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中藥炮制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8 15:25: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藥炮制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藥炮制學論文

篇(1)

關鍵詞:

中藥炮制學;中醫學;教學實踐

中藥材必須經過炮制成飲片之后才能入藥,這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一個特點,也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炮制會對中藥藥性產生影響,不同炮制方法對該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都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中藥的臨床療效。中藥炮制是根據中醫中藥理論,按照辨證施治用藥需要和藥材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的不同需求,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是世界上獨特的制藥技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炮制學則是專門研究中藥炮制理論、工藝、質量標準、規格、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一門學科,是祖國醫學理論體系中最具有傳統特色的一門學科,也是國家執業中藥師等考試的科目之一,和中醫臨床緊密相連[1]。自古以來,我國的名醫大家都是藥學與醫學兼備,如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等,他們不僅在醫學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而且在藥學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成就。他們大多從事制藥和醫療兩大實踐,并涌現出不同醫學流派,各流派爭芳斗艷,百家爭鳴。不同醫家采用的炮制方法也各不相同,通過醫療實踐驗證療效并改進炮制方法,真正做到醫藥結合,在他們的著作中多處對藥物提出了具體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并運用中醫思維模式闡明依法炮制與辨證論治的密切關系[2-3]。

中藥炮制正是根據傳統中醫藥理論,依據臨床辨證論治的要求,歸納和總結藥物炮制前后藥性變化的特點和規律以及臨床治療針對性的變化,從而指導中醫臨床合理用藥。炮制和復方是中醫臨床用藥的兩大特點,醫生只有熟悉系統的中藥炮制理論,才能根據臨床需求靈活運用各種中藥炮制品。隨著學科劃分日趨精細,中醫藥人才培養從師徒相傳到院校培養,加之課程安排的限制,目前年輕中醫生普遍存在“醫不知藥情”的現象,很多中醫生不能很好地在臨床中使用中藥炮制品,因此,在臨床專業開設中藥炮制學是十分必要的[4]。目前,各中醫藥院校已認識到中藥炮制的重要性,部分院校已在臨床專業開設了《臨床中藥炮制學》這門課程,也有一些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如直觀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在我校將該課程列為教學計劃的情況下,筆者自2008年開始嘗試在中醫臨床相關專業開設《中藥炮制學》選修課程,最初開課授課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分析原因可能由于中醫臨床專業的知識體系與中藥學專業不同,而中藥炮制學教材和授課的內容側重點不同,使中藥炮制學與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程跨度較大,中醫專業的學生更多的是關注在臨床上如何應用中藥炮制品,另外與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也有一定關系。后來,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師自身知識儲備的積累也逐漸豐富,比如豐富教師自身的中醫基礎理論、方劑等方面的知識,通過調研,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參考《中藥采收加工學》和《中藥調劑學》適當增加中藥采收、產地加工與處方調劑的內容,如此,在課堂上既可以與臨床專業的學生形成共鳴,進行互動,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3-7]。筆者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在中藥炮制學開課過程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增加學科外延內容

選修課程剛開課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出勤率低。通過調研,學生認為授課內容與自己所學的專業課程跨度較大。所以對課程內容做適當調整,適當增加其學科外延內容。如藥材的采收、產地加工、炮制、處方調劑等內容。比如介紹人參、三七時,會介紹到人參、三七的采收期、產地加工、炮制等內容,如人參一般5~6年采收,特殊品種如石柱參需12~18年采收,一般8~9月采收,產地可加工成紅參、糖參等。臨床應用時,人參味甘,味苦,性平,可補氣生津,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用于體虛欲脫,脾虛食少等,紅參味甘,微苦,性溫,多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等。三七一般種植3~4年采收,7~8月采收者為“春七”,翌年1月采挖者為“冬七”,兩者相比前者質量更佳。巴戟天除了介紹凈制的重要性之外,采收期也非常重要,巴戟天以種植5~6年后采挖為宜,采收時間以秋、冬季為好。采收不當會影響到藥物藥效成分的積累,進而影響臨床功效,還和當地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臨床應用時巴戟天除了生用之外,還有鹽巴戟天、制巴戟天。巴戟天生用具有祛風除濕的功能,用于腎虛兼風濕之證,鹽炙后引藥歸腎,溫而不燥,補腎作用緩和,多服久服無傷陰之弊。甘草制后增加甘草補益作用,偏于補腎助陽,強筋骨。產地中藥材加工方法內容時,介紹到硫熏工藝部分學生反響較大,針對學生問題組織課堂討論,效果較好。介紹處方調劑內容時,會介紹毒性藥物的保管、處方調劑的特殊要求等。如根據《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規定,毒性中藥需特殊保管,包括專庫、專柜,雙人、雙鎖保管的基本要求,開具毒性中藥的處方劑量,處方保管要求等。通過上述內容的擴展,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改善。

2另類方解

課程的考核方式嘗試過開卷考試、論文等形式,但都不盡人意。論文更多的機械的拼湊,毫無新意。后來的考核方式仍然以論文為主,但是論文的要求有所變化,要求學生任選一中醫方劑,從采收、產地加工、炮制、處方調劑四個方面對方劑進行方解,另外可根據臨床或當地特色炮制方法展開討論。學生提交的論文以自選方劑進行方解為主,從處方方藥的采收、產地加工、炮制、調劑要求幾個方面解釋處方。比如學生自選大承氣湯進行分析,大承氣湯由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組成,為瀉下劑,具有峻下熱結之功效,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熱結旁流證,下利清谷,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傳統方解多從中藥功效方面進行解釋,如方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腸胃,為君藥。芒硝助大黃瀉熱通便,并能軟堅潤燥,為臣藥,二藥相須為用,峻下熱結之力甚強;積滯內阻,則腑氣不通,故以厚樸、枳實行氣散結,消痞除滿,并助硝、黃推蕩積滯以加速熱結之排泄,共為佐使。本科程所謂方解主要從方藥的采收、產地加工、炮制、處方調劑要求等幾個方面分析中醫方劑。如分析大承氣湯方中藥物了解到大黃有生大黃、酒大黃、熟大黃、醋大黃、大黃炭、清寧片等,不同的炮制方法臨床應用不同,如生大黃苦寒沉降,氣味重濁,走而不守,直達下焦,瀉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積導滯、瀉火解毒的功能,用于實熱便秘,高熱,譫語,濕熱黃疸等;酒炙大黃苦寒瀉下作用稍緩,借酒升提之性,引藥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熱毒,多用于目赤、咽喉腫痛等;熟大黃,酒蒸后,瀉下作用緩和,腹痛之副作用減輕,增強活血化瘀之功;大黃炭瀉下作用極微,并有涼血化瘀止血的作用,用于血熱有淤血者。醋大黃與生大黃相比瀉下作用減弱,以消極化瘀為主,用于食積痞滿,產后瘀滯等;清寧片瀉下作用緩和,緩瀉而不傷正氣,逐淤而不敗正。從各藥特點分析結合大黃承氣湯主治熱結便秘,潮熱譫語,該方應選用大黃飲片中的生大黃。再如厚樸藥材的采收期較長,一般選擇15~20年樹齡的植株,樹齡愈長皮愈厚,油性愈足,產量高,質量好。采收期為5~6月,此時形成層細胞分裂較快,皮部組織發育旺盛,薄壁細胞富含水分,皮部與木質部之間疏松,易剝離,采收時可采用環剝的方式。采收后的厚樸如為川厚樸,還應進行“發汗”。厚樸味苦、辛,性溫,具有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的功能。但是生厚樸辛味峻烈,對咽喉有刺激性,一半內服不生用,姜炙后可消除對咽喉刺激性,并可增強寬中和胃的功效,多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痛、嘔吐瀉痢等,故調劑時處方寫厚樸應調劑姜厚樸。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從另一角度加深對中醫方劑的理解,更有利于將來的臨床工作。學生論文中,部分學生在方解中配以飲片和原植物彩圖,少數學生對方劑的配圖采用手繪,從中不難看出學生的用心,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改觀。曾有一位學生的論文為“跟師心得之特別的當歸”,來源于臨床跟師過程中,老師用到炒當歸,老師解釋原因為生當歸活血養血,炒當歸偏于養血。帶著疑問,學生查閱《中國藥典》、《中藥炮制學》、《劉涓子鬼遺方》、《神農本草經疏》等書籍以及相關文獻,了解到當歸常用為生當歸、酒當歸,除此之外,還有土炒當歸、當歸炭,甚至有油炙當歸等。經查閱文獻了解到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多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仆損傷,癰疽瘡瘍。當歸酒炙后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強,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當歸土炒后既能增強入脾補血作用,又能緩和油潤而不滑腸,用于血虛便溏、腹中時痛;炒炭后以止血和血為主,用于崩中漏下,月經過多。對當歸的炮制方法和臨床應用做了比較系統的整理,并對炒當歸的使用意圖談了自身的理解。如此論文,來源于臨床最后應用于臨床,頗有意義。

3開放性試驗

在理論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紛紛要求開設實驗課程,所以,根據實驗條件和課程容量,安排六個學時的開放性實驗。在開放性實驗課上,一部分是實驗室準備材料,另一部分使學生可以自帶實驗材料做一些自己想做的飲片和炮制方法。比如曾有學生對蛋黃油的制法特別感興趣,就自帶雞蛋到實驗室,完成教學內容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先將雞蛋煮熟,后用干餾法加工蛋黃油,最后將加工后成品帶回,如此不但提高學生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在正式接觸臨床前可以自己加工飲片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有學生會自帶西瓜,借用實驗室芒硝來制備西瓜霜,雖然最終實驗并未成功,但是學生真正體會制藥的不易,將來在臨床上對藥物的理解自然會更深一層。開放性實驗的主要部分是教師演示藥物的炮制方法后,學生選做自己感興趣的飲片和炮制方法。如炒萊菔子,老師演示完炒萊菔子的方法后,學生現場體會藥材的氣味變化、質地變化、顏色變化,再聯系理論課所學內容,學生就明白為什么臨床消食會用炒萊菔子。再比如炒王不留行,這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味中藥,首先它的現象是最直觀的,教師演示完炮制方法后,學生可以直觀的問道王不留行爆花的香味,所謂的“逢子必炒”無需過多解釋,炒王不留行也是學生基本都會選做的一味中藥。通過這樣引導性而非強制性的實驗后,學生的實驗興趣大大提高,所做內容都是自發、主動的去做。實驗小結中有的學生會寫到“中藥炮制很神奇,每一味藥就像一個人,酒炙、醋炙……就像許多要經歷的事情一樣。經歷了快樂的事,人會變得開朗;經歷了悲傷的事,人會變得抑郁……藥也是這樣,經歷了炮制方法不同,塑造出的藥性也會不同。”除了感慨學生的文采之余,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是快樂的。此外,筆者不禁深思,中藥炮制在中醫藥的大環境中是不能脫離傳統文化的,如果脫離傳統文化談中醫藥,一味追求現代研究可能會顧此失彼。

4小結

中藥炮制的歷史源遠流長,中醫理論認為,中藥“炮制不明,則藥性不確,則湯方不準,而病癥不驗也”。中藥炮制作為我們國家的一項傳統制藥技術,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的積淀,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中藥炮制學是中藥學專業的重要專業課,具有涉及專業知識面廣、理論知識抽象、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等特點。同時作為一門中醫學專業的相關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在授課過程中很容易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但這門學科又有其獨特的吸引力,這就需要合理設計授課內容,做到因材施教,增強不同專業的特色和優勢,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增強和拓展學生專業知識,使學生深入了解中藥炮制在臨床應用中的作用和地位,培養其學習知識與實踐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為中醫學專業開設《中藥炮制學》課程中嘗試適當增加中藥采收、產地加工與處方調劑的內容,受到學生歡迎,六個學時的開放性實驗大大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和學生更多的交流,了解學生需求。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廣泛收集學生的意見,總結經驗,在學生具備中醫學基礎和基本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對授課內容及授課方式進行不斷的調整,提高教學針對性,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中藥炮制是中醫臨床用藥的一大特點,中醫臨床用藥必須炮制,從而重視傳統中藥炮制經驗和作用,促進中藥炮制品的臨床研究。傳授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高素質的醫學專業人才[5]。

參考文獻

[1]楊軍宣《.中藥炮制學》的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22):85-86.

[2]李紅偉,田連起,張振凌,等.基于中醫思維模式下《臨床中藥炮制學》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3):97-99.

[3]李紅偉,孟祥樂.臨床中藥炮制學對臨床相關專業學生自身職業素質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31:118-120.

[4]周改蓮,曾春暉,覃葆.臨床中藥炮制學教學體會[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5(2):146-147.

[5]李紅偉,盂祥樂.我校不同專業開設中藥炮制學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24):93-94.

篇(2)

1.2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論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藥物炮制的科學依據和藥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討在一定工藝條件下,中藥在炮制過程中產生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因這些變化而產生的藥理作用的改變和這些改變所產生的臨床意義,從而對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學評價。可見,炮制原理的研究是炮制學研究的關鍵問題。

中藥炮制在漫長的實踐中,結合中醫藥的理論,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這些理論雖然不能作為定論,但大多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因而探討那些規律性的本質,不但有利于炮制原理的闡述,而且將指導炮制方法的改進及創新。

1.3炮制方法的研究中藥的種類很多,品種繁雜,各地炮制方法也不一致。炮制工藝多屬于手工作坊生產,尚難適應現今工業化的生產,因此研究炮制技術,改進炮制工藝是當務之急。在今天,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很多新的科技成果又可供借鑒,在搞清炮制原理的基礎上,以炮制過程的本質變化為核心,向炮制工藝的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最大限度的利用藥材,充分發揮藥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1.4飲片質量標準的研究同一種飲片由于生產條件和環節不同,質量差異很大,直接影響療效。當前用以控制飲片質量的標準是各省、市自治區制訂的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而規范中的標準多數是依據廣大藥工長期實踐經驗制訂的,主要依據形態、色澤、質地、氣味等感觀來判斷飲片的真偽優劣,比較模糊,不易掌握。為了保證臨床用藥的準確必須進行飲片質量標準的研究。首先要制訂統一的炮制工藝及飲片的質量標準,然后應用現代科學手段逐步以客觀化的指標感官控制的經驗性指標加以結合,建立起更為合理的質量標準,以更好的控制飲片質量,確保臨床用藥的效果。

2研究方法

2.1應用文獻學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炮制源于古代,所以搞清炮制歷史才能搞清炮制意圖,才能有目的地研究各種炮制原理及其優點。歷史上炮制技術變化很大,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盡合理的,也有誤傳誤用的,現代使用的炮制方法并不完全正確,只根據現行經驗進行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炮制的原來意圖,得不到正確的結論。所以通過文獻學研究手段,搞清炮制歷史的原始意圖、炮制方法及其變化,這是炮制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礎手段。

2.2應用實驗藥理學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的臨床研究由于受到復方用藥和患者對象的制約,一般不易進行,加之很多中藥化學成分研究還缺乏與藥效的緊密聯系,或者上屬空白,因此開展實驗藥理學的研究是最現實的選擇。應用實驗藥理學的方法研究中藥炮制,最好選用適合中醫病理模型的方法和指標來進行。在化學成分不清的情況下,通過實驗藥理學的方法來研究炮制前后的生物活性變化,可達到控制炮制質量和指導工藝改革的目的。

2.3應用化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的療效,是由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決定的。中藥經過炮制后,所含的化學成分的性質和含量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因而藥理作用、臨床療效發生相應的改變,可見,研究中藥在炮制前后化學成分性質和含量的變化是中藥炮制研究的核心,它的研究結果不但能闡明炮制原理,而且能指導炮制工藝的設計和改進,也是制訂質量標準的依據。

2.4應用臨床療效觀察方法進行研究中藥炮制是為中醫臨床辨證治療服務的,目的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經藥理學、化學等方法研究中藥炮制的結果,最終也必須接受臨床效果的檢驗。由于臨床研究影響因素復雜,不可能用臨床療效指標作為炮制方法優選的手段,而往往都在各項研究指標比較成熟的條件下以臨床療效觀察作為最后驗證的手段。在炮制研究中,一定要注意同一藥物不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并設法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闡明其科學性,切忌暫時說不清就輕率否定其炮制意義和作用的做法。

2.5應用多學科結合進行研究中藥炮制是一門知識面比較廣泛的綜合性學科,應盡可能借助其他有關學科的新技術、新成就,采取多學科的研究是開展中藥炮制研究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自主創新;科研習慣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本著“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課內外教學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教育理念,突破了傳統的驗證理論式實驗教學模式,有效地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與創新意識,并對學生基本科研習慣進行進一步規范。[1]我院通過近8年來的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形成了中藥炮制集中實訓的針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和基本科研習慣形成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包括三個方面,現就三個方面內容進行詳述。

一、激發創新能力選題立項教學模式

(一)體現傳承與創新,立足有基礎創新的選題模式

中藥炮制是一個傳統而又新興的課程,因此要求學生在傳承基礎上創新,因此,要求學生創新有基礎。給學生提供大量數據源,包括古代及現代文獻,通過數據源的大量參閱,初步形成立項目標。

(二)提供自主創新空間,導引式教學創新模式

在學生有了充分知識及文獻儲備,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任務下達采用給定范圍,給規范,在學院提供的實驗平臺基礎上,以中藥炮制研究作為出發點,采用各種實驗方法進行課題設計,完成最終實驗過程,并鼓勵學生盡量使用先進的科研手段。

(三)梳理創新思路,立項采用開題模式

創新思路形成后采用專業模式表達,規范開題報告的書寫能夠為創新思路提供專業的梳理思路,并將思路系統完整呈現的好方法,開題報告采用規范模式,開題報告能夠點線面全面兼顧,學生創新思路就系統詳細的得到表達。

二、體現學生學習主體,自主管理的過程模式

(一)自主選題模式的建立

從文獻檢索,到項目選題,到選題論證的過程,都由學生自主安排,學生只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時間安排,實驗平臺條件和檢索工具及途徑進行具體工作安排,教師在此過程中配合學生的安排,應學生的要求對選題過程采用探討式的引導和論證。

(二)立項采用立項答辯學生自主模式

建立論題擬定后,小組根據開題報告書寫要求,再次自主安排文獻搜集,針對文獻資料的綜述,也是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討論擬定,每個開題板塊根據不同要求進行開題報告書,此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

(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實踐過程模式

項目實施過程,學生自主安排每天的實驗內容,除了給定的實驗記錄要求和實驗操作規范,其他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建議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自主解決,可以借助文獻,借助教材,可以找老師提供幫助。[2]學生在相應規范的要求下,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從而也提高學生對實驗實施過程的主體地位。

三、基本科研習慣養成的規范過程模式

(一)各操作區操作規范化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綜合性較強,涉及到很多實驗操作,對實驗室進行分區規范的模式,針對各區制定具體操作規范操作并將規范進行張貼,學生能夠隨時參閱在各區規范操作,提高實驗操作規范化。

(二)實驗記錄的規范化

客觀且詳細實驗記錄習慣的養成是良好科研習慣的培養的第一步,實驗記錄要求很大程度上能夠規范學生的科研習慣,給定學生規范有效的實驗記錄模版,實驗記錄強調原始性,實驗數據的翔實性。[3]該模版的給定使得學生通過每天的記錄能夠清楚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做了,做的結果如何,最后進行分析,這樣就能夠每天都有清晰的科研思路。

(三)論文書寫的規范化

科研能力培養的其中之一即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針對集中式專業實訓的實現,首先要培養學生論文書寫的規范化,給學生提供大量核心期刊文章,讓學生閱讀,并自己總結其中的規范,同時也為學生論文書寫提供統一的規范格式,指導教師針對每位學生論文的情況給與反饋,讓學生真正理解規范,做到規范。

(四)實驗室安全及衛生規范化

中藥炮制集中式專業實訓涉及實驗多,同時實驗室24小時開放,這樣對于實驗室的安全意識的加強就更為重要了。因此在實驗過程對實驗室安全進行反復強調,并在各實驗室張貼具體安全規范,指導教師每天進行安全排查,不斷深化安全意識。因此要求學生在每個實驗區完成實驗后都必須將實驗臺恢復使用前的潔凈狀態方可離開。該模式能夠將關系密切的幾門專業課程集中學習和實踐,能很好的將學過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激發他們對自主學習的興趣,非常有利于培養和提升了他們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動手及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們還深刻體會到運用學過的專業課知識,創造性學習和自主設計方案實踐成功后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黃文華,陳文,李秀英,等.基于中醫藥高職高專《中藥炮制技術》課程教學的探析[J].高教學刊,2016,3:175-176.

篇(4)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b)-0019-01

中藥化學是中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對于傳統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更加明確,人們更加重視對于中藥“成分”尤其的“活性成分”的科學闡述。這就對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中藥化學的本科教學應以中藥“活性成分”為中心,以解決科研、生產中實際問題為內容,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筆者認為應結合教學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應作出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1 以“活性成分”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興趣

在中藥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成分是教學的基礎部分,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以各類化學成分的特征來引入各章內容,如在黃酮類化合物一章中,往往是直接以“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結構特征為切入點。雖然,直接提出結構的重要特征可加深對其印象,可這樣容易使學生只機械地把結構進行記憶,即是平面化的、化學式的教學模式。試著變換一下引入的策略,如果先把大家所熟知的藥物維腦路通作為引入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于這一治療急性腦血栓藥物的關注,進而引入其結構為羥乙基蘆丁,即為中藥槐米中蘆丁的結構改造物。學生在急于探究活性物質結構的同時,自然引出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雖然僅是教學引入方法的細節改進,卻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這類成分的結構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對于成分的認識上也不再停留于結構的單純認識上,而是更有利于形成“成分”和“活性”相聯系的立體知識結構。

2 以解決科研、生產的實際問題為內容

教學內容應緊密與生產科研實踐相結合,這是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尤其對于中藥化學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環節上,可以首先提出本學科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采用設問式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利用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總論中介紹“系統溶劑提取方法”時,可首先面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將來你在企業工作過程中,上級主管提出對于一味臨床作用明確但活性部位和成分均未知的傳統中藥,怎樣開發成現代的中藥新藥的課題。你該如何進行?采用怎樣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就業和未來工作發展都是學生其最為關心的,上述的設問也是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力此時都會全部集中,就下來介紹的系統溶劑提取法與藥物活性篩選相結合方面的知識,自然會水到渠成,不但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能很快應用的實際工作中,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

3 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

應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實的實驗技能,即較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路培養方面,應主要貫穿于提取分離工藝的教學內容中。在各章講授相應部分時,教學目標和重點不應局限于對某種藥材或某種成分的機械記憶上,關鍵是掌握此類成分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及靈活運用上,今后面臨此類成分時能合理設計提取分離工藝和形成完整的思路。例如:實驗教學課中提取黃藤中巴馬丁生物堿的提取方法,為小檗堿型水溶性生物堿的較為通用的提取方法,原理是根據水溶性生物堿可溶于乙醇的性質來提取,并且根據小檗堿型生物堿鹽酸鹽水溶性較差沉淀析出來精制。關鍵是提示學生以后碰到此類生物堿時可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再如,按類別分離生物堿利用了生物堿的堿性及某些兩性生物堿的酸性官能團,應強調這是生物堿類成分的系統分離,并結合藥效活性篩選出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然后有效部位和成分的理化性質,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有目的性的分離。把系統分離―活性分離―目標分離的科研思路融入具體教學過程中。

實驗技能訓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化學成分提取、分離、結構鑒定是中藥化學課程的關鍵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除加強日常教學實驗中常規提取分離技術的反復訓練之外,還專門開設了中藥化學實驗技術的系列專題講座和訓練;如現代分離精制技術的應用及進展等內容。尤其是在開放創設性實驗課題的過程中,注重了高極性成分的分離技術,是對于中藥復方水提液大量未知活性成分沒有闡明這一現狀,有針對性開展的本科教學科研實驗課題。學生以課題小組的形式加入,在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對于先進儀器設備、分離材料(包括制備反相色譜、高速逆流液滴色譜等)的使用和操作得到具體的訓練和掌握;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到了應用性較強的前沿技術領域,培養了科學精神,激發了科研興趣。

4 充分利用中藥化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中藥化學為中藥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研究對象為中藥“有效成分”,是其它中藥學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和相關學科進行聯系和貫通,知識體系的融合是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要求。例如在強心苷提取教學中,常規應介紹提取強心苷根據制備速效和長效強心藥物的不同目的,利用或抑制強心苷的酶解。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可進一步聯系藥理學藥物代謝方面的知識,即抑制酶解可得到原生苷,極性較強且水溶性好,藥理學中水溶性好的藥物在體內血清中分布濃度高,而且容易代謝排除體外,這正是作為速效強心藥物的機理。這樣就把化學結構―化學性質――藥物代謝―臨床應用等方面知識統一起來,形成綜合完整的知識體系。除有利于知識的系統掌握,更有益于學生將來的新藥創新和設計。再如中藥黃芩的南北方存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科學的評價也歸于黃芩苷在兩種不同炮制工藝條件下從結構到活性的變化,從而選擇合理的炮制工藝,這樣就把中藥化學和炮制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二門學科的的認識水平更為深入,即中藥化學為理論基礎,炮制為實踐應用,二者相輔相承。

面向應用的中藥學科專業知識人才的培養,應根據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現有的教學條件對教學策略作出相應的調整,并采用靈活機智的教學形式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中藥化學的教學改革也更應注重細節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識體系的完善上,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則是對整個教學效果最好的評價和檢驗。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學位論文的質量。為了切實把好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關,電氣工程學院一方面抓好論文開題環節工作;另一方面,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后的第二學期,由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對本院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行中期抽查。其目的在于了解論文選題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檢查其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論文工作的抽查對研究生和導師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檢查作用;同時能及時發現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對涉及的問題、內容及方法盡可能的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具體辦法是:由于目前碩士研究生規模較大,碩士生全部參加由督察組組織的中期檢查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督察組從每位碩士導師所指導的研究生中隨機抽查一名學生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未抽查到的學生,由導師自己組織學生的中期檢查。如在2001級碩士研究生中,督察組抽查了30名學生,按專業分成3個組,要求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選題意義、理論根據、實用價值、資料收集情況、論文工作總體安排和進度,開題以來研究的進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論文采用的技術方法、進一步完成論文的計劃等內容。

通過對抽查的結果分析,學院大多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難易程度符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有些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還積極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工作,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科研實踐中培養科研實戰能力。抽查中也發現少數研究生在論文工作中存在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有的論文工作進展緩慢、有的沒有明確的進度計劃、有的難度太大需要調整等。

通過督察組對碩士論文的中期抽查,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作用表現在:

(1)對論文進度的督促作用:由于論文是隨機抽查,這不僅給學生、同時也給導師一種督促,促使學生和導師重視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注意掌握論文進度;

(2)對論文題目、內容、進度的了解:論文的中期抽查,有利于導師和督察組及時掌握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和進度情況;

(3)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于參加的督察組專家都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師,通過檢查,督察組專家及導師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具體的問題所在并提出一定的指導建議,以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學術交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研究課題在一起檢查,對學生、對老師都起到了學術交流的作用。

我院連續4年的論文中期抽查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3.2 嚴格博士論文的預審制度,確保博士論文質量

博士論文預審制度,對保證博士論文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博士論文的預審,是博士論文答辯前最有效的質量檢查。博士論文中期檢查時,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系統,還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因此,難于對論文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但提交預審的論文,基本上已完成了全部論文工作,通過預審,可以檢查論文是否達到了預期要求,研究深度是否足夠、是否有創新;

(2)博士論文的預審,也是論文質量檢查和論文完善的最佳時刻。對預審中發現的問題,學生還有時間、有機會對論文中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

(3)由于論文預審是對學生負責、對導師負責,因此預審專家沒有什么壓力,可以憑借專家們的豐富經驗和學術造詣,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論文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論文的完善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但真正要達到博士論文預審的目的,預審專家是關鍵。如何確定預審專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制度來保證,但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一是要熟悉論文研究內容,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研究領域要比較寬;二是要工作認真負責;三是要公平、公開、公正,能客觀地提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和建議。為保證預審專家的客觀性和學術水平,學院規定預審專家組中必須有一位除導師外的院督察組專家。

3.3 堅持督察組聽課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程設置

學院長期堅持安排院督察組聽課的作法。跟一般性的聽課不一樣,學院的這種聽課不僅是對上課紀律、教師的表達能力、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等的簡單檢查,而是更加深入,也是一種對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的調研和檢查。在安排專家聽課時,學院特別注意安排熟悉該課程內容的專家聽課,以了解該課程內容和課程深度以及與該課程相關的其它課程的內容銜接。聽課后,除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外,還對相關課程的設置、內容的整合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4年來,電氣學院已建立健全了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制度,每個學期院督察組都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督察組會議,傳達學校研究生教學的有關精神以及介紹其它院系好的管理經驗,并嚴格督促、檢查本學院研究生的開題、中期檢查、論文預審、論文答辯以及研究生課程上課質量等,對研究生課程設置、培養計劃等方面的工作效果顯著。在實踐中,也注意處理好學院督察組與學院學位分委會以及行政的關系,做到各司其職、互相支持、配合促進。

實踐表明,充分發揮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的作用,對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八方,周珊珊,曹揚.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特征和控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6):20~24.

[2] 肖敏.研究生教育三維質量保證體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6):34~37.

[3] 程永波,廖曉玲.論研究生教育質量觀與發展目標模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8): 16~20.

篇(5)

中藥調配系指按照中醫處方要求,將中藥飲片調配成適宜臨床患者使用的過程,它具有臨時調配方劑的特點,是祖國醫學理、法、方、藥理論和實踐的辨證統一,也是醫院藥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藥調劑工作量大,涉及專業知識面廣,技術性強,因此調配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臨床療效與安全用藥。現就中藥調配中影響臨床療效的幾大因素進行淺析。

中藥調配劑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藥的“量”與療效有重要關系,醫界有“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之說。中藥方劑依“君臣佐使”配伍組方,各藥劑量變化會導致處方功能、主治發生變化。劑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臨床療效。但在調劑中屢見主觀估量,“抓藥”代稱的現象,造成配方總量、單劑量不準確。中藥調配劑量對處方療效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同一味藥,劑量不同,作用亦異。以肉桂為例,小劑量有引火歸原的作用;大劑量則有補腎陰,散寒止痛之功能。有些藥物劑量不一,還可導致作用相反,如紅花少量養血,大量則破血;還有些藥物有雙向調節作用,如黃連、黃柏之類,小劑量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這些都說明了藥物“量”與“效”的關系。②有些方劑中單味藥劑量變化,會使整個方劑主輔換位,藥效屬性發生變化。如張仲景的小承氣湯和厚樸三物湯,因各藥用量不同,其所治病證方劑名稱都不相同。③某些毒性中藥,其治療量與中毒量非常接近,應嚴格掌握。如馬錢子等,用量不足則療效不顯,用量過大則極易中毒,故應慎選劑量,以防中毒發生。

處方應付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在調配藥物時,還要重視處方應付對臨床療效的影響,尤其要注意對藥名腳注及附加術語的審定。

中藥的處方腳注,是指醫師開寫中藥處方時在某味藥的右上角或右下角處所加的簡明要求。其目的是指示調劑人員對飲片應采取的特定處理方法。腳注的內容一般包括炮制法、煎法、服用法等。常見的腳注術語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沖服、烊化、打碎、炒制等。中藥腳注的特殊處理,直接影響著藥物療效的發揮。調劑人員必須按處方腳注的要求,認真執行,切不可有絲毫懈怠。有的處方雖未加腳注,但如果是需特殊處理的,仍應按炮制規范的規定處理。如生礦石類、動物角甲類,其飲片質地堅硬,應另包先煎,這樣可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制川烏、制草烏等有毒飲片可先煎,可降低烏頭堿含量,減少毒副作用。薄荷等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分的飲片不宜煎時間過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降低療效,故應后下。富含絨毛的飲片如旋復花、辛夷等包煎,可減少絨毛混入煎劑后刺激咽喉。阿膠、鹿角膠、飴糖、蜂蜜等膠類、蜜膏類中藥不宜與群藥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響其他有效成分的煎出及結底糊化,影響療效。因此上述各類藥物調劑時應執行腳注,單包注明用法。

藥物的炮制處理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藥炮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變或緩和藥性,便于調劑、貯藏和提高藥物療效。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各異。中醫認為“酒浸外提,姜制發散,土炒健脾,醋制人肝止痛,入鹽走腎軟堅。”如土炒白術,長于補脾止瀉,焦白術,補脾而不滯氣;生甘草味甘偏涼,可瀉火解毒;炙甘草味甘性偏溫,可溫中祛寒等。如醋制元胡索,其有效成分生物堿可與醋酸結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鹽,煎熬時易溶出,能增強止痛作用。因此在配方時應根據處方意圖付藥,應付炮制品者,一定要依方調配,不可混用、代用。此外,中醫用藥還講究“逢子必搗,逢子必炒”的原則,現代研究也證實了這一做法具有增加療效的作用。因此,如遇到預先不宜搗碎的完整類藥材,如大棗、蓮子、砂仁、豆蔻等,也必須在調配時臨時搗碎。這些都是在中藥調配時應遵循的基本規范。

藥物質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篇(6)

白芍是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去外皮干燥根,性微寒,歸肝脾經。白芍臨床上常用的入藥規格有生白芍、炒白芍、醋白芍或酒白芍等[1]。白芍含有芍藥苷成分,具有鎮痛、抗炎、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報道,炮制后的白芍中的芍藥苷含量均顯著降低。本文用HPLC法測定不同炮制品及生品中芍藥苷的含量,現將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

1.1儀器使用 島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色譜工作站,頻率25k Hz的KQ2200DA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產品)。

1.2材料選擇 芍藥苷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110736-200933) 。色譜純甲醇(美國Tedia試劑公司);水為重蒸餾去離子水。生白芍 (天津飲片廠產品) ,白芍炮制品(按天津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自制產品) 。

2方法

2.1白芍炮制 酒白芍:按白芍100kg用黃酒10kg的比例,將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放鍋內文火炒干。醋白芍:按白芍100 kg加米醋20 kg將白芍片用米醋拌勻,用文火炒干放涼。炒白芍:白芍片放鍋內文火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2.2芍藥苷檢測

2.2.1色譜條件 色譜柱:Aichrom Bond-AQ C18(4.6mm×150mm),流動相:乙腈-0.1% 磷酸溶液(14:86)論文的格式。柱溫:30℃,進樣量20u L,流速1.0mL/ min。理論板數按芍藥苷峰約為4000。

2.2.2供試品溶液 將以上白芍炮制品中粉0.1 g放入50mL量瓶內,加入乙醇35mL,置80℃真空干燥箱內干燥,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藥學論文,放置后取上清液微孔濾膜過濾后制成1.0g/L的溶液,為供試品溶液。

2.2.3對照品溶液 取芍藥苷對照品2.1 mg用甲醇定容到5 mL量瓶內,即得對照品溶液。

2.2.4芍藥苷測定 用供試品溶液10uL,對照品溶液 5u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按色譜條件測定,樣品含量按干燥品計算,外標法計算芍藥苷含量。

3 結果

芍藥苷在白芍生藥材中含量最高,白芍片和酒白芍含量相當,含量較少的是炒白芍和醋白芍。RSD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類白芍藥材中芍藥苷含量測定(%)

樣品種類

芍藥苷含量

RSD

原藥材

白芍片

酒白芍

醋白芍

炒白芍

3.14

2.54

2.52

2.27

2.30

1.5

1.73

篇(7)

由于課時有限,我們對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比例進行了適當調整。為讓學生做到既能熟練掌握傳統實驗操作方法,又能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實驗能力,將原來單一,驗證性實驗調整為驗證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的學時比例分別為75%和25%,并將總學時(32學時)分解為驗證性實驗24學時、綜合性實驗8學時。驗證性實驗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中藥炮制的基本工藝和操作技能,深化課堂理論知識嘲。為減少驗證性實驗學時,我們將一些實驗進行合并,在煮法實驗的同時讓學生進行水飛法的操作,如甘草汁煮遠志的時間較長,同時沒有復雜的實驗操作,我們就安排學生做用時較短的水飛朱砂實驗,這樣既不影響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叉可讓學生多進行一些炮制實驗。

2增加實驗內容。完善教學內容體系

通過總結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增加了一些新實驗內容,如在加固體輔料炒法一節中,增加了砂燙、滑石粉燙兩項內容,使固體輔料炒法更為完整;在炙法這部分內容中,新增了油脂炙、姜炙彈法、煨法、制霜法等方法,使傳統炮制部分實驗內容更為完整。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麥麩煨與麥麩炒實驗,明確了兩者區別。實驗課的操作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了理論課程的學習日。

3改變實驗教學考核方法

前兩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沒有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然而在考核過程中發現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他們覺得該實驗課不如其他課程重要。如在考核水飛法的操作時,學生很難理解實驗步驟及操作要求的具體內容,雖然水飛法的操作步驟也是理論課中重點講授內容,但筆者還是發現有部分學生連基本的水飛法定義都不能準確說出。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為改變中藥炮制實驗無實驗報告的現象,針對新增加的中藥炮制實驗方法確定了實驗考核的計分辦法。中藥炮制學實驗的成績為百分制,單獨作為一門課程記分,由每次實驗報告的平均成績(50%)和最后的考核成績(5O%)組成。實驗平時成績由平時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組成,帶教教師在平時實驗課時要記錄學生的操作情況,并對每份實驗報告進行打分。實驗完成后,不論實驗成敗與否,都要求學生將該實驗過程完整記錄并進行小結,若對本次實驗能提出一些新見解,給予加分鼓勵。在總結體會中,很多學生加深了對學科的認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的考核成績在平時實驗課全部結束后以抽簽方式進行,每人一種藥物,現場進行實驗操作考試,帶教教師當場打分,該成績作為實驗考試成績。此項措施提高了學生平時實驗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了較好效果,使學生從理論到實驗,又從實驗到理論,知識逐步得到深化。

4規范實驗操作

為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實驗室里形成良好的學風,規范實驗室操作是不可缺少的的一個環節。在實驗中讓學生2人一組,每組分一套中藥炮制用的爐子、鐵鍋、鍋鏟、瓷盤、瓷碗、篩子等實驗用具。實驗結束后進行清點,如有缺損按照半價進行賠償,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實驗課是嚴肅的。實施后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同時降低了實驗用具的損壞率。實驗操作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方法,要求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認真完成每一步實驗,觀察每一個實驗結果,規范地寫好實驗報告。特別是在第一次中藥炮制實驗過程中,帶教教師要加強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操作,了解各小組的實驗進度,為后續實驗打下基礎。

篇(8)

[中圖分類號]R2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4(a)―161―02

中藥炮制是根據中醫理論和藥材自身的性質,按醫療、調劑、制劑的要求對中藥材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炮制是否得當,對保證臨床藥效、用藥安全及便于制劑等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內容包括凈制、切制和炮制三部分。中藥炮制作為我國中醫藥理論體系的一部分,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活躍的生命力,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將藥材經過特定的工藝處理可以達到減毒、增效、改變或緩和藥性、適應臨床用藥等目的,在我國中醫藥發展歷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中藥炮制是一門傳統的技術學科,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其諸多局限已暴露出來,為了適應現代化生產,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同時,這也是我國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重要課題,機遇與挑戰并存。只有注重中醫藥事業的完整性。實現中醫藥領域各個門類學科的全面發展,才能夠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向前發展,而中藥炮制有關問題的解決就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之一。那么怎樣才能實現傳統與現代技術的有效融合,擺脫中藥炮制所面臨的困境?筆者將逐步分析如下:

1 現存問題

1.1 炮制標準亟待完善,認證規范需要加強

中藥炮制的規范標準是《中國藥典》中收載的飲片炮制標準及炮制通則、《全國中藥材炮制規范》和地方炮制規范三級標準。由于《中國藥典》僅收錄了部分藥材的炮制方法,并且《全國中藥材炮制規范》頒布的年代久遠,且幾乎未進行修改,有些炮制方法尚欠缺科學依據,存在很多的缺陷,已經不能滿足當今中藥材加工生產的要求。再者,由于我國地區眾多、民族多樣,各個地區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中藥制藥理論體系及民族用藥習慣,加之地理環境的差異對藥材的藥理藥性、成分含量的影響也比較大,使得不同省份在炮制方法上也存在著差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炮制規范(即省、市、自治區炮制規范)。這一做法雖有利于保護地方炮制特色,但是標準眾多,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的質量標準來遵守,使得藥材在流通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如有些地區的炮制方法相對落后,這樣就造成同種藥材的炮制品在流通中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對于中藥材不同省市之間炮制規范的協調與統一還有待完善。另外,相關人士也提出要統一輔料標準。輔料對于炮制來說至關重要,不同輔料進行不同工藝炮制出的藥材的藥理、藥性相差很大,如中藥牛膝的酒制品能增強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而其鹽制品則可引藥入腎,達到補肝腎、強筋骨的目的。由于各個地區并沒有對輔料的添加進行嚴格的規定,導致炮制后的藥材因輔料選用及輔料質量方面的差異,而對其療效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有些藥材需用酒制,有些地方習慣用白酒,有些地方習慣用燒酒,兩者炮制出的藥材品質和對人體的刺激性卻也存在差異。如何做好炮制環節的輔料控制,既是我國中藥企業的薄弱環節,也是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因此,完善炮制規范、建立統一的輔料標準體系,對我國中藥材及飲片的加工生產意義重大。

各個企業在進行中藥炮制生產時,要嚴格遵守GMP認證要求,保證中藥材的品質、質量,這對整個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是實現中藥現代化、國際化的必由之路。而我國還有很多藥廠不符合CMP認證要求,尤其是一些小廠家、小作坊在落后的生產條件下進行作業,產出的藥材質量不能達到有關規定的合格標準。近年來影響我國中藥出口的主要弊端就是中藥材中有害物質超標的問題,作為中藥材加工的重要環節,炮制必須嚴格遵守相應規范,同時這也是對我國中藥企業的一大考驗。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對藥材質量的控制,單憑傳統書籍上籠統的記述,如“炒至變黃”等詞語來評價、判斷炮制品和飲片質量,進行藥材加工生產,是有失科學性和規范性的,相關企業與科研單位建立一套嚴格而科學的評價機制和生產流程規范,對于中藥材品質的提高具有深遠意義。

1.2 研發投入不足,領域盲點尚多

中藥炮制是關系到中藥新藥研發與制劑生產的重要環節,是整個制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關鍵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醫藥領域也不例外,然而,中藥炮制的發展進程卻十分緩慢,并沒有隨著我國制劑技術及其他新藥研發技術一同平行發展。許多炮制工藝過程中的成分發生變化,以及炮制后藥效轉變的機制尚不明確,領域內還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補。那么究竟是什么限制了中藥炮制現代化研究的前進腳步?筆者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研發投入不足,許多企業、研究機構包括政府部門對于中藥炮制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由于受到利益驅動及研究經費的限制,也很少有人進行中藥炮制方面的研究,這就嚴重制約了中藥炮制的發展,從長遠來講,這對于整個中醫藥行業的向前邁進也是極為不利的。

1.3 學科重視程度不夠,傳統技術后繼無人

作為一門傳統工藝,中藥炮制的傳承問題是讓許多業界前輩憂心和頭痛的事。由于當下從事炮制的高水平技術人才很少,加之有志從事這個行業的年輕人更是匱乏,導致中藥炮制事業的傳承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由于中藥炮制多為一代代老藥工的經驗相傳,中藥炮制技術很容易遺失、消亡,現在專門從事中藥炮制研究的專家極為稀缺,因此有“熊貓隊”之稱。由于從業的老藥工不愿公開技術,有些中藥炮制的手段瀕臨失傳,導致中藥炮制技術的延續遇到很大的障礙。繼承中藥炮制技術,使之能不斷延續下去,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目前,各大醫藥院校對于加強中藥炮制學科建設的力度不夠。大中專院校,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直接途徑,作為一門傳統學科,中藥炮制對于理論和應用的要求都很高,而目前在一些醫藥院校,中藥炮制學存在著學時不足和師資匱乏的問題。有些院校的理論學時僅為三十幾個,甚至更少,而且實驗課中所用的儀器也很陳舊,導致學生僅懂得中藥炮制的皮毛,知識結構很不完整。這將嚴重影響中藥炮制人才隊伍的質量,對社會、醫藥行業的發展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1.4 中藥炮制技術外流嚴重,知識產權保護急需加強

近年來,許多國家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認識到中藥的獨特效用。同時也加強了對中醫藥領域的研究與開發,于是問題隨之而來,由于國內許多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導致技術外流嚴重。筆者曾讀過一則新聞,一位上

海的老藥工曾被專門邀請到日本。被錄像機拍下了操作炮制的全過程,這在當時引起過了很大爭論;其他通過論文以及講學泄密的事情也時有發生。醫藥知識產權糾紛更是屢見不鮮,可見建立健全醫藥知識產權體系,用法律武器來捍衛國藥任重而道遠。

2 對策

2.1 建立健全行業規范,標準化生產

首先,要解決中藥材及飲片市場流通混亂的問題,就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全國統一的行業標準,使之有法可依。而且標準的制定要具有權威性,對于其中關于輔料添加用量、輔料的品質要求要有完善的評價機制,并對炮制后的藥材進行相關的優劣評價,通過一些高科技手段,對有效成分含量、毒性控制等方面進行檢驗,徹底地改變我國中藥材生產秩序混亂的現象。

其次,要求各個企業嚴格推行GAP和GMP認證,從藥材種植到制劑生產,整個過程都要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強化企業內部生產標準的要求,力求生產出品質優良、安全可靠的飲片和藥品。對員工要進行適當的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引進高新技術人才,加強企業管理,保證員工能夠規范化地進行生產操作,以高標準、嚴要求來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2.2 增加研發投入,鼓勵技術改進

21世紀伴隨著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發展,天然藥物開發前景巨大,尤其對我國來講,擁有很豐富的中藥資源,以及數千年的中醫藥文化沉淀,為我國新藥研發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因此一定要把握機遇,促進、推動中藥新藥研發。這就要求我國政府及相關企業要加強對中醫藥的研發投入,支持如中藥炮制這樣的傳統工藝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并且鼓勵科研機構及有識之士進行理論創新研究,對傳統工藝的不足之處予以改進、改良,實現傳統工藝現代化的轉變。

2.3 重視人才培養,完善學科建設

針對中藥炮制技術傳承的問題,可通過政府和社會的努力。鼓勵有經驗的老藥工到制藥企業和各大研究機構,傳授經驗和心得。同時,要積極鼓勵年輕一身中醫藥事業,富有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繼承和發展中藥炮制技術,認識到傳承的必要性,防止前人的智慧結晶在我們這一代失傳。

要求各大中專院校,重視中藥炮制的學科建設,提高學生們對中藥炮制的認識,培養他們對理論學習和實驗操作的興趣,發掘學生的創新思維,豐富中藥炮制學科的內涵與外延,使中藥炮制不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加強其與藥物化學、藥理學、藥劑學、工程學之間的聯系,鼓勵同學們投身中藥炮制事業。并且可在一些具備先進科研條件的高校,設立碩士點和博士點,為中藥炮制行業提供高水平、高素質的尖端人才。

篇(9)

以2013年全國中藥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為研究對象,共80篇。

1.2研究方法

從論文類型、研究內容、作者地區分布等方面對80篇會議論文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論文類型分布情況

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占43.75%,調查分析性論文占22.50%,其余為綜述和實驗性論文,未有應用中藥臨床藥學干預疾病治療的個案報道。可見,全國中藥臨床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以理論探討性論文為主,中藥臨床藥學應用在中醫臨床的具體實踐性論文較少,這與中藥臨床藥學目前在全國醫療機構開展情況基本一致。

2.2論文研究內容分布情況

80篇會議論文中研究內容除中藥臨床藥學淺論最多外,還有中藥用藥分析、中藥不良反應、中藥藥動學、中藥煎藥及臨方炮制、中藥說明書及包裝、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等,研究內容較廣泛,涉及研究領域也較多。但是,涉及中藥藥動學、中藥處方點評、中藥藥源性疾病、中藥循證藥學的論文較少,且多以理論探討性和綜述性論文為主,缺少開展上述具體研究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總結性論文。通過統計還發現,在中藥用藥咨詢、中藥藥性理論研究、中藥生物利用度監測等方面未有相關論文。

2.3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

80篇論文的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較廣,但投稿數量最多的為會議主辦地廣東(31.25%),其次為天津(18.75%)、北京(16.25%)、河南(10.00%)、江蘇(8.75%),其余11個省市只有1~2篇,投稿數量均很少,另外還有海南、廣西、云南、貴州、江西、山西、遼寧、福建、浙江、、寧夏等10多個省市未有論文。

3討論

3.1建立完整的科學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工作逐步開展起來,臨床藥學工作也成為醫療機構藥學服務的核心內容。但是,目前的臨床藥學工作多以化學藥臨床藥學為主,中藥臨床藥學開展較少,多數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僅停留在理論探討層面。本次會議80篇論文中,理論探討性論文較多,而實踐性論文較少。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目前還未建立有一套完整、科學的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也未有一套規范的、行之有效的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使中藥臨床藥學人員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其二,中藥臨床藥學人才的缺乏限制了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目前在我國尚無一名正式的中藥臨床藥師,也沒有中醫藥高等院校設置過中藥臨床藥學專業或開設中藥臨床藥學課程。現在從事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人員多為受傳統中藥學教育的中藥師經簡單的臨床藥學知識培訓而來。傳統中藥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中藥飲片鑒定,中藥制劑生產及質量控制各個環節的藥學人才[2],他們往往缺乏中醫基礎理論和中藥藥理等知識,導致難以勝任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此外,還存在醫療機構主管部門及醫療機構本身對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重視不夠等因素。鑒于上述原因,大多數中藥臨床藥學理論研究成果均未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應用,阻礙了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及水平的提高。隨著中藥臨床藥學相關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高水平的中藥臨床藥學理論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本次會議論文中也有不少,如有2篇論文對中藥臨床藥學概念、主要任務和最新研究進展作了詳細論述;有的論文從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實踐出發,從思想認識、機構建立、編寫資料、信息服務、中藥調研和處方分析與點評等方面探討了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方法;有的論文就中藥臨床藥師的定位、工作內容等作了深入探討;有的論文探討了醫院中藥房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模式;有的論文還深入探討了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內容中的中藥處方點評的科學化、系統化實施要點。此外,有的論文還從中醫藥院校的課程設置、實習安排及醫療機構的培養安排方面,對臨床中藥師的培養方法進行了分析,以探討及完善具有中醫藥特點的臨床中藥師培養模式。上述會議論文中一些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本次會議首發的《中藥臨床藥學》專著,對指導建立一套中藥臨床藥學開展模式甚至建立中藥臨床藥學學科體系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因此,本次會議論文中占多數的理論性文章為中藥臨床藥學學科理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使人們對中藥臨床藥學的開展內容、方法等有初步了解,為中藥臨床藥學工作者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有助于中藥臨床藥學由理論研究向具體實踐轉變,推動中藥臨床藥學發展。

3.2拓寬中藥臨床藥學研究范圍,進一步深化研究內容,有利于完善中藥臨床藥學研究中藥臨床藥學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患者為對象,研究中藥及其制劑與人體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藥及應用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3]。狹義來講,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指導臨床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從廣義上說,中藥臨床藥學研究的內容非常廣泛,除上述狹義研究內容外還包括中藥不良反應的監測與上報、中藥藥動學研究與生物利用度監測、中藥藥性理論、中藥之間及中藥+化學藥之間的配伍、中藥處方點評、中藥用藥咨詢、中藥藥源性疾病防治、中藥藥物經濟學、中藥循證藥學、中藥調劑與煎服、中藥臨方炮制、中藥臨床試驗與評價等多方面研究內容[4]。從中藥臨床藥學本身定義及其內涵外延的需要,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中藥臨床藥學研究領域絕不能局限于狹義的指導臨床醫師合理應用中藥治療疾病,必然會是多元化的研究領域。從本次會議論文的內容分布情況看,雖然中藥臨床藥學研究內容在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力度、深度仍然不夠,且有些領域未有相關研究報道。因此,應積極拓寬中藥臨床藥學研究范圍,進一步細化、深化研究內容,豐富完善中藥臨床藥學的內容。

3.3調動醫院藥學人員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積極性,加強地區間合作與交流,促進中藥臨床藥學水平的提高中藥臨床藥學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現正處在一個研究探索階段,開展過程中肯定也會碰到不少困難和問題。為了使中藥臨床藥學更好的發展,需要組織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其存在或碰到的個性與共性問題進行研討及學術交流,本次學術研討會正是以此為目的而召開的。本次研討會共有來自全國23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參加,有16個省市的專家、學者向大會提交了論文,論文作者單位所在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天津、北京3個省市。雖然本次會議論文投稿數量較多,但僅分布在16個省市。由此可知,各地區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地區對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意識薄弱,缺乏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積極性。因此,要加強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中藥臨床藥學的認知度,強化醫務人員的中藥臨床藥學意識,調動醫院藥學人員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積極性。同時,要注意加強地區間合作與交流,邀請開展中藥臨床藥學水平較低或未有開展相關工作的地區醫院代表參加有關中藥臨床藥學的學術活動,促進上述地區與較發達地區中藥臨床藥學工作人員的溝通和交流,以帶動該地區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促進各地區中藥臨床藥學水平的協調發展,最終促進全國中藥臨床藥學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篇(10)

中圖分類號:R2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717(2012)03-0515-02

Dermination of Atractylone in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by TLCS

CAI Yinyan 1,SHI Tingting 1,CAO Gang 2,ZHANG Xiaoyan 2

(1.Hangzhou No.3 Peoples Hospital,Hangzhou 310009,Zhejiang,China;

2.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atractylone in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Methods :The 3 batches of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were determinated from different places by TLCS.Results:The peak area of atractylone was all decreased after processing. Conclusion:The contents of atractylone were all decreased after processing,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pre-and-post-processed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by TLCS.

Key words:TLCS;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atractylone;content

白術(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一種傳統中草藥,其根莖可以入藥,性溫,具有利尿、消炎、抗衰老等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白術揮發油還具有抗炎、抗腫瘤等生理活性。主產于浙江、安徽,以浙江鄞縣、新昌地區產量最大,於潛所產品質最佳,特稱為“於術”,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的功效[1]。隨著對白術研究的深入,證實它還有鎮痛、免疫調節、降血糖、對代謝活化酶的抑制等藥理活性,分子生物學方面,最近越來越多的報道證實白術及復方對腦組織和肺組織有較大影響。白術中主要含揮發油、內酯類化合物及多糖,內酯類成分有白術內酯I、II、III,雙白術內酯等[2]。白術的炮制方法有麩炒、土炒等,不同的炮制方法對白術的有效成分也有影響[3],本文首次通過TLCS法比較了白術生品、白術麩炒品種蒼術酮含量的變化;為白術炮制提供了一個客觀的評價方法。

1實驗材料

1.1儀器與試劑萬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AL-204),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XS-105),超聲波提取儀(KQ-100),薄層半自動點樣儀(LINOMAT5),薄層掃描儀(TLC SCANNER3),薄層照相系統(REPROSTAR3),甲醇為色譜純,水為純化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1.2藥材3批藥材分別為浙江、安徽、河北的藥材(浙江中醫藥大學中藥飲片廠提供)。對照藥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批號120925-200708)見表1。

表1藥材來源和批號

樣品來源批號生品S1安徽Y080428生品S2河北祁州Y080506生品S3浙江磐安Y080516麩炒品S4安徽080720麩炒品S5河北祁州080718麩炒品S6浙江磐安0807192方法與結果

2.1樣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6批白術藥材粉末0.5g,加正己烷5mL,超聲30min,濾過,濾液定容到10mL的容量瓶,備用。

2.2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白術對照藥材粉末0.5g,精密加正已烷5mL,超聲30min,濾過,濾液定容到10mL的容量瓶,備用。

2.3薄層條件硅膠G(青島海洋化工廠)10×10cm薄層板,105℃活化半小時,展開劑為正己烷∶乙酸乙酯(7∶3)[4],上行展開,展距8cm,取出,晾干,以0.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液為顯色劑,主斑點顯紫紅色(蒼術酮),結果見插頁Ⅰ圖1~2。

通過6批樣品和白術對照藥材的薄層鑒別,結果6批樣品和白術對照藥材在同一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紫紅色),說明該點為蒼術酮。

2.4掃描條件照薄層色譜法(2005版中國藥典附錄Ⅵ B薄層色譜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60nm,λR=700nm,狹縫5.0mm×0.3mm,比較白術炮制前后蒼術酮峰面積的變化,反映蒼術酮含量的差異,結果見插頁Ⅰ圖3和表2。

表2炮制前后蒼術酮的峰面積

樣品來源峰面積生白術安徽5817.6麩炒白術安徽4640.7生白術河北祁州2694.9麩炒白術河北祁州1795.3生白術浙江磐安5391.0麩炒白術浙江磐安4987.23討論

顯色劑的選擇:分別用5%香草酸硫酸溶液、0.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顯色。結果表明噴0.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顯色斑點清晰而且不需要加熱,而噴5%香草酸硫酸溶液加熱使斑點清晰顯色,揮發性成分加熱之后斑點擴散且會揮發,難以用薄層掃描而且會對結果產生影響,故選擇顯色劑為0.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

通過比較薄層掃描后蒼術酮的峰面積,結果表明3批不同產地的白術麩炒品中蒼術酮的含量均低于生品,且河北藥材的含量顯著低于安徽和浙江產,說明不同產地白術化學成分的含量有所差異。

采用薄層掃描法比較了白術炮制前后蒼術酮的峰面積,結果表明麩炒后蒼術酮的峰面積均比生品小,說明炮制方法對所含成分種類影響不大,主要影響成分的含量,這可能是由于白術中揮發性成分蒼術酮不穩定,遇熱、見光易分解產生內酯類成分[4-6],為白術炮制提供了一個客觀的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68.

[2]言麗娜. 蒼術、白術中有效成分研究及中藥材元素指紋圖譜的建立[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5.

[3]Tsutomu O.Identification Tests of Aristolochic Acid in Crude Drugs by Reversed-Phase TLC/Scanning Densitometry [J].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 2006, 52(1): 78-81.

上一篇: 校園文化建設交流材料 下一篇: 端午節的古詩五言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福州市| 玉山县| 临桂县| 新竹县| 葵青区| 托克托县| 汤原县| 积石山| 新津县| 阳谷县| 满洲里市| 淳化县| 芦溪县| 滦平县| 绥阳县| 洪泽县| 日喀则市| 淄博市| 刚察县| 余干县| 井研县| 塔河县| 平昌县| 启东市| 美姑县| 阜新市| 邵阳市| 桃园市| 垣曲县| 秭归县| 高陵县| 通榆县| 方城县| 特克斯县| 定襄县| 济宁市| 吉木乃县| 洪泽县| 建德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