規定,體現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針對性強,切實可行;任務時限明確,目標合理,措施辦法詳細、得力、具體,便于執行和檢查。
⑦公約
公約要符合公眾約定性、長期適用性、集體監督性、基本原則性。類型明確,格式正確,標題醒目、明確。內容要系統完整,層次清楚,言簡意明,樸實通暢。
⑧常用公文(請示、報告、通知、通報、函、通告、會議紀要)
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令和各種有關規定,觀點正確;內容明確、集中,中心突出,材料充實、數字準確、實事求是;格式完整,行文遞送關系準確;語言簡練。
⑨總結
觀點鮮明,材料準確,起初材料與觀點統一;寫作目的明確,對有關的事情能進行科學的分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總結成績、缺點、經驗、教訓客觀準確,有主有次,中心突出,敘述清楚,議論得當;條理清晰,語句得當,人稱準確。
⑩經濟合同
標的明確;簽約各方的權力、規定符合黨和國家的政策;條款規定對各方公平一致,條款內容具體,時間明確,順序合理,數字準確無誤;語言精練,語句準確,字跡工整,手續完備。
{11}調查報告
觀點鮮明,內容突出,調查的問題有代表性、典型性,有指導意義。對調查的對象、時間要有概括明白的交待。材料要具體、全面、真實、可信,矛盾分析要全面、客觀;題目新穎、醒目、結構合理。
{12}經濟活動分析
著眼全局,從具體經濟活動情況入手進行分析,情況交待清楚,材料提供充分;情況(材料)、數據可行、有說服力;主客觀因素分析全面,分析有重點,抓住主要矛盾和本質問題,是非分明,原因找得正確,沒有片面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具體可行而有效;結構合理,語言簡練樸實。
五、實驗的途徑
(一)訓練途徑
1. 帶領學生了解和熟悉有關工作的實際。
教師帶領學生到有關部門搞調查研究和做實際工作(頂崗),豐富初中知識;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借閱有關資料,或到有關單位參觀,增加感性知識,了解情況,積累寫作材料。
例如,我在教經濟合同時,就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總務處的一些采購合同,還和學生一起到網上搜索各種合同文本,比較其優劣,學生增加了感性認識。
2. 多閱讀各種應用文,掌握格式特點,掌握應用文寫作的理論知識,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
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運用精講課文時獲得的種種知識和能力,舉一反三。這不但可以鞏固和擴大所學的東西,而且可以充分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加學習應用文的興趣,防止學生學應用文只注意格式。
3. 堅持多寫多練,掌握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技能。
學生學習任務比較重,不可能花很多時間在語文學習上,因此,我們就努力做到課內學習時間為主,理論點到為止,多擠出時間讓學生練,設計了一些比較有趣的題目讓學生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 多讀其它學科書籍,擴大知識面。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不斷學,不斷練,才能養成良好習慣,才能真正學到本領。”應用文的寫作同樣如此,營養來自于各種文體的文章。
(二)訓練方法
1. 應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和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原則等。
2. 具體方法:教師按要求講清教材內容,嚴格要求學生學好文體寫作知識,掌握各種文體格式和寫作要求,多進行仿寫練習,特別要注意分清有些文體的異同點。教師評改學生作業要注意針對性。
3. 在每學期的語文課程教學課時中,專門安排兩周課時集中進行應用文寫作能力強化訓練,隨后就進行應用文單元測驗,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發現沒有達標的同學就對其及時進行指導,直到其掌握要領為止。
六、實驗的考核
1. 考核按學期考試、定級考試和作文比賽進行。定級考試時間為期末考試前一個月,形式為書面考試。考理論、考成文,也可考改文。定級考試成績占期末考試成績的20%,計入學期語文成績總分。
2. 允許學生補考。
3. 在系部以上各類征文比賽活動中獲獎者可以加分。
七、實驗的原則
1. 格式規范與個別變化比較教學的原則
2. 在教師指導、輔導下學生自我比較、領悟的原則
3. 低起點、高目標、循序漸進的原則
4. 達標為主的原則
5. 強動機、濃興趣的原則
八、實驗的效果
高職語文應用文寫作訓練教學改革試驗在我校已進行了一年多,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表現在:
(1)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提高了。
通過對學生考核成績的數據分析,一年級的學生85%達到了初級水平,二年級的學生80%達到了中級水平。其中又有30%左右的學生達到了高級水平。課改實驗基本成功。
(2)根據學生目前的基礎以及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我們編寫了《應用文入門》的校本教材,這本教材起點門檻低,理論深入淺出,案例詳實,分析簡要,格式清晰,可模仿性、可操作性強,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九、實驗的體會
1. 課改真正把學生提到了學習主體的位置上,充分調動和發揮了學生的積極作用。許多學生在全國、省、市各類征文比賽中有不錯的佳績,與應用文課改所起的積極作用有關。
2. 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語文整體成績也呈上升趨勢。
3. 真正體現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立足點”的課改理念,為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積淀創設了一個有力的附著點。
十、不足之處
由于課時投入相對有限,學生接觸到的常用應用文體仍然有限。另外,如何根據學生個體學習程度的差異為學生量身制定應用文寫作能力訓練目標,并進行管理?在強化訓練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因素、心理因素怎樣?寫作動機和興趣怎樣進一步激發?……這些還有待于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