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化學分析工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1: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化學分析工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化學分析工論文

篇(1)

2注重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滿堂灌難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需要越來越高,傳統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人才培養需要,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堂互動是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發生的具有促進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進而達到師生心理或行為的改變[3]。加強課堂互動,既可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又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課堂提問、現場解題、專題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師教學過程中,同時對一些性格內斂、自信心不足的同學進行語言鼓勵并分析參與課堂互動的益處,讓他們在分析化學課堂中也能積極參與互動并逐漸找到自信,學生參與互動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3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習理論知識主要是想把它運用于實踐當中,所以分析化學課堂教學要與分析化學實驗內容緊密聯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把實驗原理潛移默化到理論教學中來,例如在講授酸堿指示劑的時候,教師要向學生解答為什么用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時一般采用甲基橙指示劑,而用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時以酚酞為指示劑,減少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實驗操作的疑惑。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結合實驗中的問題,采用啟發式、提示式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并能達到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4優化考核方式,增強考核方法科學性

成績考核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檢驗“教”與“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傳統的考核方法中,期末考試占有很大的比重,平時成績考核不夠全面,不僅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不能做到全程考核學生學習效果,以這種方式評定成績,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使社會對人才質量的判斷出現偏差。我們可以結合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要求,對分析化學課程考核方法進行改進,首先將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重由之前的20%提高到30%,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學期末的考試壓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平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增加平時成績的考核指標,平時成績由課后練習題成績、課堂討論成績、課程小論文成績、課堂筆記成績和考勤成績等幾部分組成,并且每個考核指標均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比如課后練習題成績,首先精選練習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給出標準答案和評分標準,分析化學課程總共布置10次課后練習題,學生課后練習題最終成績為10次課后練習題的平均成績;最后期末考試根據本課程特點,在考查學生知識點情況的前提下,增加知識應用性強的綜合題比重,以檢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進后的分析化學課程考核方式可以全程、全面地檢查和督促學生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更能科學地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該考核方式受到了學生的好評。

篇(2)

二、能更好地講清重點、突破難點、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大和轉折》一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由于歷史具有“既往性”的特點,人們只能借助于文字、文物或遺跡來間接認識。因此,在講這一問題時,利用多媒體電腦建模和模擬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一歷史情境。即把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地圖用計算機語言編成程序,在地圖上,斯大林格勒西北、西面、西南、南面均畫上希特勒法西斯符號,并依次標注(1)工業區、(2)蘇軍重兵防守、(3)蘇軍防守空虛、(4)高加索地區——蘇聯重要的產油區。然后,讓學生來模擬,從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該怎樣進攻斯大林格勒。學生興趣盎然地慎重操縱鼠標,當光標指在(1)(3)(4)時屏幕上顯示“對”,當光標指在(2)與(1)(3)(4)中任何一個或兩個或三個之組合時,屏幕上顯示“錯”。通過演示,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加深了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的理解。

三、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鞏固所學知識

在歷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儲存信息的功能,設計習題庫系統,讓學生根據習題要求操縱鍵盤,進行作答。

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

A.帝國主義戰爭B.由帝國主義戰爭轉變為反法西斯戰爭

C.反法西斯戰爭D.亞非拉的民族

學生用光標分別點擊A、B、D,屏幕上均顯示“錯”。點擊C,屏幕上顯示“對”。這既避免了老師重復批改作業的繁重勞動,又使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程度。國外的研究資料表明,人們通過語言形式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能夠記憶的內容可達65%。可見,運用以聲、光結合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于提高學習效率,鞏固所學知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講抗美援朝一節時,播放錄像《抗美援朝》節選,錄像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A.戰爭的兩個階段:1.從50.10-51.5,中朝軍民五戰五捷,殲敵23萬,把敵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扭轉并穩定了戰局,美軍被迫在開城進行停戰談判。2.51.7-53.7,美帝邊談邊耍花招,妄圖占領朝鮮更多的土地,中朝方面針鋒相對。美帝破壞談判,發動秋季、冬季攻勢,并滅絕人性地進行細菌戰、絞殺戰。

B.突出志愿軍英雄人物,如、、楊根思等。

C.突出國內人民的支援:國內捐款合起來能買3710架飛機,廣大青年積極報名參軍。

D.主席的兒子作為一名志愿軍戰士參加了抗美援朝,并把自己的鮮血灑在了朝鮮的國土上。

學生通過看錄像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從中受到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

五、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歷史知識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歷史教學擔負著重要的思想教育任務。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把這些內容具體、生動、直觀地展現出來。并且使思想教育富有成效。在講授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暴行時,讓學生觀看《屠城鐵證》、《》、《黑太陽731》等電影,當學生看到影片中日本侵略者奸燒殺,把中國人當靶子練刺刀,并進行殺人比賽這些血淋淋的鏡頭時,強烈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他們對侵略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油然而生。

六、有利于記錄、傳播和儲存教育教學經驗,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

篇(3)

帕特里克·懷特(1912-1990)是澳大利亞文壇的執牛耳者,也是澳洲迄今為止唯一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人樹》被評論界認為是懷特文學創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評論界對《人樹》的研究多集中在主題分析或寫作技巧上,還鮮有人從異化的角度對《人樹》中的人物性格,尤其對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艾米的形象進行深人的挖掘。而本文正是試圖填補這一空白,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異化可以說是西方文學中一個由來已久的重要主題,尤其到了現代主義作家那里,這一主題得到全面的拓展和深化。異化是指在異己力量的作用下,人喪失了自我的本質,喪失了主體性和精神自由,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精神創傷和心理變態。其結果便是人喪失了理性的,,意志的能力,成為某種不可知的力量的受害者。艾米是((人樹》中性格近乎扭曲,有著嚴重變態心理的一個重要人物。一個被異化的人的自我喪失,失卻精神自由,人格趨于分裂等特征在她身上表露無遺。艾米“不以自己是自己力量和自身豐富性的積極承擔者來體驗自己”,而覺得自己是依賴于自己之外的某種力量。于是,她對所依賴的某種力量產生極強的依賴性和占有欲,迷失自我,成為一個與自我相異化的人。

艾米對丈夫斯坦懷有強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結婚之前,“她還沒有愛過任何人”,也“還沒有被人愛過”,“除了母親在臨死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懷著一種焦急和煩躁的心情給過她一點點愛”。于是,童年時代愛的缺失為她日后一旦發現愛,獲取愛便產生極強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埋下了伏筆。婚后的艾米體味到愛情的甜蜜。但這種甜蜜很短暫。斯坦的沉默寡言和疏遠,使得艾米越是深愛斯坦,越是感到愛的缺失,越是深陷于一種愛的激情中無法自拔。她對愛越來越貪婪。“她確很貪婪,對面包;一旦發現之后,對他的愛。”艾米甚至把斯坦視為自己的上帝,“上帝的慈悲只是表現在集市結束,大車回來時轆轆的車輪聲。上帝的愛便是印在她唇上深深的親吻。”然而,“人供奉給上帝的越多,他自身中留存的越少”,直到“這個男人吞噬了這個女人”。她越來越深陷于對斯坦的占有欲中無法自拔,也越來越的在感受著自我的喪失中惶惶不安。所以艾米常常處于一種害怕失去歸屬感的焦慮當中。對她而言,斯坦就是她的歸屬。因此,他對斯坦的愛情時常伴隨有歇斯底里式的狂熱和奮不顧身。“如果需要的話,她可以迸發著愛的呼聲引頸就戮”。然而,盡管她自信“她對他熟悉得連每一個毛孔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始終“她還是沒能把丈夫成功地‘吞噬’了”。當她最后一次“用她的身體和意志所蘊藏的全部力量,緊緊地抱著他”時,她抱住的只是一具已經冰冷了的尸體。 艾米強烈的占有欲還體現在他對兒子雷的感情上。艾米對雷的感情超出了常理中的母愛之情,顯得扭曲和變態。雷剛出生時,艾米就坦言她“就能把他吃了!她對他真是愛不夠,甚至那種長久的,要吞下去似的親吻也不能發泄她心中的愛”,她甚至盼望“他能再平平安安地回到她的肚子里”,那樣,雷就可以永遠為她一個人所獨占。這也是為何艾米一開始不喜歡雷的妻子埃爾西,而在知道雷并沒有完全被妻子所掌握時,“懷著這樣一種可憐對方的心情”,她開始喜歡埃爾西了。她甚至都不想與斯坦分享兒子,所以在斯坦和雷發生齡齲時,她會產生古怪的快樂。總之,她只想獨享對兒子的占有權。任何人對兒子的共享都會招致艾米的嫉妒和怨忍。

艾米窮其一生都是活在強烈占有欲的奴役中,失去了自我,沒有絲毫的精神自由可言。在言及女兒塞爾瑪的婚姻時,來看艾米和斯坦之間一段簡短卻意味深長的對話:

“可她真的得到他了嗎,斯坦?”她急切地望著丈夫的臉。

“她得到他了嗎?”

篇(4)

 

鋁土礦是一種土狀礦物,化學成分為Al2O3·nH2O,所含大部分為一水或三水鋁石礦物,少部分為高嶺石、蛋白石、赤鐵礦等其他礦物。鋁土礦常含Si、Fe等雜質。鋁土礦及粘土的主要分析項目為Al2O3及SiO2, Fe2O3、TiO2、CaO、MgO等組份也需要測定。

目前鋁土礦中常見組分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傳統的化學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復雜,操作程序繁瑣,耗時費力,分析誤差較大。X射線熒光光譜(XRF)分析法具有多元素同時測定,分析范圍廣,精密度高,簡單快速,對環境無污染等優點。本方法采用熔劑熔融處理樣品,消除了樣品的粒度效應、礦物效應等不均勻性的影響。

1、實驗方法

1.1儀器測量條件和主要試劑

日本理學公司生產的波長色散全自動X射線熒光光譜儀(ZSXPrimusⅡ型)。端窗銠鈀X射線管,最大功率4Kw、30µm超薄窗、最大工作電壓60Kv、最大工作電流160mA。

高溫熔樣爐;Pt-Au專用坩堝。

Li2B4O7,Li2CO3,200g/L的NH4Br水溶液備用。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科技論文,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元素測量條件見表1

篇(5)

引言

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是發展和應用各種理論、方法、儀器和策略以獲取有關物質在相對時空內的組成和性質信息的一門科學,又被稱為分析科學(Analytical Science)。該課程內容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大部分。化學分析包括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驟;分析化學中的誤差與數據處理;分析化學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容量分析方法和重量分析法。化學分析部分的理論和方法是分析化學的基礎。儀器分析包括原子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分子光譜法(紫外一可見吸收光譜法、紅外吸收光譜,分子發光法);電化學分析法(電位分析法、電解與庫侖分析法、伏安法與極譜法);色譜法(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等。分析化學既有嚴密、系統的理論,同時又有很強的實用性,是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的學科。通過本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各類分析儀器的測量原理,并建立起嚴格的“量”的概念;了解儀器的結構及各類分析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及局限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初步具有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分析方法的能力,并與實驗課程相配合,初步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教學體會。

重視理論教學

1.教學中抓住重點、難點。分析化學內容比較繁雜,涉及到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電化學等方面的內容,學生普遍反映這門課程內容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抓住主要脈絡,抓住教學的重難點,舉一反三,將抽象化知識盡量簡單化。如波譜分析部分學生反映抽象、難理解,但這部分是重點之中的重點,講授時要慢講,并結合有機化學的結構式多舉實例,多用一些圖譜解析實例給大家講解,就容易多了。另一方面則要善于歸納總結。例如:整個分析化學包括兩大主要內容: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現列舉如下:

分析化學

容量分析配位滴定法

酸堿滴定法

氧化還原滴定法

沉淀滴淀法

重量分析

儀器分析電化學分析

光譜分析IR

UV

NMR

質譜

色譜分析TLC

GC

HPLC

這樣分析化學的主要脈絡就理清了,掌握這個脈絡,有利于學生記憶。

2.注意交叉學科之間的聯系。分析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等化學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論的一門科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聯系。如:化學分析部分及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要充分掌握化學平衡理論在分析化學中的具體體現和實際應用,與無機化學、物理化學中的溶液理論緊密聯系起來,理解各類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發現反應過程中各種平衡狀態,各成分的濃度變化。

3.培養自學能力。以往教學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既乏味又不生動,學生只是機械地聽,時間長了學生不善于動腦思考。因此在教學中,采用講清基本原理的同時,讓學生完成一些相關內容的論文。比如,在講高效液相色譜法時,因學生不能進行實際操作,很難了解它們用處的真正意義。但在教學同時,讓學生寫出相關論文,如“HPLC在……方面的應用”等,這樣學生既能練習查閱文獻,又能了解此種方法的應用的重要性。

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驗教學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通過教學及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學生可理解消化課堂所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驗證,同時實驗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學生實驗水平為此我們采取了一些方法。

1.課前寫預習實驗報告。寫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這樣學生在上實驗課之前就已初步了解所要上課的內容了,待老師講完后再動手做就事半功倍了,而且,很快掌握理論與實踐結合,理論課上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就豁然開朗了。

2.課堂上老師提間,學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提問是很古老的方法,但效果還是得到肯定。有時有的學生還是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雖寫了預習報告未必認真思考,若課堂提問的話,學生在預習時就會認真去考慮實驗所涉及的內容,這樣促使學生去復習課本知識和主動查閱資料,這樣既提高學生積極思考能力又加深了對理論教科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3.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分析化學中波譜解析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只空講原理學生很難接受,若讓學生自己結合有機合成實驗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合成化合物,然后利用分析化學中波譜學知識,讓學生親自對自己所合成的化合物進行測譜,如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譜、質譜、碳譜等,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波譜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的能力,同時也真正懂得分析化學對于藥學專業人員的重要性。

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1.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現代教育理念——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的指導下,我們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征,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要結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設計。

課堂講授:

在認真提煉基礎性內容的同時,重視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人擴充性知識,使學生了解新方法,為實驗教學及今后的走向工作崗位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問題教學:

老師先提出問題,由學生在實驗中去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決。有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啟發式教學:

聯想式啟發、對比式啟發、由淺人深啟發、總結式啟發等方法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演示教學:

針對難度較大或精細程度較高的實驗,由老師演示,然后由同學操作,老師在旁邊親自指導,便于學生準確掌握。

參觀式教學:

在定量化學分析授課期間,組織學生下廠實習,了解企業的情況,增加學習的興趣。

2.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多媒體由于具有文字、圖表、動畫、聲音,可以刺激學生感觀系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拓寬教學內容,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進度。

實際運用中,要注意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的結合。實踐表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由于不需要板書,速度快,使部分學生的思維速度跟不上,整體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發現對易理解的內容,學生表現非常活躍,對難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學生往往表現欠佳,如采用經典方法進行板書、講解則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公式推導,計算舉例應用板書、講解也能獲得良好的收效。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篇(6)

關鍵詞:

化學分析實驗;全英文;教學方法

分析化學通過一定的測試方法,鑒定物質的化學組成、測定物質的含量、確定物質的結構和存在形態及其與物質性質之間的關系等,“量”是分析化學的核心。化學分析實驗課是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向學生提供了正確熟練掌握分析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并讓學生在實踐中強化對分析化學“量”的核心概念的理解[1]。中外國際化合作辦學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途徑,也是目前國內各高校普遍開展的創新辦學模式,通過整合國內外高校教育資源和理念,推進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專業人才[2]。國際化合作辦學的重要特征是采用世界通用語言——英語構建國際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并采用全英文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全英文的授課環境中接受專業知識和前沿信息的教育,培養學生采用英語進行專業學習的能力,以期盡快適應后續國外高校的授課模式。目前,國內一些分析化學教學團隊已開展了分析化學理論課雙語[2-4]或全英文[5]教學方法的有益探索,但關于化學分析實驗課程全英文教學方法研究的報道較少。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于2010年正式開展了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的化學“2+2”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化學“2+2”學生第一、二學年在中山大學就讀,第三、四學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就讀化學科技專業,學生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化學專業課程均采用全英語教學。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是化學“2+2”專業學生第一學年的專業必修課,與化學分析(全英)理論課同學期授課[5]。在前期化學分析(全英)理論課建設的基礎上,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進行了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建設,并已對兩屆學生開設了該課程,研究了化學分析實驗課程全英文教學方法,取得了初步的經驗,現將該課程的教學模式及方法介紹如下。

1課程特點

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是化學“2+2”國際合作辦學項目教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化學分析(全英)理論課緊密聯系,是分析化學的“啟蒙”課程之一,是修習后續儀器分析及儀器分析實驗課程的重要先導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計劃學時數為54學時,內容涉及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等相關內容的基本操作及實驗。化學“2+2”學生在學習了化學分析(全英)理論課,掌握了化學分析基礎知識后,通過該實驗課程進一步熟練、掌握化學分析實驗的英文術語及基本操作和技能,強化學生對分析化學“量”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從“會學”到“會用”,培養學生從事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以及嚴謹的科學思維方法和作風,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即采用精選的英文教材或講義,指導教師在實驗前有限的講解時間內,在實驗室現場使用英文完成授課與演示,并在實驗過程中采用英文與學生交流,進行指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采用英文進行交流、討論,采用英文撰寫實驗報告,參加英文試題的口試及實驗操作考試。因此,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是具有很強即時性的實踐課程,學生需要在聽完短暫的實驗前講解后立刻動手操作,獲得準確的測定結果,并撰寫出科學的、邏輯性強的、簡潔的實驗報告。與化學分析(全英)理論課不同,學生無法在課后反復練習相關的實驗操作,因此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要求學生有很好的專業外語“聽、說、讀、寫”能力,即能聽懂講解,能與指導教師流利交流,能快速準確地閱讀英文教材及文獻,能準確流暢地撰寫英文實驗報告。然而,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在大一下學期開設,受眾群僅修習過基礎無機化學(全英)課程,并未形成較為完善的化學知識網絡;同時,大一學生尚未學習化學專業英語的相關課程,專業英語能力薄弱。因此,如何讓學生“會聽”、“會講”、“會做”、“會寫”成為該課程成功與否的關鍵。任課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分析化學專業知識、實驗技能及良好的英語功底外,還應能結合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特點,研究并采用合適的全英文實驗課程教學方法講授該課程,方能實現該課程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獲益。

2教材建設

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以訓練學生的規范操作和基本實驗技能為目的,通過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分析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所選擇的實驗內容應能與理論課相互聯系、印證,使學生能通過實驗操作“點對點”地解讀化學分析的知識點。其次,由于大一學生專業英語能力薄弱,選用的全英文實驗課教材語言應準確易懂,既符合國內大一學生的英文水平,使其能“看懂、學會”,還能滿足國際合作辦學課程體系的要求。

2.1多元教材體系

優秀的英文原版化學分析實驗教材[6,7]較少且年份久遠,目前許多英文實驗教材經常以附錄的形式收錄于理論課教材中,其內容多為驗證性實驗,較少涉及化學分析實驗背景知識的介紹及開放設計實驗等內容。因此,面向中國學生的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教材,應以優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為主要參考書。自編的英文實驗講義著重介紹化學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實驗背景知識及實驗報告寫作規范等,同時提供化學分析課程專業術語中英文對照詞匯表供學生查閱。由于專業英語寫作對大一學生的挑戰最大,因此本課程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對于課程伊始的練習性質實驗,實驗講義中有配套的實驗報告模板供學生學習報告寫作,學生在完成實驗后填寫實驗報告模板中留空部分(如某些重要的實驗步驟、實驗數據表格等)即可;而隨著實驗課程的深入,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下最終完成設計實驗,并撰寫出完整流暢的英文實驗報告。

2.2實驗內容選材

本課程實驗內容的選材可以分為3個層次:練習性實驗、常規測定實驗及設計實驗。練習性實驗是最先開設的一類實驗,以訓練學生基本操作和實驗技能為目的,如“酸堿滴定練習”、“天平操作練習”等,通過實驗學生將熟練掌握滴定管及天平的正確操作。常規中文授課的化學分析實驗課程由于沒有語言障礙,練習性實驗的講解較為簡略,學時數很少。但是,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面向大一學生采用全英文授課,為了使學生能順利渡過最初的語言關,并夯實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該課程加大了練習性實驗的講授時長和學時數。通過練習性實驗,學生不僅學習了基本操作,還能全面了解并初步適應化學分析實驗的全英文授課模式,學會“充分預習-認真實驗-及時撰寫報告(復習)”的實驗課程學習方法。常規測定實驗是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的主體內容,涵蓋了四大滴定、重量法及分光光度法等主要內容。學生在順利渡過語言關后,通過該部分實驗內容進一步熟悉化學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系統學習各種化學分析實驗方法,鞏固化學分析理論課上的相關知識點,學會“理論-實踐-理論”的思維模式,并能完整撰寫流暢的英文實驗報告。在完成一系列常規測定實驗后,本課程還將引入命題式設計實驗,其模式為:命題-學生提交設計方案-師生討論修改-實施實驗-提交報告-課后點評。學生需要從查閱英文文獻開始直至撰寫提交實驗報告,獨立把握實驗的全過程。通過設計實驗,學生將融會貫通化學分析基本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創新精神。設計實驗結束后,學生將按照學術論文的格式用英文來撰寫報告,對實驗結果進行凝練和科學表述,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量”是分析化學核心的概念。3個層次的實驗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給予學生多方位漸進式的實驗訓練,最終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分析化學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3“互動引導型”教學方法

實驗課與理論課授課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參與整個實驗、獲得數據并整理報告的全過程,方能掌握實驗技能并鞏固相關的知識點。學生通過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不僅應學習化學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思路,還應培養分析化學專業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應讓學生成為實驗課程的主角;而教師應作為引導者,通過與學生的充分互動交流,幫助學生完成實驗課程的學習。因此,本課程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互動式實驗教學模式,教師在實驗課程授課過程中是引導者的角色,通過給予學生合理的建議和引導,使學生能自如地把握整個實驗過程,為學生提供自覺多次獲取化學分析知識點和提高實驗技能的機會。

3.1“問題引導型”課前講解

實驗課開始時,教師首先采用全英文方式點評上次實驗并點評實驗報告,歸納總結出現的問題及注意事項,并與本次實驗課程銜接。講評過程中側重點評學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操作規范問題以及實驗結果的準確表達。讓學生通過課前講評回顧前一個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上節課中所出現的專業術語,從而加強全英文實驗課程的印象與效果。接著,教師用中英文雙語模式向學生介紹本次實驗課的專業詞匯及用法。專業詞匯的學習采用互動造句及提問的方式進行,時間大約控制在5分鐘左右。然后,教師采用全英文方式介紹本次實驗的要點,包括基本原理、實驗步驟及操作要領等,期間要演示實驗中的重點操作(如滴定管操作、搖瓶操作、定容操作等)并進行詳細的解說,采用國際上廣泛采用的“問題學習法”(problem-basedlearning)進行講授,通過適當提問、引導,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過程。由于大一學生專業基礎相對薄弱,同時考慮全英文授課可能存在的信息傳遞損失問題,課前講解應輔以相應的課件展報,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授課內容。課前展板中對少許重要信息(如關鍵步驟、條件、試劑、操作等)留空,讓學生聽課后現場填寫,以增強現場記憶。同時授課過程中應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提問檢查,增強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勤思考、巧動手、帶著問題做實驗的良好習慣。

3.2“互動引導型”的實驗指導方法

在學生開始實驗一小時內,教師應逐一觀察、巡視每位學生的基本操作,采用英語口頭糾正學生的基本操作規范。若有學生聽力薄弱,應輔以示范實驗,使學生確實意識到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增加巡視次數,及時糾正學生的不當操作,并使用英語與學生交流、溝通。對學生所提的問題,使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行發現并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養成獨立思考、善于動手的實驗能力。特別對于聽力、口語薄弱的學生,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多創造互動交流的機會,鍛煉其英語表達能力。比如在進行絡合滴定實驗“水的總硬度測定”時,需要在pH≈10的氨性緩沖溶液中,采用鉻黑T為滴定指示劑,測定Ca和Mg的總量。許多學生會問為何不采用鈣指示劑,此時教師并不正面回答鈣指示劑不適合在pH<12的非強堿性溶液中使用,而是提示學生金屬指示劑均有其適合的pH,需在滴定過程中采用合適的緩沖溶液,引導學生思考氨性緩沖溶液是否滿足鈣指示劑的使用要求。于是,學生會想到氨性緩沖液的pH≈10,此時不適合采用鈣指示劑,若把溶液的堿度調到pH>12,Mg又會沉淀,造成巨大的滴定誤差,故此鈣指示劑不適合作為水總硬度測定的指示劑。通過互動啟發式的引導,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同時也深刻理解隱含在問題背后的原理,有助于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驗,互相印證。實驗結束后,學生將獲得的原始數據提交給指導教師檢查,此時教師可與學生就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點評,也可利用這段時間指導學生提高實驗報告的寫作水平,改進實驗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大一學生的語言基礎薄弱,在撰寫全英文化學分析實驗報告時非常需要指導教師一對一、點對點的指導,針對性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寫作能力。通過“一對一”實驗報告點評環節,學生在報告寫作方面均有明顯提高,到課程結束時均能寫出科學、簡潔、表達準確的全英文實驗報告。

3.3考核方法

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的特點及目標決定了該課程不僅傳授化學分析基本實驗技能,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專業英語表達能力,因此課程采用多方位綜合考核方式考查學生的化學分析基本技能及專業英語能力。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總成績由每個實驗的成績,加權操作考試成績進行評定。每個實驗的成績由實驗預習情況、實驗操作、實驗報告3部分構成,每次實驗的累計成績占總評成績的70%,因此要求學生更多地關注實驗過程及細節,認真地做好每一個實驗,方能最終獲得好的實驗成績。操作考試由單元操作考核及期末實驗考核組成,占總評成績的30%。單元操作考核在學習完練習性實驗模塊后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基本操作;期末實驗考核要求學生當場完成一個命題設計實驗,并完成英文實驗報告。無論單元操作考核還是期末實驗考核均包含口試及實驗考核環節,學生在開始實驗之前先要通過口試環節,采用全英文方式回答教師的英文提問,提問內容包括設計實驗原理、操作細節等,在實驗結束之后學生也需要用英文向指導教師報告結果,之后方能開始撰寫報告。通過多方位的全英文考核方式,將全面考查學生化學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專業語言能力,為后續進入國際合作辦學方的大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4教學效果與經驗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2012及2013級修讀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的化學“2+2”學生共99人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學習效果回訪,共回收有效問卷82份。結果表明:93%的學生認為基本能適應全英文實驗課程授課模式;98%的學生認為通過該實驗課程的學習能較好地掌握化學分析的基礎實驗操作技能與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初步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及細致嚴謹的科研作風;96%的學生認為通過課程的學習對化學分析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感性、深入的理解與認識,能與理論課程知識體系進行相互印證,鞏固理論課學習效果;92%的學生認為通過該課程學習擴大了專業詞匯量,提高了采用專業英語進行交流和寫作的能力;93%的學生認為該課程能基本與后續國際合作辦學方的課程體系相銜接,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為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96%的學生認為所選擇的實驗內容豐富實用,能與化學分析理論課程緊密掛鉤,配套的講義或教材適合于該全英文課程的教學需求,語言準確易懂;93%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考核形式能較好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真實反映知識掌握的程度;98%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授課老師能糾正并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及時認真批閱實驗報告,并解答學生實驗過程中的疑問,使學生獲益;99%的學生認為該課程的授課老師嚴謹認真,熟悉課程專業知識體系,語言表述準確清晰。

5展望

通過兩屆化學分析實驗(全英)的實際授課及課程建設,我們總結了化學分析全英文實驗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國外優秀英文原版教材為主要參考書,輔以自編的英文實驗講義,構建了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教材體系;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互動式實驗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實驗課程的主體,自如地把握整個實驗過程,提高了學生化學分析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專業語言能力。該課程適合于化學“2+2”國際合作辦學課程體系的教學目標要求,課堂效果良好,學生反饋及評價良好。當然,由于時間限制,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首先,雖然初步構建了化學分析實驗(全英)課程教材體系,但目前尚無適合于中國高校化學專業國際合作辦學的化學分析實驗教材,因此應加強全英文實驗教材的建設,編寫出更多英語準確易懂,符合國際化學教育體系的優秀全英文實驗教材。其次,全英文實驗課程教學要求任課教師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實驗技能及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目前師資力量非常匱乏。可進一步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全英文教學師資力量的培養,同時進一步提高已承擔全英文課程教師的授課水平,充實分析化學全英文教學的師資力量。

作者:張卓旻 李攻科 單位: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鄒小勇,馬志玲,黃濱,胡玉玲,李攻科.大學化學,2006,21(4),30.

[2]潘祖亭,郭志謀.大學化學,2003,18(6),30.

篇(7)

現代科技發展的特點使得學科間交叉與滲透,近代生命科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的迅速發展給《分析化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限的教學時數不可能把方方面面的內容都講到,只能以點帶面地去講,并且結合專業領域的實際應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目前的環境工程專業《分析化學》教材的內容和體系基本上是以經典的化學分析為主,主要是四大滴定分析,即酸堿滴定、氧化還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分析,如果只是簡單地闡述這些滴定的原理及其方法會有些枯燥,缺乏和專業的聯系。例如,在講授酸堿滴定時,我們可以把這個知識點和環境污水處理過程聯系起來,污水處理中對各種不同酸堿性水處理的實質上就是酸堿相互滴定問題,讓學生了解酸堿滴定這部分內容與所學專業是緊密聯系的,是不可忽視的內容。又如,在講授沉淀滴定時,可以結合水體中污染物可能發生的沉淀溶解反應,通過計算分析溶解度及其可能影響因素,就可以利用沉淀溶解平衡關系預測污染物溶解或沉淀作用的大小。通過這種與專業應用結合的方法講解,可以避免原有教材內容簡單、枯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理解《分析化學》基礎課的重要地位,重視今后的學習。

二、注重知識體系的銜接

眾所周知,《分析化學》公式多,概念更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課程體系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許多公式只是一些基本公式的繁衍或不同的表現形式,在授課時,只要幫助學生理清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銜接關系,把握住它們之間相互連接的線索,那么學生學習起來就會顯得游刃有余。因此,做好《分析化學》各知識體系的銜接工作對于講好《分析化學》尤為重要。此外根據課程內容,《分析化學》所用的方法可分為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二者各有優缺點,相輔相成。教師在授課時,除了要講好講透化學分析原理之外,一定要注意合理結合實驗教學以及儀器分析技術,并且應適當調整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在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比例,從整體上系統地把握全書的內容,時時刻刻突出主線,應用主線。

三、建立科學的考評制度

在大學基礎課程的教學中,通常是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以此來評價教學效果。這樣的方法能綜合考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但是,傳統的平時成績一般僅僅包括平時作業、課堂考勤和課堂提問。這樣的形式太單調,不能突出那些對《分析化學》比較有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的同學。因此,我們可以把平時成績的內容擴大化,例如鼓勵學生對其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課外閱讀,通過課下查資料來寫一些相關小論文;同時積極開展與《分析化學》相關的課外活動,俗話說“得法于課內,收效于課外”,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分析化學》問題的辯論會、有關化學污染的調查等活動。這樣既鞏固了課內所學知識,發展了運用能力,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向社會生活的延伸。這樣,平時成績不僅包括作業、課堂考勤、課堂討論、小論文,而且也包括學生平時在《分析化學》課外活動的參與情況。另外,期末考試,我們對考試內容及形式也可進行變通,改變傳統的整篇死記硬背題目的做法,我們加一些考察學生創新思維的題目。這樣,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篇(8)

1 怎樣做“教學名師”?“教學名師”工程為廣大教師指出了努力追求的方向。“教學名師”要有一定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使過去長期困擾“誰教得好”的軟尺子有了硬標準:

“教學名師”要有高尚的師德和真摯的教育感情。他們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教師職業道德,敬業愛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有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我校首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得主史啟禎教授就是這樣的人。史啟禎教授除了在外開會和生病,每日(包括假期)都早早來到辦公室,思索著學科的發展,精心的耕耘,在爽朗的笑聲和細語中與學生探討論文和教材。他說:“教師應該用自己的風范來影響感化學生,更要用自己最真摯的情感關心和愛護學生。”

“教學名師”要有扎實寬厚、廣博精深的知識結構。教師知識淵博,思維活潑,才能在教學中把握全局,融會貫通。史啟禎教授曾三次赴美國西北大學與美國科學院院士、原美國化學學會主席巴索洛教授合作、學習,巴索洛教授稱他是“實驗藝術家”。史啟禎教授任教期間,先后主持了7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其中有兩項中美之間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280余篇研究論文中有140多篇是發表在sci源期刊上。在世界著名雜志《美國化學會志》上發表的4篇論文被國外雜志、專著引用600余次。作為學術帶頭人,最早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物理無機化學研究所和陜西省物理無機化學重點實驗室,于2007年與化學系其他兩個省重點實驗室一起組建了西北大學合成與天然功能分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生的教學理念“科學研究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風范,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書本知識的看法,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世界觀,而老師就是要通過課堂教學這個渠道,將這些變化傳遞給學生,進而引發他們的變化”,在改變著、豐滿著我校的無機化學學科。

“教學名師”要創造性地從事教育工作。教師的觀念一方面影響自己的教育行為,一方面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存在顯著的影響。史啟禎教授善于突破原有的凝固的思維模式,創造性地獲取、加工、輸出新的教育信息,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內容,在教學手段、教學的組織形式上突出創造性的特點,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他在11年中將《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出版了三個版本,使之成為迄今教指委為應化專業立項編寫的唯一一本專業基礎課教材。先生主筆翻譯出版了《過渡元素金屬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前沿》、和《空氣敏感化合物的操作》,通過精品教材引進先進教學理念。他以“瞄準國際前沿,推動我國無機化學課程體系和教材內容的現代化”獲得了陜西省和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

“教學名師”要有高超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史啟禎教授在對美國大學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必須要改變我們已有的教育觀念”,開始了新的探索,他要創建一個平臺,一個能將中外高等教育理念性相融合的平臺;他又提出“教學和科研是鳥的兩只翅膀,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先生樂此不疲,在國內外教育期刊上,率先試驗“無機化學”的雙語教學,耗費14年主譯4本外國精品教材——體現著“只有將中國傳統教學思想與西方現代教育思想實現完美融合,教學改革才有出路”的教學理念。先生認為“不能將當代標志性成果當作一種時髦的點綴,我們的著眼點甚至也不能只是介紹成果本身,而是隱含在成果背后的科學思維方法”。就是在這種先生首先擁有雄厚的科研背景、先進的教學理念、辛勤的耕耘和收獲氛圍中,我們才能時刻關注國際上學術研究的進展狀況,消化理解這些最新研究成果,才使我校無機化學學科成為了一個銳意進取的團隊。的確, “教學名師”的效應在這里產生。

2 以“教學名師”為榜樣,促進了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名師”工程使我校開展一個以“教學名師”為榜樣,促進教師隊伍建設的活動,對于穩定我校良好的教學秩序,實現把我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的目標至關重要。首先,從思想上要認識到這一舉措是辦學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名師的效應就是一所學校的效應,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高校發展的根本措施。其次,要注意從基層培養抓起,從樹立旗幟、建立團隊抓起,抓好學校層次的名師建設。第三,要創建一個公平競爭的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積極性,營造寬松的學術氣氛,激發教師的創造激情。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們無機化學教研室的唐宗薰教授榮獲了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西北大學的兩位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都出在無機化學教研室,他們又同時獲得陜西省教學名師獎。還有兩位教授獲得了校級教學名師獎(西北大學定名

 

轉貼于

為教學質量獎)。

名師為廣大教職員工樹立了榜樣,使廣大教職員工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敬業愛崗,扎實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西北大學的教學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教育部推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我校在這一工程建設中,討論了“課程建設規劃要注意什么”、“教學隊伍建設難在哪兒”和“關于教學如何實現現代化”問題,嚴格按照“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建設示范性課程。從2003年至今,我校有校級精品課程38門,省級精品課程34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2007年度又有22門校級優質課程申請參評校級精品課程。唐宗薰教授主持的“中級無機化學”和高勝利教授主持的“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兩門課程被評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這兩門課程在全國得到了好評,影響巨大。其中“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課程已建設了資源豐富、界面新穎的網絡資源(全國已有53個網站使用和傳播),從學生學習到同行備課,多層面起到了輻射示范作用,發揮了精品課程的帶動作用,為國內同類課程教學提供了一套從教材到教案、從課堂講授到課外學習的完整的、可行的教學模式。該課程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制作精良的課件被眾多網絡紛紛轉載,得到了兄弟院校學習和講授普通化學課程的學生、老師的一致稱贊:“是大家學習和講授普通化學課程的好幫手”。

三、“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建設工程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打沖鋒

教材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立足于我國國情,學習國外經驗,為國內服務,體現中國特色;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我們無機化學教研室史啟禎教授主編的《無機化學與化學分析》和唐宗薰教授主編的《中級無機化學》分別作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和“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兩本教材突出了人本教育、實施差異教育的思想;著眼于社會和個人的發展需要,著眼于學生能力和智慧的培養,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合理解決了以往教材只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崗位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專業面過窄、直接影響對社會需求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課程設置與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內容陳舊、不能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不能體現科技發展的需求和時代的特征與課程結構和內容缺少彈性、缺乏設置合理的選修課目、不利于安排教學等問題。前者具有明晰的定位、實現“立體化”、全新的構架、很強的可讀性和探索了低年級開展雙語教學形式等特點,2007年榮獲陜西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先后入選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選題研究項目、陜西省“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國家“十一五”教材規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教材建設項目”。后者填補了無機化學與高等無機化學之間的“中等”水平,完成了同一學科三個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正如黃春輝院士的評價:“我認為作者自始至終在深度和廣度上,在知識層次和編寫方法上都認真地把握住了‘中級’這個位置。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很有特色,符合教改方向的教材。”

四、“教學科研訓練”工程是高等理科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催化劑

篇(9)

2課程設置

2.1課程的調整與整合

將生理學、病理學、病生學的實驗等基礎醫學實驗課程整合成《機能學實驗》;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實驗整合為《醫用化學綜合實驗》;將內、外、婦、兒等臨床課程整合成《臨床醫學概要》。這樣既減輕了繁重的教學任務,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課包括《臨床免疫學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專業基礎課包括《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等,這些課程之間存在著部分內容重復以及內容銜接不當的問題,以至于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時常會遺忘了之前基礎課中所學過的相關知識。為此,老師授課時不得不重復基礎課的內容。因此,建議將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程合并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完專業基礎知識后更好地繼續學習臨床技能。《分析化學》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學時較多,針對現代檢驗技術專業的特點,即已進入儀器檢驗的時代,因此該門課應側重儀器分析的講解,減少化學分析授課的比重。

2.2設置臨床見習期

現有的課程設置與臨床實踐結合的還不夠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致使部分學生并不知道臨床檢驗報告是什么,不知道檢驗報告上各項指標代表何意,也就更談不上有專業感情。因此,建議在對學生進行專業課教學之前應安排學生在醫院的檢驗科臨床見習一段時間,具體了解檢驗工作的流程,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檢驗知識的印象,達到百聞不如一見的效果。醫學檢驗專業的課程教學應該針對檢驗技師的培養目標,強化檢驗專業的特色,突出檢驗技師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具體表現在檢驗方法學、實驗種類、檢驗項目、技術種類等教學內容的特色和優勢。

2.3增設一些有特色的選修課

以加強學生對當前最新技術的了解和應用。如針對檢驗科的大型儀器設備,檢驗人員只需了解儀器性能及常見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將《檢驗儀器維修》這門課程改為選修課或以專題講座形式開出。也可將幾門臨床主干課程中的臨床檢驗儀器集中為臨床檢驗儀器學課程,避免重復講授。為加強實驗室質量控制,開設《臨床實驗室管理》課程,可以將生化、免疫、細胞等質量管理的內容集中起來,不必在多門專業課中重復講授;而針對《臨床實驗室管理》內容比較抽象,可以組織學生在臨床實習期間邊實踐邊學習,其教學效果會更好。

3課程開設順序

課程開設順序總體要求是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臨床醫學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這樣依照學科的發展、知識的關聯與銜接來設置。有平行課程時要平衡開課實驗室和教研室的學年工作量。實訓課中的軍事訓練建議在新生入學時安排,以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組織紀律觀念、集體觀念和講求規范及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促進校風校紀建設;社會實踐課應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進行;臨床見習時間宜安排在進入專業課之前;畢業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年。

篇(10)

化學需氧量(COD)是評價水體污染的重要指標之一。COD測定的主要方法有高錳酸鹽指數法(GB11892 - 89)和重鉻酸鉀氧化法(GTB11914 -89) 。高錳酸鹽指數法適用于飲用水、水源水和地面水的測定。重鉻酸鉀氧化法(CODCr )適用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測定,但此法要消耗昂貴的硫酸銀和毒性大的硫酸汞,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且加熱消解時間長、耗能大,缺點十分明顯,已不適應我國環境保護發展的需求。為此,人們從不同方面進行了改進。

1 標準法的改進

1.1 消解方法的改進

為縮短傳統的回流消解時間,早期進行的工作包括密封消解法、快速開管消解法、替代催化劑的選擇等;近期的工作主要包括采用微波消解法、聲化學消解法、光催化氧化法等新技術。

1.1.1替代催化劑的研究 重鉻酸鉀法所用的催化劑Ag2 SO4 價格昂貴,分析成本高。因此,畢業論文研究Ag2 SO4 的替代物,以求降低分析費用有一定的實用性。如以MnSO4 代替Ag2 SO4 是可行的,但回流時間仍較長。Ce ( SO4 ) 2 與過渡金屬混合顯示出很好的協同催化效應,如以MnSO4 - Ce ( SO4 ) 2復合催化劑代替Ag2 SO4[ 1 ] ,測定廢水COD,不但可降低測定費用,還可降低溶液酸度和縮短分析時間,與重鉻酸鉀法無顯著差異。

1.1.2微波消解法 如微波消解無汞鹽光度法測定COD;微波消解光度法快速測定COD;無需使用HgSO4 和Ag2 SO4 測定COD 的微波消解法;氧化鉺作催化劑微波消解測定生活污水COD 等。Ramon[ 2 ]等采用聚焦微波加熱常壓下快速消解測定COD。

與標準回流法相比,微波消解時間從2h縮短到約10min,且消解時無需回流冷卻用水,耗電少,試劑用量大大降低,一次可完成12 個樣品的消解,減輕了銀鹽、汞鹽、鉻鹽造成的二次污染[ 3 ] 。專著[ 4 ]對此作了較全面的總結。

1.1.3聲化學消解法 盡管微波消解時間短,但消解完后要等消解罐冷卻至室溫仍需一定時間。而超聲波消解方便,設備簡單,且不受污染物種類及濃度的限制,近年來已有一些應用研究[ 5 ] 。鐘愛國[ 6 ]使用自制的聲化學反應器對不同水樣進行了聲化學消解試驗,提高了分析效率,減少了化學試劑用量, COD 測定范圍150mg ·L - 1 ~ 2000mg·L - 1 ,標準偏差≤615% ,加標回收率96% ~120%。超聲波消解時,超聲波輻射頻率和聲強是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試驗表明,超聲波輻射標準水樣30min 時, 低頻( 20kHz) 、適當高的聲強(80W·cm- 2 )有利于水樣的完全消化。

1.1.4光催化氧化法 紫外光氧化快速、高效,在常溫常壓下進行,不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對水和廢水分析的優勢特別突出。近幾年來,半導體納米材料作為催化劑消除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方法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用能量等于或大于半導體禁帶寬度(312eV)的光照射半導體時,可使半導體表面吸附的羥基或水氧化生成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 ·OH) ,從而使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分解。艾仕云等[ 7 ]提出納米ZnO 和KMnO4協同氧化體系,并據此建立了測定COD 的方法,所得結果的可靠性和重現性與標準法相當。他們還使用K2 Cr2O7 氧化劑、納米TiO2 光催化劑測定COD[ 8 ] 。通過光催化還原K2 Cr2O7 生成的Cr3 +濃度變化,可以獲得樣品的COD值。但反應仍需恒溫攪拌,反應液需離心過濾。操作煩瑣,且不能在線快速分析。

1.2 測定方法的改進

1. 2. 1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測定COD是在強酸性溶液中過量重鉻酸鉀氧化水中還原性物質, Cr6 +還原為Cr3 + ,英語論文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Cr6 +或Cr3 +來實現COD 值測定。Inaga 等以Ce ( SO4 ) 2作氧化劑,加熱反應后測定吸光度,計算出COD值。Konno使用自制的比色計與PC機相聯測定COD,所得結果與標準法基本一致。光度法測得COD值快速、準確、成本低等。目前,國內外不少COD快速測定儀均是基于光度法原理。如美國HACH公司制造的COD測定儀是美國國家環保局認可的COD測量方法。

1. 2. 2電化學分析法

(1)庫侖法 庫侖法是我國測定COD的推薦方法,該法利用電解產業的亞鐵離子作庫侖滴定劑進行庫侖滴定, 根據消耗的電量求得剩余K2 Cr2O7 量,從而計算出COD。廣州怡文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制的EST22001COD在線自動監測儀,采用庫侖滴定原理,測量范圍5mg/L~1000mg/L;測量時間30min~60min,測量誤差≤±5% FS;重復誤差≤±3%FS,與手動分析具有很好的相關性。

(2)電解法 此法既不外加氧化劑,也不加熱消解水樣,而是利用電化學原理直接測量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是COD測定方法的突破。方法原理基于特殊電極電解產生的羥基自由基( ·OH)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可同步迅速氧化水中有機物,較難氧化的物質(如煙酸、吡啶等)也均能被·OH氧化。羥基自由基被消耗的同時,工作電極上電流將產生變化。當工作電極電位恒定時,電流的變化與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成正比關系,通過計算電流變化便可測量出COD 值。作者在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結果[ 9, 10 ] 。由于水樣不需消解,極大縮短了分析流程,還克服了傳統方法中“二次污染”的問題。目前,這類儀器代表產品是德國LAR公司的Elox100A型COD在線自動監測儀h[ 11 ] 。儀器測量范圍從1mg/L~10000mg/L,最大可到100000mg/L,測量周期2min~6min。此儀器在歐美各國已得到較廣泛的應用,在我國也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

(3)其他電化學分析法 Dugin[ 12 ]提出以Ce( SO4 ) 2 為氧化劑,利用pH電極和氧化還原電極直接測定電勢從而測定COD 值的方法。Belius2tiu[ 13 ]以兩種不同的玻璃電極組成電池,通過直接測定電池電動勢, 對水樣中COD值進行測定。趙亞乾[ 14 ]以一定比例的反應溶液回流10min后,冷卻稀釋,用示波器指示終點進行示波電位滴定測定COD。

Westbroek等[ 15 ]提出Pt - Pt/PbO2 旋轉環形圓盤電極多脈沖電流分析法,通過電化學方法產生強氧化劑,碩士論文有機污染物在圓盤電極表面直接氧化或與產生的氧化物質反應而間接被轉化。伏安計時電流法和多脈沖計時電流法測COD,可在幾秒中獲得結果,而且可以在線監測。形成的強氧化媒介可使工作電極表面保持清潔。但方法檢測限較高,不適合地表水或輕度污染水的測定。但德忠等[ 16 ]提出混合酸消解和單掃描極譜法快速測COD 的方法。該法基于用單掃描極譜法測定混合酸(H3 PO4 - H2 SO4 )消解體系中過量的Cr6 + ,從而間接測定COD。混合酸消解回流時間只需15min。Venkata等[ 17 ]使用示差脈沖陽極溶出伏安法(DPASV)進行電化學配位滴定確定有機金屬絡合物的絡合能力,從而測定COD。

1.2.3化學發光法 根據重鉻酸鉀消解廢水后其最終還原產物Cr3 +濃度與COD值成正比關系,以及在堿性條件下, Luminol - H2O2 - Cr3 +體系產生很強的化學發光的原理,文獻[ 18, 19 ]提出一種用光電二極管做檢測器測定水體化學需氧量的新方法。

1.2.4紫外吸收光譜法 紫外吸收光譜法是通過測量水樣中有機物的紫外吸收光譜(一般用254nm波長) ,直接測定COD。已有工作表明,不少有機物在紫外光譜區有很強的吸收,在一定的條件下有機物的吸光度與COD 有相關性,利用這種相關性可直接測定COD。這種方法不像COD、總有機碳( TOC)方法那樣明確,但在特定水體中有極高的相關性,也能真實反映有機物含量。基于紫外吸收原理測定COD 的儀器已有生產。這類方法均不需添加任何試劑、無二次污染、快速簡單,但前提條件是水質組成必須相對穩定。此方法在日本已是標準方法,但在歐美各國尚未推廣應用,在我國尚需開展相關的研究。

2 自動在線分析技術

流動分析( FA)用于水樣COD的測定可將樣品消解和測定實現一體化,留學生論文使整個過程實現在線化、自動化。Korinaga[ 20 ]提出以Ce ( SO4 ) 2 為氧化劑,采用空氣整段間隔連續流動分析法對環境水樣中的COD進行測定,采樣頻率達90次/h,但需特制的閥,且管長達18m。陳曉青等[ 21 ]提出測定COD的流動注射停流法,系統以微機控制蠕動泵的啟停,并記錄分光光度計檢測到的信號。由于停流技術的引入,解決了慢反應中樣品的過度分散問題。

Cuesta等[ 22 ]提出COD的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譜- 流動注射分析法。用微波加熱消解樣品,未被樣品中有機物質還原的Cr6 +保留在陰離子交換樹脂上, Cr6 +經洗脫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這種方法在檢測中沒有基體效應的影響。

盡管流動注射分析的優勢突出,但仍免不了傳統加熱方式。為了提高在線消解效率,不得不加長反應管或采用停留技術,這又導致分析周期延長或低的采樣頻率。醫學論文微波在線消解效果雖好,但去除產生的氣泡使流路結構復雜化。但德忠等[ 23 ]將流動注射和紫外光氧化技術引入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中,建立了紫外光催化氧化分光光度法測定高錳酸鹽指數的流動分析體系,并對多種標準物質(葡萄糖、鄰苯二甲酸氫鉀、草酸鈉等)進行了研究,反應僅需約115min,回收率8310%~11110%,檢測限為016mg/L。用此方法成功測定了COD質控標準(QCSPEX - PEM - WP)和英格蘭普利茅斯Tamar河水樣品。

Yoon - Chang[ 24 ]將光催化劑二氧化鈦鋪助紫外光消解與流動分析技術聯用測定化學耗氧量,獲得了好的相關性。李保新等[ 25 ]把化學發光系統和流動分析法結合測定高錳酸鹽指數,有機物在室溫條件下發生化學氧化反應, KMnO4 還原為Mn2 +并吸附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微型柱上,同時過量的MnO-

4 通過微型柱廢棄。吸附在微型

柱上的Mn2 + 被洗脫出來使用H2O2 發光體系檢測。若換用職稱論文重鉻酸鐘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重鉻酸鉀還原生成的Cr ( Ⅲ)催化Luminol - H2O2 體系產生強的化學發光可測定COD。該方法已用于地表水樣COD的測定。

基于流動技術,綜合電化學技術、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光機電技術研制的COD 在線監測儀,一般包括進樣系統、反應系統、檢測系統、控制系統四部分。進樣系統由輸液泵、定量管、電磁閥、管路、接口等組成,完成對水樣的采集、輸送、試劑混合、廢液排除及反應室清洗等功能;反應系統主要有加熱單元或(和)反應室,完成水樣的消解和的反應;檢測系統包括單片機(或工控機) 、時序控制和數據處理軟件、鍵盤和顯示屏等,完成在線全過程的控制、數據采集與處理、顯示、儲存及打印輸 參考文獻

[ 1 ] 楊婭,艾仕云,李嘉慶等. 用MnSO4 - Ce ( SO4 ) 2 協同催化快速測定COD的研究[ J ]. 重慶環境科學, 2003, 25(11) : 30 - 31.

[ 2 ] Ramon Ramon, Francisco Valero ,Manuel del vall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J ]. Analy tica chim ica Acta, 2003, 491: 9 - 109.

[ 3 ] 但德忠,楊先鋒,王方強,等. COD測定的新方法- 微波消解法[ J ]. 理化檢驗- 化學分冊, 1997, 33 ( 3) :135 - 136.

[ 4 ] 但德忠,分析測試中的現代微波制樣技術[M ].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3年.

[ 5 ] AntonioCanals,M. del Remedio Hernandez. Ultrasound- assiste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 J ]. Analy tical and B ioanalyical Chem istry ,2002, 374 (6) : 1132 - 1140

上一篇: 市場與營銷論文 下一篇: 計算機程序設計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超| 韩城市| 汝州市| 信丰县| 平凉市| 河北区| 镇赉县| 苏尼特右旗| 呼图壁县| 芦溪县| 东源县| 宝兴县| 陇西县| 长阳| 怀安县| 清苑县| 沛县| 如东县| 松溪县| 汉寿县| 澄迈县| 东方市| 云霄县| 兴国县| 东阿县| 宜春市| 平原县| 凌云县| 灌云县| 丰顺县| 安新县| 建阳市| 罗山县| 叶城县| 辽宁省| 绥宁县| 凤翔县| 山阴县| 德兴市| 宜都市|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