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14:20: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讀書分享活動領導做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019年5月16日)
“打造書香校園,師生快樂成長”,伴隨著這一理念、主題,我班開展了“與書相約
快樂成長”讀書分享交流活動。為了更好地將這一活動開展下去,讓孩子們更多地從課外閱讀中受益,促進學生的成長,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活動的效率,現在將我班本次班級讀書會活動總結如下:
一、形成了濃郁的讀書氛圍,師生共同參與
本學期以來,通過班級讀書會活動的不斷開展,已經形成了濃郁的讀書氛圍,師生共同參與,熱情高漲,做到了人人有心得。活動開展伊始,根據本班學生的身心、知識和經驗的特點,推薦閱讀的書目,為了讓人人都有書讀,建立了讀書領導小組,組建了班級圖書角;今天,利用兩節課的時間,做一次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
,激發了他們進一步閱讀的熱情。
二、完善了讀書活動制度,指導學生閱讀
1、繼續為學生推薦好書
為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發揮好書的作用,本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繼續開列相應的推薦書目供孩子們作選擇閱讀。同時,還通過對孩子和家長的調查,了解當代兒童的閱讀興趣和實際需求,并經常性地做好推薦書目的調整和完善工作,使推薦書目受到了孩子們的青睞。
2、倡導有序閱讀和定量管理
為了使孩子們讀書走向持久性發展,逐步倡導有序閱讀和定量管理制度。本班要求學生每天在校閱讀課外書目時間不少于40分鐘,同時為學生們規定了每周閱讀量(400字)以及寫讀書心得篇數(每周兩篇),并讓學生們制定出了各自的讀書計劃,要求他們按計劃有步驟地讀書。
3、倡導自由閱讀。
我們班主要是倡導學生盡可能的多讀書、讀好書,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為此,我們提出了“閱讀每一天,充實每一天,快樂每一天。”的讀書口號;建立班級讀書角,充實閱讀資源,提供相對的閱讀時空,體現讀書與交流并重。
我們主要是倡導學生盡可能的多讀書、讀好書,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為此,我們提出了“閱讀每一天,充實每一天,快樂每一天。”的讀書口號,體現讀書與交流并重。
為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泗陽縣上海路小學依據縣教育局教研室下發的《大閱讀實驗工作方案(小學部分)》[泗教發(2016)124號]以及《泗陽縣義務教育學校“大閱讀”實驗任務分解表》,在已經取得的豐碩閱讀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閱讀,是最好的姿態”為主題的大閱讀活動,具體策略如下:
一、領導組織
學期初,組織全體語文教師開設相關閱讀輔導講座,務必使老師們形成這樣的共識:沒有“大閱讀”的學校,教育永遠是蒼白無力的;不會“大閱讀”的學生,教師永遠要承擔主要責任。
領導小組:
組長:董青
副組長:董晶晶
組員:賈金花 語文教研組長
二、閱讀時間保障。
學校將采用校內時間固定,校外時間保證的方法,讓學生在校讀好書,在家好讀書。
朝晨書聲 30分鐘
每天的早讀形式除常見的齊讀、自由讀之外,鼓勵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分組讀、示范讀、分角色讀、表演讀、比賽讀、配樂讀、評價讀、連續讀、配音讀、欣賞讀等多種形式,有條件的班級可以開展唱詩、誦經典活動,將晨間的早讀打造成“最美晨音”。
午時書香 30分鐘(12點至12點半)
每天午后的“閑暇時間”,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必讀、選讀和自選書籍,培養學生靜心、潛心、自主讀書的好習慣。也可利用已有設備播放時文、美文片段,增加學生閱讀量、提高語感和聽力水平。
家庭閱讀30分鐘—1小時
要求學生每天除了閱讀縣局教研室下發的必讀書目,更鼓勵內容形式更寬泛的閱讀。同時讓有條件的家長進行親子共讀,讓閱讀成為家庭的一種生活方式。
三、氛圍營造及師生活動
1.營造書香氛圍。
班級文化以“閱讀,是最好的姿態”為主題設計相關文化布置,布置范圍包括教室的兩面墻和后面的黑板。
圖書漂流:各班學生自建圖書角,每生提供各類經典名著或童話、小說等符合小學生閱讀需求的書目2-4本,豐富班級圖書角,開展圖書漂流活動,營造“大閱讀”活動的濃烈氛圍。
2. 加強課型研究。開展學校“大閱讀”課型研究,本學期圍繞省規劃課《兒童“理趣共生”課外閱讀方式及實施效能研究》開展課外閱讀方式指導課研究活動,推出“推介課”或“指導課”、“賞讀課”、“匯報課”、“檢測課”等課型,要做到推介課有興趣,指導課有實效,匯報課有精彩。
3.開展親子閱讀分享會。以“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的導向營造親子共同學習的氛圍,促進家長與孩子間的學習、溝通與成長。
月份
閱讀活動安排
負責人
8、9月
(1-5周)
1.制定大閱讀活動工作方案
2.營造書香氛圍——班級文化布置、圖書角建設、“每周一詩文”等
3.布置學生準備必讀書目
4.開展學生的晨誦、午讀、家庭閱讀活動
5.啟動教師閱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等教育名著
賈金花及語文教研組長
10月
(7-9周)
1. 班級“我是小小領讀人”親子讀書活動(班會課)
2. 班級閱讀文化布置評比
大閱讀年級學生活動
3.一年級“讓句子飛”造句大賽
4.二年級“讀書名言我會寫”摘記展評
5.三年級“故事大王”童話創編比賽
6.校級大閱讀課程活動:“理趣共生”課外閱讀指導課研討
賈金花及語文教研組長
11月
(10-13周周)
1.教師閱讀活動——“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 ”讀書分享會
2.四年級“現場作文大賽”
3.五年級“經典古詩文”默寫競賽
4.六年級“我手寫我心”作文競賽
賈金花及語文教研組長
12.1月
1. “我是小小領讀人”親閱讀分享會
2. 各年級閱讀活動評比
賈金花及語文教研組長
4.拓寬教師視野。教師每學期閱讀教育教學專著不得少于一本,記錄閱讀摘記。語文教師必須先于學生閱讀縣局下發的書目,讀出重點,讀出童趣,讀出精彩,學校在每學期的期末檢測閱讀效果。
四、第一學期工作具體安排
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2021年4月—2021年6月工作
(一)閱讀節活動準備階段
1、研討、制定活動方案
2、舉行閱讀節開幕式
3、閱讀節倡議書
(二)閱讀節活動開展階段
1.年級學生活動閱讀評比活動
閱讀展示活動
2.校級學生活動
3.校級教師活動
4.參加縣級以上活動
(三)閱讀節活動總結階段
1.評比書香班級、書香家庭、閱讀推廣人(書香教師)、閱讀達人。
2.舉行閱讀節閉幕式。
2020年上半年,學院66名教職工聯系了270名學生,其中參與活動的黨員干部有35名;2020年下半年,59名教職工聯系了151名學生,其中參與活動的黨員干部有36名。其中,院級“三進兩聯一交友”師生專項活動三場,聯系老師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困難共約220件,老師自行捐款的愛心基金達8000余元。
二、主要經驗做法
(一)配齊配強“三進兩聯一交友”工作領導班子
成立語言文化學院“三進兩聯一交友領導小組”,由學院黨委書記任組長,全體黨支部書記擔任組員,細化活動實施細則,壓實全員育人責任,讓學院每一名教師、每一名黨員、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其中,統籌全方位育人,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課余生活中的好朋友、身心成長的傾聽者。
(二)抓住重點,全員覆蓋開展特色活動
1.共度詩書氣自華,文化育人潤心田
我院2020年5月組織“三進兩聯一交友”師生讀書分享活動。“三進兩聯一交友”老師,精心為學生們挑選了有意義且與大學生心智相符的書,帶進班里送給學生閱讀。課下,走進宿舍與學生一起分享讀書的體會,促膝而談。通過本次“三進兩聯一交友”師生讀書分享會,我院營造出熱愛讀書、支持讀書、尊重讀書、讀書光榮的良好氛圍,激發師生的讀書熱情,共同感受讀書快樂。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次的活動很有意義。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以書共讀,文化育人,老師們的一言一行一書一讀都在浸潤著同學們的心田。
2.喜迎搬遷新校區,師生攜手齊準備
2020年7月4日下午我院召開搬遷前主題班會,全體321老師齊進班,共同了解搬遷前的行李打包要求以及宿舍打掃標準,晚20:00,全體老師走進學生宿舍,查看學生行李打包裝箱情況,了解掌握學生搬遷前的思想動態,做好搬遷前的叮囑與關懷。7月5日搬遷當日,全體321老師一部分在老校區與同學們一起搬家,另一部分老師早早出發,來到雪蓮山新校區的公寓樓下,等待學生們的到來,學生搬進新宿舍后,第一時間進入宿舍,協助督促學生整理行李,打掃宿舍衛生,交代新校區校園內的安全注意事項。
三、典型事跡
(一)國慶中秋雙佳節,臨別贈言寄厚望
校本研修,一直是我校的工作重點。但是有部分教師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不管怎樣,讓學生的成績提高是最終的目的。
為了改變這種觀念,我校及時召開教師會,董校長做“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的講話,要求全體教師重視教科研,多學習;要求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深入教研組,督促教研組活動,爭取實現高效課堂。校長在學校會議上提出“轉變思想是轉變行為的前提”的講話,目的就是轉變教師的思想,將教研、提高教學效率提到較高的認識程度。
研修處首先組織教師們制定教師專業發展計劃、教研組專業發展計劃。其次,分組、安排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學習“一課四磨”的解說。為活動的展開做好準備。督促圖書室貯備必要書籍,如《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有效教師》、《做最好的老師》等等。另外及時下載本學期的兩本專著——《陶行知文集》《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督促檢查學習狀況。
研修處的精心組織妥善安排,使得各項活動有條不紊。讀專著和“一課四磨”校本研修,在我校已經蔚然成風。
二、領導帶頭,全員參與,扎實開展讀專著活動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當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時,就很容易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大量事實證明,有計劃、有目的、堅持不懈的學習教育理論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智慧與教育水平,閱讀教育著作已經成為許多優秀教師迅速成長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為切實落實好教師讀教育專著活動,我校全體教師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認真、精讀由進校推薦教育專著,并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注重分享,我們經常經常組織教師在年級組內交流分享,匯報自己的體會,以互相學習。我們還要求全體教師把讀書的收獲與成果及時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并在實踐中豐富、發展理論,及時轉化為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我校領導們也一如既往地多學習,校長除了研讀進校提供的專著以外,還認真研讀了《怎樣做好課題研究》、《真情漫筆》,校長也學習《名校長成長軌跡》、《問題學生的轉變》。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學習名家思想,來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好多老師都說,讀書讓自己受益匪淺,自己的精神疲憊現象有所好轉,對學生多了鼓勵,少了批評,課堂氣氛更加融洽。
三、注重實效,全面搞好一課四磨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
不管哪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都是為了提高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在工作中,堅持“務實、有效”的原則,把工作落到實處。
我校成立了數學、語文、英語等六個教科研團隊。為了提高活動效果,增強教科研活動的目的性,每個團隊依據教師的教學專長和特點,確定好每一輪次的研究主題和主持人,制定好每一輪次的活動安排。確定業務能力高、科研意識強、責任心好的教師為每一輪次首席主持人。
所有領導班子成員進入教研組,教研組的所有活動,班子成員一律參加。校長、校長、校長分別參加數學組、語文組、綜合組的活動,主任、主任、主任分別參加理綜組、英語組、文綜組的活動。領導積極參與,使老師們內心受到觸動,思想上更加重視。
教研組活動的時間是固定的,如果有特殊情況,會及時通知校長室、入組領導,但是不可以不組織,也不可以不參加。
一課四磨的各個環節,都認真地執行。因為是磨課,磨出的應該是高質量的課,因此在集體研討環節,各位成員,積極發言,出主意、想辦法,力求把主持人的教學設計修改到最好,在反思交流環節,更是見仁見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指出缺點、改進意見。
“好課多磨”,不僅是要磨出一節精品課,更是意味著運用集體的智慧。磨課是教師發現問題、研討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磨課既促進了教師個體專業成長,又促進教師群體素質提高。
為了實現共同的進步的目的,我們已經將磨過的課堂教學設計或錄像,收集在一起,行成上莊中學的教學資源庫。爭取在三兩年內,把所有的課都磨一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在磨課過程中,組織教師研討自己的科研課題,科研的設定是源于自己的教學實際。教研的最終目的也是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我們的磨課活動實際上是一舉多得。讓老師們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本學期開展了教學設計大賽、說課大賽、教學比武,提高了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四、制度保證、督促檢查
學校研修處原來就有校本研修活動的規章制度,要求每位教師每周都參加教研活動,學習時間不少于一小時,要求有業務學習筆記。學校要求每位教師見縫插針,抓緊零散時間學習。
我校還在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召開教研會,全員參加,發揮集體智慧。
為了保證數量和質量,在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時,我們同樣進行關于校本研修情況的檢查。目的在于督促教師參加學習,參與教學研究,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師隊伍素質。
中圖分類號:G523文獻標識碼:A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Bookcrossing in Our School
CHEN Xiuling
(Panyu Shiqiao Qiaolian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00)
AbstractRiding "Elegant Campus" spring, our library carries out a variety of reading activities. "I and environment" bookcrossing is one of the activities.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the consciousness of read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s gradual formed, and creat a good atmosphere on campus scholarly. We also conclude some experience from reading activities and we're inspired, which gains experience for reading activities and reading guide in the future, and establishes a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I and environment; bookcrossing; activities experience
2009年4月5日,、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做好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為配合廣東建設文化大省及廣州建設“書香羊城”,廣州市教育局下發了《廣州市教育系統“書香羊城”全民閱讀系列活動2006~2010年規劃》,以此為依據,我校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中華經典主題誦讀比賽”、“迎亞運,展風采――禮儀道德學習”讀書活動等,其中“我與環境”圖書漂流活動就是這些讀書活動之一,通過這些活動我校師生讀書意識的逐漸形成了,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了良好的書香校園氣氛。
1 活動的提出
目前,一種充滿著獨特神秘感和浪漫情調的時尚閱讀――“圖書漂流”正在我國悄然流行。圖書漂流活動源自上世紀60年代的歐洲,是指書友將自己已經閱讀過的書捐獻出來,然后貼上特定的標簽,投放到公共場所,無償提供給大家閱讀,閱讀之后,再重新投放到公共場所中或直接傳遞給下一個讀者,就像放歸大海的“漂流瓶”一樣,讓書不斷得到新的閱讀生命,通過圖書的傳遞來分享閱讀的快樂。
而我校在2010年申報“創建廣東省綠色學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具備環境意識,樹立綠色理念,除了在課堂上進行滲透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課外閱讀關于環境方面的圖書,讓他們寫寫讀書筆記、讀后感、小論文等,加強他們的環境意識,我校圖書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開展“我與環境”的圖書漂流活動的計劃,這個計劃很快就得到了學校領導的批準和支持,要求教導處和團委都要配合圖書館的活動。
2 活動的準備工作
2.1 宣傳發動
通過廣播、海報和宣傳紙的方式,我校圖書館對本次圖書漂流活動的主題、漂流的宗旨、方法和獎勵方法等做了介紹。
(1)活動主題:漂流書香、漂流智慧、漂流文明、綠色環境、綠色校園、綠色生活。
(2)活動的宗旨:分享、信任、傳播、交流、提高。
(3)漂流方法:各位捐書者(也稱為“投漂人”)要準備一張漂流卡,貼于書籍的扉頁。漂流卡的尺寸略小于所捐書籍的大小,版面安排自行設計,內容需包括班級、姓名、投漂時間、書籍名稱、內容介紹、好詞好句摘錄以及自己的推薦理由(亦可是讀后心得),并在書的后面附上若干同樣大小的紙張,以便于其他閱讀者記錄下他們的閱讀時間和自己的讀后感。每班推薦“五張優秀的漂流卡”向全校進行展示。投漂人將附有漂流卡的書籍交給圖書管理員,由圖書管理員統一放在班級“圖書小超市”內。同樣,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不需要辦任何手續就可把自己喜歡的書取走閱讀,但看完書后請不要忘記在漂流卡后面所附的記錄紙上簽上自己的大名、閱讀時間和讀后心得,再將書放回到“圖書小超市”內,繼續這本書的漂流旅程。希望每一位擁有“漂流書”的讀者都能夠做到這些,讓每一本漂流書都擁有一份特別的“漂流日記”。同時,要求每一位借閱“漂流書”的讀者一定要好好珍惜、愛護每一本書,因為每本書都是主人眼中的珍寶。
2.2 營造氣氛
營造書香濃郁的讀書氛圍,向全校學生發倡議齊動手,做好環境布置,校園掛條幅,設計班級讀書標語,讓校園的充滿濃烈的書香。(設計的宣傳標語有:“書香飄飄,伴我成長”; “愛護環境,珍惜地球”;“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積極開展圖書漂流活動”;“和好書交朋友”; “漂流書香、分享快樂!”等)
2.3 漂流書處理
本次活動由圖書館新購買的環境類的圖書和各班級和師生捐贈的環境類的圖書進行漂流,把收集好的漂流書貼上學校圖書漂流卡做好漂流的準備工作。本次活動同學們的反響很熱烈,積極把環境教育類的圖書集中圖書館,本次活動參加的年級為初一和初二級,班數共18個班,學生人數為912人,收集到的漂流圖書為502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設計“漂流卡”或者使用學校統一印發的“漂流卡”。組織學校的圖書館管理員把漂流書貼上“漂流卡”做好漂流的準備。
3 活動的實施工作
3.1 把圖書投放在漂流點
本次活動設固定漂流點和移動漂流點,固定漂流點設在教學樓的4個樓層的西面讀書角里,移動漂流點是各個班級,每個班的漂流時間為一周,初一和初二各1個班同時漂流,各樓層的固定漂流點各放置了100本環境教育類圖書,各班的移動漂流點各51本。還沒有漂流到的班級的同學可以到固定漂流點借閱圖書閱讀。
3.2 組織讀書活動
(1)閱讀方法的講解: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閱讀環境類的圖書,我校圖書館舉行了題為“怎樣閱讀環境教育類圖書”的講座,在講座上就環境教育類圖書的特點、閱讀方法、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和寫讀書心得的方法做了詳細的介紹,還推薦了一批優秀的漂流圖書,如《寂靜的春天》、《全球變暖生存手冊--77個阻止全球變暖的方法》等,在講座上也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做了現場解答,同學們的參與度非常高,不僅做好筆記,而且很積極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意見,他們因此對環境教育類圖書產生了濃濃的閱讀興趣,對這次的漂流活動也充滿了期待。
(2)師生共同分享讀書心得:營造書香校園不單是學生要有讀書的氣氛,教師的讀書氛圍對學生有榜樣和示范的作用。在活動期間,我們在學校創設兩塊“讀書留言墻”,鼓勵老師將“好書推薦”、“讀書心得”等內容張貼在“留言墻”上,師生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例如我校的陳少嫻老師寫的《人類濫用化學殺蟲劑的后果――讀《寂靜的春天》有感》讀書心得,寫到了現代農藥和各種人造化學殺蟲劑的廣泛使用的同時,對人的自然環境的破壞的問題,學生閱讀了之后,紛紛又寫出了自己的感想,其中初二(5)班的鐘文意同學在寫出自己對《寂靜的春天》的感想之外,還查閱了相關的書籍,提出了不使用農藥,用其他生物的方法來代替農藥的使用,她寫到“不用農藥,我們如何殺滅害蟲?可以利用生物鏈的方法來代替農藥消滅害蟲,如人類不要捕捉和食用蛇,因為蛇可以吃掉吃莊稼的老鼠。”她的想法雖然還顯得稚嫩,但是也看得出引起了學生對周圍環境破壞因素的了解和注意。有的同學在寫讀書心得的時候,還寫到閱讀了這么多的環境教育類的圖書之后,我立志好好讀書,以后要學習讀大學要學習環境保護的專業來好好保護我們的地球。在老師的帶動下,同學們寫讀書心得的興趣提高了,在閱讀了老師的讀書心得后他們自己寫讀書心得的水平也提高,師生通過寫讀書心得的交流和分享,師生的關系也拉近了,同學們的學習情緒也高漲了起來。
(3)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讀書交流活動:為了使這次漂流活動對學生有更加深刻的影響,在漂流活動中,班級設立“圖書漂流讀書日”,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活動,利用班會課開展一次以“我與環境”為主題的班級讀書活動,例如“我與環境”讀書心得交流會、“我與環境”演講比賽、“環境保護知識問答比賽”等,評選出每個年級2個書香班級。由于這次活動得到學校德育行政領導的大力支持,各班的班主任都精心策劃了自己班級的讀書活動,每個班都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其中初二(3)班的“環保歌詞創作大賽”活動氣氛最為活躍,同學們通過閱讀了的環境保護的書籍,通過改編歌詞的形式,以分組比賽的方法,表達了他們班學習環境保護的知識,其中蔡俊豪同學唱的“天空已經看不見,地球母親能力有極限,環境崩潰時刻不遠,人類還能走多遠,回到從前 ”,表達了同學們保護環境,珍惜地球的決心,比賽之后班主任簡老師的話:“我們要從圖書閱讀中感悟知識,從而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進而升華自己的文化素質,做到華麗的轉身。”充分總結了這次圖書漂流活動的成果,同學們通過閱讀環境教育的圖書,感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提高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寫作閱讀能力,樹立起良好的綠色理念,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做到了華麗的轉身。
4 活動的評獎工作
本次活動由圖書館組織,由語文科組的部分老師和學校的部分行政領導作為評審團打分,為了確保評獎的公平性,圖書館在收到老師和學生的投稿時首先把班別和姓名做了裝訂的處理,評審團在評分的過程就更加公平合理。本次活動一共持續5周的時間,本次活動共收到了老師的讀書心得共55篇,學生的讀書心得共352篇,評選出一等獎20篇,二等獎50篇,三等獎100篇。還評選出“讀書之星”(讀書筆記做得好的學生,寫讀書心得獲獎最多,讀書最認真的同學)和教師的“讀書之星”,還有“書香班級”( 活動精心組織,學生參與積極,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讀書熱情,師生均有收獲與成長的班級),以資鼓勵。
5 活動體會
圖書漂流活動使圖書“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充分利用圖書資源。圖書給人的感覺往往是靜態的,而通過圖書漂流活動可以使靜態的圖書“動起來”,讓圖書從圖書館中走出來,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豐富多彩,同時讓學生把自己閑置的圖書捐出來給其他人閱讀,也使學生有了活動的親切感,他們更加有熱情參與活動,可以通過漂流活動,把有意義的圖書“漂”到學生面前,充分利用圖書資源。
漂流活動不但漂流知識,還漂流文明,使學生的道德意識在活動中得到提高。圖書漂流活動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不需辦理任何的手續就可以把圖書拿走,自己看完書后要自覺的把書放回漂流點,這樣的自覺性對初中生來說是一種考驗,在活動之前,由各位班主任和圖書館的老師都對學生做了思想上的教育,同時也做好了圖書遺失的準備工作。結果在9周的圖書漂流活動期間,漂流總冊數為502冊,漂流回收冊數為495本,圖書回漂率為98%,這個回漂率對于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高的,其實這種漂流活動就是把信任交給了學生,學生覺得自己有被信任的感覺,所以更加珍惜和愛護圖書,及時把圖書歸還。
從圖書漂流活動中總結出開展讀書活動的經驗:
(1)讀書活動要注重新穎性。本次的圖書漂流活動最為吸引人的地方是新穎性,圖書漂流對于學生來說是個新鮮事,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的中學生對于形式新穎的活動特別能投入情感,就像這次的圖書漂流活動一樣,學生都對這次的圖書漂流活動充滿了好奇心,新穎的讀書活動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對讀書的興趣。
(2)圖書活動可以跟德育或者教學方面相結合,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本次的漂流活動就是與德育相結合的一次圖書活動,利用學校創建“廣東省綠色學校”的時機,向學生推薦和宣傳環境教育類的圖書,這樣的讀書活動不但可以得到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還可以讓學生對某一類圖書的進一步的加深了解,讀書活動效果和德育活動的效果可以相得益彰。同樣的,圖書活動也可以跟教學方面相結合開展活動,例如在初中的歷史、生物、地理都有開放性的考察活動,可以與這些學科相結合開展圖書活動。在2008年我校就開展了一次“歷史圖書推薦活動”,針對初一、初二的歷史科目的開放性考察,初一是歷史科技小制作,初二是“歷史漫畫創作”,我校圖書館把圖書館的歷史方面的圖書推薦給學生閱讀,學生通過閱讀歷史的課外書,對歷史課內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們在創作漫畫和制作小手工的時候又可以參考歷史課外書,這樣他們的創作空間就有了更大的發揮,結果2008年度初一、初二的歷史開放性考試收到了豐碩的成果,初一有5個作品得到了廣州市一等獎,初二有3個作品得到了廣州市一等獎,這是歷年我校歷史開放性考察取得的最好的成績,本人還評為“2009年度初中歷史開放性考察優秀輔導老師”的稱號。
6 結束語
中學生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他們的閱讀愛好非常廣泛,但鑒別能力、批判能力較差,因此,中學生課外學習中讀什么書,怎么讀,是關系到少年一代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而中學圖書館是中學生課外閱讀最重要的陣地,因此中學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和導讀教育,引導中學生培養讀好書,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讀書行為習慣和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促進他們課內和課外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二)、主辦單位
恩施職院英語讀書社及外語系學生會宣傳部
(三)、活動宣傳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Learning English, I am excellent.我們社團擁有學習英語的良好的濃厚氛圍,我們社團以學習為目的來開展活動,我們社團是連接中文與英文的橋梁,搭建一個共同學習的平臺,讓所有會員在社團中學有所獲,讓所有會員在社團中收獲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喜悅。
(四)、活動場地
行政樓四樓
(五)、活動時間
(六)、活動參加者
外語系學生、英語讀書社全體會員、廣大英語愛好者及英語指導老師。
(七)、活動目的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英語四級考試,向大家傳授四級考試的技巧并增加臨場經驗。使大家注意考試要點及考場中的各種細節,同時使同學們了解英語四級考試的特點,加深對四級考試的了解,知己知彼,使同學們可以更好的有針對性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為所有的學員提供了解四級考試的平臺,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大家在即將來臨的四級考試中有所準備,提高其通過率,從而提升我校的整體英語水平及能力。
(八)、活動前期準備
(1)辦公室負責購買茶葉、茶杯,要在前一個星期內制作出邀請函,邀請領導及英語指導老師光臨活動現場分享英語四級考試經驗。
(2)外聯部,宣傳部在活動前一個星期內制作好海報,海報于活動開始前一個星期張貼在宣傳公告欄上,以此來擴大本次活動的影響。
(3)安排好會場音響調試、茶水服務及接待人員
(九)活動流程
(1)6點所有機構成員必須到活動現場。
(2)會員及廣大英語愛好者到達活動現場后找位置就坐。
(3)主持人發表講話,闡述本次活動的內容及活動期間會場的基本紀律。
(4)播放社團會歌“tomorrow will be better”
(5)由主持人介紹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及嘉賓。
與會老師:外語系專業老師及英語讀書社指導老師朱行梅
已過四級嘉賓:外語系101511班——秦慧 謝皓月 薛天娓 曾云
(6)主持人邀請已過級同學分享她們英語四級的學習經驗。
(7)指導老師朱老師傳授英語過四級的經驗及技巧。
(8)主持人宣布進入互動環節。
(9)指導老師對本次活動的開展做簡要點評。
(10)活動結束,主持人致到場老師,學長和學姐感謝詞。
(11)組織學員,指導老師有序退場,老師先走,學員后走。
(十)注意事項
(1)會員服務部負責機構成員和會員的簽到情況,維持會場的良好紀律,保持會場的安靜,以便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
(2)紀檢部部長嚴沖負責調音響,宣傳部長江麗莎負責拍照,捕捉活動現場精彩場景,方便文字編輯部的工寫通訊稿。
(3)迎賓的同學要面帶微笑,主要負責迎接到場老師到活動現場就坐,負責活動期間的茶水供應。
(4)各部門各機構成員在本次活動中應通力合作,切勿發生口角及打架不好的事情,配合服從其它部門的活動安排,順利.圓滿開展這次活動。
(5)全體機構成員必須負責,活動前后會場清潔工作,如有擅自離開活動現場的一律記過或扣分處理。
(6)活動內容如有變動應及時調整。
(十一)經費預算
請柬:2元*30=60元
一、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我: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等,這些都是在說讀書好,作為教師的我,當然知道讀書對我們有多么重要。一年來,除了按照學區、學校的要求學習兩報兩刊、《杜郎口旋風》外,我還學習了其他的教育理論書籍,如《正能量》、《卡爾維特的教育》等。我也知道教師要作雜家,不僅要學教育理論方面的書,還要學習其它方面的書籍,今年我學習了《古代宰相傳》、《三十六計》等。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網絡已然讓我舍棄不得,不懂的、不會的“百度”一下,登陸各種教育網站,瀏覽一下教育方針政策,了解前沿的教育理念,把握時下教育信息,特別是教育局和學區的網站、郵箱,我每天必看,了解各種活動安排,把握自己的工作方向。
有字之書我讀,無字之書我也讀。我向老教師學習那種吃苦耐勞,堅守奉獻;我向新教師學習細化管理,方法獨到;我向領導學習人性管理,高瞻遠矚;我向學生學習起早貪黑,韌勁十足……
不僅在學校內努力學習,還爭取機會走向校外。積極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等。
通過學習,使我感受到自己更加有內涵,更加有分量了。撰寫的論文《靜待花開》參加河北省教科所組織的第一屆成長杯論文大賽中獲得優秀獎,并在河北省《終身教育實踐與研究》上發表;在參加學區組織的優秀反思、故事評比中,《褒獎——一劑教育良藥》一文被評為優秀教育反思;摘錄讀書筆記4本,其中有兩本上交到學區中心校。
二、精研業務,打造高效課堂:
教師——課堂是主陣地,只有把握課堂上的40分鐘,才有可能創造教學的奇跡。作為英語教師的我,每天每班就那么一節課,如果再把握不好,那么,教育質量無從談起。因此,我每天都用大量的時間去準備那節課:反復閱讀教材、聽錄音帶、翻閱教參、參考集體備課教案、登陸遠程教育網瀏覽資源,精心準備課件、教具、實物、卡片、習題等,用心思考,有選擇的取舍隨堂練和同步練上的練習,設置學生喜歡的作業,專心練習課堂基本功,全心全意給孩子們上課。
我不僅自己獨自去探究,還會把別人好的教學方法拿來使其發揮到極致變成自己的絕招。我向同學科的沈老師聽課研討,也向其他老師學習交流,更向網絡上的名師課例觀摩。
在研究上好課的同時,我還認真的對待孩子們的每次作業,細心批改;及時幫扶后進生,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通過各級領導的指導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學生們非常喜歡我,喜歡英語,喜歡上英語課,喜歡在課堂上盡情的展現自己。在暑期統考中我所教的五年級獲得了全區第一名、四年級取得了全區第二名的好成績。設計的英語綜合實踐作業,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
三、幫助他人,實現共同進步: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我的信仰。一年來,我耐心的幫助老教師們搜教案、查資料;我細心的幫助年輕教師做課件、上示范課;幫助老教師打印、復印,指導新教師使用多媒體。一年來,真的不清楚有多少次去幫助教師們使用多媒體,更記不清給多少位教師重裝過計算機。
都說同行是冤家,我校卻不這樣。我們是個和諧的大家庭,誰有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我當然也不例外。為了幫助教師們備課,我可以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為了給校長們寫材料,可以熬個通宵;為了迎接特殊的檢查,我們可以晝夜連軸轉;為了完成報表工作,我可以沒有星期天。
一年來,我和沈老師互相聽評課,從來直言不諱,雖然人少,但教研氣氛濃厚。為了在理論上都有提升,我把壓箱底的理論與她分享,扮演起了一位“偽專家”。學習《新課標》以來,我先自學,然后再與她共同研讀、解析,并摘錄關鍵點,同時與XX版進行比對,彼此受益匪淺。
四、勇于擔當,凸顯人生價值:
1、3月4日,大隊部給同學們布置了“品讀雷鋒故事,學寫讀書心得”的任務。周末兩天的時間里,同學們通過讀書,查找網絡資源等學習途徑,閱讀了雷鋒故事并認真寫下了自己的讀后心得。
2、3月8日至15日的大拇指廣播陸續播出了雷鋒的一些生平事跡,讓同學們更加了解雷鋒精神是怎樣的一種精神。一部分同學的學習心得也在廣播中陸續被播出,此舉加大了學雷鋒活動在校園的影響力,讓雷鋒精神入耳、入腦,入心。
活動二:我們怎樣學雷鋒?
1、3月11日,各班開展了學雷鋒主題隊會活動。同學們通過演講雷鋒故事、分享讀書心得,討論等形式,對雷鋒精神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探討。
2、3月7日的升旗儀式上,大隊部發出“我做XX新雷鋒”倡議:希望同學們做一名感恩小雷鋒,用“三個一”,即一句感恩的話語,一點點小小的進步,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或一份小禮物,來傳遞自己的感恩之情。
3、各班出了一期以“學雷鋒,樹新風——美化校園,從我做起”為主題的黑板報。同學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描繪了一幅幅精美的黑板報,這些黑板報不僅宣傳了雷鋒精神,更是表達了同學們以雷鋒為榜樣的決心。
活動三:校園中的小雷鋒!
1、3月13日的升旗儀式上,輔導員陳老師點名表彰了開學以來,在校園內撿到物品或錢財主動交到大隊部的同學,同學們為集體中出現了“拾金不昧的小雷鋒”感到無比的驕傲,現場歡呼聲四起。
2、3月4日,學校接到“院士專家進校園”迎賓表演任務,鼓號隊員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刻苦訓練。3月8日,鼓號隊員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嫻熟的表演技巧獲得了上級領導的好評。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正是雷鋒精神的真實寫照。
一所學校要有可持續性發展,校園文化必是扎實而豐厚的,同時,濃厚的校園文化,對學校的管理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牛角中學把打造內涵型團隊與讀書潤智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穩步發展的道路。
1. 主動閱讀,建立制度。群雁高飛靠頭雁,學校的領導班子帶頭創建了讀書小組,校長親任組長,班子成員是組員,建章立制,發放閱讀資料,這個團隊以學習理論、管理書籍為主,如《忠告中層》《給校長的100條建議》《學校管理50個建議》《以自由看待發展》等,從而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行政會上,定期召開讀書沙龍,大家在一起,交流分享在書中吸取的教育管理知識,大家都邊學習邊思考,用理論去指導解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了起榜樣作用,在全校讀書沙龍中,全體行政首先帶頭,談自己讀書的體會,通過體會和談今后的措施,實現了特色管理和有效管理。
2. 專業閱讀,指導實踐。意識的轉變會促進個人的成長,讓一所農村初中的教師轉變理念,首要的就是專業引領,在這個平臺上,學校把按不同學科組整合成學科團隊,每個學科團隊都制定好讀書計劃。根據學科特點,要求讀與個人專業成長有關的書籍,每月舉行一次讀書沙龍活動,通過統一閱讀、小組討論等形式確保讀書、實踐的效果。而有些是跟教師個人素養有關的,可以是共性的,學校便給每位老師統一購買。如佐藤學的《靜靜的革命》,周國平的《周國平看教育》,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等。在制度上,要求每位教師保證每學期必讀2本以上的教育書籍,并結合自己的體會,撰寫3篇以上的讀書筆記。為了支持和鼓勵閱讀,學校每學期對教師的讀書情況進行統計,包括閱讀量、讀書筆記的撰寫以及讀書交流展示等,每學期全校會議上都會舉辦二次以上的讀書沙龍,舉辦優秀讀書筆記評選,進行“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評選等,對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獎勵。
3. 人文讀,豐厚底蘊。對于班級管理,班主任肩負的教育工作更為重要,為此,學校成立了以班主任為中心的德育讀書團隊,購買和推薦了中外文化、教育經典等大量的人文書籍給教師,特別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課室的奇跡》、《魏書生工作漫談》等等,保證了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們也自發閱讀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本著“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在“以愛促教,以細促實,以勤換實”的思想引領下,化愛于春雨,潤物細無聲,用心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助其成長,促其成才。
二、以讀書為起點,照亮前進的路
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學校以閱讀為起點,豐厚學生精神食糧,點亮了學生們前進途中的一盞明燈。
1. 建立媒介,加強宣傳。為突出濃郁的閱讀文化,學校在走廊、宣傳櫥窗等醒目處張貼宣傳“好書伴我成長”“我讀書,我快樂,我進步”“誦讀文化經典,享受智慧人生”“讀書,是我們永恒的精神家園”等閱讀口號,使閱讀的概念深入人心,融入思想,學校充實并打開圖書館、開放式書架等,鼓勵學生主動打開書本,主動開始閱讀。
利用好校廣播站、書香校園宣傳櫥窗等宣傳平臺,開辟了“好書推薦”“讀書心得”等欄目,推薦一些生動有趣又有意義的經典讀物,介紹一些好的文章及讀書方法,分享讀書的經驗感受,營造濃郁的校園書香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首先感謝xx區教育局對xx小學的信任,將xx區中小學第三屆讀書節開幕式落戶我校召開。讓xx小學的孩子在自己的操場親身感受讀書節的隆重與品質。春陽暖照,天公作美,雅安的天災,阻擋不了北國的春風又綠,今天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建設我們的精神家園。造燭求明,讀書求理。當我們讀書,求到科學真理,當我們的知識,可以預測天災的到來,也許人禍就可以避免。讀書,便是通往這一道大門的鑰匙。今天的讀書節,也便有了一層別樣的色彩和意義。在此,代表xx小學,祝讀書節圓滿成功!
按照《xx區中小學第三屆讀書節活動方案》精神,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推進和展開。
(一)、營造書香校園
通過我校傳統的各年級不同的閱讀、積累和展示、我校習作教育特色課堂下的美文賞析、作文比賽、好書誦讀等方式,也因為這些方式,遼寧省“信息化與學校發展”現場會鳳落梧桐五月下旬在我校舉行。以特色營造書香校園,以特色感受書香文化,以特色共享書香資源。
(二)、營造書香家庭。
我校是城區內學生最多的一所學校,1200雙孩子的小手拉起家庭成員的大手,便成為一種普及。我們倡議讓父母把對孩子未來期待的遠景目光,拉近到親子閱讀的近景上來。以書為媒,以讀溝通,以寫分享。讓父母在共同閱讀的時間隧道里,目睹孩子的成長,收獲自己的幸福,就如馬局長剛才方案中提到的“既能聽到花開葉綻的聲音,又能看到果落根榮的滿足。”我們通過了解家庭藏書量,“親子共讀”,家庭交流會,學生的讀書筆記,輔之以博客或qq個人空間的閱讀積累,綜合評比出書香家庭,期待形成蔚然之勢,讓百姓千家,沐浴在書香之下。
(三)、營造書香xx
1、開展“中國夢·教育夢·我的夢”讀書征文比賽。本學期開學的首月,我校就結合《中國教育報》“我的教育夢”征文活動,開展xx小學自己的征文活動。截止到3月29日,我校收到教師征文58篇、學生征文596篇、家文33篇。現在各位來賓手里拿到的由我們徐x局長作序的本次征文選編集《有夢不覺天涯遠》。雖然我們的文章組稿時間有點短,難免會有紕漏,但仍然可以看得到孩子的天真稚氣,教師的歲月足跡,家長的熱情與積極——五年三班趙子陌的家長趙xx的《三寸天堂》五年二班李佳憶家長賈琨琪寫的《中國夢之xx家鄉夢》,讓我們看到對夢想的執著與追逐……
2、開展好書推介活動。今天,我們與xx圖書館協議建立流動圖書站,得到了叢x館長的大力支持,第一批500冊圖書已經流進校園。“濯足長流,舉足復入,已非前水”我們既要聽到知識更新的聲音,也要努力更新我們的書籍,在好書推介活動中,縮短我們淘盡黃沙始見金的距離。
3.開展“中國夢”師生書畫攝影展活動。我們以校園文化墻的形式更新和展出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師生書畫、攝影作品展,豐富中國夢系列活動中“中國夢·教育夢·xx之旅”的內涵與品質。
4、通過參觀展覽,走進xx“十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黨史教育、鄉情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通過春游實踐觀家鄉風景看家鄉變化;通過“游學之旅、研學之旅”走出國門,比較世界。以民族的心靈,國際的視野,行萬里路,圓中國夢。
5、開展“文化名人進校園”活動。今天我們就邀請了我市本土作家、大連文化名人素素老師、著名書法家于xx先生親臨我們的活動,也期待通過素x老師和于老先生的手牽更多的文化名人,走進我們xx小學,走進我們的孩子當中,讓我們的學生有機會面對面聆聽文化使者的聲音,分享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創造更多機會讓有夢想的人插上文化的翅膀。實現我校習作教育的一個初衷:聚,一群好人,做,一件好事,在校園,為孩子、為文化近景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