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09:51: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數字標志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動態化的二維表現是不同靜態標志在不同時間的表現,但從本質上來看,這種標志還是靜態的,如google總是根據網民的特點不定期更新自己的徽標,意在以富有變化的標志吸引受眾的注意力。google在設計徽標時以靈動跳躍的色彩、簡約獨特的風格來體現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市場特點,而每當世界各國節日或名人誕辰來臨時,google也會推出全新的標志,如為慶祝巴克球發現25周年,google在主頁上將“google”中的第二個字母“O”設計成巴克球的形狀,而且隨著鼠標的挪動,巴克球會快速旋轉。
(二)動態化的新媒介表現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傳統的信息交流模式已由讀寫轉變為看與聽,而且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標志設計也呈現出一種更加新穎獨特的視覺形式。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在標志設計上就使用了極具拓展創新性的形象系統,激發出強大的視覺能量。富有運動節奏和生命感的塊面組合、根據場合不斷更換色彩的動態化表現手法以及豐富的視頻動畫展示形式都充分體現出標志設計動態化的新媒介影響。
二、影響動態化標志設計的因素
(一)技術進步與媒體革命的影響
受制作工藝條件、現代主義視覺設計思想影響,平面化標志在設計應用和發展上往往追求簡潔的造型語言,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媒體革命的到來,設計師的意識和觀念得到大幅度提升,電腦設計、數碼技術得到應用,標志設計無論在制作流程上,還是在加工工藝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標志的視覺表現形式日趨豐富。如漢邦文化公司的標志以極富主觀時空概念的視覺時空感受、變化莫測的動態形式和復雜新奇的空間變換尋求圖形表現形式的心理需求,既符合了現代人追求時尚的心理,又充分考慮了多媒體傳播媒介對標志動態拓展的可能性。
(二)設計理念的更新
傳統設計理論認為只有通過穩定的視覺形象才能加深受眾對標志形象和宣傳主體的印象,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標志設計師開始認識到固定不變的、重復出現的標志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甚至產生厭煩情緒,只有那些不斷運動變化、非秩序的的信息,才能帶給受眾新穎獨特的、持續不斷地視覺神經刺激,標志設計的動態化正是這種設計理念的體現。但標志的動態化設計并不是無規則的、無度的放縱設計,而是在圖形、色彩以及相關視覺形象等構成元素的基礎上進行變化,既使之適合更多媒介應用,又不失其信息傳達的準確性。
(三)產業環境發展的推動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行業間的界限變得日益模糊,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固定不變的企業形象既存在應用范圍狹窄、缺乏規范的弊端,也無法準確定位企業形象和品牌,更無法體現企業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尤其是電視、網絡等行業的興起更要求設計師必須以一種動態化的眼光重新審視標志設計。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帶來了企業服務方式和產品質量觀念的改變,調整品牌策略、設定目標、提升服務意識對企業營銷文化來說是一次巨大的發展。
三、數字化時代動態化標志設計的發展趨勢
(一)動態、多元的視覺整合
動態化表現的標志體現出同一性、靈活性和時代性特征。同一性是指標志的動態化表現形式必須圍繞某一主題或形式展開變化,對企業文化起著極好的整體宣傳效果;靈活性是指存在某種內在聯系的標志設計元素,既要在視覺認知上形成統一,又要具有靈活多變的活躍形式;時代性是指動態化標志不僅要根據媒介、審美觀念變化而變化,還要根據周圍環境、主題等變化進行相應的改變。
(二)個性化和感性化的視覺圖形
由理性的抽象圖形向個性化和感性化的視覺圖形轉變,這種標志設計發展趨勢在一些西方大學標志設計中表現的較為突出。如伯恩茅斯大學以校名“BournemouthUniversity”的開頭字母“BU”作為標志,簡潔易記,極具個性化。標志圖案的感性化既體現了整個視覺識別系統的統一,又體現出標志設計隨環境變化而變化的靈活性。如伯恩茅斯大學標志以寓意“堅強、拼搏、毅力”的海鷗圖案作為校內指示系統起到了啟發和鼓勵學子努力進取的宣傳效果。
(三)高度的人性化
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情感溝通和思想交流的渴望變得更為強烈,藝術與親情的融合成為近年來標志設計的思維基礎。如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在標準標志的基礎上以多彩的色調、簡單的字體打破靜的傳統,使設計體現出強烈的沖擊和跳躍感,表現了自身資源的豐富性和獨特的親和力,增強了設計的趣味性和宣傳效果,尤其是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的融入帶給中國人更多的人文關懷。
二、標志設計中對書法字體美學“意境”的延伸
書法藝術不單單是供我們閱讀識別的文字,它更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在書法的背后蘊藏著人類的思想情感、信仰和希望。在書寫漢字的時候注入情感便會使字體有血有肉,更能夠傳達出意境。通常,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可以體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價值觀。對于一個蘊含著意境的標志來說,它也能夠清楚地彰顯設計者的深刻理解和創新思想。如中國探月工程的標志,它是用中國書法的筆墨描繪一輪圓月,月亮上有腳印,月亮的起筆之處有點睛的作用,使標志主體線條似一條騰飛的巨龍,象征著中國的航天事業不斷上升,有著巨龍升天的氣勢。標志采用寫意的手法,用簡單的幾筆勾畫出令人遐想的畫面,也表達出人們對于探月的向往。
三、標志設計中對書法字體美學“氣勢”的傳承
“氣勢”指的是世間萬物顯示出的力量。簡單來說,書法可以看做人心的外化,很多書法家通常借助書法表達人和世間萬物的溝通、交流和活力,從而傳達出情感。在書法藝術中,“氣勢”能夠很好地表達書法藝術的精神,也能夠體現出創作者的心境。只有當我們理解了書法藝術中的氣韻以后,再反過來整理標志設計的原理和方法,融會貫通以后才能找到現代和傳統的契合點,創造出具有傳統韻味的現代化作品。北京申奧標志就很好地采用了書法的“氣勢”。標志是由紅、藍、綠、黃、黑五色線條勾勒,猶如一個打太極的姿勢,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線條飽含無限的力量,線條的弧度勾顯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彰顯了書法的靈魂。
1. 前言
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是現代電子學的標志,是微電子設計領域的一場革命,而基于EDA技術的芯片設計正成為電子系統的主流。隨著微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設計技術跨過了三個階段。①20世紀五十年代:小規模集成電路(SSI)和中規模集成電路(MSI)用來設計硬件系統;②七十年代: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軟件編程設計;③八十年代末至今:硬件系統集成設計,即系統芯片(SOC)和專用集成電路(ASIC)設計,是21世紀微電子技術發展的重點。
本文主要闡述了采用先進的EDA工具MAX+plusⅡ對10MHz自動頻率計進行設計的過程。論文參考。在此設計中我們采用現在國際流行的VHDL硬件描述語言對CPLD進行編程,并通過MAX+plusⅡ平臺對設計進行仿真驗證,最終完成設計的要求,用單片CPLD實現10MHz頻率計的功能。
2. 單片自動頻率計的設計
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和小型化是現代測量儀器的發展方向。論文參考。具有50多年發展歷史的頻率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之一,它已成為一種典型的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測量儀器,并越來越趨于小型化。單片自動頻率計以單片可編程器件為載體,利用VHDL語言,實現10MHz以內頻率的自動測量。該頻率計用可編程器件一片,10MHz晶體振蕩器一塊和4位七段LED顯示器。
1 引言
S7-200 是一種小型的可編程序控制器,適用于各行各業,各種場合中的檢測、監測及控制的自動化。S7-200系列的強大功能使其無論在獨立運行中,或相連成網絡皆能實現復雜控制功能。論文格式,PLC。因此S7-200系列具有極高的性能/價格比。
脈動真空蒸汽滅菌器的工作原理是采用設備自身的真空系統強制抽出滅菌室內的空氣,再導入飽和純蒸汽并維持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溫度(壓力)。當飽和純蒸汽與被滅菌物接觸時利用散熱原理導致細菌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死亡,從而達到滅菌消毒的作用。當滅菌過程結束后,再排出滅菌室內的蒸汽,啟動真空系統對內室抽真空,抽出內室的蒸汽及滅菌物品內水份,從而達到對滅菌物品干燥的作用。
2 設計方法
2.1電控系統的設計
根據設備運行的流程及所要控制的電氣元件,安排PLC的接口,寫出I/O地址分配表。
表1 PLC I/O地址分配
Table 1 PLC I/O addressassignment
觸摸屏與PLC COM1口進行通訊,打印板通過PLC COM2口進行通訊。論文格式,PLC。
圖1 人機界面聯接
Figure 1 man-machine interface connection
2.2程序設計
該設備共設置六種滅菌方式,每種滅菌有三步驟,因此在設計程序時需要六個標志位(M儲存區)來控制參數的傳送和程序的運行。
設備采用溫度壓力雙重控制運行步驟。下面就對溫度與壓力采集進行一下詳解。
在滅菌室內用Pt100鉑電阻檢測室溫,然后送給PLC的模擬量輸入模塊,經A/D轉換后得到與溫度成比例的數字量,CPU將它與溫度給定值比較來控制進蒸汽閥門,實現對溫度的控制。
圖2 溫度采集程序
Figure2 temperature collection procedures
在溫度數據采集程序中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將EM231采集的模擬量數據傳送至VW4814,然后進過計算與濾波處理得到溫度值。論文格式,PLC。
在滅菌室內用壓力傳感器檢測內室壓力,然后送給PLC的模擬量輸入模塊,經A/D轉換后得到與壓力成比例的數字量,CPU將它與壓力給定值比較來控制進蒸汽閥門,實現對壓力的控制。
圖3 壓力采集程序
Figure3 pressure collection procedures
在壓力數據采集程序中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將EM231采集的模擬量數據傳送至VW4818,然后進過計算與濾波處理得到壓力值。論文格式,PLC。
2.3控制畫面的設計
該設備使用了MT6056i觸摸屏,其參數為:400MHz CPU,128MB內存,5.6寸,TFT LCD,分辨率320x234,1個USB2.0接口。能實時監視系統和設備的運行狀態、運行參數,及時報告設備的故障和解決方法,對現場設備進行操作。論文格式,PLC。
在畫面設計時,我們可以通過6056的編程軟件中的“PLC控制”元件來控制畫面的跳轉,如設置VW0為畫面切換設置地址,將需要切換的畫面號送入VW0即可切換畫面。論文格式,PLC。
圖3 運行畫面
Figure 3Operation
畫面中的文字顯示可以在字符串中設置,并且在對應的數據區里寫入各個字符的數值。其中溫度和時間的可以通過數值顯示元件進行顯示。
3 結束語
在脈動真空滅菌器上應用PLC,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使設備可靠、穩定地運行。存在不足之處就是在溫度方面采用了開環控制,溫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其波動性較大。
參考文獻
[1]SIEMENSSIMATICS7-200可編程序控制器
[2]殷洪義主編可編程序控制器選擇設計與維護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宋伯生編著可編程控制器----配置編程聯網中國勞動出版社1998
中圖分類號: J4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是隨著攝影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遙感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新興技術,是指對非地形目標進行攝影并確定其外形、形態和幾何位置的技術。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融合了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計算機視覺的相關理論、計算機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模式識別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利用數字像機獲取被測目標的數字影像來得到物體的形態、位置、姿態和運動從而完成對物體的測量。由于該技術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屬于非接觸性測量技術。具有危險性低、信息容量高、信息易存儲、可重復使用、精度高、速度快等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科技研究和國防建設等領域。隨著科技的不斷向前發展,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數字工業攝影測量將向實時近景攝影測量發展,它將成為對非地形目標進行測量的主要手段,并且實時性、全自動源數據獲取及仿真虛擬手段的研究將成為應用研究的趨勢。
一、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的發展歷程
(一)國外發展歷程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國外就開始了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的研究。將攝影測量的相關理論、算法及軟硬件逐步應用到工業測量領域,促進了工業的發展。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快速發展階段始于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日益普及,同時工業對高精度攝影測量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工業攝影測量技術逐步進入數字化時代。目前,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理論趨于完善,技術趨于成熟。
國外已經有多家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系統:美國大地測量公司的“V-STARS系統”、挪威Metronor公司的“Metronor系統”和德國Aicon3D公司的“DPA-Pro系統”等。
(二)國內發展歷程
國內對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的研究開始于70年代。當時,一些研究機構就開始著力于攝影測量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由于知識的落后和生產水平的限制,該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發展較為緩慢。90年代初,隨著高精度攝影測量技術的進步,工業攝影測量技術大量應用在冶金、機械、車輛和采礦等工業領域,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同時,高校及研究機構對有關工業攝影測量技術的國內外相關理論及工程實踐進行了研究,并針對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如何應用在工業測量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理論,形成了一套新的。該階段為初步發展階段。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在理論和應用方面都有新的發展。目前,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攝影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遙感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內工業的飛速發展,許多研究機構引進國外的先進攝影測量技術、吸收新的工業攝影測量理念。 在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方面進行了很多的研究及應用工作。
目前,國內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產品主要有:天津大學研制的“汽車車輪定位參數激光視覺測量系統”、西安交通大學研制的“大型復雜曲面產品的反求和三維快速檢測系統”和武漢大學研究的“Lensphoto”等。
二、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的關鍵技術
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是指對非地形目標進行攝影并確定其外形、形態和幾何位置的技術。它屬于高精度、大尺度三維坐標測量。為滿足以上要求,需要解決以下關鍵性技術問題。
(一) 高質量影像的獲取
獲取高質量數字圖像是高精度測量的基礎之一。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需要對測量中使用的人工標志及其屬性、光源特性、數字像機的設置和與成像質量有關的技術和設備等進行研究。
(二)攝影測量的人工標志
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使用人工標志作為測量的特征點。工業部件表面通常缺乏豐富、明顯的紋理信息,在攝影測量過程中產生的圖像,往往缺乏足夠的、準確的特征點。為了避免這一不足,數字工業攝影測量中,采用設置人工標志點的方式產生足夠數量且對比明顯的特征點。發光二極管、投影激光、回光反射標志等均為人工標志點。
(三)圓形人工標志偏心差
在高精度工業攝影測量中,標志中心點定位偏心差是影響測量精度的因素。確定偏心差數學模型以及模型矯正工作有利于提高測量精度。
人工編碼標志
使用人工編碼標志可以加快測量速度,實現測量的自動化。每個編碼標志對應一個唯一的編碼,因此能夠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進行自動識別。設計編碼標志應遵循以下原則:具有足夠的編碼容量、尺寸不宜過大、有唯一定位點和易于自動、準確識別。在數字工業攝影測量中,常用的編碼標志有同心圓環型編碼標志和點分布編碼標志。同心圓環型編碼標志采用二進制編碼原理,具有原理簡單、易于識別等優點。點分布編碼標志由一組圓形標志點按照一定規則排列而成。
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發展趨勢
現階段,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在理論研究和工業實踐方面都日趨完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技術逐步走向產品化、實用化和高效化。從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可以預測其發展趨勢。
相機呈多樣化、專業化
數字工業攝影測量常用的傳感器主要是數碼單反相機、紅外相機、工業攝像頭等。數碼單反相機的價格低廉且成像性能強大,成為攝影測量的常用傳感器。研究者也對單反相機進行了專業改進,使其更加適用于攝影測量。
測量精度、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
工業部件制造精度、表面復雜程度不斷提高,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也必然向著高精度、超高精度和高度自動化方向發展。
三維數據分析軟件專業化、精細化
獲取三維坐標信息是數字工業攝影測量的基本功能。獲取的三維坐標信息需要處理分析,才可以應用到所需的領域。多樣性和復雜性的應用領域需要我們針對不同用戶開發各種專用的、精細的數據分析軟件。
結語
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是隨著攝影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遙感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新興技術,是指對非地形目標進行攝影并確定其外形、形態和幾何位置的技術。數字工業攝影測量技術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研究的不斷深入,數字工業攝影測量將向實時近景攝影測量發展,它將成為對非地形目標進行測量的主要手段。
品牌會展能夠帶來更多的信息交流和交易的機會;具有更高的市場參與度和客戶忠誠度;能夠帶來更好的增值服務和需求滿足;更少的交易成本。如何對展會項目實施品牌化操作呢?從技術層面看,除內容要素之外,會展品牌形式要素的整合運用,是展會品牌化操作的重要手段。
具體地,會展項目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手段,把它的品牌內涵傳達給參展商、專業觀眾、觀眾及其它社會公眾,使其被感知、接受、認可,并建立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
品牌會展的品牌傳達有兩大類基本途徑:語言傳達和視覺傳達。
會展項目的語言傳達主要由品牌展會的名稱,主題和理念號三個方面組成。
(1)展覽會的命名
展覽會命名的基本方法是:時間(年份/屆數)+舉辦地(國家、城市)+行業+展覽會性質(展銷會/貿易展覽會/博覽會)。例如: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第2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等。運用這一規則的命名能讓參展商和觀眾一目了然。
又如,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組織者當時在給CeBIT這個新展區起名字的時候,一個建議是取名為“CeBOT”,意為“辦公室和工作單位技術中心”的德語首字母縮寫(Centum fur Buro und Organisationstechnik)。最終,參展商顧問委員會傾向于取名“CeBIT”,即“辦公室和信息技術中心”的德語首字母縮寫(Centrum fur Buro und Informationalstechnik)。這個名稱中的第二個音節“BIT”正好是指電腦處理的最小信息單位,組織者在起初取名時并沒有刻意追求本科畢業論文格式,而這后來卻成了一種非常幸運的巧合,尤其在電子數據處理技術飛速發展的20世紀70年代和發展更為迅猛的80年代,大量個人電腦的生產廠商參加漢諾威展覽會,使得展覽會的規模與日俱增。
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展覽會將覆蓋更大的市場,為更多的客戶服務,因而這種命名規則正在發生著改變。這種改變主要是因為面對更大的市場,展覽會需要一個市場覆蓋面更廣的名字。面對全球市場和客戶,展覽會需要一個全球通用的名字核心期刊。展覽會組織者所舉辦的展覽會需要更貼近市場和客戶,市場和客戶在哪里,展覽會就應該在哪里。傳統的展覽會名稱顯然與這種趨勢不相適應,這些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舉辦的展覽會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以CeBIT全球展覽會為例,我們可以在世界的幾大重要和新興市場上,同時看到CeBIT的名字,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CeBITBilisim Eurasia plus CeBIT Broadcast Cable and Satelite),中國上海(CeBIT Asia),澳大利亞悉尼(CeBITAustralia)和美國紐約(CeBIT America)等。
為更有效地影響展商和觀眾的認知,展覽會需要一個既準確又好記的名字。由于深度的市場細分不斷促進新的專業展覽會產生,展覽會的數量在不斷地激增。面對全球市場,參展商和觀眾需要選擇更多的展覽會,而在一個重要的舉辦地,市場中往往充斥著許多相似的名字,這給參展商和觀眾的識別和記憶帶來很大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展覽會組織者不得不花費巨額宣傳費用,甚至采取法律手段,以保證展覽會名字不會與競爭者的展覽會引起混淆。
(2)展覽會的主題
主題是展覽會組織者所倡導的辦展理念凝練和體現。為展覽會設計一個成功的主題,往往可以贏得參展商和觀眾的認同,這對招展和招商很有益處。同時,主題也是特定展覽會與同類展覽會實施差異化策略的重要標志。例如: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主題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第2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主題為:讓書籍走進生活,讓閱讀成為習慣等。
展覽會的主題設計和再設計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本科畢業論文格式,它直接關系到展覽品牌的形象。一個好的主題往往可以使展覽會的品牌形象以語言形式被傳播和認知。因此,在提出展覽主題前要廣泛征求行業領導者、重要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意見與建議。
1995年,第1屆WPC EXPO的
關鍵詞又進入了WPC EXPO的主題。到2000年第6屆的時候,組織者配合日本政府提出的E-JAPAN戰略,將“e-Everything·超越PC+互聯網”和“e”作為新的展覽會主題。2002年的第8屆展覽會,寬帶在全社會的普及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寬帶新時代·創建泛在社會”就成了當時主題。2004年,組織者又將主題提升為“驚喜連連·快樂無限--你就是主角! ‘數字無邊界宣言’”,指出用戶而非技術已成為時代的主角。這個案例證明:展覽會的主題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階段性的特點,其設計、提出、衍生和被新的主題代替與市場、行業的客戶等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
(3)展覽會的理念口號
展覽會的理念口號是構成展覽會品牌形式要素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語言形式提高展會的親和力和溝通力,使得展會項目的特性獲得富有感染力的展現。例如: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理念口號為:天人長安,創意自然。第2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的理念口號是:書博天下,智慧龍江。
Get the spirit of tomorrow(把握明天的精神)的理念口號讓CeBIT當之無愧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技術展覽會。國際消費品及禮品展的理念口號被重新提煉為意大利再制造(REMADE IN ITALY),較以前的意大利制造(MADEIN ITALY),更凸顯展會的創新性為展覽會品牌形象增色不少。
視覺傳達
品牌會展的視覺傳達,就是供助于CIS的理論和方法,為會展項目進行視覺形象策劃、設計和表現。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包括號:
(1)展會標志的設計
標志是一種運用特殊文字或圖像組成的大眾傳播符號,通過精心設計、提煉的圖文傳達特定的涵義或信息。
展會的標志是整個會展系統設計的核心核心期刊。是整個會展視覺包裝的堅實的基礎。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的標志設計,以光電波動為基本形象,具有很強視覺表現力,同時又包容著很多的變化。設計師把這個標志的特定樣式要素,成功地擴展、推延到整個世博會的系統設計,使漢諾威世博會成為近年來評價最好的會展系統設計作品之一。
展會標志的設計應著力突出其識別性和審美性的特點。
所謂的識別性是指作為符號,必須簡潔、清晰。標志可以通過各種文字或圖形的巧妙組合,在簡單的造型中容納多樣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形,從而傳達所要傳達的各種含義。
第21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標志以簡潔、明快的線條藝術地展示了圖書造型,準確地體現了全國書博會的主題內涵及專業特征。
審美性是指標志造型一定要具有美感,要獲得大眾的喜愛、認可和視覺愉悅。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標志采百花原態,化簡合成新形,將三角、四邊、五角、六棱的多類花型本科畢業論文格式,組合成一個富有東方神韻的“百花吉印”:三生萬物,花開吉祥;四合為土,天圓地方;五葉生木,林森蔭育;六流成水,澤被子民。該設計意像萬千,容大形厚,獨居視覺意蘊。
(2)展會吉祥物的設計
展會吉祥物是強化形象、提高溝通性與視覺親合力的設計造型。其設計要求與前面講過的標志設計要求大體一致,所不同的是要突出娛樂性和親和力。一般情況下,會展吉祥物多以擬人、夸張手法造型,也可以制做成可愛的紀念品,成為會展活動中難忘的感官印象。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吉祥物KICCORO(森林小子),造型上別致可愛,體現他們喜歡到處亂跑,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烈,特別希望在愛知世博會上結交許多新朋友設計意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13-0063-03
引言
近些年,部分高職院校率先投入巨資,啟動數字校園(或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2012年,教育部為推進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部署,組織編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其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全面提升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數字校園建設已經成為各高職院校提升、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作為高職數字校園建設的成果之一,關于高職數字校園研究的文章也在各類期刊雜志中發表。因此,對高職數字校園研究文獻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目前各職業院校建設數字校園的主題與內容,將其作為反映高職數字校園建設實踐與理論研究的一面鏡子,為建設者和研究者提供合理的導向和建議,促進高職數字校園建設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目的
在對高職數字校園的文獻進行內容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力求回答以下問題:(1)高職數字校園研究的主題與內容主要有哪些;(2)高職數字校園的研究是如何進行的;(3)高職數字校園未來將如何發展。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樣本
在CNKI中國期刊數據庫中以如圖1所示方式檢索,返回248條記錄(檢索時間為2013年11月30日,2013年尚不完整)。
研究樣本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1)研究主題與內容分析部分:采用文獻調研的方法,通過閱讀文獻,進行各年份發文統計,分析高頻關鍵詞、研究主題、引入的新概念及新理論。
(2)研究方法分析部分:采用文獻調研的方法,通過閱讀文獻,分析研究所用方法、核心期刊發文分析、基金資助論文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研究的主題與內容分析
(1)各年份發文數統計分析
如圖2所示,按照檢索條件,2004年起高職數字校園的文章才陸續在期刊上發表,以后逐年上升;2011年發文量稍有回落,2012年又大幅躍升。我們注意到《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正是2012年的。
(2)文獻中高頻關鍵詞分析
一個領域的核心術語一般會被人們反復使用,故可依據關鍵詞的出現頻次統計與排名來發現高職數字校園研究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
作者通過拆分論文信息中的關鍵詞部分,依據普通詞匯表清除關鍵詞中普通詞匯的部分(如“設計”、“現狀”、“應用”等內涵不明確的普通詞匯所表達的關鍵詞),并對關鍵詞的文獻頻次進行統計,按文獻頻次逆序排列,選取文獻頻次不低于3次的關鍵詞,共計120個。這些關鍵詞特別是約前10位關鍵詞(頻次大于10),如數字化校園(118)、高職院校(78)、數字校園(22)、信息化(22)、校園網(20)、信息化建設(18)、建設(18)、數字化(18)、高職(14)、教育信息化(13)等可直觀反映出高職數字校園研究的研究重點。通過分析前10大關鍵詞發現,它們其實就是三組同義詞:其一是高職院校、高職;其二是數字化校園、數字校園、信息化、校園網、數字化、教育信息化;最后是信息化建設、建設。組合起來正好體現了當前實踐及理論研究的主題:高職數字校園建設。
(3)文獻研讀與分析
通過閱讀文獻,筆者們發現,高職數字化校園研究的論文主要分為三類:綜合論述型、建設案例分析及總結型、基于數字化校園的其他研究型。
其中,以綜合論述型文章為主,占總數的74.4%。這類文章主要討論“什么是數字校園”(如數字校園概念、內涵、建設現狀、存在問題等);“為什么要建設數字校園”(如建設數字校園的意義、目標、宗旨等);“如何建設數字校園”(如規劃設計、頂層設計、建設方案、建設內容、建設架構、建設原則、建設策略、建設途徑、建設方法、建設難點及解決辦法、需求分析、建設模式、數據流、保障措施等)。[1][2][3] 筆者們采用社會網絡分析工具UCINET,基于上文高頻關鍵詞間的共篇關系,繪制以“數字化校園”為中心的知識網絡圖,如圖3所示。從圖3中我們可以直觀看到圍繞數字化校園的各種研究內容,從區域1、區域2、區域3依次為“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類話題,而區域4則是一些最新技術。
第二類文章是作者基于所在院校的數字校園建設實踐所做的分析與總結,占總數14%。這類文章大多結合各院校自身的建設經驗,描述數字校園建設的背景,總結建設的過程以及具體建設內容,并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提出可行性建議。[4][5]
第三類文章是作者基于數字校園所做的其他研究,如安全防范、學習模式、教學與科研工作、教學資源庫建設、檔案信息化建設、學生信息素養、高職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德育新模式、英語教學設計等。這類文章最少,只占總數的11.6%,說明高職數字校園現階段以建設為主,推廣、應用并對其它領域產生明顯影響仍有待時日。[6][7]
(4)引入新概念、新理論分析
部分研究者在研究高職數字校園時,引入了新理論,使高職數字校園理論的研究更加豐富、深入。
2.研究方法分析
(1)研究所用方法分析
通過分析文獻,我們發現目前高職數字校園的文章多為綜述類文章及建設經驗總結的文章,這兩類的文章占總數的88%以上,所采用的方法均為基于文獻資料分析或實踐經驗總結的方法。
(2)核心期刊發文分析
表中核心期刊、CSSCI、SCI來源期刊、EI來源期刊等分類是采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的分類方法;其他期刊指的是這四類期刊之外的普通期刊。如表4所示,前四類期刊計50篇,約占總數的20%,比重偏低。而且我們注意到在核心期刊、CSSCI中發表的文章是在2008年之后才有刊登。
(3)基金資助論文分析
如表1所示,獲得資金資助的論文計44篇,占總數的18%,基金資助水平也較低。
四、結論與預測
1.通過對文獻的內容進行分析
通過對文獻的內容進行分析發現:目前高職數字校園的研究主題集中在高職數字校園建設上,研究者們主要回答什么是數字校園、為什么要建設數字校園、如何建設數字校園等三方面的問題。這說明,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數字化校園工作主要在建設階段,主要內容包括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統一信息門戶平臺、數據中心平臺、各類應用系統、數字教學資源以及相應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的建設。
未來,隨著新技術(如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等)的應用以及各高職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工作的完成,隨著數字校園工程的推廣應用,對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等各方面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會有更多的新概念、新理論被引進,基于數字校園應用的研究主題會越來越豐富。
2.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高職數字校園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文獻資料分析或實踐經驗總結的方法,核心期刊中發文較少,資金資助水平較低,說明當前高職數字校園的理論研究整體水平不高,仍有待加強。
我們也發現國家政策導向對此項研究影響很大,這從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出臺后,當年的數就達到統計的峰值(如圖2所示)。未來,隨著國家相應文件的出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數字校園建設,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將越來越豐富。
3.未來高職數字校園建設將越來越規范化
首先,部分高職院校的數字校園工程率先實施,有些還獲得教育部的認可,這些高職院校的示范作用明顯。其次,2013年9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建設規范(征求意見稿)》,該規范的實施,必將“規范職業院校數字校園的實施,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頌.高職院校信息化與數字化校園建設難點初探[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143-144.
[2]史玉琢.高職數字化校園建設探析[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86-87.
[3]董菲,謝樹曉.數字化校園環境下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方向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9):11-13.
[4]趙喜林.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7):65-66.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41(2013)03-0038-05
參考咨詢統計工作是圖書館各項統計工作中重要的一項,通過對讀者各類問題的統計分析,可以直觀了解讀者的需求所在,也可以客觀反映圖書館在一段時期內的主要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地方。目前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實時快速咨詢的三種主要方式包括:總咨詢臺、IP呼叫中心和網上咨詢臺。此統計分析以總咨詢臺和IP呼叫中心的統計數據為準。
1咨詢量統計分析
從2012年2月起,我館總咨詢臺及IP呼叫中心設計啟用新版咨詢統計表,力求更準確、細化地反映讀者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改善圖書館各項基礎服務。本文有關實時快速咨詢的統計數據區間選定為2012年2—4月。
統計表將讀者咨詢內容分為“入館須知、證卡政策、方位指引、外借服務、閱覽服務、文化活動、數字資源、文獻資源建設、綜合”9大類,下面以2012年2—4月的數據統計分析為依據,如表1所示。
上述統計數據顯示,讀者咨詢問題主要集中在方位指引、閱覽服務、外借服務和數字資源4個方面,分別占總咨詢量的46.1%、23.3%、10.1%和77%。考慮到有關外借服務的咨詢量較多與近期我館南區維修改造、外借暫停有直接的關系,在此不作進一步的討論。本論文將重點針對其他三個方面作進一步的分析。
2問卷調查
2012年4月我館在“世界讀書日”期間,開展了讀者問卷調查活動。在總館北區的總咨詢臺、OPAC檢索大廳及各閱覽室同時發放調查問卷450份,當場收回444份,回收率98.7%。
把一周來館一次以上的讀者列為到館頻率高的讀者,把一月來館一次以上的讀者列為到館頻率較高讀者。兩項之和占總受訪人數的76.9%,由此可以推出本次調查問卷得出的數據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對我館有一定了解的讀者群。他們所集中反映的問題會更準確,因此此次調查問卷的數據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此次調查問卷中,“最想咨詢的問題”一項,367%的讀者選擇了“閱覽”,而選擇“外借”“電子資源”和“館區指引”的讀者分別占30.0%、30.2%和25.7%,如圖1所示。此結果與2012年2—4月實時快速咨詢的數據統計結果基本一致。
3方位指引
上述結果表明,實時快速咨詢統計中關于“方位指引”的占46.1%,問卷調查中也有25.7%的讀者最想咨詢關于我館“館區指引”方面的問題,由此可以推知“方位指引”是目前我館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新館的布局圖較少、引導牌不顯眼、缺少閱覽室館藏分布圖。個別服務點分布不合理(如辦證處)等情況給讀者在利用館藏資源時造成了不便。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3.0%的讀者將“不熟悉館藏分布”列為“在利用館藏資源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如圖2所示。
與國外一些一流的圖書館相比,我館在這方面確實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法國國家圖書館,到館讀者均可得到清楚醒目的導引,無需詢問便可到達想去的地方。設計者用聚光燈照在導引標志上,使讀者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到什么區域如何走。在意大利國家圖書館,大門進口處便是辦證處。每個閱覽區外從天花板向下懸掛高大醒目的區域標志,使讀者一目了然。每個閱覽區門口均放有展示櫥,里面陳列有與閱覽區內容相仿的文獻與實物展示。讀者幾乎不用看標志,便能知道自己來到了什么閱覽區,如在地理資料閱覽區有地球儀及各類地圖的展示[1]。而日本國會圖書館每層樓的走廊上都放有各種資料任讀者自由免費拿取,這些資料印有館內平面圖,介紹各室所藏資料的內容和生活設施簡況[2]。
4閱覽服務
讀者來圖書館的主要目的是查閱資料,這就需要其對相應的閱覽政策和檢索系統有一定的了解。不論是實時快速咨詢統計還是問卷調查,均顯示“閱覽服務”是讀者最想咨詢、最希望了解的問題之一。通過圖2可以看到,分別有21.8%及19.1%的讀者因不熟悉OPAC查詢系統和閱覽政策而在利用館藏資源過程中遇到了困難。
在調查分析中發現,55%的讀者對一些圖書館閱覽方面的基本概念(開架、閉架閱覽)并不了解,而對文獻預約流程不了解的讀者則高達61%,這些都會導致讀者在查閱我館文獻時遇到困難,同時也加大了咨詢館員回答讀者咨詢的難度。
目前我館針對讀者的培訓力度還不夠,缺少必要的指南性材料。讀者很難直觀地、系統地、清晰地去學習了解與我館相關的基本內容,從而更準確、便捷地查閱館藏資源。國外一些一流圖書館在這方面則值得我們學習,如美國大學及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成員館平均每年要開200次培訓課[3];日本國會圖書館在每臺OPAC終端的桌面上都貼有詳細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2];法國國家圖書館提供先進的讀者檢索系統,檢索窗口自動顯示查詢過程。
5數字資源
5.1 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現狀
我館十分重視數字資源的建設,其數字資源總量也在逐年增加,如圖3所示。截至2011年底,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已達5613TB,主要包括外購數據庫71TB、館藏特色數字化資源4668TB、網絡導航和網絡采集資源192TB五個部分(不含接受繳送的光盤)。其內容單元主要包含:電子圖書1427萬種、1853萬冊,電子期刊約5.3萬種,電子報紙約0.37萬種,學位論文約353.7萬篇,會議論文約3081萬篇,音頻資料約1016萬首,視頻資料約89萬小時(講座按每場1小時計)。
截至2012年3月底,我館已有數據庫234個,其中中文數據庫114個,外文數據庫120個,自建數據庫文獻涵蓋了中文圖書、博士論文、民國文獻(圖書、期刊和法律)、音視頻、數字方志、甲骨實物與甲骨拓片、金石拓片、西夏文獻、年畫、中國學數據庫等。為了方便讀者使用,系統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庫,實現了對多種類型資源的跨庫檢索。豐富的數據庫也為讀者查閱文獻資料提供了便利。根據問卷調查顯示,76.9%的讀者認為通過數據庫查閱資料基本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如圖4所示。
5.2 國內外一流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在數據庫總量方面,與國內外的一流圖書館相比,我館仍需加快數字資源建設的進度,如表2所示。
目前,國內外一流圖書館都十分重視館藏資源數字化,除了外購,自建也是擴充館藏數字資源的一個主要方式,尤其是館藏書目及特色資源的數字化。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的“American Memory(美利堅記憶)”項目,已經實現了500萬件文獻的數字化,集中反映了美國建國200多年來的歷史發展進程;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則計劃將16世紀初的西里爾文字書籍數字化;法國國家圖書館的“Gallica(加利卡)”項目將14世紀法國古籍、有關“查理五世”的文獻以及從中世紀到20世紀初的藏品等數據化;而英國不列顛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和加拿大國家圖書館也均有自己的數字化項目
[5]。國內一些一流圖書館也都在建立特色資源數據庫,如上海圖書館的“上海年華”“抗戰圖片庫”等;南京圖書館的“紅色記憶”“江蘇文化數據庫”等;長春圖書館的“百年長春資源庫”“十四年史料資源庫”等[6]。
5.3 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目前存在的問題
調查發現,只有21%的讀者來館以閱覽數字資源為主,有22%的讀者表示對我館數字資源有了解,高達34.5%的讀者認為因不了解我館數字資源而給自己在利用館藏資源時帶來了不便。以上結果表明我館對數字資源的宣傳推廣力度還遠遠不夠,此外做好與數字資源相關的讀者培訓服務也是十分必要的。
6意見與建議
6.1 加快國家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自身的導引服務工作水平
6.1.1 制作簡單、準確的館舍布局圖、館藏分布圖,在館舍內部安放醒目的引導牌。引導牌的位置必須科學合理,適應館區環境,引導牌設計應該從分析館區建筑和空間的特性入手,而不是簡單看做是標志牌的定位設計[7]。
6.1.2 每個閱覽室門口應放有該閱覽室的館藏分布圖,每個閱覽區可以放置實物展示告知讀者置身于何處。
6.1.3 通道走廊處應放有供讀者自由取閱的指南類材料,使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國家圖書館。
6.1.4 利用現代科技為讀者提供更直觀的方位指引服務,如近期我館所推出的“讀者問詢管理系統”,以觸摸屏為展示載體,通過動畫展示國家圖書館各館區及各服務點的路線導引。讀者可以快速查找到目的地,獲取相應的路線指引,更清晰、立體地向讀者展示我館各館區的地理位置和館內布局。
6.2 加大讀者培訓的力度,做好讀者培訓工作
定期開展讀者培訓講座,制作讀者指南類材料或者專門針對讀者的周期性讀物(如簡報類等),涉及的內容應包括入館基本須知、文獻閱覽方式(開、閉架閱覽等)、文獻檢索及預約流程、數字資源簡介及主要數據庫的使用方法等。此外還可以嘗試將培訓材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掛在圖書館主頁上,提供讀者自助學習,方便讀者遠程查閱、了解與我館有關的各項基礎知識[8]。
6.3 加大數字資源的宣傳力度
根據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讀者對數字資源很感興趣,但是真正有深入了解的卻只占很小一部分,這說明我館對數字資源的宣傳推廣與用戶培訓還遠遠不夠。應該通過主頁、宣傳手冊(或海報)、主題展覽、短信(或E-mail)通知等方式向讀者宣傳推廣我館的數字資源。
6.4 加快數字資源的擴建速度
近些年,我館非常重視自身數字資源的建設,通過外購和自建等方式,我館數字資源總量逐年增加。但是與國外一些一流圖書館(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大英圖書館等)相比較,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我館應繼續加大外購數據庫的引進力度,加快館藏資源數字化建設。
6.5 構建全國特色資源數據庫聯盟
隨著文獻數字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國內圖書館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特色資源數據庫,將館藏特色資源數字化,便于文獻的保存、檢索和閱覽。然而目前全國各館建立的特色數據庫存在各自為政的局面,缺乏統籌規劃和資源共享,建立一個全國性聯盟對各館的特色數據庫進行統一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勢在必行。
6.6 完善數字資源利用的技術環境
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表明,分別有21.2%和10.4%的讀者認為由于網速太慢或電腦不夠用而使自己在利用資源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因此需要通過改善電子閱覽室環境、提高館區內的網速、升級電腦硬件配置、增加館區內讀者可用電腦的數量等方法,給讀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數字圖書閱覽環境,從而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及讀者的滿意度。
7結語
國家圖書館必將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快圖書館設施建設,使其結構合理、方便快捷、惠及全民;不斷強化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服務體系的整體效能;擴大館藏文獻規模,加快數字資源的建設速度,滿足讀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構建網絡環境和數字資源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世偉.中國圖書館與世界發達國家圖書館之間的差距[J].圖書館學刊,2004 (1): 3—4.
[2] 毛云紅.日本國會圖書館的狀況評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20(5): 69—72.
[3] 孫潔.美國大學圖書館讀者培訓工作[J].高校圖書館工作, 2001,21(81): 39—40.
[4] 李軍峰.公共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現狀及對策[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2): 39—42.
[5] 張艷霞,齊東峰, 段潔濱.國外圖書館數字化的發展和思考[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4(4):9—10.
中圖分類號:TP3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06-1299-04
Two Algorithms and Simulating of Random Sampling Model
YAO Jia
(Anhu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In scientific researching,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he welfare lottery need to use random sampling algorithm without replacement, means the sampled unit does not put back the overall, units in the sample can only been sampled on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general computer program is serial computation, so can not produce more than one isolated samples. This paper designs two algorithms, can produce more than one different samples in one running process ,and does simulation test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by the JAVA language. Presents the algorithm thought, analyzes its complexity and scope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random sampling; pseudo random number; state marking; array; linked list; Issue of Joseph
隨機抽樣算法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系統、統計和科學應用中,用于那些不需要處理全部數據或者從時間和資源的角度考慮過于昂貴的場合[[1]]。
當調查對象數目巨大時,充分解每一個個體,非常困難。通常會讓一部分樣本來反映整體,由于不同個體存在差異,需要隨機抽取樣本,利用計算機平臺進行隨機抽樣,可以避免各種因素的影響和人為干擾,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公正性。因此,隨機抽樣算法在社會調查和社會研究中應用較廣泛[[2]]。
1 串行程序產生多個隨機數執行過程
普通計算機程序為順序執行,可利用java語言API 函數java.util.Random產生單個偽隨機數,但無法同時產生多個互相獨立的數值。如圖1所示,為產生三個隨機數的執行過程,每次執行相互獨立,因此同一個數值會重復出現。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需要保證元素不會被重復抽取到,即不重復抽樣,[Random1、Random2、Random3]兩兩不同,實現某次被抽到的元素不會被再次抽取[[3-4]]。
為實現這一目標,通常會采用的設計思路為狀態標志,即定義一布爾型數組,賦值為全真或者全假,與采樣元素一一對應,如采樣元素被抽取,則其對應的狀態標志元素發生改變,標記為已使用,在下次抽樣過程中不會被重復抽取。另外一種常用的設計思路為,將已經抽取的元素從資源庫中刪除,實現不重復抽樣。基于這兩種設計思路,將分別設計論文抽檢系統與彩票抽獎機,具體展示算法執行過程,并進行性能分析。
2 論文抽檢系統設計
學位論文作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總結性成果,集中反映了研究生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因此論文質量綜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質量。論文抽檢系統,如圖2所示,即從學位論文資源庫中隨機調取一定比例的文獻,進行質量評估分析,如是否存在抄襲,論文學術水準偏低等情況。利用計算機平臺,可有效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使抽樣結果客觀公正[[5]]。
圖2 論文抽檢平臺系統結構
設計一包含十篇學位論文的資源庫進行算法模擬,隨機從中抽取三篇。對每篇文獻進行狀態標記,如果已經被抽取則算法重復執行,尋找未被抽取文獻。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一次執行random=1,文件1被抽取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二次執行random=7,文件7被抽取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三次執行random=7,文件7已經被抽取,算法重復執行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四次執行random=1,文件1已經被抽取,算法重復執行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第五次執行random=9,文件9未被抽取,算法結束,輸出隨機抽取三篇文獻
"文件1","文件2","文件3","文件4","文件5","文件6","文件7","文件8","文件9","文件10"
算法的執行過程為五次操作,其中第三次和第四次為重復抽取,算法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N)],N為系統資源總數,在此仿真過程中N為10。該算法在執行過程中,雖然進行了重復操作,但良好保持了數據庫中資源的完整性與次序,每次被抽取的文獻僅進行了狀態標記[[1]]。
3 篩除法隨機抽樣模型
約瑟夫問題(Issue of Joseph),有時也稱為約瑟夫斯置換,是一個出現在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中的問題。其通常算法模型為建立循環鏈表,稱約瑟夫環(structure-Joseph),每間隔特定長度就將結點元素刪除,直至剩下最后一個結點。以此為基礎,形成篩除法隨機抽樣模型。
購買彩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一種娛樂性投資。10選3彩票系統,即在10個數字中,隨機產生3個不同數字,單次中獎概率為[C310]。以此為模型,對篩除法隨機抽樣過程進行仿真。如圖3所示,構造一個池,將所有數字標注于球上,放入池中,每次隨機抽中一個,近似于“約瑟夫問題”,池中球逐次減少,算法執行過程中,不需要進行狀態標記,且不會產生重復取樣[[6-7]]。
圖3 使用被抽取元素構造池
如圖4所示,構造鏈表,每個節點存儲一個不同數字的字符元素,頭結點為空[[8][9]]。
圖4 抽樣元素鏈表
如圖5所示,第一次執行r.nextInt(11)=3,(0為起始位,產生0-10的偽隨機數,0位為鏈表頭結點),抽中字符元素“03”,執行鏈表刪除操作,并輸出抽中元素,鏈表長度減少;
圖5 第一次抽樣操作
如圖6所示,因鏈表長度減少,第二次執行r.nextInt(10)=6,(0為起始位,產生0-9的偽隨機數,0位為鏈表頭),抽中字符元素“07”,執行鏈表刪除操作,同時輸出抽中元素,鏈表長度繼續減少;
圖6 第二次抽樣操作
如圖7所示,因鏈表長度繼續減少,第三次執行r.nextInt(9)=4,(0為起始位,產生0-8的偽隨機數,0位為鏈表頭),抽中字符元素“05”,執行鏈表刪除操作,同時輸出抽中元素,程序執行結束。
圖7 第三次抽樣操作
算法共執行三次操作,選出“03”、“07”、“05”三個元素。該算法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M)],M為抽取樣本數,在此仿真過程中M為3[[1,10]]。
4 算法特點與性能分析
如圖8所示,為狀態標記法和篩除法兩種隨機抽樣方式的計算時間復雜度對照,狀態標記法的平均時間復雜性與資源庫元素數量有關,與被抽樣元素規模無關。篩除法的平均復雜性與被抽樣元素規模相關,與資源庫中樣本數無關。
利用篩除法進行隨機抽樣,算法執行簡潔,易于理解,方便編程實現,且平均時間復雜度明顯優于狀態標記法,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由于資源庫中抽樣元素被提取,資源庫的完整性和數據存儲次序被破壞。
5 結束語
篩除法和狀態標記法是利用計算機平臺實現不重復抽樣的有效方式,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狀態標記法抽樣基于數組操作,能夠在抽樣過程中保持數據庫的原始狀態,適用于文獻抽查、藥品質量檢驗、工業產品質量抽檢等多種領域。篩除法抽樣基于鏈表實現,算法結構更緊湊,降低了計算時間復雜性,該算法執行中先建立數據資源庫,數據提取完成后,資源庫不再被重復使用,為一次性的操作,可應用于投資分析,風險評估,通信系統仿真中各種隨機復雜噪聲環境的構建等。
參考文獻:
[1] 王軍鋒,賈建,申志偉.一種改進的隨機抽樣算法[J].電腦與信息技術,2006(2):63.
[2] 楊剛.簡單隨機抽樣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許昌學院學報,2012(5):22-23.
[3] 壽涌毅.并行工程項目調度的組合隨機抽樣算法[J].浙江大學學報,2006(2):345.
[4] 壽涌毅.隨機抽樣算法在多項目調度中的應用[J].管理工程學報,2005(3):32.
[5] 賀相春.基于WebService的學位論文抽檢系統設計與實現[J].軟件導刊, 2012(11):46-49.
[6] 羅來鵬,劉二根.基于Apriori算法的彩票預測[J].決策參考,2007(3):48-49.
[7] 洪晶,柳炳祥,程功勛.一種基于Apriori算法的彩票數字組合數據挖掘[J].福建電腦,2005(9):92.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elaboratedhasbeen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merit,introducedwas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function,theprincipleandthedesignprocess.Ishangingthemovementcontrolsystemisoneofincontrolengineeringdomainimportantapplications,itsmaintargetistoiscontrolledtheobjectthemovementcondition,includingpath,speedandpositionimplementationcheck.Themovementcontrolsystemcompareswithothercontrolsystems,hasthesystemmodelsimply,thecheckalgorithmisunitary,alsonotcomplexcharacteristicandsoonnon-linearityandcouplingsituation.Alsoispreciselybecausethemovementcontrolsystemcanimplementtothepath,therunningrate,thepointingaccuracyaswellastherepetitionprecisionaccuracycontrolrequirement,hasthebroadapplicationforegroundineachcategoryofcontrolengineering,thereforethemovementcontrolsystemhasatpresentbecomeinthecheckstudyapplicationdomainverymuchsignificanttheresearchdirection.Throughthe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tosteppingmonitorcheck,implementedthemotor-driventocausetheobjectatontheboardwhichinclinedthemovement,ThecontrolsectionistheSST89E52monolithicmicrocomputerwhichSSTCorporationproducesprimarily,withwhenthe1602LCDliquidcrystalscreenandaccordingtoturnedhasimplementedwiththeuserinteractive,throughthekeyboardentrydifferentcontrolcommand,theliquid-crystaldisplaywasallowedtodisplaythesettingvalueandtherunthecoordinates.TheelectricalmachinerycontrolsectionusedLM324Nfourtotransportputsandisconnectedtheelectronicprimarydevicevoluntarilytodevelopthe42BYG205steppingmonitoractuationelectriccircuittoimplementtheelectricalmachineryaccuracycontrol.Thealgorithmpartiallyforwillsuitthemonolithicintegratedcircuitsystemtooperatecarriesonoptimizesmanytimes,willreducethemicroprocessortheoperand.Hascompletedtheobjectvoluntarilythemovementandaccordingtothedifferentsetuppathmovement.
KeywordsMagneto;1602LCD;LM324N;Drivecircuit
選擇步進電機時,首先要保證步進電機的輸出功率大于負載所需的功率。而在選用功率步進電機時,首先要計算機械系統的負載轉矩,電機的矩頻特性能滿足機械負載并有一定的余量保證其運行可靠。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各種頻率下的負載力矩必須在矩頻特性曲線的范圍內。一般地說最大靜力矩Mjmax大的電機,負載力矩大[1]。
選擇步進電機時,應使步距角和機械系統匹配,這樣可以得到機床所需的脈沖當量。在機械傳動過程中為了使得有更小的脈沖當量,一是可以改變絲桿的導程,二是可以通過步進電機的細分驅動來完成。但細分只能改變其分辨率,不改變其精度。精度是由電機的固有特性所決定。
選擇功率步進電機時,應當估算機械負載的負載慣量和機床要求的啟動頻率,使之與步進電機的慣性頻率特性相匹配還有一定的余量,使之最高速連續工作頻率能滿足機床快速移動的需要。
基于單片機的懸掛運動控制系統,具有硬件電路結構簡單,精確度高,抗干擾性強等優點。
1.2課題目的
培養綜合運用四年大學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從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體驗一個科研項目開發的全過程,學會單片機開發應用方法,鍛煉應用能力,動手能力。本課題設計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基于單片機的應用系統開發項目,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這次畢業論文及設計,檢驗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教育的培養效果,并且使學會閱讀、利用英文文獻資料,閱讀并翻譯外文資料的能力,學會設計報告和論文。
1.3課題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種方便于生活的自動控制系統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以單片機為核心的自動門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標志了自動控制領域成為了數字化時代的一員[3]。它實用性強,功能齊全,技術先進,使人們相信這是科技進步的成果。它更讓人類懂得,數字時代的發展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將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
通過對“微機控制自動門系統”的研究和設計,精心撰寫了微機控制自動門系統論文。本論文著重闡述了以單片機為主體,LED點陣顯示芯片及步進電機為核心的系統。
本設計主要應用SST89E58作為控制核心,LED點陣顯示芯片、步進電機、壓力傳感器、電位器相結合的系統。充分發揮了單片機的性能。其優點硬件電路簡單,軟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統可靠,性價比較高等特點,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參考價值。
1.4應解決的主要問題
在基于單片機的懸掛運動控制系統中,主要分三個部分設計,一個是輸入和鍵盤顯示模塊;另一個是步進電機驅動模塊;第三個是最小系統和輸出模塊設計。主要解決的問題是:
1.單片機最小系統硬件設計;
2.步進電機驅動模塊設計;
3.輸出部分的軟硬件設計;
4.主程序設計;
5.繪圖板的設計。
1.5技術要求
設計一電機控制系統,控制物體在傾斜(仰角≤100度)的板上運動。
在一白色底板上固定兩個滑輪,兩只電機(固定在板上)通過穿過滑輪的吊繩控制一物體在板上運動,運動范圍為80cm×100cm。物體的形狀不限,質量大于100克。物體上固定有淺色畫筆,以便運動時能在板上畫出運動軌跡。板上標有間距為1cm的淺色坐標線(不同于畫筆顏色),左下角為直角坐標原點。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課題來源1
1.2課題目的1
1.3課題意義2
1.4應解決的主要問題2
1.5技術要求2
第2章方案論證4
2.1可行性研究4
2.1.1經濟可行性研究4
2.1.2技術可行性研究4
2.1.3方案提出5
2.1.4方案分析5
2.1.3方案確定7
2.2需求分析7
第3章過程論述8
3.1概要設計8
3.1.1系統功能設計8
3.1.2系統結構設計8
3.2詳細設計9
3.2.1硬件設計9
3.2.2軟件設計19
第4章系統測試28
4.1硬件測試28
4.2軟件測試28
4.2.1單元測試28
4.2.2集成測試30
4.2.3功能測試31
4.2.4測試結果32
結論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