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48: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財務狀況整體評價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08-0084-05
一、引言
鋼鐵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目前由于全球經濟的持續放緩、鐵礦石能源價格的高位運行,使得原本處于產能過剩階段的我國鋼鐵行業經營狀況惡化,利潤率嚴重下滑,財務風險加劇。本文對我國鋼鐵企業財務狀況的評價正是以財務風險為切入點來進行的。通過對國內已有研究的整理歸納發現,我國對鋼鐵企業財務風險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某一局部領域(如資本結構、并購績效、安全管理體制等),并未形成體系,無法從整體反映企業的綜合財務狀況。關于研究方法則主要有單變量判定模型、多元線性判定模型、多元邏輯回歸模型及BP神經網絡等,這些方法雖然經典,但其自身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單變量判定法雖簡單易行,但過于片面,甚至存在不同指標出現不同結論的非合理現象;多元判定模型相對包含指標較多,但其研究數據需滿足正態分布、兩組的協方差矩陣相等等要求,假設條件在現實中難以實現;多元邏輯回歸模型需要變量之間相互獨立,而且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涉及大量極大似然估計運算,對結果精度存在一定影響;BP神經網絡雖以其強大的非線性系統處理能力成為近年來財務風險研究的熱點,但神經網絡結構的設計對結果影響很大,而且需要相應的程序完成大量計算,對編程知識要求較高。
綜上,筆者將粗糙集理論引入鋼鐵企業財務狀況評價中,綜合財務因素和非財務因素建立綜合財務狀況評價指標體系,利用粗糙集屬性約簡理論,在無需提供數據集合之外的其他信息的條件下,對指標體系進行精簡,并確定指標權重,最后結合實際數值與權重得到財務狀況綜合評價值,此方法既全面地包含了財務評價指標,又減少了決策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使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客觀。
二、粗糙集理論
粗糙集理論(Rough Sets Theory)最早是由波蘭數學家Z.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是一種處理不完備、不確定性知識和信息系統的數據分析方法。粗糙集的最大特點在于無需提供數據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驗信息,便能客觀地識別評估數據之間的依賴程度,從大量數據中求取最小不變集(核),實現保留關鍵信息前提下的知識的最小表達。
(一)模型信息的定義
三、公司財務狀況評價
目前國內對于鋼鐵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的研究較少,大多數學者主要是針對鋼鐵企業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如戰略成本、并購績效、利潤評價、安全管理等。本文所做的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評價,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結合其他行業財務狀況評價體系與鋼鐵行業自身特點,對鋼鐵業上市公司整體財務狀況進行評價的一次研究。
我國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除了受公司自身的資本結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庫存管理、原料成本等內部主觀因素影響以外,還受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國家政策、技術水平等外部客觀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對財務狀況的影響結果最終通過各種“指標”得以體現。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并結合前人研究成果,確定對我國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評價需要結合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雙方面因素進行。其中,財務指標包括反映公司償債能力、資本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成長能力等5個方面實力的指標,它們被定義成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下又包含若干反映此一級指標的二級指標(如: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等,這些二級指標的數據是可以通過公司年報獲得的),一共16項;非財務指標作為第6個一級指標,其下包含國有股比例、研發支出比例、產品出口比例等6項二級指標,這6項指標的選擇充分考慮了鋼鐵企業自身的特點,為評價公司財務狀況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上22項反映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指標組成評價體系后,利用粗糙集理論對此評價體系進行約簡。數據處理過程中,將6個一級指標看成6個獨立的屬性集A1,…,A6,分別進行指標約簡,約簡后的指標評價體系一級指標保持不變,仍然能全面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二級指標則去掉了那些重要度為0的指標,只留下核心指標,至此評價指標體系得以約簡。再根據每個二級指標的重要度確定其權重,以及其所屬的一級指標的權重。此處,非財務指標作為財務狀況評價因素,不只是簡單地將數值加到財務指標評價得分上,而是結合了非財務指標在影響公司財務狀況時所占的重要性(即權重),這樣既顯示了最終評價得分的科學性,又提高了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一)指標體系構建與樣本的選取
1.指標體系的構建
據上文表述,需通過6個大方面、22項指標來反映鋼鐵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以6個方面作為一級指標,22項具體指標作為二級指標,構建我國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樣本選取
我國上、深證券交易所鋼鐵板塊上市公司共49家,考慮到樣本公司所處具體行業的一致性,以及最終評價結果的可比性,本文只選取從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此30家企業的序號、股票代碼、公司名稱如表2所示,每家企業反映財務狀況的指標數據可通過新浪財經網、巨潮資訊網以及企業2012年年報獲得。
(二)基于粗糙集理論的指標體系約簡
1.數據預處理
由于使用粗糙集理論對指標體系進行研究時要求數據必須是離散的,所以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離散化處理。本文采用SPSS軟件可視化離散功能對數據進行離散,所得結果如表3所示。
2.指標體系的約簡
本文所建立的信息系統S=(U,A),論域(即30家樣本公司)U =(1,2,3,4,5,…,30),條件屬性A=(A1,A2,A3,A4,A5,A6),其中,A1={a1,a2,a3},A2={a4,a5,a6},A3 ={a7,a8,a9,a10},A4= {a11,a12,a13,a14},A5={a15,a16,a17},A6={a18,a19,a20,a21,a22}。
通過計算不可分辨關系,分別對A1、A2、A3、A4、A5、A6進行約簡,最終原指標體系通過約簡掉a1、a7、a13、a14、a17、a19六個不必要指標,由原來的22個指標精簡到16個。
3.各指標重要度與權重的確定
根據重要度公式(1)和權重公式(2),計算各個指標的重要度與權重,最終得到約簡指標體系里各一級、二級指標的重要度與權重如表4所示。
(三)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評價
由于財務狀況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間的單位、量綱和數量級不盡相同,所以如果直接對數據進行加權相加則會影響最終評價結果。因此,需要對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即把指標值轉化為無量綱、無數量級差別的標準分,在此基礎上進行評價和決策,本文利用SPSS軟件將數據規范到[0,1]范圍內。經過規范化處理后的指標體系數據如表5所示。
結合表4與表5,根據公式W1=∑?棕Aj*(∑?棕aiai)、W2=?棕A6*(∑?棕kak) 和W =W1+W2 (其中:i=1,2,3,4,5,6,
7,8,9,10,11,12,13,14,15,16;j=1,2,3,4,5;k=18,20,
21,22)對鋼鐵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分別從財務層、非財務層以及兩者的加權和(綜合值)來進行評價,W1、W2和W數值越大,說明該公司在財務層、非財務層和綜合狀況方面越好。評價結果如表6所示。
首先,從財務指標層面看,30家鋼鐵業上市公司中財務層面評價值大于均值0.32的有13家,所占比例僅為43.33%,也就是說,鋼鐵業上市公司中有多半的企業在償債能力、資產運營能力、盈利能力、現金流量能力以及成長能力五方面的綜合得分是低于平均水平的,這說明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整體經營狀況不是很理想。單就盈利能力而言,共有16家企業的評價值大于0.45,但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并不一定具有較強的成長能力,從評價結果來看,除酒鋼宏興、武鋼、方大特鋼、西寧特鋼4家企業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均表現強勢外,其余12家企業的成長能力并不樂觀。
其次,就非財務層面而言,30家企業的得分存在較大差異,如大冶特鋼的得分為0.81,河北鋼鐵與重慶鋼鐵的得分僅為0.10。得分偏低企業(如河北鋼鐵、山東鋼鐵、西寧鋼鐵、杭鋼、馬鋼、重慶鋼鐵等)的共同點是國有股比例較高,均有重大對外擔保事項,并且產品出口比例較低,甚至為0。因此適當減持鋼鐵行業國有股比例,擴大非國有股比例,減少重大對外擔保額度,增加產品出口業務是鋼鐵企業改善財務狀況的有效行徑。
最后,從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加權綜合評價值來看,30家鋼鐵業上市公司中的最高得分(三鋼閩光0.55)與最低得分(重慶鋼鐵0.25)差距依然較大,這有助于我們清晰劃分出財務狀況好和壞的企業,對企業財務狀況作出準確評價。如表6所示,就綜合評價值來看,三鋼閩光、大冶特鋼、安陽鋼鐵、酒鋼宏興和八一鋼鐵5家企業財務狀況良好,上海科技和重慶鋼鐵2家企業則不很樂觀。另外,運用綜合值進行評價避免了只通過財務指標來判斷企業財務狀況的片面觀點,如鞍鋼在2011年銷售凈利率、凈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均為負的情況下,財務層面評價值僅為0.28,但該企業綜合得分為0.37,處于行業平均水平,這就是考慮到鞍鋼在當年既沒有重大訴訟也沒有重大對外擔保,并且對于技術研發的投資適當,保證了企業技術改革的發展,產品出口比例也較高,公司銷售渠道廣泛等因素的結果,這些非財務方面的有利條件都保證了鞍鋼在以后的發展中財務狀況的相對穩定。
四、結論
將粗糙集理論引入鋼鐵企業財務狀況分析評價,可以從大量的數據中篩選出具有較高價值的信息,剔除冗余信息,同時還可以克服以往過分依賴決策者經驗知識的缺陷。本文基于粗糙集理論篩選出適于評價鋼鐵企業財務狀況的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并根據指標權重計算得到鋼鐵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值,成功地由大量分散信息得出精簡的可比較的得分,使得30家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排名一目了然,為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做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同時,這一研究結果的獲得也表明了基于粗糙集理論的鋼鐵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評價方法的可行性與科學性。另外,考慮到鋼鐵行業相關數據的可獲得性,雖然原料成本的高低對鋼鐵企業財務狀況也有很大的影響,但在非財務指標中沒有選擇進口鐵礦石比例等指標,造成了本文在數據方面的欠缺,不過在今后的研究中會不斷嘗試對更多的鋼鐵行業指標進行分析與對比,為提出更具有行業特色的鋼鐵企業財務狀況分析評價體系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培吉,趙玉琳,呂劍峰.粗糙集屬性約簡的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48(2):113-115.
[2] 曹秀英,梁靜國.基于粗糙集理論的屬性權重確定方法[J].中國管理科學,2002,10(5):98-100.
[3] 劉振棟,劉麗,王中海.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的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J].冶金經濟與管理,2009(5):34-38.
[4] 王璐璐.淺談國內鋼鐵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系統[J].經營管理者,2011(17):96.
[5] 張揚.我國鋼鐵行業上市公司資本機構的思考[J].財政金融,2012(1):29-33.
當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體系相對完備,但在衡量財務狀況時仍有一些不足,如指標多、體系復雜等。本文對21家房地產企業進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響財務狀況的主要因素,并對其進行分析,以期更直觀的說明影響房地產企業財務狀況的因素。
一、財務指標選取和樣本來源
本文選取了房地產上市公司2011年9月30日的8個財務指標來組成本文的財務評價數據矩陣。分別是:X1:凈資產收益率;X2:總資產報酬率;X3:總資產增長率;X4:固定資產周轉率;X5:總資產周轉率;X6:流動資產周轉率;X7:應收賬款周轉率;X8:運營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其中X1、X2反應的是企業的經營業績,X3反映資產的成長性,X4、X5、X6、X7反映資產的使用效率情況,X8反映資產的結構情況。
本文樣本來源21家房地產上市公司2011年9月30日的相關財務數據。(見表1)
二、影響財務狀況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一)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采集
筆者通過檢查KMO及Bartlett球星檢驗值得出,應拒絕原假設,原數據的這些財務指標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其顯著性為0,表明相關矩陣不足一個單位矩陣,可以進行因素分析。而KMO=0628也大于06,同樣說明了各指標之間信息的重疊程度較高,適用于降維處理。
基于對8個財務指標的分析本文確定了三個主因素,累計貢獻率為7387%,這三個主因素可較好地評價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見表2)
將計算得出的前三個主成分以其對應得貢獻率為權重,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得出房地產企業財務狀況的綜合評分并進行排名,其排名順序為廣宇發展、金科股份、保利地產、濱江集團、魯商置業、陽光股份、萬科A、天保基建、深物業A、中華企業、蘇寧環球、冠城大通、首開股份、信達地產、中南建設、海寧皮城、億城股份、華業地產、世聯地產、金融街、福星股份。
三、實證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統計方法對21家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及其財務狀況進行了整體分析并得分評價。通過實證分析看出,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能夠較全面評價房地產企業的財務狀況。筆者建議債權人、投資者以及潛在投資者在進行是否繼續去企業注入資金或追加投資時,應考慮好企業的資產質量情況,選擇資產質量較好的企業進行投資。運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評價公司不失為一種優秀的方法,使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的財務面貌。因為存在樣本選擇的數量和財務指標的選擇范圍等方面的影響,這種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中小型型投資者提供一定的建議。(作者單位:中原工學院)
參考文獻:
[1]焦曉松,楊茜,曹穎琦.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自主創新能力綜合評價研究[J].商業研究,2007,(2):46-47.
中圖分類號:F592.6;F2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33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04-80-03
一、引言
從第一家酒店類上市公司錦江酒店1993年上市至今,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有了一定的發展,不少公司已上市。這些酒店知名企業的上市對行業發展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相比其他板塊的上市公司,酒店類上市公司相對數量較小,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1]。
科學合理的財務綜合評價有利于正確引導企業行為,為政府有關部門間接管理以及為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提供依據。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灰色性特點,用財務灰色關聯模型對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進行了分析。
二、灰色關聯分析方法
(一)灰關聯分析
灰色系統是指部分信息明確、部分信息不明確的系統。灰色關聯分析法是分析系統中各因素之間關聯程度的分析方法,其“實質”是整體比較,是有參考系的、有測度的比較 [2]。
灰關聯分析需要建立灰關聯分析模型。灰關聯分析模型是序關系模型,分靜態和動態評價模型兩種。前者適用于同一會計期間的若干個上市公司之間財務狀況的比較,是橫向比較評價模型;后者適用于同一上市公司不同會計期間財務狀況的比較,是縱向比較評價模型。
(二)上市公司財務綜合評價灰色性
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是一個灰色系統,上市公司公告的信息沒有也不可能詳盡報告、披露與決策相關的所有信息,只根據重要性原則對重要的信息進行報告或披露;說明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具有典型的灰色性[3]。
本文主要研究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財務綜合狀況問題,鑒于上市公司財務綜合評價的灰色性特點,用灰色系統理論方法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文中對6家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2011年數據進行分析,屬于靜態橫向比較,故采用灰色關聯靜態評價模型。
(三)灰色關聯靜態評價模型步驟
灰色關聯靜態評價模型可按以下步驟操作[4]:
1、建立目標特征值矩陣。
設m個上市公司,n項財務評價指標,建立m×n階目標特征值矩陣:
2、規范化處理。
財務指標一般包括三種:效益型指標(值越大效用越好)、成本型指標(值越小效用越好)、適中型指標(值越接近于某一固定值效用越好)。不同類型的財務指標之間量綱不同,在量上存在較大差異,必須進行無量綱化。通常無量綱化的計算公式有三種:
xi(k)= [xi(k)-min xi(k)]/ [max xi(k)-min xi(k)] ②(效益型指標)
xi(k)= [max xi(k)-xi(k)]/ [max xi(k)-min xi(k)] ③(成本型指標)
xi(k)=1-|xi(k)-ui|/ max|xi(k)-ui| ④(適中型指標)
xi(k)表示第i個上市公司第k項財務指標值。
3、確定各指標所占權重。
權重是某一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w(k)為第k項財務指標在這n項財務指標中所占的比重,反映該項指標的重要程度。為使評價結論更有客觀性和可信性,原則上要求對每一項評價指標的權重分別賦值。某項指標越重要,賦予的權數越大;反之,越小。一組權重體系{w(k),k=1,2,…n},必須滿足下述兩個條件:(1)0≤w(k)≤1,k=l,2,…,n;(2)∑w(k)=1。
4、灰關聯度計算與分析。
首先,求出各比較系列xi(k)與參考系列x0(k)的絕對差xi(k)=|xi(k)-x0(k)|,找出其中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
其次,選取灰色關聯分辨系數P的值。P為常數,其作用在于調整比較環境的大小,取值在0-1之間。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取P=0.5。
再次,計算關聯系數和關聯度。同一會計期間各上市公司的比較系列與參考數列的關聯系數和關聯度可分別按下列各式計算而得:
ξi(k)= (min + pmax)/(xi(k)+pmax) ⑤
ri=∑[w(k)* ξi(k)] ⑥
將關聯度按大小順序進行排列。關聯度越大則表明參考序列與比較序列之間關系越密切;反之,則越不密切。求得的灰關聯度排序就是被比較同一會計期間各上市公司財務綜合狀況的優劣排序。
三、酒店類旅游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3-0164-02
引言
工業企業按照年主營業務收入水平可以分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工業小企業,一般情況下,與工業小企業相比,在研究工業企業的發展狀況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狀況更穩定,且更具有代表性。
2012年,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3 10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3%,高于三季度0.1個百分點,增速排名穩居全國第二。2012年,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是2002年、2006年的10.7倍和4.1倍,十年間翻了三番。從重慶市直轄以來的數據看,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2006—2009年“一年一躍”,2011年突破萬億大關,2012年達1.3萬億,重慶工業經濟總體實力在不斷地快速壯大。
一、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
1.企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的概念。所謂財務綜合評價分析就是將企業償債能力、資金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諸方面的分析納入一個有機的整體之中,全面地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等所有財務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做出科學的分析、評價和判斷。
2.構建企業財務狀況指標體系的原則。企業財務指標體系的構建所遵循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可比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第二,公開性原則與保密性原則。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是將多個變量通過線性變換以選出較少個數重要變量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也就是說把原有的多個指標轉化成少數幾個代表性較好的綜合指標,而且這少數幾個指標能夠反映原來指標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各個指標之間保持獨立,避免出現重疊信息。
三、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指標數據分析
1.指標的分類。《重慶市統計年鑒》中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行業分為39類,通過加工和計算,并遵循構建財務指標體系的原則。本文選取了2012年度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1項指標作為分析對象,將其進行歸類,則以流動資產周轉率、產權比率、資本積累率度量企業的資產質量,以總資產貢獻率、成本費用利用率、產品銷售率度量企業的盈利能力,以資本增值保值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度量企業的經營增長情況,以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度量企業的債務風險。以下為分析過程:
2.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情況。在下頁表1中,共有四個因子對應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提取相應的四個公因子,這四個公因子可以解釋80.876%的方差。
3.因子的命名解釋。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反映因子與各指標的聯系程度。觀察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列表提取的4個因子分別在11項指標上的載荷,可以得到:因子1在速動比率和流動比率上均有較大的載荷,與債務風險相聯系,因此,因子1可命名為“債務風險因子”;因子2在全員勞動周轉率上較大的載荷,與經營增長情況相聯系,因此,因子2可命名為“經營增長情況因子”;因子3在流動資產周轉率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因子3可命名為“資產質量因子”;因子4在產品銷售率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因子4可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
研究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由主成分分析結果得到的綜合評價函數中,主成分系數越大表明各主成分在綜合得分中所占權重越大,在企業財務狀況評價中越重要。由表達式Y=0.40385Y1+
2.研究建議。針對上述結論,以下對重慶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情況兩項提出兩點建議:(1)應加強對企業內外部債務風險的關注與管理,避免因企業外部環節引起的債務風險,同時,加強企業自身的債務管理,有效遏制因管理不善帶來的債務風險。(2)響應政府號召,跟隨政策走向,加速企業生產經營。目前,重慶市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回升態勢已基本確立,在此良好的發展基礎上,加上宏觀背景的支持和優惠政策的扶助,可以預期重慶市工業企業的發展前景良好。企業家們應結合企業自身的狀況,制定經營發展計劃和目標,抓住時機,大力發展。
參考文獻:
我國衛生事業的改革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醫院制度的完善創造了條件,在醫院發展過程中,財務分析與評價指標作為一項關系到醫院發展較重要的因素成為大家研究的重要議題。醫院的財務分析主要是指專業人員通過對公司相關的財務報表及相關的資料的整理分析,采取特定的方式對目前公司的財務狀況做出相應的評價[1]。這種評價既是對公司目前財務工作狀況的一個總結,也是為未來醫院的財務工作方向做出合理科學預測的關鍵。因此財務分析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也可見一斑,如何能夠順應時展的潮流,推動醫院財務分析方法與評價指標體系的與時俱進是建立現代化醫院的重要要求,也是深化改革推進發展的途徑,本文著重對財務分析的方法與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1醫院財務分析主要方法
1.1水平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的方法主要運用在歷史數據的處理上,在醫院的財務報表分析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歷史數據,涉及多個財務報表的時間區間,因此這個時候對項目的處理要使用水平分析方式,采取百分比或者進行絕對數據比較,設置合適的基準年份,在此基礎上將折算后期數據。水平分析的方式能夠使醫院財務分析的管理人員在一定的基礎上對數據變化的趨勢進行研究,并能夠根據趨勢變化的形態從而對數據有一個相對敏感的分析[2],使對未來的預測數據更加的準確。在水平分析的歷史區間,醫院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觀察醫院財務數據的損益、負債以及現金流量的變化對目前的醫院經營效果進行較周密的了解,從而對醫院財務數據的增長程度與有效性進行一定合理的評估,采取更加直觀量化的方式對其進行評價。
1.2比率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是醫院進行財務分析的另一個較重要的方式,比率分析主要是指通過對醫院資金的投入與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水平與效率及醫院工作的利潤產出能力等相關的比率作為指標對醫院的經營管理做出一定的評定[3]。這種分析方式通過比較數值的相對大小,使了解醫院在以前與未來的業績等情況更加的方便,比率的種類具有多樣化,涉及財務分析的各個方面,杠桿比率、流動性比率等能夠對企業的相關財務能力做出很好的評價,它通過將各項指標的原始數據聯系到一起,來實現分析的最終目的。同時這一比率的分析方式使醫院與行業的平均值具有了一個比較的基礎,通過指標比較,對醫院進行財務衡量的數據更加具有可視性,同時也體現了科學、公允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優勢。
1.3趨勢分析方法
趨勢分析的方式與水平分析方式具有很強的類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趨勢分析方式被認為是水平分析方法中的一類。趨勢分析是一種技術性的分析方式,它主要是衡量在一個可供觀察的時間段內,一個指標的整體的走向,這種走向最初是用來衡量證券市場的價格變化,現在可以用來衡量醫院的財務狀況[4],如果趨勢能夠在長時間保持一種向上或者向下的態勢說明其趨勢性很強,因此可以通過以前年份的財務狀況對未來一段時間的財務進行分析,如果在很長的時間內,財務的相關數據的趨勢變化不明顯或者無特定的趨勢形態,則說明通過以往數據進行相關準確性預測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順應趨勢預測是醫院的相關財務分析管理人員進行財務數據分析的重要方式與手段[5]。
2醫院財務分析的評價指標體系
2.1現金流量指標
現金流量是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醫院的相關財務狀況的一個關鍵性指標,因此其在醫院的財務分析中的作用顯而易見。現金流量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醫院財務狀況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通過衡量一個醫院的現金流量能夠確定其短期的償還能力,同時現金流量指標作為財務分析的核心[6],是管理者對醫院相關現金占比與盈利能力做出評估的關鍵,現金流量指標同時還是其他的相關財務報表分析需要的重要基礎,必須在醫院財務的日常管理中給予必要的重視。確保現金流量指標的相關數據具有真實性、可靠性。
2.2經濟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主要是指醫院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收益及醫院的負債償還的能力。這一指標直接涉及醫院的經營能力與水平,是醫院進行向好改革與發展所需要關注的重要指標。從根本上來看,這一指標的衡量更加凸顯了一個醫院的經濟能力,是對醫院自身的經濟發展潛力與內在商業能力的重要觀測指標。通過分析這一指標能夠對醫院的整體發展能力做出客觀評價[7],通過研究醫院的整體運營情況分析在未來這一醫院的發展能力,能夠看到醫院在未來發展的水平與面貌狀況,使發展更加的科學、順利。
2.3可持續性指標
可持續發展指標從宏觀上來說是衡量一個國家及地區發展能力與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從微觀上來說可持續發展指標是一個醫院、企業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這一指標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其包含醫院對現有資金的控制水平與能力、醫院現有固定資產的變化情況等一切能夠影響到醫院后期發展的指標。通過對醫院相關的可持續指標的衡量能夠對醫院的相關財務狀況與未來的發展潛力做出一定的判斷,管理人員通過對醫院整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做出衡量從而更加科學有效的把握醫院在未來的發展,使發展可持續化。
3有關財務分析方法與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
3.1不足之處
雖然目前醫院的財務分析的方法與指標有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目前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首先是財務分析工作管理者對這一工作認識程度,醫療體制改革之后,經濟利益在醫院日常經營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這一理念也進一步滋生了部分管理人員唯重經濟效益的思想,在醫院業務的擴張過程中缺乏對經濟管理的方式與正確的理念使財務分析工作得不到重視[8],這種對財務分析重要性的忽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相關人員的工作中,不僅缺乏效率而且缺乏責任感。其次,在指標的選擇上,分析方法的獨立與單一限制了醫院整體財務的評定,同時醫院管理模式與財務方法的選取不能及時配套,將企業的財務分析方式生搬硬套在醫院的管理上顯然不行。
3.2改進意見
針對以上目前醫院的財務分析的方法與指標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醫院相關管理。首先是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強化工作人員對這一工作的認識,通過理念的更新,提升在醫院管理過程中的經濟管理思想,強化其工作重要性,合理的引導員工理念,不僅要注重經濟利益在醫院發展的重要性,更要關注醫院的發展。同時還要注意對財務評價方式的結合性,指標的健全與否直接關系到整體評價的結果是否合理,必須采取更加全面有效的指標對其進行評估與監測,以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棠.關于醫院財務的分析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經界,2018(17):73-74.
[2]沈霞.淺談醫院財務分析的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J].財會學習,2020(14):87+89.
[3]劉健.醫院財務分析的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1):21.
[4]張瑞華.關于醫院財務的分析方法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經界,2019(10):146-147.
[5]李晶晶.新醫改形勢下醫院財務分析體系的構建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34):227.
[6]陳慧群.淺析醫院財務分析及評價指標體系[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15):203+207.
1 引言
目前,很多商業銀行為市政府提供專業理財服務,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評價市政府的財務狀況。在金融危機下,為了擺脫財務困境,各級政府越來越重視評價財務狀況。從全球來說,面對政府財務危機,研究市政府財務狀況,雖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目前仍然深受關注。克利夫蘭和紐約等城市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面臨困難的時代早已過去,但這導致評價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第一個模型的誕生。此后,新的模型不斷被被設計出來以應對很多城市(如邁阿密、匹茲堡和費城)的財務危機。目前,評價美國一些州財政困難的項目仍在繼續進行。在澳大利亞,通過多萊里和伯恩斯的觀察(2006),各地方政府長期遭受嚴重的財政壓力,而英國審計署于2007年2月公布了一份文件指出:評估主要關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政府財務狀況,以確保資源用于支持議會的重點工作和改進服務。
面對政府財務危機,公共管理者必須決定提供哪些公共服務。因此,至關重要的是確定公眾需要的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即必須明確地方政府公共服務需求的特征。在過去幾年中,各種研究的目標是為公共服務的需求建模。這些理論基于個人是一個理性的決策者,他們會選擇生活在一個提供最適合他需要的必需品和期望的地方,并權衡納稅與公共服務的數量與質量。其中一個用來確定公眾偏好并采取最佳決定的模型是公共服務的提供應遵循中間選民模型,該模型的政治決策是基于典型的偏好,即大多數選民的偏好。選民決定所需要的支出水平,通過他的選票選擇各候選人,他們能在提供公共服務與征稅之間取得最大效率。該模型的運用領域之一是公共財政,它為政府財政決策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最近的研究顯示,由于難以確定中間偏好選民,公眾偏好應通過變量來衡量,例如服務提供的社會、經濟和人口方面的變量。其他的研究側重于衡量市議會提供公共服務對某些以社會、經濟和人口環境為特點的績效指標的影響。這是通過社會科學研究,特別是通過結構主義的方法,根據一個城市的財政需求和地域限制來決定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活動。換句話說,人口、社會經濟和財務狀況將影響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提供。這些研究表明,研究人員的目的是探索地方政府公共行為和公共服務需求與社會、經濟和人口特征之間的關系。本文設計一個模型來衡量地方政府財務狀況,這需要考慮影響地方公共服務需求的某些指標能否獲得。在用于確定地方政府是否正面臨財務危機的不同概念中,財務狀況這個提法比較恰當,因為該概念包括了用于分析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一系列要素。根據這一概念,衡量地方政府財務狀況時,假定社會、經濟和人口因素將影響其財務狀況。
對我國而言,引入能夠衡量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模型是必要的。首先,由于提供公共服務權力的下放,在很大程度上,公共服務已移交給地方政府管理。因此,地方政府公共服務開支逐漸上升。其次,由于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公共服務,有必要建立一個模型來衡量財務狀況和提供服務的質量水平,而我國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模型。在這種情況下,本文期望達到兩個目標:第一,構建用于評價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模型,通過評價服務質量來評價服務水平的償付能力,以正確評價影響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各要素。該模型通過財務績效指標來監測財務活動,評價地方政府是否管理有效,從而簡化決策過程。第二,構建一個考慮社會經濟因素的衡量財務狀況新模型,使財務績效最大化。
2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衡量指標
地方政府財務狀況不能直接觀察,因此沒有單一的方法來衡量。通常將財務狀況視為一個政府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有能力償還未來債務,它可以通過考慮其凈資產狀況、預算余額或凈現金狀況來衡量。因此,如果地方政府能履行其債務,并具有提供可接受服務水平的能力,那么可以認為該地方政府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格羅夫斯 等(2003)認為財務狀況這個概念可以用不同的指標來衡量,包括現金償付能力、預算償付能力、長期償付能力和服務水平償付能力。現金償付能力是政府產生足夠流動資金以支付其短期債務的能力。預算償付能力是指政府能夠在非赤字的情況下獲得足夠的預算收入。長期償付能力是指政府有能力充分應對其所有長期負債。服務水平償付能力是指政府有能力提供公眾福祉所必要的服務數量和質量。
償付能力的這4個概念包含在上述的財務狀況中,但是環境因素也必須考慮才能正確地評價財務狀況。環境因素既受公共服務需求的影響,也受提供資源的影響,它影響公眾的需求和偏好。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影響公共服務的提供、生產要素的成本、公共資產和公共政策。換言之,公共服務提供取決于公眾的必需品和社會經濟特點,因此服務提供依賴于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這方面已有很多相關研究表明環境因素影響公共支出政策,或者影響政府財務狀況,或者影響指標結構,例如英國的綜合績效評價。在評估任何實體所采取的行動是否符合標準的正確行動時,需要考慮環境因素。因此,當最佳做法已經確定,當目標是績效差的單位應該學習績效好的單位(即基準),很多文獻強調地方政府之間的績效很難比較,因為各地方政府在性質、范圍、公共服務的質量等方面各不相同,難以進行績效比較。
財務因素反映了政府內部的財務狀況。有些學者認為,財務狀況這個概念主要關注資產和負債,資產將轉換成現金,負債則需要將來償還,該概念也分析收入與支出流動。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認為,一個實體的財務狀況可以通過一系列與可持續性、靈活性和獨立性相關的指標來衡量。可持續性是指一個實體通過現有的資源保持和促進公眾的福利。靈活性是指在其財權范圍內,一個實體應對經濟和財務環境變化的能力,該指標反映了一個實體通過稅收政策、債務或轉移重組來應對變化的能力。獨立性反映一個實體通過轉移和補貼獲得外部融資的能力。
基于以上考慮,筆者提出一個評價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模型,該模型分為3個階段:
(1)衡量財務狀況因素。考慮上述財務狀況的幾個定義,一方面,需要衡量短期償付能力和預算償付能力。償付能力可以考慮更具體的方面,即靈活性、可持續性和獨立性。此外,衡量服務水平償付能力可以通過各種衡量服務提供質量的指標來測量。服務提供的質量指標是指服務水平償付能力指標。本文試圖確定地方政府是否在具有最強的現金償付能力、預算償付能力和長期償付能力的同時提供了最好的服務水平償付能力。
(2)考察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環境因素)。在已有文獻不同理論模型的基礎上,考察在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務的需求因素和影響財務狀況的指標,即現金償付能力、預算償付能力(靈活性,可持續性和獨立性)和服務水平償付能力,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分析可以實現該目標。
(3)通過一系列社會經濟環境變量對地方政府進行聚類分析,可盡量減少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地方政府不僅要確認某些影響績效的因素,也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影響。如果地方政府應用該框架的指標來衡量財務狀況,社會經濟環境是相同的,那么所有被比較的地方政府都受相同外部環境的影響,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的基準會更有效,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基準的作用。
3 構建衡量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模型
3.1 第一階段:確定衡量財務狀況的指標
在國際上,很多學者嘗試構建衡量地方政府財務狀況的指標體系。澳大利亞會計研究基金會(1996)出版了地方政府財務報告,加拿大城市事務和住房部(2006)出版了財務信息回顧。在美國,格羅夫斯(2003)試圖界定和衡量財務狀況的概念,其他人則試圖制定財務危機的指標。在以色列,卡爾梅利(2002)建議用4個指標衡量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在英國,綜合績效評估在其“資源的使用”中采用“星級”制度評價地方政府財務狀況。針對財務狀況的概念有兩種看法:考慮社會經濟因素和不考慮。本文假設社會經濟因素影響財務狀況。然而,同時考慮一個地方政府的社會經濟因素和財務狀況并不容易,本文通過模型使兩者能在各個階段融合。本文的財務狀況指標及其定義,如表1所示。通過這些比率,能消除地方政府規模對財務狀況的影響。第二階段的目標是根據財務狀況的各個指標實現對最佳和最差做法的分類,確定地方政府最佳和最差的短期償債能力、預算償付能力和服務水平償付能力。在設置基準值時,需要考慮各地方政府的各個指標在各年的變化。如果某地方政府某年改進了指標值則取值1;反之,如果某年指標值惡化了則取值-1。然后,采用十分制匯總各年的取值,據此考察各指標在各年的變化情況。
首先,對所有地方政府償付能力指標進行評價,不考慮它們的地理位置。每個樣本的每一指標都采用1~10的十分制評分標準,如果地方政府的指標值小于10%則取最小值1,如果地方政府的指標值大于90%則取最大值10。然后,比較各地方政府,并采取正確的行動,這是因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時,公眾的必需品需求很相似。此外,這使我們能夠確定是否存在影響特定融資方式的社會經濟因素。同時,需要考慮服務水平償付能力和長期償付能力。對于服務水平償付能力,其他文獻已經存在一系列指標來衡量地方政府服務的質量,這些指標涉及所有地方政府的4項基本服務:公路與高速公路、公園、街道照明和廢物收集。對于這4項服務,確定各地方政府服務的產出數量和質量指標。
然后,對地方政府服務質量進行總體衡量。在每項服務的十分制評價基礎上,計算上述4項指標的算術平均數,從而得到每個地方政府提供服務的整體質量指標。在任何情況下,制定指標都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信息丟失。因此,在引入衡量財務狀況的模型時,有必要基于整體質量指標評價地方政府的服務質量。如果某些地方政府提供服務的價值明顯不同于其他地方政府,其每項服務的質量必須單獨進行分析,以便考慮每位選民的服務偏好。
最后,根據每個地方政府正常的指標值,基于改善或惡化財務狀況指標,衡量地方政府的長期償債能力。每個指標減去地方政府的平均值,再除以標準差。因此,每個地方政府的價值和每個指標在整個分析時間范圍內具有可比性。
3.2 第二階段:確定社會經濟環境和財務狀況的關系
第二階段分析財務狀況指標與影響地方政府公共服務需求的社會經濟特征(見表2)之間的關系。首先,考察兩類指標的pearson相關系數,理論上很多財務狀況指標應與社會經濟環境指標相關。為了考察兩者的相關程度,提出以下兩個假設。假設一: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指標受反映地方政府公共服務需求的社會經濟指標的影響。假設二:公共服務提供的質量受反映地方政府公共服務需求的社會經濟指標的影響。社會經濟環境變量的選擇基于以下標準:首先,被選擇的社會經濟環境變量是與財務狀況指標存在相關性的變量。其次,很多社會經濟環境變量與以前的文獻相同(如失業率、人口類型等)。最后,這些社會經濟環境變量被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用來衡量某地方政府的必需品開支水平,據此進行財政轉移。通過從理論上對經濟環境與財務狀況指標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發現,最影響財務狀況的經濟環境指標是某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可支配收入和失業率,然后是旅游產值、移民率和人均住處數。從財務狀況指標的類型看,經濟環境對財務獨立性指標的影響最大,因為這種財政收入取決于地方居民的需要。而且,每個地方政府的支出指標也受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
假設一的證明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分析。因變量為財務狀況指標,自變量為社會經濟環境指標。財務狀況指標的衡量包括單一指標和匯總指標,而衡量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指標只有單一指標,沒有匯總指標,這是因為需要評價各種不同的服務由于公眾的偏好而差別很大,因此,計算其均值或合計數并不恰當。證明假設一的具體模型如下:
模型一:cash solvency =a1+b1p-14+c1p+65+d1dw+e1unp+f1inc+g1ind+h1com+i1tou+j1mig
模型二:flexibility=a2+b2p-14+c2p+65+d2dw+e2unp+f2inc+g2ind+h2com+i2tou+j2mig
模型三:independence=a3+b3p-14+c3p+65+d3dw+e3unp+f3inc+g3ind+h3com+i3tou+j3mig
模型四:sustainability=a4+b4p-14+c4p+65+d4dw+e4unp+f4inc+g4ind+h4com+i4tou+j4mig
jose luis zafra gomez(2007)研究發現,模型三擬合得最好,即地方政府財務獨立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經濟環境。地方政府產生收入主要取決于變量p-14,p+65,dw,unp,inc和ind,這說明很大比重的財政收入取決于地方居民的經濟狀況和房產稅。模型四揭示的是預算可持續性變量與經濟環境變量的關系,預算可持續性主要受p-14和tou的影響。模型一和模型二的解釋力則比較弱,這說明現金償付能力和預算靈活性受社會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小。在模型一中,inc,tou和com統計顯著,這說明地方政府改進財務狀況的能力部分取決于居民收入水平和地區經濟活動水平。tou則與財務狀況負相關,說明以旅游產業為主的地方政府的季節需求將影響這類政府的現金償付能力。
假設二的證明也可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歸分析。因變量為服務質量指標,自變量為社會經濟環境指標。證明假設二的具體模型如下:
模型五:street lighting=a5+b5p-14+c5p+65+d5dw+e5unp+f5inc+g5ind+h5com+i5tou+j5mig
模型六:roads and highways=a6+b6p-14+c6p+65+d6dw+e6unp+f6inc+g6ind+h6com+i6tou+j6mig
模型七:surface area of public parks=a7+b7p-14+c7p+65+d7dw+e7unp+f7inc+g7ind+h7com+i7tou+j7mig
模型八:waste collection=a8+b8p-14+c8p+65+d8dw+e8unp+f8inc+g8ind+h8com+i8tou+j8mig
jose luis zafra gomez(2007)研究發現,結果隨不同的服務質量類別而變化。模型五(街道照明)相對而言擬合最好,p+65和unp對街道照明影響顯著。模型六(道路和高速)中,服務水平償付能力也受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其中dw的影響最顯著,兩者負相關,當dw增加時,服務質量將下降。模型七說明城鎮公園的質量與社會經濟環境關聯不大。
3.3 第三階段:盡量減少社會經濟環境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這一階段對于衡量地方政府財務狀況至關重要。財務狀況衡量必須能將社會經濟環境類似的地方政府歸為一組。第三階段的目標是通過聚類分析,將受相同種類和程度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地方政府歸為一類。隱含的假設是同一類型的地方政府具有與其人口數相對應的相似水平的服務需求,因此,各地方政府的經濟和財務差異基本歸因于地方政府的管理績效。分離社會經濟環境指標與財務狀況指標的方法是使用k-均值和兩階段聚類統計分析。這種方法能夠獲得模型的衡量財務狀況的4個變量的1~10的評價,構建這些變量也需要考慮其他情況(例如現金償付能力或靈活性),或者決定地方政府的服務質量水平。這種方法與以前的文獻相比改進很大。該模型避免了在加總各償付能力水平時需要設置指標權重。通過多元分析,使模型更加客觀,降低了不確定性程度。
為了對地方政府進行歸類,需要考慮法律對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數量的要求。可根據人口數對各地方政府進行分類,人口越多,應提供的公共服務相應越多。經過兩次聚類,可以獲得多組受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較小的地方政府,因為每一組的地方政府之間社會經濟環境差異很小。聚類后,財務狀況指標與社會經濟環境指標的相關關系在理論上應該是統計不顯著。已有研究發現,一方面,提供高水平服務質量的地方政府組,其現金償付能力、靈活性和長期償付能力很差;另一方面,提供低水平服務質量的地方政府組,其現金償付能力、財務獨立性和長期償付能力很強。這說明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與服務質量水平具有反向關系。
4結論
引入地方政府財務狀況衡量模型的最大好處之一是有助于判斷哪些政府行為執行得好,哪些則需要改進。這些信息對地方政府管理者、政府高層和公眾都有用。制定決策時,必須進行比較,但難度很大。在大多數情況下,地方政府的比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比較,因為財務狀況受公共服務提供的多種環境因素影響。理想情況下,為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比較地方政府時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應盡可能小,這樣采取的措施才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影響,比較的基準也將更加簡單和有效。
主要參考文獻
[1]d n ammons,c coe,m lombardo.performance-comparison projects in local government: participants’perspectives[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1,61(1):100-110.
[2]r andrews,g a boyne, et al. external constraints on local services standards: the case of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english local government[j].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83(3):639-656.
[3]m t balaguer-coll,d prior,et al. on the determinants of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 two-stage nonparametric approac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7,51(2):425-451.
[4]a carmeli. the effect of fiscal condi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ies on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7,21(1):91-98.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2年9月5日
財務分析是指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資料為依據和起點,采用專門方法,系統分析和評價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其變動原因,目的是了解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有關方面了解醫院工作狀況為醫院管理者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和動態管理要求,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不僅是年度決算后的要求,而且是根據醫院管理和決策需要隨時進行,以動態比較、分析、反映、評價醫院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掌握醫院經濟運行狀況,為醫院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目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評價各級醫院財務狀況的指標體系,對醫院進行考核主要依據衛生部頒發的醫院管理評價指南中的經濟運行評價指標,總體而言,考核指標零散,不成體系,無法對醫院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隨著政府對醫院管理模式的轉變,政府作為出資人,醫院管理者作為經營者,建立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體系對醫院經濟運行狀況進行評估,建立規范、綜合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是現代醫院管理的必然要求。
一、財務分析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醫院制度的完善,運用科學、有效的手段,從資金活動入手,分析醫院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利用情況,以及成本、效率、效益之間的關系,以利于了解醫療活動中財務運行的情況,掌握經濟決策與客觀經濟管理的相符程度,為領導決策提供最佳的經濟方案。
通過對醫院醫療衛生服務及科研、教學成果與醫療資源消耗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各科室之間的差距和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設備利用率,進一步挖掘醫院營運潛力,正確評價醫院計劃和預算的執行情況,保證醫院的正確經營方向,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以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取得盡可能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現行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主要缺陷
(一)現金流量指標重視程度不夠。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核心是現金流量指標管理,現代醫院管理也必須注重現金流量指標,醫院財務管理對現金流量指標并不關注,不少醫院未考慮醫療市場需求,擴張速度超出醫療服務需求,沉重的債務壓力導致入不敷出,造成嚴重的財務危機。
(二)缺乏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醫院雖是獨立法人實體,但對醫院管理者經濟責任考核并未落實,績效考核并未重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很多醫院并未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進行獎金分配,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
三、醫院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設置原則
財務分析指標考慮醫院規模、管理等因素進行設置,反映醫院財務狀況及整體運行、業務經營成果等,設置時應考慮以下原則:
(一)可比性原則。在設計指標時,所用數據要具有可比性,不同時期、不同醫院之間的縱向和橫向比較具有可比性。
(二)實用性原則。指標設置要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和醫院的實際情況,滿足醫院財務分析的需要。
(三)動態性原則。現代醫院管理要求財務分析不應局限于靜態指標分析,應從整體上動態分析醫院的持續發展能力、資金運營能力、開拓和把握醫療市場能力。
四、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比較分析法。與不同時期的歷史數據進行比較;與同類醫院或行業平均數進行比較;與預算或計劃進行比較。
(二)因素分析法。確定某項指標的幾個構成因素并進行分解,測定某一因素對指標變動的影響方向和程度。
(三)平衡分析法。將各項經濟活動聯系起來進行平衡關系的分析,測定各因素對指標變動的影響程度。
五、加強醫院財務分析的重點內容
醫院財務分析,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日趨成為醫院領導階層掌握預期經濟目標的重要管理方法。
(一)兩個效益平衡發展的分析。由于國家財政對醫院投入有限,醫院要保障職工的工資和福利以及維持正常發展,沒有好的經濟效益無法正常運轉。而醫院的非營利性又決定了醫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必須同步發展。就兩個效益平衡發展的方向來講,財務分析指標應包含:第一,醫療服務數量分析,如門診人次、出院人次、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病床使用率等。第二,醫療服務質量情況分析,如每門診人次收費水平、住院床日收費水平、藥品收入占業務收入的比例、參保和非參保收入構成比例等,這些指標既屬于社會效益指標,又屬于經濟效益指標。一般來說,這些指標不宜過高,如藥費比屬于限額指標,對控制以藥養醫,遏制藥品購銷不正之風,減輕病人經濟負擔有重要意義。
(二)資產結構分析。醫院的生存與發展與其資產結構狀況密切相關,資產結構是醫院財務狀況穩定與否和獲得效益強弱的關鍵,是醫院實力水平與未來收益能力的反映。通常用資產負債率作為資產結構指標,表示在醫院資產總額中有多少資產通過負債取得,這一指標是國際上公認的衡量企業負債償還能力和經營風險的主要指標。從企業角度看,負債的目的是為了通過適當負債使所有者權益最大化,醫院償債能力是依據資產負債規模確定,且受國家政策、當地經濟狀況影響,一般講醫院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以負債取得的資產越少。但從經營的角度看,資產負債率過低,說明醫院運用外部資金的能力差;而資產負債率過高,說明醫院資金不足,依靠欠債維持,償債風險太大,因此資產負債率應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為佳。
(三)變現能力分析。對資產的變現能力即流動性進行分析,用以判斷醫院的資產質量。流動比率是評價醫院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在經營活動中,應收醫療款、藥品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在實際計算中應注意,流動比率是正指標,應越大越好,但因為流動資產是盈利能力較低的資產,流動比率過高可能說明醫院的現金及相關流動資產占用過多,機會成本增加了,資金利用率就會降低,造成資金的浪費。所以,應同其他醫院或整個醫療行業平均水平進行比較,通常認為流動比率以2∶1為好。
總之,應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財務分析指標,對醫院存在的問題進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斷。在使用醫院財務指標進行財務分析時,應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和財務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除利用財務指標比較,還應利用非財務指標進行綜合、全面、動態的對比分析,以滿足管理者的需要,使醫院管理者明確定位,對醫院經營決策及時進行調整,使醫院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醫院的財務分析是對醫院全方位的系統分析,單項指標無法從總體上把握醫院財務狀況,必須注重分析一系列靜態指標間的內在關系,避免單項指標的片面性,將錯綜復雜的問題變得易于研究和分析,使財務分析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二、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整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結構 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根據學校財務管理的需要,科學設置財務分析指標,開展財務分析工作”的要求,高校財務分析應當全面反映高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情況及通過相關財務數據的分析發現高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但目前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尚不完整,《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的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由財務分析一級指標與財務分析二級指標組成。具體來說,財務分析一級指標由預算管理指標、財務風險管理指標、支出結構指標和財務發展能力指標等組成。而一級指標下分設了十項財務分析二級指標,分別是:預算執行率、財政專項撥款執行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人員支出比率、公用支出比率、人均基本支出、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凈值率等。上述財務指標過于簡單、概括,并不能具體、完整與全面概括高校事業發展及財務狀況。此外,已有的財務分析二級指標也并不完整,例如缺乏成本管理費用等二級指標。因此,由于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不完整,容易導致高校財務分析工作的片面性,難以找到影響高校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根本原因。
(二)缺乏綜合的財務分析方法 由《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明確指出高校要“建立健全學校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實施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而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是高校實施績效評價重要依據及評價手段,但目前高校的財務分析指標只能單獨反映高校某一方面的財務狀況,不能全面、綜合地評價高校的總體財務狀況及事業發展情況,因此必須運用綜合的財務分析方法,將高校預算執行情況、償債能力、內部管理和發展能力等方面納入一個有機的整體之中,全面對高校財務狀況及事業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才能做好高校財務分析及有關績效評價工作。只有將綜合的財務評價方法應用到高校財務分析中,才能全面地揭示和解決高校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發揮高校財務分析的作用。因此,由于缺乏綜合的財務分析方法,致使高校財務分析結果只能單獨揭示高校具體的運行情況,不能綜合反映高校的整體發展情況,影響了高校財務分析工作的效果。
(三)缺乏科學、合理的高校財務分析評價標準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僅列明了高校財務分析二級指標的含義及計算公式,并無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具體來說,在對高校進行財務指標的計算時,計算結果沒有參考依據,高校財務分析指標結果沒有標準進行參考、缺乏衡量的標準,無法對高校某段時期的發展情況、財務狀況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導致高校的財務分析不能真正發揮作用。在當前形勢下,只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才能發揮其財務評價的作用,分析結果才能真實反映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高校的財務分析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因此,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是高校財務分析的制度保障。
三、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完善對策
(一)增設相應的高校財務分析三級指標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已有的財務分析指標并不完整,過于簡單,不能完全達到高校財務分析的要求。因此為了全面反映高校某一時期事業發展情況和財務狀況,應在已有的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增加反映高校有關收入、支出、成本費用管理和資產管理等方面的財務分析三級指標。具體來說,在增設相關的財務分析三級指標時,應注意到:一方面要明確高校財務分析指標的設置要求,即建立完整的高校綜合財務指標體系應滿足如指標要素齊全適當、主輔指標功能匹配及滿足多方信息需要等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還要明確增設高校分析指標的具體名稱和內容。筆者認為,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有關“資產”、“負債”、“凈資產”及“收入”、“成本費用”的含義及有關內容,增設相應的高校財務分析指標三級指標(表1),可更加全面、系統地反映高校某一時期的財務狀況及發展情況。
(二)選擇適合的綜合財務分析方法 綜合財務分析方法一般有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和沃爾比重評分法。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是利用財務指標之間的內在關系,來分析評價被評價單位的綜合經營管理能力及經濟效益高低。而沃爾比重評分法則是在對比率分析法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方式確定標準值跟權重,并判斷被評價單位的相應指標是否正常。由于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只適用于企業性單位,不適用于非企業性單位。而沃爾比重評分法是比率分析方法的延生,只要確定好適當的標準值跟權重,則可適用于高校的財務分析工作。具體來說,將沃爾比重評分法具體應用到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應包括的基本步驟有:確定及分配各財務指標權重;確定標準評分比率;計算出各項財務指標的標準值;對各項財務指標計分并匯總綜合分數;對高校財務分析結果進行評價。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首先,確定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財務指標的具體權重及各項目的標準比率。由于《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沒有明確高校財務分析評價方法,因此,在確定高校各財務指標的具體權重方面,一方面可以由地方政府或主管高校的行政部門按《高校學校財務制度》有關績效評價的要求,并結合當地高校的發展情況,通過制定如《XX省關于高校財務分析評價的實施管理辦法》等手段,統一明確高校財務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甚至三級指標的權重及各財務指標的標準比率;另一方面,高校也可根據自身管理及發展的需要,確定本高校財務指標的權重及各財務指標的標準比率。例如在確定高校財務分析指標系統權重方面,高校可參考有關公益性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的權重確定方法,結合自身發展情況,確定本校的預算管理指標、財務風險管理指標、支出結構指標和財務發展能力等指標的具體權重比例;而在確定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標準比率方面,高校可按《高校學校財務制度》算術平均的方式,計算出近年來高校財務指標標準比率,并通過相關部門研究與討論,最終確定本高校的財務指標標準比率。在實際操作中,各高校可根據單項指標的權重系數對高校總體財務狀況的影響程度調整相應的權重,使得各項財務指標的權重更加合理、有效。
其次,為避免個別財務指標異常對評價結果造成不合理的影響,在對每個單項指標進行評分時,應分別規定相應指標的上限和下限。高校進行財務評價時候得分不得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例如,若某一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標準得分為100分,上限按照正常評分值的1.5倍計算,下限按照正常值的0.5倍計算。則該高校正常得分區間為50~150分。實際操作中,上限區間和下限區間的制定方式可參照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財務指標的具體權重及各財務指標的標準比率制定方式,由相關主管部門或由高校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制定。
最后,制定科學、合理的高校財務分析評價標準。高校財務分析評價標準的制定必須清晰和具有可操作性,在實際操作中可根據高校財務評價得分進行具體劃分。以前述為例,可在高校正常得分區間50~150內規定4個評價標準:其中可劃定130~150為優秀;100~129為良好;80~99為合格;50~79為不合格。通過計算,得出高校財務評價總得分,將其代入相關得分區間即可得到高校財務評價結果。
(三)注意克服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局限性 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由于高校財務分析體系中使用的財務數據都是已發生的財務數據,對于預測未來高校財務狀況發展及事業發展情況存在先天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中缺乏非財務指標,容易導致對高校進行相關的評價不夠全面。為了克服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局限性,應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措施:首先,在利用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必須堅持全面、發展地看問題,必要時可考慮市場價值或重置價值。同時還要全面考慮貨幣時問價值、通貨膨脹及物價變動的風險,并考慮對高校連續多年的財務資料加以研究,注重現在與未來、計劃與實際等方面的關系,選擇合理的對比依據。其次,應堅持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高校應結合自身發展的需要,設計出相關非財務指標,如高校各種教學、科研及學生獲獎數量等非財務指標,進一步豐富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內容,堅持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為全面揭示和評價高校各項事業的發展情況提供全面、立體的財務與非財務數據。最后,應加強檢查與監督,通過建立高校財務制度分析檢查與反饋機制,為全面做好高校財務分析評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企業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為了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必須了解和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而這些會計信息主要是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反映的,因此,上述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只有掌握企業財務報表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財務報表提供的信息,正確評價企業過去、全面反映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為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和科學的依據。
一、財務報表的概念及構成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杜獻敏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和附注。其中,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是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各組成部分當期增減變動情況的報表;附注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二、閱讀企業財務報表的技巧
企業財務報表的內容非常廣泛,如果報表使用者不了解報表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往往無從下手;只有掌握報表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抓住重點,掌握報表內容的實質,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財務報表的閱讀應按如下步驟進行:首先,閱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其次,閱讀整套財務報表;最后,運用具體分析方法對財務報表進行簡要分析。
1.閱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
如果是年度財務報表,在閱讀財務報表時,必須閱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因為,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提出的公正、獨立、權威性的意見。仔細審閱審計報告,一方面可以了解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業在會計核算上是否存在問題。從而使財務報表的閱讀更具有針對性,少走彎路。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分為標準審計報告(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兩種類型。其中,非標準審計報告包括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和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四種類型。
一般而言,審計報告的類型不同,財務報表的反映信息的可靠程度也不相同。如果閱讀的財務報表是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后出具的標準審計報告或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說明企業的會計信息具有較高的信賴度,財務報表反映的會計信息比較真實、可靠。如果閱讀的財務報表是經審計后出具的其他三種意見的審計報告,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應該受到高度質疑。
2.閱讀整套財務報表
對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分析之后,接著就應該細心研究整套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附注等其他信息資料。全面閱讀整套財務報表是為了了解該企業的全貌和發展前景,為作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一般而言,閱讀財務報表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步驟:
(1)認真閱讀附注
附注是為了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了解財務報表的內容而對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附注是財務報表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對附注除了逐項閱讀外,還應重點關注如下內容:
①企業的基本情況。通過了解企業的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可以判斷該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情景和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
②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由于企業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某些經濟業務有多種會計政策可供選擇,而選擇不同會計政策,可能極大地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同樣,會計估計中所采用的關鍵假設和不確定因素,在下一個會計期間內很可能變動,而導致資產、負債賬面價值進行重大調整。因此,了解企業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不僅有助于更好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而且有助于評估企業在不同期間或在行業內各企業之間的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
③重要報表項目的說明。由于財務報表格式是由《企業會計準則》統一規定的,為了報表項目的統一和簡潔,許多報表項目是由多個會計科目的金額合并、分析、抵減填列,因此,必須將報表中的數字同附注中的相關明細資料結合起來,相互參照,才能全面準確掌握企業的會計信息。
(2)核對報表內部和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各種財務報表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報表內部各指標之間和各財務報表之間,相互聯系、彼此制約,形成一種在數量上可據以相互查考、核對的平衡相等的關系即“勾稽關系”。根據報表內部和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可以了解報表項目之間、報表與報表之間的內在聯系,加深對報表總體結構的認識,而且也能幫助閱讀者發現報表的數字錯誤。
(3)了解報表所披露的信息
不同報表披露的信息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如資產負債表主要反映企業在某一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總額及其構成狀況;它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有關資產分布、資本結構、償債能力等財務狀況。而利潤表綜合反映了企業在某一時期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等經營成果的形成情況;它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等等。只有了解每張報表披露的信息,才能結合閱讀報表的目的,進一步深入分析。
(4)分析重要財務報表項目
報表使用者可以結合編表單位的實際情況和閱讀的目的確定報表的重點項目,進行重點分析。如確定資產負債表重點項目時,通常應考慮如下因素:該項目占用的資金數額較大,在企業資產、負債或所有者權益中占有較大比重,能夠代表企業財務管理或經營管理的水平;該項目在會計核算或內部經營管理方面容易產生問題,等等。如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等項目,一般情況下是閱讀資產負債表的重點項目。在閱讀報表重點項目時,要結合附注中有關重點項目的明細資料進行分析。
3.運用具體分析方法對財務報表進行簡要分析
在對財務報表基本內容閱讀的基礎上,還需要運用具體的分析方法,對財務報表有針對性的進行深入分析,以便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作出全面的判斷,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作出預測。
(1)運用比較分析方法和趨勢分析法,了解報表項目的變化情況和變化趨勢
比較分析法是通過經濟指標在數量上的比較,來揭示差異、找出問題的一種方法。在閱讀財務報表時將每個項目本期實際數與上期實際數進行對比,找出其增減變化的金額、方向和幅度,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生產經營情況的變化,分析引起變化的主要原因、變化的性質,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采用比較分析法時,應注意進行對比的指標必須具有可比性。
趨勢分析法是將若干期財務會計報表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對比,揭示和預測企業發展趨勢的一種方法。趨勢分析法按所采用的基期數的不同分為定比和環比兩種方法。定比是以某一時期的數額為固定的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比率;環比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數額為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比率。采用定比能夠明確地反映出有關項目和基期相比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采用環比能夠明確地說明項目的發展變化速度。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比較各期的有關項目金額,分析某些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考察有關財務指標的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前景。
(2)計算一些基本的財務比率,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作出判斷
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兩項指標之間的相對數,來確定財務變動程度的分析方法。作為會計信息絕對數的補充說明,比率分析法有其特殊意義。在閱讀財務報表時,根據報表項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利用比率分析法,可以計算出許多有用的財務比率。如根據資產負債表可以計算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所有者權益負債率、資本保值增值率、總資產增長率等財務比率;利用利潤表可以計算出營業利潤率或營業凈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等財務比率。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相互結合還可以計算出凈資產收益率、現金比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等財務比率。這些財務比率可以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資產營運能力以及企業的增長能力。采用比率分析法時,要注意比率指標中對比指標的計算口徑要一致。另外應注意單一的比率不能充分說明問題,應將計算出來的比率與相關的比率進行對比分析,以作出正確的評價。
財務評價理論演進過程中的各種方法介紹:
沃爾評分法是由亞歷山大?沃爾提出的,這種方法是選擇了7個財務比率即流動比率:產權比率、固定資產比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自有資金周轉率,分別給定各指標的比重,然后確定標準比率(以行業平均數為基礎),將實際比率與標準比率相比,得出相對比率,將此相對比率與各指標比重相乘,得出總評分。
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幾種主要的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來綜合地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是一種用來評價公司贏利能力和股東權益回報水平,從財務角度評價企業績效的一種經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逐級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積,這樣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較企業經營業績。相對值評價法: 相對值指標績效評價法是將評價企業績效的財務指標列入一張表,表中有規定好的判斷標準,即將企業的財務狀況劃分為健全、良好和一般三類,根據各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將其歸類。
EVA是指企業資本收益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具體地說就是指企業稅后營業凈利潤與全部投入資本(借入資本和自有資本之和)成本之間的差額。EVA是一種業績評價與激勵系統,它的目的在于使公司管理者以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其行為準則。他們認為對投資者來說企業經營業績的最終表現應該是投資者投入資本的價值的增加。
績效評價的平衡計分卡法,簡稱為BSC。該方法是站在企業戰略規劃管理的立場上,從企業的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和學習與成長四大方面來綜合衡量和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各方面設立的具體評價指標均來源于組織的戰略目標和競爭需要,評價標準為各自為支持戰略目標而須達到的業績要求,并且將組織創新與過程創新的要求體現在各方面的業績評價指標中,以獲取企業持久競爭優勢。“平衡”的意義就是希望通過業績評價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四個角度平衡的預期:即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平衡:外部(股東、顧客)和內部計量(經營、創新、學習和成長)的平衡;預期業績和業績動因的平衡;硬性的客觀指標和柔性的主觀指標的平衡。
上述介紹的方法是不同時期,財務評價界所采用的不同的評價方法,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發現,這些方法在評價時所選取的指標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關的,嚴重影響評價結果,這種情況下,學術界在財務評價中引進了因子分析法。
二、因子分析法的概述
(一)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紀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r等人關于智力測驗的統計分析。近年來,隨著現代高速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人們將因子分析的理論成功地應用于心理學、醫學、氣象、地質、經濟學等領域,使得因子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更加豐富。因子分析法是從研究相關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根據相關性大小把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不高,而不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低),這樣,在盡量減少信息丟失的前提下,從眾多指標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關指標,然后再根據方差貢獻率確定權重,進而計算出綜合得分的一種方法。
(二)因子分析法的應用步驟
選取若干個財務指標Xj(j=1.2.3……n)有m個樣本算出樣本的財務指標組成M*N(i=1.2.3…..m)的矩陣;因子分析是通過找到公共因子fp=(f1,f2,f3……fp)(p
X1=A11f1+A12f2+ A13f3+ A14f4+ A15f5……..+A1pfp
X2=A21f1+A22f2+ A23f3+ A24f4+ A25f5……..+A2pfp
X3=A31f1+A32f2+ A33f3+ A34f4+ A35f5……..+A3pfp
……………………………………
Xn=An1f1+An2f2+ An3f3+ An4f4+ An5f5……..+Anpfp
可用矩陣表示為Xn=Af+ε,ε為距陣不能解釋部分,A為因子轉荷距陣;即而用較少的公共因子代替原有的財務指標,利用SPSS軟件對A矩陣進行矩陣分析運算;運算出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和貢獻率,對公共因子的累計貢獻率分析它的代表程度,由此得出因子分析的綜合評價模型。
F=Σwjfij(fij是i個樣本的因子得分wj是第j個因子的貢獻率)
利用上述評價模型,算出每個樣本的得分,對其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評價。同時還可以了解到每個樣本的每個公共因子的值,可以對評價對象的部分方面進行評價。還可以對整個行業在某一方面的整體情況進行評價,得出整個行業的薄弱環節,為企業找到問題的根源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打下基礎。
三、因子分析方法的優缺點
(一)因子分析法的優點
因子分析法最大優勢在于各綜合因子的權重不是主觀賦值而是根據各自的方差貢獻率大小來確定的,方差越大的變量越重要,從而具有較大的權重;相反,方差越小的變量所對應的權重也就越小。這就避免了人為確定權重的隨意性,使得評價結果唯一,而且較為客觀合理。此外,因子分析的整個過程都可以運用計算機軟件方便快捷地進行,可操作性強。因此,與其他方法相比,因子分析法是一種科學、實用、簡便的綜合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