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9 17:37:43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措施鋼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房屋的建設質量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問題,由于涉及到居住安全,消費者尤為敏感。一旦房屋結構出現(xiàn)裂縫,消費者往往會向政府有關部門和開發(fā)企業(yè)投訴。那些較嚴重的裂縫,會影響結構的安全度和使用壽命,給住戶造成不安全感,給當?shù)卣畮聿涣加绊懀o建筑商帶來嚴重信譽損失和重大經(jīng)濟損失。因此,研究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不僅有一定的社會意義,還有重大的經(jīng)濟意義。
對于鋼筋混凝土裂縫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要通過設計、施工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來予以控制。首先,要杜絕因設計、地基處理不當?shù)瘸霈F(xiàn)危害結構安全的結構性裂縫。這種裂縫關系到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在工程上一定要避免。其次,要控制裂縫,通過各種努力使裂縫分散、細化,達到無害程度。再次,要正確及時處理好出現(xiàn)的正常裂縫。一般出現(xiàn)的正常裂縫,只要通過適當?shù)恼_處理,保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又不影響其使用功能,就不會變成有害裂縫。
1 合理的設計方式
施工過程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由柱、數(shù)層樓板和連接多層樓板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組成的臨時性的受力體系(見圖1),此受力體系可能隨著施工工序的進行而改變。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形狀、材料的性質以及所承受的施工荷載,均隨時間變化。荷載效應隨著施工進程不斷累積,可能使施工過程中樓板承擔的荷載遠超過結構設計允許的樓板承載能力。這些特點使得施工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特征與使用期的結構迥然不同,有時會產(chǎn)生整個結構生命周期中最危險的狀況。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樓板出現(xiàn)的裂縫、撓度過大乃至破壞倒塌往往與此有關。
同時,混凝土是一種脆性材料,抗拉強度是抗壓強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只有(0.6~1.0)×10 ,長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也只有(1.2~2.0)×10 。由于原材料不均勻,水灰比不穩(wěn)定,及運輸和澆筑過程中的離析現(xiàn)象,在同一塊混凝土中其抗拉強度又是不均勻的,存在著許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現(xiàn)裂縫的薄弱部位。
因此,考慮到建筑房屋的受力情況,在施工前期的設計過程中應當積極選擇中低強度的混凝土材料,其強度等級控制在C20~C35范圍為最佳,切勿使用高強混凝土。在進行抗裂計算時需充分考慮抗裂薄弱部位,這樣就從設計源頭對混凝土薄弱部位控制裂縫形成。對于跨度大、體積大的梁,縱向構造鋼筋的設置應有所增強,合理地改變梁縱向截面的配筋率,這樣可以較為準確地估算施工荷載、溫度變化、應力大小等,對于構件抗裂性的提高很有幫助。
2 各類建筑原材料的選擇
施工過程中,在建筑材料的選擇方面,必須要把好質量關,不僅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更主要的是確保材料滿足建筑需要。通過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來達到減少混凝土裂縫的目的。
2.1 水泥的選擇
水化熱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見問題,導致水化熱的原因是水泥水化,而水化熱又是造成混凝土溫度裂縫的重要因素。因而,施工過程中運用到的水泥應當采用大廠水泥,確保證水泥的質量完整,對于低熱水泥需要積極使用。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施工單位應拍專業(yè)人員檢查水泥生產(chǎn)廠家的出廠質量證明書,確定水泥的凝結時間、安定性和強度符合施工要求。
2.2 骨料的選擇
對骨料(砂、石)總的要求應是高質量、高強度、物理化學性能穩(wěn)定、不含有機雜質及鹽類的粗細骨料。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連續(xù)級配和碎石,其最大粒徑因小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鋼筋間距最小凈距的3/4。細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據(jù)縣官的建筑材料試驗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減少10kg水泥,溫度降低1℃。
2.3 合理的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直接關系著混凝土的質量,如果配合比設計出現(xiàn)問題,最終配制的混凝土將無法使用到施工過程中去。配合比的設計應當首先要滿足強度等級、混凝土性能等最基本要求。在到達泵送混凝土流動性標注后,采用少量水泥、以及水灰比小的配合比,以減少水泥水化熱。
2.4 外加劑的選擇
選用適宜的外加劑是減少混凝土開裂的措施之一,在所有的外加劑中,粉煤灰對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對于混凝土的干縮性和脆性能夠有效改善,還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而木質素磺酸鈣屬陰離子活性劑,它對水泥顆粒會產(chǎn)生分散效應,并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出現(xiàn)加氣作用。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鈣減水劑(即木質素磺酸鈣),就可明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減少10%左右的拌合水,節(jié)約l0%左右的水泥,從整體上降低水化熱。
3 施工措施
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對于整個房屋建筑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不但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還能優(yōu)化資源配制,在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的基礎上,發(fā)揮出最佳的建筑效果。而最關鍵的一點是對于裂縫的產(chǎn)生有著控制作用,提升施工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內外的溫差,避免房屋形成裂縫,提高混凝土的質量。
3.1 完善施工管理措施
施工管理主要是針對施工過程進行的,其目的在于保證整個建筑施工能夠按照一定的規(guī)范有序進行,避免出現(xiàn)施工事故。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施工技術,護筋工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改板筋的位移、松綁、踩筋,避免出現(xiàn)踩筋現(xiàn)象。
3.2 混凝土澆筑方法
混凝土的澆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水平分層、斜向分段、連續(xù)逐層推移、一次到頂?shù)姆椒ㄟM行。澆筑過程中絕對不能對已攪拌好的混凝土加水,若混凝土不合格必須退回攪拌站。混凝土的分層厚度也要準確把握,新一層的混凝土必須在被上層混凝土覆蓋前提下才能澆筑,這樣能將上下層澆筑間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時間范圍內,防止因時間間隔過長造成施工裂縫。實施混凝土澆筑還要注意氣象溫度變化帶來的影響,最好不要在天氣劇烈變化的時候進行混凝土澆筑。
3.3 混凝土振搗方式
在混凝土振搗時應當將進行三道振搗,三道設置位置為:第一道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為混凝土的坡中間,第三道為混凝土的坡頂。只有三道設置的位置符合要求,并進行合理地配合才可保證振搗覆蓋整個坡面,達到最終的效果。在采用振搗棒振搗時必須要把握好振搗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搗時間,將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搗棒移動的間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搗棒要快插慢拔。當混凝土振搗密實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mm-25mm碎石,終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數(shù)最好在兩遍以上。
3.4 約束條件改善措施
為了使模板的周轉率得到提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通常要求新澆筑的混凝土盡可能較早的拆模。如果混凝土溫度大于氣溫,就要準確地把握好拆模時間,避免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早期裂縫。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水化熱的散發(fā)會在表面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就會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如果將模板拆除,就會大大降低表面的溫度,讓混凝土的表面附加拉應力,當水化熱應力相互疊加后就會出現(xiàn)裂縫,這對于混凝土的使用性能的影響是很大的。可在混凝土表面覆蓋泡沫海綿等保溫材料,能夠避免混凝土出現(xiàn)過大的拉應力。
3.5 溫度控制方法
為了降低混凝土溫度的產(chǎn)生,控制混凝土溫度的方法比較多,目前工程建設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級配來避免產(chǎn)生混凝土溫度,在采取措施的過程中,也要隨時準備好溫度散發(fā)工作,創(chuàng)造更多的散熱途徑控制混凝土溫度。例如:減少澆筑厚度,借助澆筑層面散熱,埋設水管,通人冷水降溫等等。
3.6 敷設線管措施
預埋線管鋪設應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盡量使其從板件中部穿過,防止立體交叉穿越,采用線盒安裝于交叉布線處。對于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使用放射形分布,最好不要采用緊密平行排列,這樣對于線管底部的混凝土澆筑起到幫助作用。
3.7其他方面控制措施
前 言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目前應用較廣的結構形式之一。隨著建筑物的老化和環(huán)境污染的加重,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廣大研究者的關注。在第二屆國際混凝土耐久性會議上,Mehta教授指出:“當今世界混凝土破壞原因,按遞減順序是:鋼筋腐蝕、凍害、物理化學作用”。他明確地將“鋼筋腐蝕”排在影響混凝土耐久性因素的首位。
一、鋼筋的腐蝕過程
鋼筋的腐蝕機理鋼筋的腐蝕過程是一個電化學反應過程。混凝土孔隙中的水分通常以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形式存在,其中還含有一些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pH值約為12.5。在這樣強堿性的環(huán)境中,鋼筋表面形成鈍化膜,它是厚度為20~60的水化氧化物(nFe2O3?mH2O),阻止鋼筋進一步腐蝕。因此施工質量良好、沒有裂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即使處在海洋環(huán)境中,鋼筋基本上也不會發(fā)生腐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鋼筋表面的鈍化膜受到破壞,成為活化態(tài)時,鋼筋就容易腐蝕。呈活化態(tài)的鋼筋表面所進行的腐蝕反應的電化學機理是,當鋼筋表面有水分存在時,就發(fā)生鐵電離的陽極反應和溶解態(tài)氧還原的陰極反應,相互以等速度進行。其反應式如下陽極反應Fe–2e Fe2+陰極反應O2+2H2O+4e 4OH-腐蝕過程的全反應是陽極反應和陰極反應的組合,在鋼筋表面析出氫氧化亞鐵,該化合物被溶解氧化后生成氫氧化鐵Fe(OH)3,并進一步生成nFe2O3?mH2O(紅銹),一部分氧化不完全的變成Fe3O4(黑銹),在鋼筋表面形成銹層。紅銹體積可大到原來體積的四倍,黑銹體積可大到原來的二倍。鐵銹體積膨脹,對周圍混凝土產(chǎn)生壓力,將使混凝土沿鋼筋方向開裂,進而使保護層成片脫落,而裂縫及保護層的剝落又進一步導致更劇烈的腐蝕。
二、結構性能研究
對受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試驗分析和有限元分析。試驗分析中,腐蝕試件的模擬一是通過試驗室試驗,包括快速腐蝕試驗(電化學腐蝕、加氯鹽腐蝕等)和鹽霧試驗,二是長期自然暴露試驗,三是替換構件法。有限元分析中,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非線性有限元方法對受腐蝕鋼筋混凝土構件進行非線性模擬。
鋼筋腐蝕通常會改變正常配筋混凝土梁的破壞類型,框架梁一般為彎曲破壞,而受腐蝕梁很多情況下為剪切破壞。不論破壞形態(tài)是超筋梁的破壞還是少筋梁的破壞,結構的破壞形態(tài)都是從有預兆的塑性破壞變?yōu)闊o預兆的脆性破壞。隨著縱筋腐蝕量的增加,鋼筋混凝土梁的強度和剛度都在下降。
鋼筋混凝土構件實際上都是處于工作狀態(tài),而構件在應力狀態(tài)下的腐蝕與沒有加載時有很大不同,其各方面的性能亦有很大改變。荷載對受腐蝕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加載歷史和加載級別對腐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明顯影響,并影響混凝土中鋼筋的腐蝕量,而腐蝕量反過來通過強度或剛度損失影響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適用性。
由于腐蝕使鋼筋的截面尺寸、表面狀況以及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等均發(fā)生了變化,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動力性能的不利影響將更為嚴重。已有的試驗表明,隨著鋼筋腐蝕量增加,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滯回曲線豐滿程度和滯回環(huán)面積逐漸減小,表明構件耗能能力和延性降低。同時由于鋼筋腐蝕程度的不均勻性,滯回曲線具有明顯的不對稱性.從骨架曲線看,腐蝕嚴重的構件承載力和剛度均降低較多,且達到極限荷載后平直段變短,延性降低。因此鋼筋腐蝕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反復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恢復力性能有較大影響,在抗震設計中應予以考慮,以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三、鋼筋混凝土銹蝕破壞及防護措施
1.鋼筋混凝土銹蝕破壞
鋼筋銹蝕是引起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下降的最主要和最直接因素,目前對影響鋼筋銹蝕的因素、銹蝕鋼筋材料性能的變化、鋼筋銹蝕的防護和檢測等各方面均有較多的研究。
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破壞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階段Ⅰ,從結構建成到鋼筋表面鈍化膜破壞;階段Ⅱ,鋼筋開始銹蝕,直到混凝土保護層出現(xiàn)順筋開裂;階段Ⅲ,鋼筋加速銹蝕直到構件喪失承載能力。銹蝕的形式一般為斑狀銹蝕,即銹蝕分布在較廣的表面面積上。
2.防止鋼筋銹蝕的主要措施
防止鋼筋銹蝕的根本途徑是減緩二氧化碳、氧、水等腐蝕因子通過混凝土保護層向鋼筋表面滲透擴散的速度,以及防止氯離子在鋼筋表面的積聚。
辦法有兩類:
第一類是采用防護材料或外部措施,如采用噴塑鋼筋、鋼筋表面涂鋅、混凝土中摻加緩蝕劑、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護層、采用聚合物浸漬混凝土表層以及設置陰極保護設施等;
第二類是利用和加強混凝土保護層自身的保護功能,其措施主要有:確保保護層厚度,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控制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氯鹽含量。
總的來說,鋼筋混凝土的銹蝕破壞是一個重要問題。探討鋼筋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機理和失效概率,找出有效的防護措施,提高結構使用壽命,改進其維修辦法等已成為當前鋼筋混凝土學科中的一個重大研究課題。
四、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摻入高性能減水劑 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拌和物和易性的同時,盡可能減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的總孔隙,特別是毛細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水泥在加水攪拌后,會產(chǎn)生一種絮凝狀結構。在這些絮凝裝結構中,包裹著許多拌和水,從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黏聚性。施工中為了確保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就必須在拌和時相應地增加用水量,促使水泥石結構中形成過多的孔隙。當加入減水劑后,減水劑的定向排列,使水泥質點表面均帶有相同電荷。在電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使水泥體系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懸浮狀態(tài),還在水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溶劑化水膜,同時使水泥絮凝狀的絮凝體內的游離水釋放出來,因而達到減少用水量的目的。研究表明,當摻入高效減水劑時,完全可以將水灰比降低到0.38以下從而消除毛細管孔隙。
2.摻入活性礦物摻料 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水化物穩(wěn)定性的不足,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另一因素。在混凝土中摻入活性礦物的目的,在于改善混凝土中水泥石的膠凝物質的組成。活性礦物摻料(火山灰、礦渣、粉煤灰等)中含有大量活性SiO2及活性Al2O3,它們能和水泥水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游離石灰及高堿性水化硅酸鈣產(chǎn)生二次反應,生成強度更高,穩(wěn)定性更優(yōu)的低堿性水化硅酸鈣,從而改善水化膠凝物質的組成,消除游離石灰的目的。
3.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結構破壞因素 除了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結構破壞以外,混凝土本身的因素,也會引起混凝土結構的嚴重破壞,致使混凝土失效。例如,混凝土的化學收縮和干縮過大引起的開裂,水化熱過高引起的溫度裂縫,硫酸鋁的延遲生成,以及混凝土的堿集料反應等。因此在確保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條件下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須減小或消除這些結構破壞因素,降低或消除從原材料引入的堿、SO3、Cl 等可能引起破壞和鋼筋腐蝕物質的含量,加強施工控制環(huán)節(jié),避免收縮及溫度裂縫產(chǎn)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結語
雖然目前國內外已經(jīng)在受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方面開展了一些研究,做了不同腐蝕情況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大小偏心受壓構件、鋼筋與混凝土粘接試件的試驗等,并進行過一些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構件承載力和變形性能隨鋼筋腐蝕量的增加而不同程度降低的結論。但是對受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抗剪性能、動力性能的研究仍然極少,特別是對受腐蝕鋼筋混凝土結構疲勞性能的研究幾乎還是空白,我們應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consumption of stee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each link of the steel construction,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engineering.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of reinforcement in reinforced concrete quality engineering
中圖分類號: TU528.5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
在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鋼筋質量的優(yōu)劣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確保鋼筋混凝土工程中所使用的鋼筋質量處于受控狀態(tài),以保證鋼筋混凝土的工程質量,一般應從鋼筋的采購、入庫、取樣、試驗、判定、 綁扎、焊接、 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全程監(jiān)控。 嚴把鋼材質量關、 加強對鋼筋工程的質量控制,達到消除質量隱患、保證工程質量。
一、控制進場鋼筋質量,從源頭做好質量工作
工程開工前,根據(jù)施工部門工程量提報的鋼筋需用計劃進行鋼筋采購。鋼筋采購無論是大批量合同形式采購,還是采購單形式的零星采購,采購的每批鋼筋均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每捆(盤)應保持原標識。出場證明書應有供應商蓋章并注明供應數(shù)量、日期才有效。
工程中常見的問題是供貨商提供的質保資料與爐批號不相符及抽取試件的方法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等。控制的內容包括對廠家出具的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的核查,鋼筋的外觀及直徑檢查,鋼筋的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試驗等。
1、檢驗要求:當一批鋼筋到貨后,供貨商須提供經(jīng)國家技術監(jiān)督部門認證合格或認可的檢驗單位出具檢驗報告才有效。具體檢驗時,鋼筋應按批進行,每批重量不應大于規(guī)定數(shù)額,且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批號、同一規(guī)格、同一交貨狀態(tài)的鋼筋組成。每批鋼筋取樣檢驗均應包括拉伸和冷彎兩個項目,其取樣方法、數(shù)量、長度及試驗方法等均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要求。
2、對鋼筋力學性能及工藝性能的判定
對鋼筋質量進行判定標準是:一批鋼筋的兩個拉伸試件的三個指標(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均符合要求且兩個冷彎試件亦合格,則該批鋼筋質量合格。若在拉伸和冷彎兩個檢驗項目中,有一個試驗項目不符合要求,應另取雙倍數(shù)量的試件對不合格的項目作第二次試驗,如仍有一個試件不合格,則該批鋼筋質量不合格。
二、鋼筋接頭的質量控制
鋼筋工程中常見的問題有接頭方式不當,電弧焊接頭焊縫長度及厚度不足、鋼筋燒傷,綁扎接頭搭接長度不夠、綁扎不牢等質量問題。其質量控制首先應選用合適的接頭方式,其次應控制好接頭質量。
1、鋼筋接頭方式的確定
鋼筋接頭分綁扎接頭和焊接接頭兩種方式。確定連接方式的主要原則是:冷軋帶肋鋼筋和冷拉低碳鋼筋的接頭不得進行焊接,必須進行綁扎,冷拉鋼筋的閃光對焊或電弧焊應在冷拉前進行。軸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構件以及承受振動荷載的構件中直徑大于25mm的鋼筋接頭,均應采用焊接接頭,不得采用綁扎接頭。軸心受壓和偏心受壓柱中的受壓鋼筋的接頭,當直徑大于32mm時,亦應采用焊接接頭。框架底層柱、剪力墻加強部位縱向鋼筋的接頭,應采用焊接接頭,不得采用綁扎接頭。
2、鋼筋接頭的質量控制
綁扎接頭的質量控制:重點是搭接長度和末端彎鉤應符合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3~4扣)。焊接接頭的質量控制:除應要求焊工持證上崗、所用焊條(或焊劑)符合國家標準并有合格證外,還應包括接頭的外觀檢查和力學性能試驗。閃光對焊接頭外觀檢查要求:鋼筋表面沒有裂紋和明顯的燒傷,接頭的彎折角不大于4°,接頭處的軸線偏移應符合規(guī)定。當接頭不符合要求時,應在剔除并切除熱影響區(qū)后,重新焊接。電弧焊接頭外觀檢查,應在清渣后逐個進行。要求焊縫表面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接頭區(qū)域不得有裂紋,咬邊深度、氣孔、夾渣等缺陷允許值及接頭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要求,用小錘敲擊接頭時,應發(fā)出清脆聲。電渣壓力焊接頭外觀應逐個進行檢查。接頭四周鐵漿應飽滿均勻,沒有裂縫,上下鋼筋的軸線應盡量一致,其最大偏移應符合規(guī)定,鋼筋與電極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焊接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必須現(xiàn)場隨機抽樣并送有資質的試驗單位做接頭力學性能試驗。避免因施工單位選用專人焊試件而現(xiàn)場施焊者為一般工人,致使焊接接頭質量無保證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三、鋼筋安裝的質量控制
鋼筋安裝中常見的質量問題有柱子縱向鋼筋偏移等,本文主要對柱子縱向鋼筋偏移的控制措施進行介紹。
柱子縱向鋼筋偏移: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礎插筋和樓層柱子縱筋外伸常發(fā)生偏位情況,嚴重者影響結構受力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及時進行糾偏處理。
質量控制措施:①按設計圖要求將柱墻斷面尺寸線標在各層樓面上,然后把柱墻墻從下層伸上來的縱筋用兩個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別在本層樓面標高及以上500mm處用柱箍點焊固定;②基礎部分插筋應為短筋插接,逐層接筋,并應用使其插筋骨架不變形的定位箍筋點焊固定;③按設計要求正確制作箍筋,與柱子縱筋綁扎必須牢固,綁點不得遺漏;④柱墻鋼筋骨架側面與模板間必須用埋于混凝土墊塊中鐵絲與縱筋綁扎牢固,所有墊塊厚度應一致,并為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⑤在梁柱交接處應用兩個箍筋與柱縱向鋼筋點焊固定,同時綁扎上部鋼筋。
目前,鋼筋混凝土材料已成為受力結構的主要材料,在工程中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鋼筋混泥土的抗壓抗震能力強以及耐久性較高被廣泛的運用到建筑、橋梁等工程建設過程當中,但是鋼筋混泥土本身的抗裂性差以及已腐蝕液經(jīng)常性的造成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和出現(xiàn)建筑安全危害。因此,對鋼筋混凝土的檢測和加固就顯得尤為重要。建筑結構狀況的檢測是對其結構及部件的材料質量和工作性能方面所存在的缺損狀況進行詳細檢測、試驗、判斷和評價的過程。而檢測技術是對建筑物鑒定所依賴的重要工程技術,它們的開發(fā)和應用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建筑物可靠性鑒定的水平。
一、增加支承加固法
此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增加支承結構來進行結構型加固。增加支承加固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點:操作較簡單,并且這樣進行維修效果比較好。但是這樣進行修補也容易造成一定的缺陷,比如如果我們使用增加支承加固法,將會影響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導致我們建筑物的空間面積極大的縮小,并且這樣進行加固工作量極大。根據(jù)現(xiàn)有結構原理,增加我們的支承結構將會使有關力傳到建筑物本身,這種加固的方法不適合部分建筑物進行加固。適合運用到整體建筑物中進行加固。
二、碳纖維加固法
現(xiàn)今,碳纖維材料在建筑領域被廣泛應用,其優(yōu)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其材質較輕;二是強度較高;三是抗腐蝕性較強;四是抗疲勞的能力和溫度的穩(wěn)定性較好。因此,目前在建筑領域運用碳纖維進行加固成為各個建筑物加固的應用熱點。同時,根據(jù)有關工程的實踐和有關研究表明,如果我們運用碳纖維進行加固,將會有效地約束混泥土的變形,從而增強鋼筋混泥土抗消耗的能力,使得我們的鋼筋混泥土使用時間得到加強,并且起到抗震的作用。如果我們運用碳纖維進行加固用來橫向進行鋼筋混泥土的包裹,其作用機理將會在兩個方面得到體現(xiàn):一是碳纖維片材橫向包裹,其作用類似受剪鋼筋,協(xié)同鋼筋承受剪力。由于碳纖維的抗拉強度遠遠大于鋼筋的抗拉強度,相當于配筋率大大提高,使其抗剪承載力得以顯著提高,斜裂縫出現(xiàn)以后構件的變形性能也得以明顯改善;二是橫向包裹碳纖維,還會對其內部的混凝土起到有效的約束作用,當受壓區(qū)混凝土達到峰值應力后,具橫向膨脹變形急劇增大,碳纖維環(huán)向應變顯著增大,環(huán)向約束力增大,這就使得混凝土應力―應變曲線的下降變得平緩,極限壓應變得以提高,因而推遲了受壓區(qū)混凝土的破壞過程,充分發(fā)揮了縱向鋼筋的塑性變形性能,顯著改善構件的延性。
三、外部粘鋼加固法
這種加固方法適合用混泥土構件的表面進行粘貼鋼板,這樣就極大的提高結構承載力來進行有關結構的加固。這樣的方法的效果則主要由粘結的效果來決定。因此,為了使粘結效果達到最佳,往往采用以下的工藝來進行沾鋼的加固施工:首先進行表面處理,其次進行配膠,再次進行粘貼,第四進行加固和加壓,第五是固化,第六是檢驗,最后進行防腐處理,要進行外部粘鋼加固必須要由專業(yè)的隊伍進行操作。
四、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是通過一些加固補強措施,直接提高構件截面承載力和剛度的一種方法,工程中常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加大截面加固法是采用同種材料,即砼和普通鋼筋,對原結構進行加固補強,通過加大砼和鋼筋截面的面積和一些構造措施,保證后加固部分與原構件可靠連接,共同工作,達到提高截面承載力和剛度的目的。二是外包鋼加固法是采用異種材料對原構件進行加固補強,在基本上不改變原構件截面尺寸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結構承載力的一種加固方法。三是預應力加固是采用異型材料(高強鋼筋或型鋼),通過施加預應力迫使后加材料與原材料共同受力,達到對結構進行加固的一種方法。四是輔助結構加固法是一種采用異種材料進行體外加固的一種方法,它是直接用其他材料制成簡單或復雜的構架分擔原構件荷載,形成一個組合結構。通過原構件變形把荷載轉嫁給后加結構,達到共同工作提高承載力的目的。
五、外包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法就是將我們的角鋼用于外包,用四個角或者兩個角來進行結構加固。現(xiàn)今,我國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傳統(tǒng)加固法,傳統(tǒng)加固法具有施工操作比較簡單,效果可靠的優(yōu)點。如果我們進行外包鋼加固,我們在使用上一定不能增加原構件的截面尺寸,也不能夠大幅度的提高截面承載能力的混凝土進行結構加固。
總之,在建設中,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加固方法,同時還應考慮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施工性、是否經(jīng)濟等方面。隨著現(xiàn)代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型建筑材料不斷出現(xiàn),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會有更大發(fā)展,加固方案的選擇范圍也將具有更為廣泛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劉九玲.淺談住宅現(xiàn)澆樓板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與防治[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08(12)
[2]牛林新,劉華偉.論泵送混凝土現(xiàn)澆樓板裂縫的防治[J].天中學刊.2010(05)
[3]高興山,賈相龍.簡析現(xiàn)澆樓板裂縫的防治與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4)
[4]呂擴軍.現(xiàn)澆大體積砼裂縫的成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2)
中圖分類號:U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3-0166-02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有很多建筑由于各種原因停建、緩建,以及結構設計中要求留置的各種后澆帶(部分后澆帶要結構封頂后才能封閉)而造成長期鋼筋外露,這些情況往往導致建筑結構鋼筋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若不及時采取防護措施或保護措施不當,鋼筋置于室外或露天條件下容易生銹,不但影響外觀質量,還會影響后續(xù)工序的正常進行,如不及時處理,更會造成材料的報廢,導致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對此要引起高度重視并依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實施必要的防護措施。
1 鋼筋銹蝕原因分析及危害
1.1 鋼筋銹蝕分類及原因分析
預留或工程停工導致鋼筋長期于大氣中,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措施不當,鋼筋將發(fā)生銹蝕,銹蝕的發(fā)展速度與所處環(huán)境條件息息相關。按照銹蝕作用的機理,鋼筋的銹蝕主要有化學銹蝕和電化學銹蝕兩種,其中鋼筋在存放和使用中發(fā)生銹蝕的主要形式為電化學銹蝕。
1.2 鋼筋銹蝕危害
2 處理方案選擇
2.1 銹蝕量的評價方法
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要求“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1]”,另鑒于上述鋼筋銹蝕的危害甚大,從質量、安全、經(jīng)濟的角度綜合權衡,對于長期外露鋼筋實施保護前,應對其鋼筋的銹蝕程度進行分類辨別,必要時應請具有相關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對鋼筋進行相關檢測,再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鋼筋除銹和保護方案。
鋼筋銹蝕程度的分類情況如下:
2.2 處理方案
2.1.1 鋼筋除銹方案
對外露鋼筋實施保護施工前,應先對鋼筋表面進行處理,剔除粘附在鋼筋上的雜物外,還要將其表面的浮銹清理干凈。
2.1.2 鋼筋保護方案
為防止鋼筋銹蝕,目前存在的施工方法多種,且隨著建筑施工工藝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方法將會越來越多。以下為幾種常見的鋼筋保護方法:
3 工程實例
某工程為商業(yè)辦公樓,地下2層,地上20層。現(xiàn)工程正進行地下室結構施工,局部已施工至地下室頂板,由于建設單位工程手續(xù)問題,暫停施工,具體再次開工時間不明確,致使施工現(xiàn)場存在鋼筋(后澆帶部位、樁頭鋼筋)。經(jīng)現(xiàn)場查看外露鋼筋情況,發(fā)現(xiàn)鋼筋表面已發(fā)生銹蝕,部分氧化皮已剝落,且表面有少量點蝕,但銹蝕僅發(fā)生在表皮,銹蝕程度并不嚴重,銹蝕等級介于B級與C級之間。項目部與監(jiān)理、業(yè)主、設計單位協(xié)商后對外露鋼筋采取人工除銹和除銹劑除銹相結合的方式,除銹完成后采用水泥基基層涂法對鋼筋進行保護。
3.1 人工除銹與除銹劑除銹
本工程鋼筋除銹采取的方案:先用噴霧器噴涂清洗液除銹,除完以后對遺漏的死角處采取鋼絲刷或磨砂紙進行清除。
施工方法:(除銹劑使用JF-II“四合一”磷化劑)
(1)清理鋼筋底部露出鋼筋根部,后澆帶內木方、砼碎塊(地下室底板后膠帶內積水抽干)及梁內木屑等垃圾清理完成后,使用現(xiàn)場塔吊把所用除銹材料運至外露鋼筋處。
(2)把清洗液倒入噴霧器中開始噴涂(不宜在雨濕天氣,噴涂人員必須帶好防護眼鏡、橡膠手套和口罩,穿好工作服)。
(3)噴涂過程中需認真,鋼筋每根轉圈噴涂不能留下遺漏和死角。現(xiàn)場管理及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及做好安全措施。
(4)噴涂完成,需露出鋼筋本色,根據(jù)現(xiàn)場試驗需至少2遍除銹。噴涂除銹完成后需用鋼絲刷對遺漏和死角進行人工除銹。
(5)除銹完成后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后,采用水泥基基層涂法對鋼筋進行保護。
3.2 水泥基基層法對鋼筋防護
3.2.1 施工準備
①針對本工程鋼筋除銹完成后方可采用水泥基基層法防護鋼筋;
②施工前必須保證施工部位清理完成,確保外漏鋼筋表面的銹蝕部分和雜質清理干凈,原鋼筋銹蝕區(qū)域的砼表面雜質、灰塵等且保持干燥。
3.2.2 施工流程
1)用901膠加纖維素和42.5R水泥攪拌成水泥膠漿,膠灰比為1:2。
2)外露的后澆帶鋼筋、樁頭鋼筋、滿刷攪拌好的水泥膠漿,涂刷至少2次,使外露鋼筋與空氣完全隔離,厚度宜控制在1.5mm以上。
3)待水泥膠漿表面干燥后,在特殊部位后澆帶上用木模板等硬質材料進行覆蓋,防止掉落物體將鋼筋上覆蓋的水泥膠漿砸掉。
4 結語
長期外露鋼筋防護處理對工程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停建或緩建工程,采取合理的防護措施能避免鋼筋因銹蝕而導致材料報廢,為后續(xù)工序進行提供保障,保證工程質量及結構安全,節(jié)約成本,如若處置不當可能造成質量隱患及損失,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目前對鋼筋的除銹及防護方式多樣,新的工藝方法層出不窮,應根據(jù)具體工程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
引言
沿線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必將迎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期,越來越多的中國施工企業(yè)也必將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去。根據(jù)筆者的經(jīng)歷,國外的業(yè)主和工程師對工程的安全和質量越來越重視,對施工中安全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一帶一路”海外工程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拓展公司的業(yè)務,彰顯企業(yè)形象,把企業(yè)做大做強,施工企業(yè)必須加大技術創(chuàng)新,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從施工技術角度,總結經(jīng)驗,提高施工安全質量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建設工程中超厚(2.5m以上厚度)基礎底板頂層鋼筋施工中易發(fā)生的安全和質量問題,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1安全質量問題
房建工程、水利工程的基礎多采用超厚底板,結構多采用雙層雙向配筋。基礎底板深度大,不僅增加了鋼筋綁扎的施工難度,而且在頂層鋼筋施工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人員跌落、頂層鋼筋失穩(wěn)、頂層鋼筋局部下沉以及頂層鋼筋高程誤差大等安全質量問題。
1.1人員跌落
1)頂層鋼筋綁扎過程中,尤其是頂層鋼筋網(wǎng)片沒有綁扎成型,鋼筋之間容易產(chǎn)生滑動,從而導致人員在綁扎鋼筋過程中非常容易從頂層鋼筋上跌落,造成安全事故。2)鋼筋綁扎不牢,人員隨意在鋼筋上踩踏,導致扎絲斷裂。3)采用架立筋時,焊縫焊接質量差,無法承受上部荷載,焊縫發(fā)生斷裂,導致鋼筋坍塌,人員跌落。4)頂層鋼筋的失穩(wěn)也是人員跌落的主要原因。
1.2頂層鋼筋失穩(wěn)
頂層鋼筋失穩(wěn)倒塌發(fā)生在頂層鋼筋綁扎以及澆筑過程中。1)技術交底不到位,施工現(xiàn)場監(jiān)管不嚴,實際選作馬凳筋的鋼筋直徑太細,強度較低。在頂層鋼筋荷載、人員荷載、沖擊力等荷載作用下,馬凳筋容易發(fā)生失穩(wěn)性破壞。2)施工單位或分包單位為了節(jié)省成本,加快施工進度,加大了馬凳筋間距,導致每個馬凳筋分擔的荷載較大,使之容易達到極限荷載。3)上層鋼筋上堆放大量建筑材料,如鋼筋、模板等,造成上部荷載過大,馬凳筋直立部分達到了極限荷載,導致馬凳筋失穩(wěn)破壞。事實上,絕大部分頂層鋼筋失穩(wěn)事故都與大量堆放建筑材料有關。4)鋼筋綁扎時,施工人員集中于某處區(qū)域,未成型的頂層鋼筋網(wǎng)片受到不均勻的荷載,將局部馬凳筋拉倒,導致鋼筋傾覆,出現(xiàn)安全事故。5)澆筑過程中,混凝土下落、傾倒等對頂層鋼筋網(wǎng)片產(chǎn)生沖擊荷載,容易導致頂層鋼筋網(wǎng)片失穩(wěn)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1.3頂層鋼筋局部下沉
1)頂層鋼筋及墻體插筋綁扎時,由于人員集中位于某個部位,且該部位遠離馬凳筋,從而導致該部位荷載較大,引起鋼筋網(wǎng)片局部下沉。2)馬凳筋間距大,導致頂層鋼筋網(wǎng)片的跨度增大。在相同荷載條件下,頂層鋼筋網(wǎng)片產(chǎn)生的下沉(撓度值)就越大。3)墊塊分布不均勻或間距太大[1]。4)馬凳筋周圍沒有墊塊,在上層鋼筋作用下導致馬凳筋位置的底層鋼筋下沉。5)底層鋼筋墊塊被壓碎也會導致頂層鋼筋局部下沉[1]。
中圖分類號:TU37 文章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鋼筋質量的要求
1、鋼筋混凝土結構所用的鋼筋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和設計要求。
2、 所有鋼筋為信譽良好的合格制造廠家產(chǎn)品,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鋼筋表面或每捆(盤)鋼筋應有明確標志。進場時應按直徑分批檢驗,進場檢驗內容應包括檢查標志、外觀檢查,并按現(xiàn)行國家的標準的規(guī)定60t為一批抽樣作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現(xiàn)行施工中規(guī)范要求;鋼筋和彎鉤應按施工圖紙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同時也應滿足有關標準與抗震設計要求。
4、鋼筋連接: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shù)和間距均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綁扎的鋼筋骨架、鋼筋網(wǎng)不得出現(xiàn)變形、松脫。結構洞口的預留位置及洞口加強處理必須按設計要求做好。柱、墻插筋按測量放線定位位置設置,并做好根部定位固定,抗震節(jié)點的鋼筋按規(guī)定正確設置和綁扎。
5、施工配合:鋼筋的綁扎要與木工緊密配合,一方面鋼筋綁扎時要為木工支模提供空間作業(yè)面,并提供標準成型的鋼筋骨架,以使木工支設模板時,能確保幾何尺寸及位置達到設計要求;另一方面,模板的支設也應考慮鋼筋綁扎的方便,梁、板鋼筋綁扎時應留出一面?zhèn)饶2坏弥гO,以供鋼筋工綁扎梁底鋼筋和墻板鋼筋。待綁扎以及墊塊設置均已完成后,梁側模方可封模。另外必須重視安裝預留洞預埋件的適時穿插,及時按設計要求綁扎附加鋼筋,確保預埋準確,固定可靠,更應作好看護工作,以免被后續(xù)工序破壞;混凝土施工時,要將鋼筋工看護鋼筋,保證鋼筋位置正確,保證樓板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墻板、柱子插筋位置正確。
6、質量保證措施及注意事項:在整個鋼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從材料進場、存放、斷料、絲扣制作至現(xiàn)場綁扎施工,將實行責任落實到個人,層層嚴把質量關的質量保證措施。
7、鋼筋加工、連接及綁扎施工中應注意: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表面確保潔凈,無損傷、無麻孔斑點、無油污、不得使用帶有顆料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鋼筋的彎鉤應按施工圖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同時滿足有關標準與規(guī)范的規(guī)定;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對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為+10mm,對箍筋邊長應不大于+5mm;鋼筋加工后應按規(guī)格、品種分開堆放,并在明顯處掛牌標色,以防錯拿;
受力鋼筋的焊接接頭在同構件上應按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相互錯開;
8、冬期鋼筋焊接要按規(guī)范要求和鋼筋材質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保護措施,以保證焊接質量達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對柱梁節(jié)點、墻梁、柱墻節(jié)點等部位的鋼筋綁扎,施工前應詳細明確綁扎順序,鋼筋工長和質量員應層層把關,以防出現(xiàn)鋼筋規(guī)格錯項和鋼筋根數(shù)錯漏;按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設置墊塊;混凝土澆搗過程中,設專職鋼筋工看護,對偏移鋼筋及時修正。
9、鋼筋工程質量標準:鋼筋施工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統(tǒng)一驗收標準》。
二、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1、混凝土拌和物澆灌后之所以能逐漸凝結和硬化,直至獲得最終強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外,主要是隨著溫度的高低而變化的。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度增長也較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 ℃時,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開始結冰,逐漸由液相變?yōu)楣滔唷_@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因此,水化作用減慢,強度增長相應較慢。溫度繼續(xù)下降,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變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變?yōu)楣滔鄷r,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時強度就不再增長。水變成冰后,體積約增大9%,當混凝土毛細孔含水率超過91.70%界值時,結冰就會產(chǎn)生約2 500kg/cm2的冰脹應力。這個應力值常常大于水泥內部形成的初期強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即早期受凍破壞)而降低強度。此外,當水變成冰后,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chǎn)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黏結力,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當冰凌融化后,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形成各種各樣的空隙,降低混凝土的密實性及耐久性。
2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選擇
從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決3個問題:一是如何確定混凝土最短的養(yǎng)護齡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三是如何保證混凝土后期強度和耐久性滿足要求。對于同一個工程,可以有若干個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個理想的方案,應當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費用,來獲得最優(yōu)良的工程質量,也就是工期、費用、質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采用以下4種方法。
2.1調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適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
具體做法:①選擇適當品種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凍的重要手段。試驗結果表明,應使用早強硅酸鹽水泥。②盡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從而增加水化熱量,縮短達到臨界強度的時間。③摻用引氣劑。④摻加早強外加劑,縮短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提高早期強度。⑤選擇顆粒硬度高和縫隙少的集料,使其熱膨脹系數(shù)和周圍砂漿膨脹系數(shù)相近。
2.2蓄熱法
主要用于氣溫-10 ℃左右,結構比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對原材料(水、砂、石)進行加熱,使混凝土在攪拌、運輸和澆灌以后,還儲備有相當?shù)臒崃浚允顾嗨艧彷^快,并加強對混凝土的保溫,以保證在溫度降到0 ℃以前使新澆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凍能力。此法工藝簡單,施工費用不多,但要注意內部保溫,避免角部與外露表面受凍,且要延長養(yǎng)護齡期。
2.3外部加熱法
主要用于氣溫-10 ℃以上,而構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過加熱混凝土構件周圍的空氣,將熱量傳給混凝土,或直接對混凝土加熱,使混凝土處于正溫條件下能正常硬化。
3.4 摻抗凍外加劑
在-10~-15 ℃之間的氣溫中,對混凝土拌和物摻加一種能降低水的冰點的外加劑,使混凝土在負溫下仍處于液相狀態(tài),水化作用能繼續(xù)進行,從而使混凝土強度繼續(xù)增長。目前常用的有氧化鈣、氯化鈉等單抗凍劑及亞硝酸鈉加氯化鈉復合抗凍劑。
4結語
嚴寒地區(qū)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綜合合理利用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綜合應用鋼筋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各種方法,嚴格的對鋼筋的質量、形狀、連接等;對混凝土的攪拌配比和保溫等措施,有效推進工程施工進度。
參考文獻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就非常重視建設港口和航道,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加大了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我國海港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建成后,經(jīng)過海水的侵蝕等影響,工程各建筑鋼筋混凝土腐蝕現(xiàn)象嚴重,造成嚴重的浪費,而且水上建筑物維修的時候存在危險,尤其是在海嘯、海風等天氣,所以國家和相關部門要重點研究。
一、海港工程鋼筋混凝土腐蝕的表現(xiàn)
第一,鋼筋混凝土出現(xiàn)斷裂問題,部分脆弱位置被腐蝕,時間累積后導致斷裂,還有就是全部在海水下的鋼筋混凝土整體被腐蝕;第二,鋼筋混凝土沿著結構的方向受到腐蝕,這樣就會先裂開,然后倒塌,這主要就是表面的防腐蝕圖層厚度不達標,或者圖層本身防腐蝕的能力弱,而且還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第三,鋼筋混凝土沿著結構的方向裂開后,縫隙會越來越寬,逐漸整體就會有坍塌、斷裂的危險;第四,上面三點共同作用,海港工程整體的抗壓能力就會減弱,即使表面看不出問題,但是一旦受到擠壓、海風等,就會出現(xiàn)嚴重的后果[1]。
二、我國海港工程出現(xiàn)鋼筋混凝土腐蝕的原因分析
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同構成的,所以出現(xiàn)腐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即鋼筋被腐蝕和混凝土被腐蝕。一方面,混凝土受到腐蝕。上文已經(jīng)提到,海港工程的鋼筋混凝土主要就是由鋼筋和混凝土構成的,混凝土包裹著鋼筋,主要就是保護鋼筋不受傷害,但是現(xiàn)有技術水平有限,混凝土自身的缺陷無法抗擊海水等非地面常見因素的腐蝕,混凝土是由沙石和水泥等混合而成的原料,從它的構成就可以了解,它存在一定的縫隙,這些縫隙以孔的形式存在,那么在受到海水侵蝕的時候,如海水中的氯元素從這些縫隙進入,使縫隙越來越大,導致混凝土受到腐蝕,相應的也就失去保護鋼筋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混凝土被侵蝕后,鋼筋也會受到侵蝕,但是鋼筋受腐蝕與外面混凝土的薄厚有很大的關系,外表的混凝土比較薄,那么受到海水侵蝕的時間快,主要就是受到海水各類化學元素的影響,那么里面鋼筋就會受到海水的影響,而如果表面的混凝土較厚,那么這個過程就是綜合各類因素影響,里面鋼筋容易受到天氣情況、人為污染液體排放和海水自身的三重沖擊,混凝土會全部損壞,鋼筋也逐漸被腐蝕,出現(xiàn)斷裂的現(xiàn)象[2]。
三、關于鋼筋混凝土腐蝕防護技術措施的合理思考
明確鋼筋混凝土受腐蝕的原因后,采取相應的手段加以防護是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現(xiàn)有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國家加大投入,提高防腐蝕防護技術,而且也要提高設備的先進性,保證人員操作規(guī)范。關于鋼筋混凝土防腐蝕技術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提高制作混凝土的技術。提高海港工程鋼筋混凝土的防腐蝕功能,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提高制作混凝土的技術。現(xiàn)有制作混凝土的技術只適用于路面建筑,缺少海面上腐蝕方面的研究,所以要減小混凝土的縫隙,現(xiàn)有的先進技術就是加入煤炭的粉末,這樣可以起到填充縫隙的功能,那么在投入使用后,海水中有害元素就不能從這些縫隙進入建筑內部,大大延長它受腐蝕的時間。此外,加入煤炭的粉末還能使混凝土更有“彈性”,這樣可以保護鋼筋結構,而且也可以加入一些不可溶性的膠狀物,達到零縫隙的效果。
(二)在鋼筋混凝土中加入自動防銹物質并提高除銹設備的先進性。一方面,根據(jù)多年的事實證明,鋼筋混凝土受到腐蝕是導致海港工程出現(xiàn)事故、影響經(jīng)濟效益的重要原因,所以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的基礎上,還要通過添加一些物質來防腐蝕,現(xiàn)有的主要就是硝酸鈣粉末、亞硝酸鈣粉末等,將它們添加到混凝土和鋼筋的制作過程中,可以自動防護腐蝕,但是要先進行測試;另一方面,提高除銹設備的先進性,現(xiàn)階段的除銹設備笨重,操作起來非常困難,所以要將除銹設備的體積減小,并且制作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操作,不僅提高工作效率,也減少人員傷亡[3]。
(三)在鋼筋混凝土表面涂上防腐蝕的物質。除了上面兩點內容外,還要注意在鋼筋混凝土表面的防腐蝕操作,主要就是在表面涂上具有防腐蝕功能的物質。這個原理與地面建筑表面涂料相似,就是通過這種物質,阻止外力對涂料下面鋼筋混凝土的腐蝕,也減少自然天氣等的影響,如酸雨、日照、潮濕天氣等。這種物質包括上文中提到的非可溶性膠,同樣具有高吸附力和防滲透的功能,在鋼筋混凝土表面涂上這種物質,可以填充縫隙,但是當前我國的這種物質吸附能力比較弱,在一定時間內就會脫落,所以要通過研究提高它們的吸附能力。這個過程要注意考慮環(huán)保的問題,也就是所有的原料應該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生產(chǎn)的能耗要低,產(chǎn)生的廢棄物要盡可能少,而且盡量使用可持續(xù)使用資源,這樣可以在實現(xiàn)防腐蝕功能的同時,保證環(huán)境效益,而且也減少維修等產(chǎn)生的費用。
四、結論
總之,海港工程對我國經(jīng)濟增長有重要的貢獻,尤其是發(fā)展貿易,所以國家和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起來,提高工程原料的防腐蝕能力。除了文中提到的內容外,國家還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大對相關專業(yè)的投入,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為我國海港工程做好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①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Zibo 256414,China;
②Shandong Qiyun Ferrous Metallurg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Zibo 255000,China)
摘要: 預應力損失導致混凝土的預壓應力降低,對構件的受力性能將產(chǎn)生影響,因此正確認識預應力損失非常重要。本文從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張拉技術和施工方法及使用過程上的發(fā)展狀況來進行闡述,提出了提高預應力混凝土使用效率的原因和建議。
Abstract: Prestress loss can reduce the prestress of concrete, and will impact the forc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nent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loss of prestress. In this paper, the materials of concrete, tens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using process are explained, and the reas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are put forward.
關鍵詞: 預應力 混凝土 損失 措施
Key words: prestressed;concrete;loss;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0-0096-02
0引言
80年代中期以前,我國的預應力鋼材的性能比國際上落后很多,近30年差距逐漸縮小。近年來用于鋼絞線錨固的群錨體系,被廣泛采用。隨著質量地不斷提高,其錨固性能也越來越好。使用時可根據(jù)需要由多根鋼絞線組成一束,整束張拉,國內目前已發(fā)展到1200。預應力鋼筋的發(fā)展趨勢是高強度、低松弛、粗直徑、耐腐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對鋼筋的要求是:強度高;較好的塑性、可焊性;良好的粘結性;低松弛。
1混凝土
從我國已建成的預應力混凝土使用來看,大多都采用C40-50混凝土,進而采用減水劑等添加劑制備塑性混凝土,并發(fā)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藝。隨著使用預應力混凝土建筑的增加,為減小預應力損失混凝土逐漸向高強方向發(fā)展。《規(guī)范》規(guī)定:預應力砼結構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當采用鋼絞線、鋼絲、熱處理鋼筋時預應力砼結構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40。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對混凝土的要求是:混凝土有高強度;收縮小、徐變小;快硬、早強。
2預應力鋼筋
目前使用的預應力鋼材主要有高強鋼絲,鋼絞線及高強度熱處理鋼筋三大類。大噸位預應力鋼束的采用大大簡化了后張拉工藝。無粘結預應力筋無需預留孔道,后期穿束,壓漿等工序并可節(jié)省材料,加快施工進度。因此具有施工簡便,施工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其強度和剛度與相應的有粘結預應力筋相比稍低。從耐久性能看,應對其防銹及認真處理錨具封端。有粘結預應力筋由于壓漿工藝問題也存在耐久性問題,預應力管道壓漿往往存在壓漿不滿或不密實等問題,由此可能導致的預應力筋銹蝕問題不容忽視。在我國無粘結預應力筋在大跨徑橋梁上的應用正日益增加。無粘結筋因其自身的優(yōu)點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但關于其強度和耐久性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不斷完善。體外索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的使用是近來建筑工業(yè)發(fā)展的方向之一。用體外預應力的方式修建混凝土橋梁在國際上已有近90年的歷史。但早期因防腐工藝不完善,造價高等原因,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但自80年代以來,由于技術的進步,體外預應力技術幾經(jīng)改進后,日趨完善,其應用也越來越多。從預加應力方式來看,它把絕大部分的預應力鋼束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通過錨固端和變向裝置來傳遞預加應力。該方法不但可以應用于新建結構,還可以用來加固原有結構。抗腐蝕(纖維增強塑料)索,高性能鋼索以及體外索防護系統(tǒng)的發(fā)展,為體外預應力技術的再次興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無粘結預應力鋼筋則采用高強鋼絲和鋼絞線。
3施工工藝
對混凝土施加預壓應力,是通過對鋼筋預加拉力,兩端錨固后放張,鋼筋的回縮而使混凝土得到預壓應力。對鋼筋施加預拉應力,有先張法和后張法兩種。先張法較簡單,適用于直線布置的預應力筋,一般是張拉起鋼筋后澆筑混凝,待混凝土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放張,從而形成混凝土的預壓應力;后張法則是在澆筑混凝土時預留孔道,待混凝土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穿入預應力筋并張拉,錨固后放張,然后對孔道壓漿及封錨,使混凝土形成的預壓應力。減小預應力混凝土構件預應力損失的發(fā)展與施工技術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施工技術水平直接影響預應力損失的多少,線型,截面形式等。一般是利用膨脹水泥配制混凝土,使它在硬化過程中不但不發(fā)生凝縮,反而發(fā)生膨脹。在混凝土膨脹的時候,配置在體中的預應力筋就被張拉,而混凝土本身則由于膨脹受到鋼筋的限制而同時獲得預壓應力。人們把這種依靠混凝土自身膨脹來張拉鋼筋而產(chǎn)生的預應力。把這種依靠混凝土自身膨脹來張拉鋼筋而產(chǎn)生的預應力叫做自應力,把采用這種方法的預應力混凝土叫做自應力混凝土。我國目前已采用自應力混凝土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承插口管道,起最大直徑已達1200mm。
4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損失問題
4.1 引起預應力損失的原因
4.1.1 錨具變形和鋼筋內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1σl1=(a/l)Es
當為直線型預應力鋼筋時式中:a―張拉端錨具變形和鋼筋回縮值;l――張拉端至錨固端之間的距離。
4.1.2 預應力鋼筋與孔道壁之間摩擦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2
σ■=σ■1-■式中k――考慮孔道局部偏差對摩擦影響的系數(shù),x――張拉端至計算截面的孔道長度,可近似取該孔道在縱軸上的投影長度,μ――預應力鋼筋與孔道壁的摩擦系數(shù),θ――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型孔道部分切線的夾角。
4.1.3 混凝土加熱養(yǎng)護時,受張拉的鋼筋與承受拉力的設備之間溫差引起的損失σl3為了縮短先張法構件的生產(chǎn)周期,混凝土常采用蒸汽養(yǎng)護辦法。升溫時,新澆的混凝土尚未結硬,預應力筋與臺座之間的溫差t使鋼筋受熱自由伸長,但兩端的臺座是固定不動的,即距離保持不變,于是鋼筋就松了,鋼筋的應力降低;降溫時,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已黏結成整體,加上兩者的溫度線膨脹系數(shù)相近,二者能夠同步回縮,放松鋼筋時因溫度上升鋼筋伸長的部分已不能回縮,因而產(chǎn)生了溫差損失。僅先張法構件有該項損失。σl3=2t(N/mm2)。
4.1.4 鋼筋應力松弛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4鋼筋的應力松弛是指鋼筋在高應力作用下及鋼筋長度不變條件下,其應力隨時間增長而降低的現(xiàn)象。鋼筋應力松弛有:應力松弛與時間有關,開始快,以后慢;應力松弛與鋼材品種有關。冷拉鋼筋、熱處理鋼筋的應力松弛損失比碳素鋼絲、冷拔低碳鋼絲、鋼絞線要小;張拉控制應力σcon高,應力松弛大等特點。
4.1.5 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5混凝土結硬時產(chǎn)生體積收縮,在預壓力作用作用下,混凝土會發(fā)生徐變,這都會使構件縮短,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跟著回縮,造成預應力損失。先張法:σ■=■,σ■■=■后張法:ρ=■ ρ′=■式中σpc,σpc′――分別為完成第一批預應力損失后受拉區(qū)、受壓區(qū)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處混凝土法向壓應力;fcu′――施加預應力時混凝土的實際立方體抗壓強度。一般fcu′不等于構件混凝土的立方體強度fcu,但要求fcu≥0.75fcu′;ρ,ρ′――受拉區(qū)、受壓區(qū)預應力鋼筋和非預應力鋼筋的配筋率。后張法構件收縮徐變損失比先張法構件小,原因是后張法構件在施加預應力時,混凝土的收縮已完成一部分。公式適用于一般相對濕度環(huán)境,高濕度環(huán)境下,σl5、σ■■應降低,反之則增加。
4.1.6 螺旋式預應力鋼筋作配筋的環(huán)形構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6后張法中,當D≤3m,σl6=30MPa,當D>3m,不考慮該項損失。此處D為環(huán)形構件的直徑。
4.2 預防預應力損失的措施
4.2.1 減少錨具變形和鋼筋內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1的措施。①選擇變形小或預應力鋼筋內縮小的錨具,盡量減少墊板數(shù);②對先張法構件,選擇長臺座。
4.2.2 減少預應力鋼筋與孔道壁之間摩擦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2措施。①對較長的構件可在兩端進行張拉;對于抽芯成形的孔道,曲線預應力筋和長度大于24米的直線預應力筋,應在兩端張拉;長度等于或小于24米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長度等于或小于30米的直線預應力筋,可在一端張拉;在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張拉預應力筋時,張拉端宜分別設在結構的兩端。當兩端同時張拉一根預應力筋時,為了減少預應力損失,宜先在一端錨固,再在另一端補足張拉力后進行錨固。②采用超張拉,張拉程序可采用:01.1σcon■■0.85σ■■σcon。
當?shù)谝淮螐埨?.1σcon時,預應力鋼筋應力沿EHD分布,當張拉應力降至0.85σcon,由于鋼筋回縮受到孔道反向摩擦力的影響,預應力沿FGHD分布,當再張拉至σcon時,鋼筋應力沿CFGHD分布,可見,超張拉鋼筋中的應力比一次張拉至σcon的應力分布均勻,預應力損失要小一些。
4.2.3 減少混凝土加熱養(yǎng)護時,受張拉的鋼筋與承受拉力的設備之間溫差引起的損失σl3的措施。①采用二次升溫養(yǎng)護。先在常溫下養(yǎng)護至混凝土強度等級達到C7.5~C10,再逐漸升溫至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溫度,這時可認為鋼筋與混凝土已結成整體,能夠一起脹縮而不引起預應力損失;②程在鋼模上張拉預應力鋼筋。由于鋼模和構件一起加熱養(yǎng)護,升溫時兩者溫度相同,可不考慮此項損失。
4.2.4 減少鋼筋應力松弛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4的措施。①采用超張拉工藝,張拉程序如前面所述;②采用低松弛的高強鋼材。
4.2.5 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5的措施。①采用高標號水泥,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②采用級配良好的骨料,加強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③加強養(yǎng)護,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④控制混凝土應力σpc,要求σpc?燮0.5f′cu以防止發(fā)生非線性徐變。
4.2.6 減少用螺旋式預應力鋼筋作配筋的環(huán)形構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引起的預應力損失σl6的措施。采用直徑D較大的環(huán)形構件。《規(guī)范》把預應力損失分為兩批,混凝土受預壓前產(chǎn)生的損失為第一批損失σlⅠ,而混凝土受預壓后產(chǎn)生的預應力損失為第二批預應力損失σlⅡ。
先張法:σlⅠ=σl1+σl2+σl3+σl4σlⅡ=σl5
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今,經(jīng)過十幾年的建設,上海的道路交通設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建成了內環(huán)高架道路、延安路高架道路、南北高架道路、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和高架明珠軌道線等。在這些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構筑物的量不斷增加,就目前所修的橋梁結構而言,絕大部分為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jù)目前對上海地區(qū)范圍內立交橋和高架道路的初步觀察發(fā)現(xiàn),混凝土構筑物在耐久性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影響混凝土結構正常的使用壽命,主要表現(xiàn)特征為某些部位的混凝土開裂,鋼筋銹蝕,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太薄,混凝土抗水、有害離子滲透性及抗碳化性能差等等。如不予以重視,不盡早根據(jù)其使用狀況和應用環(huán)境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不久的將來會對國家和人民的財產(chǎn)和安全帶來嚴重的后果。混凝土腐蝕劣化過程一般經(jīng)過兩個階段。初始階段和擴展階段,在初始階段沒有顯著的材料弱化或結構功能退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某些保護層被侵蝕介質破壞。而在擴展階段,將出現(xiàn)主動性的損傷并加速發(fā)展,如鋼筋腐蝕。到目前為止,如何減緩和防止混凝土橋梁腐蝕,以提高混凝土橋梁耐久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還沒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就保護材料及工藝,保護技術方面加以研究,并提出一套有效的混凝土防腐蝕保護技術。
1、試 驗
1.1 原材料水
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采用細度模數(shù)為2.6的中砂,粗集料采用5~38mm的石灰石。混凝土配合比見表1.
聚合物涂層采用純丙乳液(AC)、苯丙乳液(PA)、叔碳酸鹽乳液(TC)和有機硅(OS)等四種聚合物。
1.2 試驗方法
混凝土碳化試驗按照《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實驗方法》(GBJ82-85)中快速碳化試驗進行。采用100mm×100mm×300mm長方體試件,標準養(yǎng)護26d,在60℃烘48h取出測試。
混凝土氣體滲透試驗按照RILEMTC116-PCD[1]步驟進行。每組2塊,試塊采用直徑150mm,高度為50mm的圓柱體。養(yǎng)護時盡量減少試塊與外界環(huán)境的水分交換。養(yǎng)護在20℃的室內進行,立即將試塊密封保存。采用氮氣作為滲透氣體。滲透壓力分別為1.5×105、2.0×105、3.0×105Pa(絕對壓力)。計算各壓力下的Ki,取平均值即得各配比混凝土的滲透系數(shù)K.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能采用ASTMC1202[2]建議的電量法測定。試件為直徑100mm,高度50mm的圓柱狀混凝土。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鋼筋混凝土橋梁耐久性劣化現(xiàn)狀和力學性能現(xiàn)狀
我們調查了上海公路系統(tǒng)的團港橋、內港河橋、醫(yī)院橋、五灶港橋和六灶港橋等鋼筋混凝土橋梁。這些橋梁均有不同程度腐蝕破壞。從現(xiàn)場進行鉆孔取樣,并根據(jù)要求制樣,以測定其氯離子滲透性、碳化深度和強度。
2.1.1 鋼筋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的檢測
2.1.2 鋼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檢測
2.1.3 鋼筋混凝土抗壓強度測試
2.2 鋼筋混凝土橋梁防腐技術措施研究以
上對取芯試樣的測試結果表明:受調查的上海地區(qū)這幾座橋梁的混凝土均受到了相當嚴重的腐蝕。可以推測其他橋梁也應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如何防止鋼筋混凝土橋梁的腐蝕應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本文就此提出鋼筋混凝土防腐技術措施,并對其作出評價。試驗分別對不涂涂層的基準混凝土(NO)和涂有不同聚合物涂層:純丙乳液(AC)、苯丙乳液(PA)、叔碳酸鹽乳液(TC)和有機硅(OS)的混凝土的氯離子滲透性、抗碳化性能和氣體滲透性進行了研究。并且對不同厚度的苯丙乳液(PA)涂層對耐久性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轉貼于
2.2.1 不同涂層對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性的影響
氯離子滲透性對于鋼筋混凝土橋梁結構的耐久性是一個重要考察指標。氯離子即使在高堿度下,對破壞鋼筋的鈍化膜都有特殊的能力。鋼筋的銹蝕最終會導致混凝土強度大大降低,這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威脅。試驗表明,基準混凝土通過的電量為1233C.而涂有各種涂層的混凝土的氯離子滲透性得到顯著改善。
2.2.2 不同涂層對混凝土氣體滲透性的影響
與基準混凝土相比,純丙乳液涂層可以使混凝土氣體滲透系數(shù)降低1個數(shù)量級,叔碳酸鹽涂層可以使?jié)B透系數(shù)降低2個數(shù)量級以上,而涂有苯丙乳液的混凝土根本就不透氣。有機硅對混凝土的氣體滲透性影響很小。
2.2.3 不同涂層對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響
混凝土碳化是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不斷透過混凝土毛細孔擴散到混凝土內部,氣相擴散到混凝土內部充水的
毛細孔中與其中的孔隙液所溶解的氫氧化鈣進行中和反應,生成碳酸鹽或其他物質的現(xiàn)象。從總體上可以把混凝土碳化過程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二氧化碳氣體擴散到混凝
土孔隙中;第二個步驟是二氧化碳與混凝土中物質發(fā)生反應。很明顯,前者是發(fā)生碳化腐蝕的前提條件。利用涂層包裹混凝土的表面,從而形成致密的保護層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氣體的擴散。從表6的數(shù)據(jù)可見,除了有機硅涂層外,其他涂層對防止混凝土的碳化都有很好的效果,基準混凝土28d碳化深度為24.7mm,而涂有苯丙乳液的混凝土28d碳化深度最小僅為0.7mm,純丙乳液次之為2.7mm,叔碳酸鹽再次之為5.9mm.從碳化的發(fā)展速度來看,基準混凝土和涂有純丙乳液、叔碳酸鹽涂層的混凝土早期碳化發(fā)展較快,后期較慢。這是因為碳化產(chǎn)生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鈣填充了混凝土的部分空隙[3],使得二氧化碳氣體擴散變得更難,所以減緩了碳化速度。
2.2.4 不同厚度的涂層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
分別調整苯丙乳液涂層的厚度為0.7mm、1.0mm和1.3mm,進行混凝土氯離子滲透、氣滲、碳化深度測試。試驗結果見圖2.由試驗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混凝土28d的碳化深度隨涂層厚度的增加而明顯減小。其中1.0mm涂層的混凝土碳化深度為0.8mm,而0.7mm涂層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增加到3.2mm.而涂層厚度對混凝土氣滲和氯離子滲透幾乎沒有影響,綜合考慮經(jīng)濟與效果兩方面因素,建議選擇涂層厚度為1.0mm.
3、結 論
1)橋梁混凝土現(xiàn)場取樣試驗結果表明,原設計強度為C30的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都有驚人的下降,如不立即采取橋梁防腐措施,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