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0 17:46: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怎么醫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研究范圍和深度的最鮮明 、最精練的概括。也是最恰當、最簡明的邏輯組合。是
讀者認識全文的窗口。讀者根據所閱 讀的文題,即可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既
需要起到畫龍點睛、一語到破的作用。 如"干擾素治療慢性肝炎的療效觀?quot
;一文,是采用了隨機、雙盲、對照的研究設計,具有 較大的學術意義。但題目未
反映設計科學、論證可靠的研究精華,顯得有些平淡。若將其改 為"干擾素治療慢
性肝炎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則提高了該篇論文的科學性與可信性。 因而,題
目一定要確切扼要。一般中文文題不超過20個字,英文文題不超過10個詞,或100
個書寫符號(包括間隔在內)。題目即可以是以目的和對象為主,也可以是方法、
結果或論點 為主,以文題和內容相符合為原則。文題有兩忌:一是空泛,二是煩
瑣。要避免使用籠統、 空洞、模棱兩可、夸張、華而不實以及與同類論文相雷同
的字眼。此外,許多作者習慣于用 "研究"、"觀察"、"體會"、"探討"等詞語,或
把病例數列出,如:"××例報告" 、"附××例觀察"、"××例體會"等。其實,
除特殊情況外,這些一般都是不必要的。 另外,還應盡量少用副詞,并且避免使
用系列論文的形式,如:"研究之一"、"研究之二 "等。 文題的格式還有幾點要
注意:(1)盡可能不用簡稱、縮寫詞,若一定要用時,應以常用并含 義確切者為限
,如冠心病、DNA、CT、等。(2)10以下數字用漢字,10以上數字用阿拉伯字。 (3
)盡可能不用標點符號。
2作者姓名 作者署名的作用是對論文內容負有責任,也是便于讀者與作者
聯系交流,而且還是對作者的 尊重和應有的榮譽。此外也可以便于進行文獻檢索
、查閱。 作者的署名以及署名的順序一定要慎重。在投稿時即應確定,并取得
本人同意,以避免論文 發表后引起糾紛。署名者不可太多,必須是參加全部工作
或部分工作,或參加論文撰寫,對 本文內容能負責并能進行答辯者。而有些部分
工作參與者,或負責某一項的實驗的測試人員 等,可列入文末的致謝中。署名的
順序應按對本文的大小排列,第一作者必須是論文的主要 負責人。作業業務領導
人只有確實參加本項工作,才能列為作者之一。 集體署名只有在特殊的一些情
況下才能使用。但必須在文末著名執筆者或整理者。學位論文 作者的署名,研究
生列前,指導導師在其后。在國內外發行的期刊上時,作者工作 單位的
名稱應譯成英文,作者姓名要寫成漢語拼音。
3摘要 一般是要排列在正文開始之前,而且具有相對獨立性,可單獨引用
。摘要的作用一則可以使 讀者確切的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以決定是否需要閱讀
全文;二則也為情報檢索人員的檢索 工作提供方便。因此,摘要的內容要求高度
濃縮,要準確、簡練、完整地介紹論文研究的" 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結構式
的四要素)。摘要脅揮α芯倮ぁ⑼肌⒈懟a href=//huaxue.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化學結構?、表達式等非文字性資料,
也不應自作評價。此外,摘要應以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 、"作者"等主語。
一般中文的摘要為150~250字,英文摘要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
4關鍵詞 丶視殖浦魈獯剩俏揮謖螅冱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論文中起關鍵作用的、貯BR> 钅芩得魑侍獾摹⒋礪畚? 特征的名詞或詞組。它通常來自于題目,也可以從論文
中挑選。一般每篇論文要求2~5個關 鍵詞。每個關鍵詞都可以作為檢索論文的信
息,若選擇不當,會影響他人的檢索效果。醫學 上現在客觀存在美國《醫學索引
》(Index Medicus)的醫學主題詞表(Medical Subject Head ings,MeSH)最新版作
為規范,亦可參考中國醫學科學院情報研究所翻譯地英漢對照《醫學主 題詞注釋
字順表》。非主題詞表的關鍵詞為自由詞,只有必要時,才可排列于最后。有些新
詞也可選用幾個直接相關的主題詞進行搭配。
5正文
(1)前言 這是論文的開頭部分,要求以簡潔的文字敘述該研究的背景(歷史
)與動態(現狀),前人或本 人以前與之有關的主要研究工作或論點,以及要求解決
的問題,欲達到的目的和研究的價值 與意義。前言一定要切題,不要將其他的,
諸如方法、結果、及討論放入前言。
(2)材料與方法 是執行科研的關鍵部分,事關研究的質量。目的是交代被考
察的對象與特征,以及實驗及測 定的方法和過程。 根據科研內容以及期刊的要
求,也可以改稱為"病例選擇"、"臨床資料"、"研究對象" 等。 在實驗研究中,
應注意交代: 實驗對象:包括人和動物的選擇標準(如年齡)與特征(如性別);
實驗方法:主要是儀器設備、試劑的規格與來源、操作方法等; 分組方法:
對照組、實驗組等,是否隨機; 觀察方法:觀察指標及記錄方法; 出現的問
題及采用的方法; 實驗程序:數據的獲得過程。 在臨床療效觀察中,應注意交
代: 病例選擇標準:診斷與分型標準(如Ⅱ型糖尿病); 病例一般標準:病情
、臨床分型、傳染病史、過去治療史; 隨機分組情況; 治療方法:藥物劑量
、劑型、用藥途徑、療程等; 療效觀察項目: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等;
療效標準:痊愈、顯效、好轉、緩解、部分緩解、完全緩解、無效或死亡。 此
外,對于實驗方法,若為規方法或重復前人的方法,只需要注明文出處即可,而對
于創 新方法要詳細的具體敘述。此外,為了防止偏倚或混雜等因素的干擾,凡采
用了預防或排除 處理的措施者(如排除PCA患者應用度冷丁),需予交代。而采用的
統計學分析方法、軟件等 也是必須要交代的內容。
(3)結果 將調查及觀察所得的全部原始資料集中,進行綜合分析,即可獲得
科研工作的結果。在處理 這些原始資料時,應客觀的、實事求是、隨機的加以分
析,不應有意無意的加以挑選。對于 臨床研究,各組病例的數目應吻合一致。各
種研究結果應注明統計學的差別與意義。 所有的結果項目均應圍繞研究的主題
,要有邏輯、有層次的一一羅列;與主題無關的不宜全 部列出。在結果還應將圖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于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于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范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后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于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于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于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匯,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準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于讀者閱讀,也有采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畢業論文題目應該明確、精練、有概括性。題目的字數一般在25字以內,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2.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
應概括地反映出畢業論文的目的、內容、方法、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以300~350字為宜。外文摘要內容及格式應與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約250個實詞。
關鍵詞
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同時有中、英文對照,分別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3.目錄
目錄中的標題要與正文中標題一致,要求標題層次清晰,標明頁碼。
4.正文
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部分,一般應包括緒論、主體及結論等部分。
4.1緒論(前言、引言)
緒論(前言、引言)一般作為第一部分,是畢業論文主體的開端。包括畢業論文的背景及目的、國內外研究狀況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課題的意義、采用方法、理論依據和具備的條件、畢業論文構成及主要內容等。
4.2本論
本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包括實驗材料、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實驗結果和研究方法,分析問題,論證觀點,盡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本論應該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文字簡練通順。對論文中出現的名詞術語、物理量、公式、數字、圖表、符號、計量單位等一律采用國際、國家通用標準。
4.3結論
畢業論文的結論單獨作為一章編寫。結論是畢業論文的總結,是整個論文的歸宿。要求精煉、準確地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或新的見解及其意義和作用,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5.參考文獻
畢業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參考或引證的先后順序排列于參考文獻中(15篇左右)。
6.致謝
致謝中主要感謝導師和對畢業論文工作有直接貢獻及幫助的人士和單位。
7.附錄
對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為畢業論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畢業論文的附錄中。
基礎醫用化學論文范文欣賞:
【摘要】本文針對大一醫學生各門基礎化學課程實驗教學的改革探索,從精選實驗內容、優化實驗項目到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手段等各方面采取的措施進行小結。
【關鍵詞】化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
面向醫學院一年級新生開設的醫用基礎化學課程包括《基礎化學》、《無機化學》及《有機化學》等,涵蓋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等專業。在課程教學中,實驗課是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科學思維方法的環節,鑒于中學階段學生進行化學實驗訓練很少甚至空白,如何在大一時利用有限的實驗課學時更好地培養醫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已成為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多年來,各高校針對化學各專業學生進行的基礎化學實驗內容及體系的改革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4],普遍建立了“基礎實驗-中級實驗-綜合實驗-創新實驗-畢業論文”一條龍的實驗教學體系,時間從大一延續至大四。將這些成功經驗照搬用于醫學生的化學課程實驗教學顯然是不合適的。醫用基礎化學課程的實驗教學不僅需要結合醫學專業特色挑選實驗內容,更得考慮在有限的實驗時數內,通過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與實踐,激發大學一年級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對此,我們進行了如下一些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精選實驗項目,優化實驗內容
基礎化學實驗“水質總硬度測定”[5]除了自來水樣外,增加了岳麓山泉水、白沙井水兩個樣品,不僅激發學生興趣,還能通過水質硬度大小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討論,培養學生對醫學專業的熱愛。
在“熔點測定”[6]實驗中,除了練習毛細管法外,還將顯微熔點測定儀以及數字化熔點測定儀的使用方法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在掌握經典方法的同時認識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待實驗經費較充裕時可以考慮購買,讓學生動手操作并引導學生對實驗手段、實驗結果進行對比。
“常壓蒸餾及沸點測定”[6]除了蒸餾工業酒精外,將另一樣品溴苯改為汽車防凍液,因為溴苯毒性大,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另外,化學實驗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橫向整合,縱向打通”,重視課程的層次性和教學內容的相關性[1],將《基礎化學》理論課中學習的依數性凝固點降低、沸點升高與《有機化學》課程基本操作訓練聯系起來,既貼近生活,提高學生實驗的積極性,又補充和完善了防凍液的基本性能[7]數據;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認識到知識體系的系統性。
及時將文獻中介紹的新知識、新方法及科研成果引入到實驗中。例如,“乙酸正丁酯的制備”,將催化劑由濃硫酸改為一水合硫酸氫鈉[8]及TiO2/SO42-固體超強酸[9],按照綠色化學的理念對實驗內容進行相應改進。同時,該實驗對產品的表征除了根據餾液的沸點外,將折光率的測試改為確定樣品密度,只需在稱量產品質量后量取產品體積即可,操作簡單易行。產品沸點以及產品密度相互佐證,提高了產品表征的可靠性。
2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手段
化學實驗一般遵從學生預習、老師詳細講解示范以后學生動手操作的教學模式,在實驗講解的過程中總會有少數學生心不在焉或似懂非懂,導致實驗過程不順利或影響實驗結果。采用提問式、討論式或其它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比如“乙酸正丁酯的制備”:如何創造條件使平衡右移?反應完成后最經濟有效的除去雜質方案?產品的表征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或途徑等問題的提出,都能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并參與討論,或者由某一學生演示實驗裝置的安裝、分液漏斗的使用操作等,使每位學生都能用心參與,不再有旁觀者,進而對實驗方案、操作步驟以及原理都有充分地認識,做到動手前對整個實驗過程思路非常清楚、實驗時心中有數。
對實驗中學生遇到的問題,盡可能采用啟發式或者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和學生通過討論找出問題所在并得到解決方案,比如“分子模型操作”實驗中,有學生對含兩個相同手性碳的酒石酸化合物的球棒模型與Fischer投影式的表達以及內消旋化合物、對稱面和對稱中心的概念理解感覺有困惑,指導老師在學生做好模型的基礎上,先要求學生回憶Fischer投影式書寫規則,再結合模型進行Fischer投影式的表達;接著借助內消旋酒石酸分子模型說明對稱面、對稱中心的定義;最后和一對對映體的模型進行對比,使學生充分理解內消旋化合物的含義。“乙酸正丁酯的制備”,直接回流法和分水回流法哪種方法產率較高?建議和同組同學商量后選定其中一種方法進行實驗,合成產品產率的高低影響因素有很多,只有通過整個班甚至整個年級兩種方法實驗結果的統計才能得出較為合理的結論。“水質總硬度測定”實驗,有些滴定后的樣品放置一段時間后為什么返紅?分水回流法制備乙酸正丁酯,分水器在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有點漏,如何補救?等問題,教師不是簡單地給出一個答案,而是要求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分析可能原因并通過實驗確認結果如何。啟發式或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與同組同學的商量、討論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實驗過程中貫穿綠色化學理念,例如要求學生預習并思考,實驗會產生哪些廢物?如何處理?另外,節水、節電、節約試劑,比如蒸餾裝置,相對兩組冷凝水串連并將冷凝水開到最小;乙醇可反復用于“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等,是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綠色化學意識的一些做法。
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利用實驗錄像素材,結合PowerDirector、Authorware等軟件制作視頻以及多媒體實驗教學課件[11-13],可以保證在較少的時間里盡可能多地介紹相關化學實驗知識。目前已完成實驗視頻5項,包括水蒸氣蒸餾、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等,并已應用于2012、2013級醫學各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中,效果良好。逐步開展和完善現代化實驗教學手段,是醫用基礎化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的重頭戲,任重而道遠。
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學手段的提升,使學生帶著問題和對問題的興趣進行實驗,能增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醫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的能動性,保證教學質量,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樹永,張劍榮,陳六平.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問題和措施初探[J].大學化學,2009,24(4):24-28.
[2]肖小華,鄒小勇,張杰鵬,等.基礎化學實驗(綜合)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化學,2013,28(4):36-38.
[3]付穎,葉非.基礎化學系列實驗課程體系優化[J].大學化學,2013,28(2):25-28.
醫學SCI是針對醫學領域,醫學工作者、醫生和醫學生對人們健康疾病生活的一類探究。醫學論文的寫作對醫學知識有傳承的作用,對醫者也有著晉升加薪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醫者注重醫學論文的緣由。
(1)預備工作摘要:
搜索和積累資料,包括文獻資料摘錄,實驗室的觀察數據,各種記錄,調查探究所得的各種結果等。所搜集的資料越多、越豐富,觀察的新問題就越全面,對分析、探究的新問題就越有利。
(2)命題摘要:
①確定探究方向摘要:由于學科種類繁多,內容廣泛,只有集中探究院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一方面的新問題,才能選出合適的題目;②創新性摘要:是醫學論文的宗旨。提出新的見解、新的觀點,作出新的結論。總之要有自己的獨到高見;③要重視命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防止盲目性;④標題是論文的題目摘要:通常是探究的課題,起到畫龍點睛的功能;⑤標題必須名副其實摘要:充分體現文章的內容,使題目和內容一致,鮮明醒目,簡短新奇,使人一目了然,易讀易記。
(3)擬提綱摘要:
提綱是論文寫作的設計圖,是全文骨架,起到疏通思路,布置材料,形成結構的功能。①把初步醞釀形成的思路、觀點和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依據提綱行文,隨靈感、思路的深入會有新的想法、新的發現,使原來的設想得以修改、補充;②擬提綱一定要項目齊全,初步構出文章的大體輪廓;③醫學論文序論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不什么要探究這個題目,解釋探究和探索這一題目的現實意義。
(4)初稿摘要:
①在基本觀點已經明確,參考或引用文獻資料業已預備妥當時,可按提綱的順序分段進行;②初稿一定要定得扎實、圓滿,令自己感到十分滿足。
醫學學術論文是論證性文章,要求有鮮明的論點、充分的論據、正確的論證方法,論點、論據和論證是其三大要素。科學性、創新性、學術性、規范性、可讀性是醫學論文的特點。
1.1 科學性
醫學論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學性。所謂“科學性”,表現在真實性、全面性和邏輯性3個方面。要求從選題、設計、觀察研究到推理和結論,每一步都要有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和嚴密的方法;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設計要有充分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觀察研究要真實、準確和全面;要強調推理的邏輯性和結論的嚴謹性。沒有科學性的“論文”不但毫無價值,而且還可能把>,!
1.2 創新性
醫學論文的靈魂在于它的創新性。所謂“創新”是指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發表過的科研成果,是指從新的角度闡明新的問題,如在基礎研究方面,有新發現、新觀點;在臨床研究方面,觀察更深,診斷方法有創新,治療效果更好,或古方新用,提出新見解等。
1.3 學術性
學術性主要表現在專業性上,醫學是專業性很強的知識,應區別于科普性的一般知識。同時,醫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指導作用越強,越受讀者的歡迎。
1.4 規范性
規范性是醫學論文在表現形式上的重要特點,是要求論文的書寫形式符合約定俗成的相對固定的程式。這種規范化的程式,是無數科學家寫作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1.5 可讀性
要求文字表達準確、簡練、通順,使讀者以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多的知識和信息。此外,可讀性還包含這樣兩層意思:一是讓讀者看得懂,即對該專業內學者來說它是易讀的,對非專業讀者來說它是可以理解的,切忌模糊晦澀;二是讓讀者樂意看,有一定的生動性,切忌干癟乏味。
2 醫學論文寫作格式與特點
根據文章的學術內容,結合論文的表現形式可分為理論研究、學術爭鳴、實驗報告、調查報告、臨床報道、經驗總結、醫案醫話、病例討論、專家評述、文獻綜述等,也是目前中醫學期刊通常采用的以欄目名稱標示的體裁形式。
雖然體裁及表現形式不一,其內容大體包括題目、摘要與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與結論、參考文獻。
2.1 題目
醫學論文的題目又稱標題、文題,是對論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論文的總綱。論文中通常出現的缺陷:①寫一個很大的題目,其具體內容卻沒有那么多信息,從而造成文、題不符,或華而不實。②冗長繁瑣,題目中對特定內容描述過多,造成題目過長。③題目不易認讀,題目中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或字符代號,造成閱讀困難。
2.2 摘要與關鍵詞
研究類文章應有摘要,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還應有英文摘要。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而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應著重反映研究中的創新內容和作者的獨到觀點。
一般臨床研究類文章的摘要采用報道性摘要,通常以結構式形式表達,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目的:應闡明研究的設想,說明要達到的目的,避免與題目重復;方法:將分組方法、每組的干預措施以及檢測的內容和方法簡單介紹清楚;結果:將研究結果客觀地列出,不加評論和分析,不列圖、表;結論:根據本研究結果作出結論,不加評論和推測。篇幅以200~300字為宜。綜述和非研究類文章的摘要應該寫指示性摘要,將該文的主要核心內容介紹出來即可,目的是讓讀者對該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檢索的需要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或術語,主要作用是鮮明而直觀地表達該論文的主題內容,并有助于查閱、檢索。關鍵詞一般要求3~8個,應特別注意第一個關鍵詞的選用,該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關鍵詞使用不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作者為了使關鍵詞盡可能準確地表達論文某一確切的含義而將其寫全、寫完整,進而寫成一個詞組或短語。
2.3 前言
前言又稱引言、導言、緒言和導語,是論文開頭部分的一段短文,是文章的引子。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等。一般不超過250個漢字。其作用在于使讀者對論文先有一個總體了解。
在前言中常見的缺陷是:①過于簡單,未對該項目目前研究的現狀、自己研究的思路以及通過此研究要達到什么目的進行介紹。這樣的前言一般不會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也顯得文章淺顯,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分量。②冗長繁雜,在前言中過多地回顧歷史,而且,每段回顧均要加引好幾篇文獻,把前言寫成了小綜述。③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把自己研究的結果意義任意夸大,常用“首次報道”、“首創”、“第一”等詞。
2.4 材料與方法
這部分是別人能夠重復實驗的重要依據,其敘述應以他人可以重復實驗為度。
觀察對象為患者,需注明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一般情況、分組方法及觀察組和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等。臨床試驗研究還應說明試驗程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準,研究對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對象為實驗動物,需注明動物的名稱
1 醫學論文的特點
醫學學術論文是論證性文章,要求有鮮明的論點、充分的論據、正確的論證方法,論點、論據和論證是其三大要素。科學性、創新性、學術性、規范性、可讀性是醫學論文的特點。
1.1 科學性
醫學論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學性。所謂“科學性”,表現在真實性、全面性和邏輯性3個方面。要求從選題、設計、觀察研究到推理和結論,每一步都要有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和嚴密的方法;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設計要有充分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觀察研究要真實、準確和全面;要強調推理的邏輯性和結論的嚴謹性。沒有科學性的“論文”不但毫無價值,而且還可能把別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結果。
1.2 創新性
醫學論文的靈魂在于它的創新性。所謂“創新”是指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發表過的科研成果,是指從新的角度闡明新的問題,如在基礎研究方面,有新發現、新觀點;在臨床研究方面,觀察更深,診斷方法有創新,治療效果更好,或古方新用,提出新見解等。
1.3 學術性
學術性主要表現在專業性上,醫學是專業性很強的知識,應區別于科普性的一般知識。同時,醫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指導作用越強,越受讀者的歡迎。
1.4 規范性
規范性是醫學論文在表現形式上的重要特點,是要求論文的書寫形式符合約定俗成的相對固定的程式。這種規范化的程式,是無數科學家寫作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1.5 可讀性
要求文字表達準確、簡練、通順,使讀者以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多的知識和信息。此外,可讀性還包含這樣兩層意思:一是讓讀者看得懂,即對該專業內學者來說它是易讀的,對非專業讀者來說它是可以理解的,切忌模糊晦澀;二是讓讀者樂意看,有一定的生動性,切忌干癟乏味。
2 醫學論文寫作格式與特點
根據文章的學術內容,結合論文的表現形式可分為理論研究、學術爭鳴、實驗報告、調查報告、臨床報道、經驗總結、醫案醫話、病例討論、專家評述、文獻綜述等,也是目前中醫學期刊通常采用的以欄目名稱標示的體裁形式。
雖然體裁及表現形式不一,其內容大體包括題目、摘要與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與結論、參考文獻。
2.1 題目
醫學論文的題目又稱標題、文題,是對論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論文的總綱。論文中通常出現的缺陷:①寫一個很大的題目,其具體內容卻沒有那么多信息,從而造成文、題不符,或華而不實。②冗長繁瑣,題目中對特定內容描述過多,造成題目過長。③題目不易認讀,題目中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或字符代號,造成閱讀困難。
2.2 摘要與關鍵詞
研究類文章應有摘要,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還應有英文摘要。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而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應著重反映研究中的創新內容和作者的獨到觀點。
一般臨床研究類文章的摘要采用報道性摘要,通常以結構式形式表達,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目的:應闡明研究的設想,說明要達到的目的,避免與題目重復;方法:將分組方法、每組的干預措施以及檢測的內容和方法簡單介紹清楚;結果:將研究結果客觀地列出,不加評論和分析,不列圖、表;結論:根據本研究結果作出結論,不加評論和推測。篇幅以200~300字為宜。綜述和非研究類文章的摘要應該寫指示性摘要,將該文的主要核心內容介紹出來即可,目的是讓讀者對該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檢索的需要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或術語,主要作用是鮮明而直觀地表達該論文的主題內容,并有助于查閱、檢索。關鍵詞一般要求3~8個,應特別注意第一個關鍵詞的選用,該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關鍵詞使用不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作者為了使關鍵詞盡可能準確地表達論文某一確切的含義而將其寫全、寫完整,進而寫成一個詞組或短語。
2.3 前言
前言又稱引言、導言、緒言和導語,是論文開頭部分的一段短文,是文章的引子。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等。一般不超過250個漢字。其作用在于使讀者對論文先有一個總體了解。
在前言中常見的缺陷是:①過于簡單,未對該項目目前研究的現狀、自己研究的思路以及通過此研究要達到什么目的進行介紹。這樣的前言一般不會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也顯得文章淺顯,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分量。②冗長繁雜,在前言中過多地回顧歷史,而且,每段回顧均要加引好幾篇文獻,把前言寫成了小綜述。③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把自己研究的結果意義任意夸大,常用“首次報道”、“首創”、“第一”等詞。
2.4 材料與方法
這部分是別人能夠重復實驗的重要依據,其敘述應以他人可以重復實驗為度。
觀察對象為患者,需注明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一般情況、分組方法及觀察組和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等。臨床試驗研究還應說明試驗程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準,研究對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對象為實驗動物,需注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動物許可證號、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等。藥品及化學試劑使用通用名稱,并注明劑量和單位。儀器、設備應注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范圍。無須描述工作原理。
在方法中,應詳述創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進之處,以供他人重復。采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詳細描述。注意要將各組所采用的干預方法分別介紹,不能只介紹觀察組的方法,其他組不介紹或輕描淡寫地說幾句。同時說明療程和觀察時間。對每一種新方法的可能價值、危險、不適及效果,須與現有的最佳診療方法做比較。
觀察項目及指標要分別列出,特殊的檢測指標及方法要詳細說明。描述統計學方法,并說明統計分析所使用的統計學軟件及版本。
常見的缺陷是:①動物模型的形成過程、實驗步驟或治療方法介紹不清。②缺少診斷標準或觀察對象的選擇標準,這樣的結果沒有針對性。③在材料和方法中缺少對觀察指標和方法的描述,而在結果中列出若干表格,出現了多項指標的觀察結果,讓人不知這些結果是怎么來的,操作是否合理,結果是否準確可信。④隨機分組情況說明不具體。怎樣分組?是各取所需還是按科學的隨機方法進行分組?有的只寫一句隨機分組認為就是隨機了,其實不然。有的隨機可能就是隨意,不能保證組間的齊同因素,其結果也就不公平了,組間的比較也就沒有意義。
2.5 結果
結果是學術論文的核心部分,結果的敘述應實事求是,簡潔明了,數據準確,層次清楚,邏輯嚴謹,不應與討論內容相混淆。以數據反映結果時,應列出具體的數值,不要只給出百分數。一般應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并給出具體的統計值。
在文字表述上,要注意按邏輯先后順序分層表達,有圖表時先用文字簡單介紹引出表序、圖序,再列表、列圖。表題要簡明具體,一般用三線表,縱標目列主語,橫標目列謂語,有效數字位數一致,排列整齊,統計值也列在表中,或用“*”號注明,再在表下面注明“*”號的意義;圖題也要簡明具體,病理圖片的圖題要體現組名、該圖片組織部位名稱,圖中陽性征象用箭頭指示,并注明何染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及箭頭所示的意義。
常見缺陷:①在結果中夾敘夾議,與討論重復;②只談好的一面,而對不良反應等壞的一面避而不談或輕描淡寫;③與觀察指標不符。
2.6 討論與結論
是論文中最不好寫的部分,也是判斷論文水平,進而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部分。如果說前面的部分是擺事實,討論部分則是講道理,是對調查、觀察或實驗結果的綜合分析和理論說明。內容大致為:①討論應揭示各種觀察結果之間的聯系。重點是闡述事實之間的聯系,論述其規律性,從中引出自己的結論。②討論應回答導言中提出的擬解決的問題,明確說明是否已達到預期目的,是否能證明原先提出的假說,扣題;③對于實驗或調查中發現的某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特殊現象或新線索,可以在討論中做必要的說明。④對于本工作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可以實事求是地加以論述,但要謙虛謹慎,切忌夸張。
討論部分常見缺陷:①只是重復材料和方法、結果等內容;②大量羅列文獻尤如文獻綜述;③泛泛其談,言而無物;④不成熟的武斷結論。
結論與討論不同,討論允許有分析、推測或預見,結論必須論據確鑿,不能有推測性,不能展開,不能引用參考文獻。
2.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的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在前人研究成果或工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出論文真實可靠的科學依據;反映出作者對前人勞動的肯定和尊重;便于同行了解該研究領域的動態以及采用追溯法查找與此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有助于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文獻情報研究。
張奶奶今年70歲了。可是最近老是無端地說保姆偷拿了東西,為此家中已經換了好幾個保姆。兒女們向她解釋家里并沒有丟東西,但她好像聽不進去。在某些事情上,張奶奶總懷疑自己吃了大虧,讓別人占盡了便宜。醫生告訴張奶奶的家人,老人可能患上了疑心病。這種病的基本特征是,對個人利益具有堅決維護的意識,有些人還比較好斗,或者認為自己格外重要。
老人多疑有原因
第一是生理的原因。年齡大了,視力和聽力也漸漸下降了,這時候,老人聽的看的不如以前多,也沒那么準確,因此容易多疑。
第二是人際交往的原因。退休之后,在社會中的角色也變化了。從前工作中會接觸很多人,現在接觸少了,如果老年人心態調整得不好,容易覺得自己“沒用了”,慢慢開始多疑。
第三是老化的原因。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老人性格方面的一些特點會變得明顯中國。可能年輕的時候比較多心,到了老年就容易變為多疑。
巧妙轉移老人注意力
對老人的多疑,子女解釋了幾次之后,有時會有點不耐煩:“老人怎么那么犟呢?”對此,子女先應看看老人的多疑有沒有根據醫學論文,即使老人的疑慮是多余的,若想開導老人,也不要用“硬碰硬”的方法。如果找一些活動讓老人轉移注意力,效果會更好。
子女和老人起沖突時,不要和他爭論,盡量理解老人因為年齡大而產生的一些情緒。有時間的話,多聽老人講一講自己的煩惱,讓他把煩心的事傾訴出來。
如果和老人溝通總是有困難,子女可以把機會“讓”給老人的同學、朋友,同齡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許能讓老人多疑的問題更好地化解。
另外,子女如果有時間,可以制造一些機會,讓老人多和別人接觸,把注意力從那些“疑點重重”的事情上轉移開。生活中有了新內容,新的社會關系,老人自然會少留意過去的事。
[1]蔣艷,沈寧,閆瑞芹.我國護理專業人力資源現狀及改進建議[J].護理管理雜志,2004(2):19-21
[2]王晴,李剛.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學問題分類簡析.編輯學報,2006,18(4):270-272
[3]李青.醫護合作在提高護理論文質量中的作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104-2105
[4]劉蘇君.盡責于護理研究的健康發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
參考文獻
[1]張曉梅.基層護士情況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21):83-84
[2]曹紅梅,陳湘玉,謝瑋偉.對我院11年護理科研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8,8(7):7-9
[3]楊建南,汪學軍等.成都鐵路中心醫院1989-2006年計量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08,15(2):122-123
[4]谷潤皋,馮寶華等.我院護理科研及情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9,9(6):20-21
參考文獻:
[1]Haggan,M.Researchpapertitlesinliterature,linguisticsandscience:dimensionsofattraction[J].JournalofPragmatics,2004.36(2):293-317.
[2]Nwogu,K.N.Themedicalresearchpaper:structureandfunct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1997.16(2):119-138.
[3]Soler,V.ritingtitlesinscience:Anexploratorystudy[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7.26(1):90-102.
[4]Yang,R.&Allison,D.Researcharticlesinappliedlinguistics:Movingfromresultstoconclusions[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003.22:365-385.
[5]Wang,Y.&Bai,Y.Acorpus-basedsyntacticstudyofmedicalresearcharticletitles[J].System,2007.35(3):388-399.
[6]曹楊,趙碩.科技論文標題的結構和語言特征——以Science和Nature為例[J].外語教學,2014.35(2):35-39.
[7]梁茂成,李文中,徐家金.語料庫應用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76-80.
[8]龐繼賢,陳珺.中外應用語言學類期刊論文英語題目對比分[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5(1):189-200.
[9]姚克勤,姜亞軍.應用語言學學術論文標題的歷時研究[J].外語研究,2010(3):36-39.
[10]張曉枚,陳寧,王曦,等.基于語料庫的中醫藥類論文英文標題高頻介詞探究[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4.37(4):90-92.
參考文獻:
[1]許勤,張俊,顧則娟,等.在職本科護士科研知識℃及需求的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1):1954-1956.
[2]劉曉華,成守珍,鄭志惠.應用循證思維方式提高護理人員的論文撰寫能力[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7(11):60.
2、確定論文是醫學類別,方向很明了,準備工作做起來就比較得心應手了。考慮好自己晉升的是哪放面的職稱,論文需要發表到哪個級別,確定論文基本架構所要到達的效果,以及論文是自己寫還是需要指導。
3、要看期刊發行周期,半月、月、雙月、季度。此處還需要注意的是,周期短的如果稿件量特別大,不見得會比周期長的稿件相對少的要見刊早。
4、要看安排在那個刊期上。通過審稿并錄用并不代表安排的就是下一期,也可能是第二年。
寫自己的論文一般建議最好提前半年準備,因為雖然你明確了所有想表達的內容,寫起來容易,但要找雜志或正規院校提交,并不能像寫作那么得心應手。因為這是第一次提交論文,雜志和各種不知道怎么寫文章,經常在自己眼里近乎完美,但雜志的編輯可能會重復或混亂,漏洞百出,還需要幾次修改完善,以便通過。
1、畢業論文的背景及意義:
1.1背景:
近幾年我國的養殖事業發展迅猛,大中小型企業如雨后春筍。尤其是養豬業正是如日中天。但是,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仔豬成活率低、腹瀉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養豬業的發展。在現代養豬生產中,合理的仔豬飼料是養豬成功的關鍵環節之一,它不僅影響仔豬階段的生長,還嚴重影響仔豬成年后的生產性能。而仔豬斷奶則是仔豬生產中的關鍵因素,仔豬在3~5周齡斷奶稱為早期斷奶(swineearlyweaning)。國外的早期隔離斷奶(sew)技術甚至把斷奶日齡降低到14天以下。仔豬早期斷奶的重要性和優越性越來越被養豬業者所認識。仔豬斷奶后,首先是攝入營養成分的改變,一是由母乳改變成吃飼料;二是由豬呵護的生活方式轉變成完全獨立的生活方式;第三是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有產房轉到仔豬舍,并結識新的伙伴,另外離開了母乳的喂養,容易受到病源微生物的侵害而生疾病。據有關資料顯示,侯國方,徐鳳軍、王顯在杭報道顆粒飼料在制粒過程中將自身所含的淀粉糊化,使飼料易于消化吸收,提高了飼料的能量含量;同時破壞了胰蛋白酶抗營養因子等,提高蛋白質消化利用率;膨化還能限制某些脂肪酶的活性,減少飼料氧化分解,延長了飼料的保存期;制粒過程中還能殺滅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原菌,減少了仔豬腹瀉的發生。耿照銀,田正偉,彭友銀等采用相同營養的水平的顆粒飼料與粉狀飼料飼喂杜長大商品豬,在全程的飼養過程中都表現出了顆粒飼料的優越性。顆粒飼料組的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千克增重飼料成本都比粉狀飼料組有所提高。
顆粒飼料與粉狀飼料相比,具有減少粉塵,防止挑食及營養組分分層、減少飼料浪費提高單位時間的采食量及降低采食能耗等作用對于飼料添加劑意義特別重大,可防止飼料生產及運輸中組分分離;可殺滅病原微生物,提高飼料的適口性,減少包裝運輸費用。但顆粒飼料在加工過程中某些營養成分失活,如維生素類和酶類。1.2意義:
本文旨在研究顆粒飼料和粉狀飼料飼喂斷奶仔豬,通過仔豬的生長發育及生產性能等方面進行對比實驗,對兩種飼料的飼喂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為今后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2、畢業論文的研究目標:
本試驗主要研究比較顆粒飼料和粉狀飼料對斷奶仔豬飼喂效果的研究,比較其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料肉比、死淘率,從而養殖戶的提高經濟效益。
3、畢業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具體措施和研究的可行性、創新點:
3.1研究內容;
3.1.1不同飼料飼喂對斷奶仔豬平均日增重的影響。
3.1.2不同飼料飼喂對斷奶仔豬平均日采食量的影響。
3.1.3不同飼料飼喂對斷奶仔豬死淘率、飼料轉化率的影響。
3.2研究方法;
試驗前對兩組仔豬進行稱重,計算個體的平均體重,在試驗結束再進行稱重,然后計算仔豬每組的平均日增重、日耗料和料肉比根據當時的市場物價進行經濟效益分析。對所得數據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及T檢驗。
3.3具體措施;
在相同環境下采用不同的飼料進行飼養試驗。為了給斷奶仔豬選擇合適的飼料類型,選擇日齡相近,體重相近,健康狀況良好的仔豬60頭35日齡斷奶的仔豬隨機分成兩組,采用2種類型的飼料;即顆粒飼料組和粉狀飼料組,每組三個重復,每個重復10頭,經30d的飼養試驗。
顆粒飼料與粉狀飼料的主要營養成分指標(%)
項目粗蛋白粗纖維粗灰分鈣總磷賴氨酸
顆粒飼料
粉狀飼料≥21
≥21≤4
≤4≤7
≤70.7~1.2
0.7~1.2≥0.6
≥0.6≥1.2
≥1.2
3.4飼養管理:
飼喂時間是每天飼喂四次,分別是6;30、10;30、14;30、18;30進行飼喂,任其自由采食、飲水。預試驗期為一周,以利于仔豬適應飼料環境等條件。
3.4可行性:
本試驗在普通豬場即可完成,在吉林區周邊豬場很多,我們學校也有自己的豬場。試驗地點容易選擇,我們已經學過《動物營養學》、《豬生產學》、對斷奶仔豬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我在豬場實習過,對仔豬的養殖和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飼養后的采樣結果在我們學校的實驗室即可進行。
3.5創新點:
不同飼料飼喂斷奶仔豬在動物研究領域的應用研究報道較少,因此,通過以斷奶仔豬作為研究對象,不同飼料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從而,確定最適合斷奶仔豬的飼料,為飼養斷奶仔豬而提供參考和依據。
4、主要參考資料及使用的原始資料:
[1]胡文琴,孟慶麗,王恬.不同形狀飼料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糧食與飼料工業,2004(5):29~30.
[2]陳潤生,魏國生.膨化顆粒飼料飼喂仔豬實驗[J].畜牧與獸醫,2002(1):3~4
[3]顧平生,楊國明,張曦,等.仔豬膨脹顆粒飼料飼養試驗[J].云南畜牧獸醫,2002(1):3~4
[4]陳權軍,關則記.乳豬日糧不同處理方法(膨化、壓粒、粉狀飼料)對剛斷奶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J].當代畜牧2001(6):37~37
[5]耿照引,田正偉,彭友銀,等.牲豬全程飼喂顆粒飼料飼料試驗報告[J].湖北畜牧獸醫,1999(2):36~37
[6]姚建軍,陳月霞,等.粉狀飼料、顆粒飼料飼喂不同毛色的杜約太三元雜交商品豬試驗[J].天津畜牧獸醫,1999、16(1):24~25
[7]陳文存,沐學勤,范榮俊,等乳.豬優化顆粒飼料擴大驗證試驗[J].云南畜牧獸醫,2002(1):4
[8]傅仲,汪明,范光厚.早起斷奶仔豬的生長限制因素及營養對策[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5(12):15~16
[9]盧亞萍,杜杰.斷奶仔豬腹瀉原因分析與防治[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5(12):15~16
[10]侯國方,徐鳳軍,王顯航.仔豬膨化飼料魚顆粒飼料對比試驗(初報)[J].飼料與畜牧,1997(3):10~11
5、畢業論文的進度安排:
(1)20XX年4月:準備開題,完成開題報告。
(2)20XX年5月~2013年1月:試驗前的準備,試驗場的選擇,試驗材料的用品的搜集,試驗場的打掃、消毒,仔豬的選擇。正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