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智能家居調查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16 13:52:20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智能家居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7-0179-03

Abstract: Smart home as the current hot IOT application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it brings intelligent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security risk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on the security scheme of smart home system. In the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the double factor authentication mode based on the Device MAC and dynamic password, combined with digital signature technology, to prevent the intrusion of illegal users. After the authentication is passed, the system assigns permissions for each role.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security levels, using different encryption scheme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data communication in smart home system. In the home system, each security module of the program design,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mutually cooperate. Theoretically, this strategy to meet the needs of home security.

Key words: smart home; authentication; data encryption; digital signature

在這個信息化、數據化的互聯網通信大時代,物聯網正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正逐漸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方式[1]。物聯網通俗點理解就是互聯網基礎上形成的物物相連的網絡,是指通過在物體內嵌入感應芯片,采用RFID射頻技術,無線傳感技術,紅外感應技術和跟蹤定位技術,將這物體與互聯網連接,實現對物體信息的實時采集、處理、傳輸和監(jiān)控管理等功能。

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的一個重要應用,目前各大IT界巨頭,家電大佬們紛紛涉足,展開了一場家居市場的爭奪戰(zhàn),由此可見,智能家居的前景是十分可觀的。智能家居實際上是以家居環(huán)境為基礎,通過物物相連的無線傳感網絡來管理我們的衣食住行,實現人們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安全化和時尚化。我們可以想象:在未來的某一天,當你下班回到家里,隨著智能門禁系統的安全開啟,家里的燈光緩緩點亮,空調、熱水器根據你的體溫自動控溫,背景音樂緩緩響起,一個控制器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操控家中所有的電器[2]。而當你在外工作時,你也可以打開手機或者電腦遠程查看家居環(huán)境,操控家里的電器設備……這樣的生活正是智能家居正在努力實現的方向。

當人們沉浸在對智能家居生活的美好設想中時,它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卻給人們當頭一棒。不久前,蘋果公司固若金湯的IOS系統深陷XcodeGhost感染門事件后,這就不得不引發(fā)我們對智能家居系統的擔憂。根據惠普的調查報告,十大著名的智能家居產品存在不同的250個安全隱患。令人震驚的是,在黑帽子安全大會上,黑客輕松的破解了Nest恒溫器的安全防范,使恒溫器變成了可以掌握家居一切動向的“監(jiān)視器”。而英國早前就曝出了被攻擊的家庭攝像頭泄漏用戶隱私數據的事件[3]。智能家居出現的這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引發(fā)人們思考:我們該怎樣對待智能家居?或許智能家居的未來,亟待解決的是如何加強安全性這一課題。

1 智能家居系統架構的分析

目前,智能家居大多采用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實現家居與互聯網連接,實現實時數據共享。ZigBee是普遍認為安全性能很好的低功耗協議,被定義為一種基于自動化控制的無線數傳技術[4]。本系統的設計方案中,主要采用基于ZigBee無線傳感網絡來采集智能家居的環(huán)境信息,系統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整個智能家居系統主要由ZigBee無線傳感網絡、智能網關和遠程終端控制平臺三大部分組成。其中,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和智能網關是智能家居的硬件平臺,所有家居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傳輸都由它們實現。ZigBee無線網絡主要由協調器、路由器和終端節(jié)點組成,其中協調器是網絡中的核心設備,負責整個無線傳感網絡的組建、配置、管理和維護;路由器負責數據包的轉發(fā),并執(zhí)行最佳的路由策略;終端設備主要負責數據的采集和傳輸[5]。在家居的硬件平臺中,智能網關是系統中最核心的設備,不僅負責控制ZigBee無線網絡的正常工作,完成信息傳輸和指令控制;還要控制與Internet連接,實現與遠程終端設備的數據實時傳輸、指令的接收與實現等操作。智能網關作為家居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實現ZigBee無線傳感網絡與互聯網連接的中間橋梁。

2 智能家居的安全性模型分析

智能家居系統目前大多采用Linux、Android系統,由于其系統的開放性,存在很多難以預料的安全隱患。智能家居根據組網的方式不同,采用的設備、協議的標準不一,也會出現一些安全隱患。本文主要將系統劃分成家居環(huán)境模塊、數據模塊和控制指令三個安全模塊進行結構分析,如圖2所示。

2.1家居環(huán)境的安全性

智能家居負責管控人們家居生活的各種電器和智能門禁系統,相當家庭智能化的大管家。目前智能家居行業(yè)缺乏一個統一的行業(yè)安全標準,大多數智能家居生產廠商的產品安全性能不夠強,暴露出諸多的硬件設備的安全隱患。如果黑客或不法分子對設備硬件的漏洞遭進行攻擊,獲得了家居的控制權的話,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家居的安防系統一旦被破解,智能家居相當于是“大門敞開”的,人們的生命財產都將受到嚴重的威脅,這是不容忽視的。

2.2 數據的安全性

數據是信息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任何通信系統的設計中,都必須強調數據的安全性。在智能家居通信中,采集和上傳的數據是有關用戶家居和用戶身份的重要信息,因此,保障數據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在整個智能家居系統中,數據的安全性包括用戶的賬戶信息、隱私數據和普通數據這三個部分。

2.2.1 用戶登錄賬戶的安全性

用戶的賬戶信息是識別用戶身份的重要憑證,也是用戶登錄家居系統的一把關鍵“鑰匙”。首先,在家居系統中,需要合法用戶進行身份信息的注冊,系統會依據用戶的身份級別,給每個合法用戶分配相應的系統操作權限。用戶身份界別越高,獲得的管理權限就越高。因此,在系統中,用戶的賬戶信息是至關重要的。一旦高級別賬戶的密碼信息泄露,對整個系統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因此,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必須要保證每一個用戶的賬戶信息的安全,防止非法用戶登錄系統。

2.2.2 通信數據的安全性

在這個IT化的大時代,數據的安全或更勝于金錢,這是由數據的具體價值來決定的。在智能家居系統中,數據是用戶信息的具體體現,由ZigBee模塊收集上傳的數據都是家居中的隱私數據,關系到家居信息或者用戶的各種隱私信息,這也是黑客用盡手段想要竊取的“肥肉”。在通信過程中的數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變換處理,讓攻擊者無法知曉其真實含義。

2.3 控制指令的安全性

在整個智能家居系統中,用戶可以通過遠程終端或者內網設備進行訪問或者控制。在內網控制時,由于ZigBee網絡本身的安全性,指令傳輸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而在外網的遠程終端進行指令控制時,由于Internet的開放性,就會遭受到諸多的攻擊,因此,在指令傳輸過程中的安全亟待解決。

3 智能家居系統安全性方案設計

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將由外及內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機制,確保整個通信過程的安全性。首先,在用戶使用系統之前,終端設備登錄環(huán)節(jié)需進行身份合法性的驗證。在用戶成功登錄后,實行級別化“角色-權限”模式,即根據該用戶的角色級別,為其開放對應的功能權限。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根據數據的隱私級別,采用不同的加密方式,確保重要數據的安全性。智能家居系統安全方案如圖3所示。

3.1 身份驗證環(huán)節(jié)

在用戶設備登錄系統之前,需要進行設備身份驗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采用基于雙因子認證模式,結合數字簽名技術,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所謂雙因子認證模式,即采用“設備MAC地址+動態(tài)口令”機制。整個身份驗證的過程包括兩部分:設備首次注冊和設備登錄驗證。

3.1.1 設備首次注冊

用戶終端設備第一次登錄智能家居系統之前,需要在智能網關上進行設備的首次注冊,通過家居主人的許可,將設備的原始MAC設備編號存儲在智能家居后臺的數據庫中,根據主人確認并設置的角色,為其分配相應的系統操作權限。同時,在用戶終端設備上安裝動態(tài)口令校驗軟件。

3.1.2 設備登錄驗證

當設備首次注冊完成后,再次登錄系統將會實行身份驗證。用戶設備驗證時,智能網關和用戶設備之間的信息傳輸均采用單向散列函數進行加密處理。單向散列函數的安全性在于其產生散列值的操作過程具有較強的單向性。并使用數字簽名技術對賬戶信息進行簽名,確保身份驗證過程中登錄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設備身份驗證過程如圖4所示。

(1)用戶終端設備首先需要向智能網關發(fā)送身份驗證的請求,智能網關收到請求后,做出響應,開放認證系統。

(2)用戶將本設備的MAC編號使用MD5算法生成MAC摘要,并對數據的真實性進行簽名,攻擊方無法偽造,發(fā)送的信息也具備不可抵賴性。

(3)智能網關在接收到經過數字簽名后MAC信息后,首先通過比對數據庫用戶設備MAC編號,在驗證數字簽名簽名的真實性。如果驗證通過,則生成本次驗證登錄的動態(tài)口令,采用MD5算法生成動態(tài)口令摘要,發(fā)送給用戶終端設備。

(4)用戶設備在收到動態(tài)口令摘要后,調用在設備注冊時安裝的口令校驗軟件,計算得到本次登錄的動態(tài)口令,并發(fā)送給智能網關驗證。

(5)智能網關設備驗證動態(tài)口令,如果驗證成功,則為該用戶設備開放相應的角色權限,可以進行數據傳輸。

圖4 用戶設備身份驗證過程圖

3.2 數據加密環(huán)節(jié)

在智能家居系統中,對所有傳輸的數據進行級別劃分,級別越高,采用的加密手段就越復雜。對于用戶的賬戶登錄信息這類數據,屬于Ⅰ級加密數據,級別最高,使用MD5算法和AES加密技術進行處理,并進行數字簽名,以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刂浦噶顚儆冖蚣墧祿?,包括對系統做出的一系列的控制操作,必須保證使用該功能的是合法用戶,因此采用MD5算法和數字簽名保證控制指令的安全傳輸[6]。系統里隱私數據屬于Ⅲ級數據,采用MD5算法和AES加密算法進行加密處理。最后,對于一些普通數據的傳輸,進行速度較快,加密效率高的AES算法進行處理。

在智能家居系統中,日志審查和分析模塊具有很高的價值。日志可以記錄系統的運行狀態(tài),各種系統的運行參數;記錄用戶終端設備登錄、訪問的系統的時間、IP地址和執(zhí)行的一系列操作;記錄當前系統響應和處理的用戶請求的具體描述等。通過日志記錄,可以定期進行的分析和審計[7],它的具體功能有如下幾點:

(1)通過日志分析工具,管理員對日志記錄進行安全分析對比,實現日志的審查,使管理員實時掌握系統的運行情況。

(2)系統管理員通過日志的審查,及時了解到當前系統的運行狀態(tài)和安全狀態(tài),分析當前系統的安全級別,進行入侵檢測,實現入侵危機的自動預警。

(3)如果系統遇到運行或安全故障,管理員通過對系統日志的故障分析,能夠對故障進行高速定位,繼而啟動故障應急預案,及時恢復系統正常功能。

4 結論

本文在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系統中,對整體的安全方案進行了分析與設計,采用了一系列的安全策略保障系統的安全性。各個安全模塊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實現系統的安全性。但本文仍有不足,有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對各個安全模塊更加細節(jié)化,并投入到實際環(huán)境中進行調試。

參考文獻:

[1] 張維華.皇曉琳.物聯網智能家居技術與標準化綜述[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 2012(7):35-38.

[2] 沈杰,陳秋歌,劉會方.基于智能家居系統可靠性測試分析[J].電子技術,2015(4):147-148.

[3] 田豐慶.家居智能安全系統設計[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2.

[4] 王一棋,何麗莉,胡成全.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無線智能家居網關系統[J].吉林大學學報,2015(53):302-306.

篇(2)

(本刊訊)福歌(Fugoo)與微軟在2009年臺北國際電腦展上聯合宣布向其新型家用智能互聯網連接設備推出“開放性”軟硬件平臺。

此前曾在eMachines和Gateway電腦公司任職的兩名福歌創(chuàng)始人John Hui與Wayne Inouye“重組團隊”,引入新型設備,以改變家庭用戶與互聯網的交互方式?;谖④浐屯⒖萍嫉暮献?福歌的智能互聯網連接設備將使用戶能在便攜式個人電腦以外使用各種有吸引力的新型設備,這些設備的效用由用戶、環(huán)境和實際情況決定。

這些設備就像一間移動式應用軟件商店,可提供高度的用戶化體驗,由用戶選擇的應用軟件和內容驅動。無論在廚房查看菜譜、烹飪視頻、購物清單和優(yōu)惠券,還是在床頭設定鬧鐘、查看天氣和新聞,其形狀因素和用戶體驗均可由用戶控制。

這一個性化水平得益于可供第三方軟件開發(fā)商和硬件連接商使用的開放式SDK和API,從而使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出智能的互聯網連接產品。通過該平臺,福歌可引入全球軟件開發(fā)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所能想到的任何設備。

John Hui表示:“當前聯網用戶想要在手邊就能獲得信息、服務和娛樂,這一需求開創(chuàng)了高度智能化和用戶化家電產品的新市場。福歌設備以高度實用的服務為家庭每一個房間帶來無盡的互聯網和設備潛能?!?/p>

微軟原始設備制造商事業(yè)部企業(yè)副總裁Steve Guggenheimer表示:“福歌平臺與微軟Windows的結合提供了簡單熟悉的用戶體驗。思考如何盡可能簡化人們與家用設備的交互方式,這的確令人激動。”

e家佳距IEC國際標準僅一步之遙

(本刊訊)近日,由e家佳聯盟主導提報的國際標準項目《家庭多媒體網關通用要求》,于日前在 IEC Tc100 結束了國家委員會草案投票程序的投票,最終以高達91%的贊成票通過,遠遠超出了67%的最低通過線,進入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程序,意味著這一項目已基本確保成為 IEC 的正式國際標準。

家庭多媒體網關是數字家庭的集中管理模式的重要組成設備,是家庭網絡管理的核心。此次由e家佳聯盟提報的國際標準項目《家庭多媒體網關通用要求》介紹了基于IP網絡的家庭多媒體網絡模型,多媒體網關的應用;規(guī)范了家庭多媒體網關的推薦功能和服務,為構建集中管理的家庭多媒體網絡提出了通用規(guī)范要求。據悉,該項目為中國在 IEC Tc100 家庭網絡領域提交的第一個國際標準項目提案。

在《家庭多媒體網關通用要求》進入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程序的同時,e家佳聯盟在 IEC Tc59 上提交的另外一份國際標準提案《網絡家電通用要求》也正在新工作項目提案投票過程中。

三星、思科等共建家庭媒體協議

(本刊訊)日前,以制定家庭內網的家庭媒體服務器協議為目的的行業(yè)團體“RVU Alliance”宣布成立。今后,該團體將制定名為“RVU Protocol”的協議。團體的加盟企業(yè)包括美國博通、美國思科系統、美國The DIRECTV Group以及韓國三星電子。

RVU Protocol是家庭內網中的家庭媒體服務器與其他網絡終端之間的通信協議。該協議的目的之一是使接收有線電視內容的家庭媒體服務器能夠訪問網內數據存儲裝置中保存的媒體。并且利用基于HTML的“Remote User Interface(RUI)”標準,借助統一用戶界面,通過接入家庭內網的RVU Protocol電視等終端,控制家庭媒體服務器。

美國衛(wèi)星電視巨頭DIRECTV認為,以RVU Alliance的成立為契機,外界對于家庭媒體服務器的關注度將有所提高。DIRECTV表示,“從HDTV到音樂、圖片,我們希望使用戶家中的各臺電視都能夠輕松訪問全部的數字媒體。 ”

RVU Protocol支持DLNA、UPnP、DTCP-IP等標準。RVU Alliance預定于2009年9月前后向會員提供該協議。DIRECTV計劃于2010年初上市支持RVU Protocol的家庭媒體服務器。

新廠商涉足觸摸屏市場競爭激化

(本刊訊)即使在前所未有的經濟蕭條情況下,觸摸屏市場依然沒有下滑,而是保持了穩(wěn)步發(fā)展,這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DisplaySearch專門調查小組編寫的“觸摸屏調查報告2009年版”,匯總了該市場的最新動向。 目前,獲得證實的廠商在全球約有100家左右。以日本、臺灣、韓國和中國大陸等亞洲地區(qū)為中心,存在眾多觸摸屏廠商。100家這一數字是目前能夠確認的觸摸屏廠商數量。趁著近期的觸摸屏熱潮,液晶面板廠商以及半導體廠商也推出了觸摸屏產品,所以這一數字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大型觸摸屏廠商的供貨份額已經占到市場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日立顯示器、精工愛普生、韓國LG、京瓷和日本板硝子等廠商也相繼涉足該市場。新涉足的廠商大多在現有設備和液晶業(yè)務方面擁有經驗技術。面向面板和模塊的嵌入以及營業(yè)渠道的構筑等只是現有液晶面板業(yè)務的延伸。從這種情況來看,上述顯示器相關企業(yè)的正式涉足已經取得成功,并很可能在今后也保持穩(wěn)健增長。

HAI和Sensus合作開發(fā)家庭電力網絡設備

(本刊訊)日前,HAI和Sensus合作開發(fā)了家庭區(qū)域網絡設備,用于公共事業(yè)市場的需求反饋、能源顯示和舒適控制。

目前,數以千計的設備已經分布于遍布美國的五個電力公司。 這項合作協議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為電力公司提供解決方案,讓他們在需要減少新的電廠需求時,可以及時了解需求信息。

HAI的Omnistat2自動調溫器與Sensus的FlexNet配合創(chuàng)建了一個HAN設備,讓消費者可以基于電力成本(顯示于自動調溫器顯示器上)調節(jié)溫度和空調。消費者還可以針對特殊事件設置,當他們離開家時可以在任何聯網的計算機上打開安全網站,瀏覽和調節(jié)自動調溫器。HAI無線負載控制模塊允許空調設備、泳池泵、熱水器以及其它負載,基于能源成本和重要峰值價格事件進行兩路控制。

家庭顯示器可以接受和顯示來自電力公司的信息,諸如當前電力成本、下一次費用周期的時間、有關電力儲運損耗和電力恢復預期時間信息等。還可將信號傳回電力公司,用于今后預付費和遠程斷開或再鏈接程序。

視得安羅格朗參與行業(yè)標準制定

(本刊訊)今年初,深圳市質監(jiān)局頒布了《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zhàn)略資金管理辦法》,視得安羅格朗公司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密切關注申報時間,認真組織申報工作。

經項目審查、專家評審、政府審批和社會公示等程序,視得安羅格朗公司參與制訂的《GB/T21741-2008住宅小區(qū)安全防范系統通用技術要求》和《GA/T678-2007聯網型可視對講系統技術要求》分別得到政府批準予以資助15萬元和4.5萬元。該項資金將于近期全部進入公司帳戶。

“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zhàn)略資金”設立于2009年,用于資助標準化工作重點項目,此次資助是《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zhàn)略資金管理辦法》設立以來的首次資助,全市共有92家企事業(yè)單位獲得共計2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集中展現了深圳市這幾年來的標準化工作成果,也是政府將標準化工作提升到戰(zhàn)略高度的具體措施。以后每年市政府都會按照《辦法》的規(guī)定對進行標準研制的企事業(yè)單位進行資助,視得安羅格朗公司將一如既住的關注和參與該項目,爭取更多的政府資助。

武漢首建 TD“無線城區(qū)”

(本刊訊)近日,江漢區(qū)和武漢移動舉行“TD無線江漢”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癟D無線江漢”將是全國基于TD技術率先實現的“無線城區(qū)”,預計2010年5月1日投入運行。

據了解,“TD無線江漢”項目以中國移動第三代通信系統TD-SCDMA為網絡基礎,對江漢區(qū)實現高速網絡無縫覆蓋。項目將圍繞“無線政務”、“無線生活”、“無線產業(yè)”三大信息平臺,推進江漢區(qū)政務、民生、商務等多領域發(fā)展。

屆時武漢市民可以隨時隨地高速上網,享受電子申請、電子審批、政務查詢、路況查詢、視頻點播、智能家居帶來的便捷無線生活。

廠商

施耐德電氣推出智慧家居控制系統

(本刊訊)日前,由全球能效管理專家施耐德電氣發(fā)起的一場以“家?智慧?人”為主題的智慧家居高端研討會在重慶舉行,借此機會施耐德電氣隆重推出了“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統”。

研討會上,房地產開發(fā)商、系統集成商、室內設計師與施耐德電氣專家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大家針對智慧家居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功能延伸,成本控制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在“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統”的演示區(qū),大家充分體驗到了“智慧家居時代”所帶給人們居所的無限想象。

舒適愜意的家居生活方式不只是豪華的裝修與高檔的電器,更是對住宅實現完全掌控。施耐德電氣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統更進一步,將電氣、多媒體和通信設備真正整合到一個用戶界面友好的操作解決方案之中。它不僅僅是智能,而且更加智慧地管理家居。

霍尼韋爾推出全數字化解決方案

(本刊訊)霍尼韋爾公司在日前于廣州舉行的第四屆全球數字監(jiān)控論壇上推出了霍尼韋爾安防全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及相關主力產品。

霍尼韋爾安防全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擁有融合用戶需求和行業(yè)特色的數字安防集成化管理平臺,將硬件與軟件有機結合、總體規(guī)劃,不僅包含常規(guī)的視頻監(jiān)控、報警防范、門禁管理,也拓展到與更多的先進技術相互融合,如智能家居、數字家庭、智能視頻分析、無線識別RFID、光纖振動感應、雷達探測和追蹤、消防報警、數字城市等, 充分發(fā)揮了數字化技術的優(yōu)勢,融入網絡化全面應用的成果,保障了客戶的業(yè)務管理和安防手段的全面融會。

其中,霍尼韋爾安防數字化家居控制系統成為會一大亮點,家居智能網關將數字化模式完全融入居民的生活細節(jié),在任何時間、任何網絡可達位置,通過遠程指揮實現想要的家庭智能管理,讓真正的智能家居變?yōu)楝F實。

瑞訊“會思想的住宅”南京熱銷

(本刊訊)位于南京市大橋北路83號的樓盤“太平寶邸”近日公開銷售,本樓盤是由南京維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上海瑞訊科技共同打造的南京第一家真正的智能家居科技樓盤――“會思想的住宅”。

據了解,有很多業(yè)主就是被“會思想的住宅”這樣的廣告詞所吸引慕名而來,有相當一部分業(yè)主表現出了對智能住宅的驚喜與未來科技生活理念的認同。

據悉,太平寶邸所打造的科技住宅,是以住宅為平臺,兼?zhèn)浣ㄖ?、網絡通訊、訊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huán)保的居住環(huán)境。它開創(chuàng)性地將家居通訊系統、網絡管理系統、防盜監(jiān)控系統、燈光控制系統、電器控制系統等七大系統融為一體,可以用一鍵遙控、定時事件管理、一鍵場景、電話遠程、互聯網遠程等多種智能控制方式,實現對全宅燈光及家電的智能管理與控制。

振威上半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召開

(本刊訊)日前,廈門市振威安全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上半度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在鮮花與掌聲中隆重舉行。此次會議在分析當前形勢、總結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明確了下半年工作任務。

振威公司總經理黃臻峰在會上致辭并作了總結報告。在外部環(huán)境不利的情況下,報告數據顯示,一至六月銷售額同比仍增長了25%,公司運營費用同比下降6.55%,各項運營指標基本實現了年度計劃提出的目標要求。

在肯定成績和進步的同時,黃總也提出要求,品質是品牌的核心內涵,振威公司輸出的產品和服務品質標準只有一個:讓客戶滿意,超越客戶期望。這需要長期堅持優(yōu)化改善,也是下半年的重點工作。經過大家努力,振威公司在敏捷響應、產品與服務品質、后勤保障、開發(fā)需求等能力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可以為銷售下一步增長提供有力支持。黃總并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度主要任務。大會對上半年工作中表現突出、成績優(yōu)秀的團隊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聲音

設計師:智能家居必將普及家庭生活

日前,藝廊平面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jiān)林劍雄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從設計師角度出發(fā)闡述了自身國內智能家居發(fā)展的看法。在林總監(jiān)心目中智能家居是融入了一流的高端科學技術的家居產品,一般收入的家庭也應當充分享受到智能家居帶來的舒服與方便和其它家居產品提供不了的多功能服務。

不能否定完美的設計及裝修是家居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隨著智能家居的面世及改良,可以進一步提升設計的效果,而且讓過時古老籠統的單一設計增添一些高科技新鮮元素。猶如畫龍點睛,相得益彰,亦是“靜”與“動”互相結合,可算是“美”的延續(xù)。

對于被反復熱炒的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存在的問題,林總監(jiān)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塊很具吸引力的寶地,潛力大種類豐富,但在智能方面,市面上已經存在的智能系統一般只作監(jiān)控,防盜或調節(jié)燈效的功用,未有更大的突破,而且定價昂貴,購買者大多屬于高收入人士,對于一般收入家庭來說接觸智能系統的機會就相對少之又少,因此仍對智能家居的認識倍感陌生與不解。”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fā)展,經過系統的改良后,智能家居產品成本也將大大降低,為了讓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智能系統帶來更舒適,更方便的體驗,林總監(jiān)深信只要用兩年的時間再配合良好的銷售策略,智能家居系統必能普及于每個家庭生活與老百姓的心里。

聲音點評:裝修公司與設計師渠道在現階段的智能家居市場發(fā)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智能家居走向終端用戶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橋梁的作用。發(fā)達地區(qū)的裝修市場上,智能家居日益被設計師所關注,成為新的設計潮流發(fā)展方向之一。智能家居對于設計師也是一種具有挑戰(zhàn)的全新設計素材,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優(yōu)秀設計師的加入,讓智能家居可以更好的融入生活。

相關機構:國產LED芯片已可滿足一半內需

在2002年以前,中國幾乎所有的LED芯片都要依賴進口。為推動LED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國加大了對LED技術的投資。在2006年到2010年的這個五年計劃里,國家通過科技部在LED產業(yè)里投資了3.5億人民幣。日前據中國國家固態(tài)照明計劃辦公室吳玲主任介紹,國內LED銷售在過去五年里增加了六倍,LED的發(fā)光效率很快就將達到100lm/W,這種芯片就能提供各種廣泛的應用。現在,國產芯片已能滿足國內生產的一半需求。

從國內市場的收入來看,去年國產LED芯片銷售額是6500萬人民幣,這大大超過了2003的1000萬人民幣。在2008年LED應用收入中,占最大部分的是封裝和芯片制造業(yè),分別是185億元人民幣及19億元人民幣。

進口和國產LED現已用于各種廣泛的應用中,2008年LED按照不同市場應用所占據份額依次是:建筑照明28%、符號和顯示27%、移動設備22%、照明7%、信號燈6%、汽車照明2%與其他8%。

中國過去幾年在LED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專家表示在2002年還必須進口所有的LED芯片,但僅2003年國產芯片就占了總需求的5%,并且隨著時間演進這一比例還在持續(xù)地增長―到2008年國產芯片已經達到了49%。

雖然中國的LED產業(yè)越來越強,但其高亮度產品的性能仍然落后于世界的領先水平。“和海外制造商相比,中國公司是小規(guī)模的,在產品質量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吳主任表示。她同時指出國產LED芯片的大多數應用在中低端的產品中,而85%的大功率芯片還得依靠進口。

聲音點評:發(fā)展節(jié)約能源與擴大國內需求,LED照明正進入前所未有的重要歷史發(fā)展時期。中國正在加快發(fā)展LED技術,追趕領先芯片制造商,中國也是全球LED產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力量。伴隨著中國競爭的加大將有助于降低LED價格,固態(tài)照明也就能被人們接受,并有助于削減世界各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海外

美大學生開發(fā)

智能家居系統獲獎

(本刊編譯)維諾那州立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生Danish Shrestha及Andrew Popp榮獲Digi綠色設計競賽的第一季度大獎這兩位學生利用iDigi無線開發(fā)套件開發(fā)了一套能夠預測人類活動,同時監(jiān)控溫度、燈光以及運動感測器的智能家庭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可以利用相關信息自動調節(jié)房間排風等節(jié)能措施。

設計者Popp表示:“我們想到了家庭自動化概念,并且發(fā)現通過iDigi平臺可以實現這個概念。人們在沒有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iDigi平臺達到出色的表現,這是iDigi平臺的一大優(yōu)勢。iDigi是我們項目的核心內容,而且,我們不需要去應對低層次的問題,因而項目開展得 更為便捷。iDigi所提供的硬件、軟件以及服務能夠將所有的要素聯系在一起。我們非常期待能在第二季的競賽中提高我們的表現?!?/p>

iDigi開發(fā)套件是綠色環(huán)保應用優(yōu)化套件,由必要的硬件、主要軟件及服務組成,可便捷地進行可持續(xù)應用。競賽獎金總價值達20,000美元,參賽者必須使用iDigi新推出的三大無線開發(fā)套件中的任何一款 套件。競賽范疇包括節(jié)電、節(jié)水、節(jié)約氣體燃料,以及減輕或監(jiān)控空氣污染情況等。

綠色設計競賽于2009 年硅谷嵌入式系統博覽會上展開,時間為2009年3月30日至2010年2月28日。大獎獲得者將在2010年硅谷嵌入式系統博覽會上宣布。價值1,500美元的四季度獎項將在2010 年硅谷嵌入式系統博覽會召開之前頒發(fā)。

科學家研發(fā)新型光纖傳感器

(本刊編譯)美國科學家研發(fā)出一種可以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這種光纖傳感器不但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壓力,將感測頭放進-196℃的液態(tài)氮中或者加熱到538℃,性能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這種傳感器的概念來自于密西西比大學檢測儀器和分析實驗室(DIAL)的ChujiWang和SusanScherrer,他們將有名的“腔環(huán)降光譜法”技術應用在光纖傳感器上,制造出一個名為"fiberringdownsensor"的儀器。其操作關鍵在于光脈沖的衰減時間強烈取決于在光纖環(huán)所造成的衰減,因此任何造成光纖傳輸改變的現象如外部的壓迫(壓力),都可藉由監(jiān)控衰減時間而加以測量。Wang表示這種新傳感器具有許多優(yōu)于布拉格光纖(FBGs)和光纖Fabry-Perot干涉儀(FPPI)之處,并認為這個新設計可以帶動全新一代的物理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是由兩個相同的2×1光纖耦合器及和一種標準單模光纖所連接,構成65M的長回路。研究員人將一個波長1650nm的脈沖經由一個耦合器射入回路;該脈沖每在環(huán)內繞行一圈,強度就會略微減弱,其衰減時間及強度則由另一個耦合器連續(xù)加以監(jiān)控。實驗上對一段8mm長的光纖傳感器施加重量的結果顯示,該傳感器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的壓力。如果把保護層去掉,雖會降低它的感測范圍,可是能增加其靈敏度。

17款智能家居新品獲ZigBee聯盟認證

(本刊編譯)為能源管理、商業(yè)和消費應用產品創(chuàng)造無線解決方案的全球性企業(yè)聯盟 ZigBee(R) 聯盟日前宣布向Control4等10家制造商生產的符合ZigBee Home Automation家庭自動化標準的17種設備授予認證,并宣布提升公共應用規(guī)范。

篇(3)

中圖分類號:TP273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智能家居作為一種新興產業(yè)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晾衣架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發(fā)展出了一系列的家庭實用化產品并走入千家萬戶,晾衣架產品種類豐富,其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從智能化角度來看晾衣架大體上可分為:手動和自動兩類,從使用場合來看晾衣架大體上可分為:戶內型和戶外型兩類。雖然傳統手動晾衣架的使用仍然較為廣泛,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智能家居生活理念的廣泛傳播,對自動化、智能化的晾衣架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據智能晾衣架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戶內型智能晾衣架已發(fā)展的較為完善,而戶外型智能晾衣架的發(fā)展卻相對比較緩慢;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衣服在戶外晾曬卻因主人不在家而被雨淋濕的情況,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迫切需要設計一款戶外型智能晾衣架。為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滿足人們的特殊需求,本文設計了一款基于AT89C52單片機的戶外型智能晾衣架,該型晾衣架可以在手動和自動兩種模式下進行切換。在自動模式下,下雨時,該型晾衣架可將戶外晾曬的衣服自動收回,晴天時,可將需晾曬的衣服自動伸出;在手動模式下,可人工控制晾衣架的伸縮;此外,考慮到停電等特殊情況,專門增設手柄以使晾衣架可正常工作。

1 智能晾衣架的傳動機構和工作原理

1.1 智能晾衣架的傳動機構

為實現晾衣架的自動伸縮,本文對傳統戶外推拉式折疊晾衣架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可自動伸縮的傳動機構。如圖1所示,該型智能晾衣架衣架連桿仍然采用菱形可伸縮結構[1,2],其中菱形連桿一端固定,一端與活動基座相連,兩側的旋轉絲桿下端各安裝一個圓齒輪,同時左側旋轉絲桿下端還安裝有錐齒輪,錐齒輪與電機相連,旋轉絲桿上端與手柄相連。通過電機的正反轉和錐齒輪的轉動帶動旋轉絲桿轉動,從而帶動左側圓齒輪轉動,通過鏈條帶動右側圓齒輪轉動,從而實現晾衣架兩側同步伸縮,最終達到晾衣架自動伸縮的目的。

圖1 智能晾衣架結構示意圖

1.2 智能晾衣架的工作原理

本文從實用化角度出發(fā),對該型智能晾衣架進行了更加人性化的設計,設計了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工作模式,且可自動在自動控制和人工控制兩種工作模式之間切換。

在自動控制模式下,該型智能晾衣架可以實時感知天氣變化,實時控制晾衣架的自動伸縮[3]。當天晴時,通過溫濕傳感器和光照傳感器分別檢測戶外空氣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并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將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析之后,單片機發(fā)出相應的控制信號驅動電機使晾衣架伸出,當晾衣架完全伸出時,接近開關動作并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使晾衣架停止繼續(xù)伸出,從而達到晴天自動曬衣的功能。當下雨時,通過溫濕傳感器和光照傳感器分別檢測戶外空氣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并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將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析之后,單片機發(fā)出相應的控制信號驅動電機使晾衣架收回,當晾衣架完全收回時,接近開關動作并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使晾衣架停止繼續(xù)收縮,從而達到雨天自動收衣的功能。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通過人機對話,可人工控制晾衣架的伸縮。當用戶需要收回衣服時,只需按下收衣按鈕,即可將衣服收回;當用戶需要晾曬衣服時,只需按下曬衣按鈕,即可將衣服伸出晾曬。為使該型晾衣架更加實用化,在設計時特別設計了自動切換功能,若在一定時間內未收到相應的人工控制指令,則該型晾衣架將會自動從人工控制模式切換到自動控制模式。此外,為保護傳感器使晾衣架能夠正常工作,當晾衣架工作在人工控制模式時,溫濕度傳感器和光照傳感器會自動停止工作,這樣既節(jié)約了電能,又延長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

2 智能晾衣架的硬件電路設計

2.1 系統供電電源電路設計

該型智能晾衣架采用額定電壓為DC24V,額定功率為60W的微型直流電機作為晾衣架的動力源,采用ATMEL公司的低電壓、高性能的CMOS 8位單片機AT89C52作為系統控制的核心控制器。因此,這里需要兩路供電電源:一路為直流電機提供DC24V的工作電壓,一路為單片機提供DC5V的工作電壓。DC24V電源電路采用變壓器降壓并通過整流橋整流,然后進行穩(wěn)壓、濾波,最后得到24V的直流電壓。DC5V電源通過設計DC24V-DC5V的電壓變換電路,為單片機提供正常穩(wěn)定的工作電壓。本電源電路設計通過一個變壓器和一個電壓變換電路,分別為電機和單片機提供電壓,而未采用兩個變壓器分別向電機和單片機提供工作電源的設計方案(變壓器成本較高),這種電路設計的好處在于:它既能節(jié)能環(huán)保,體現綠色智能家居的設計理念,又能減少變壓器對微電路(尤其是單片機)的電磁干擾,保證電源電路的正常工作。該型晾衣架電源電路設計的DC24V~DC5V電壓變換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DC24V-DC5V電源電路設計圖

2.2 電機驅動電路設計

電機驅動電路[4]采用L298N驅動芯片來驅動直流電機,該型驅動芯片集成了續(xù)流保護電路、濾波電路、光電隔離電路,其性價比高,工作可靠性好。

2.3 數據采集電路設計

數據采集電路[5]選用DHT11溫濕度傳感器作為溫度和濕度信號的采集芯片,選用TSL2561光照傳感器作為光照強度信號的采集芯片。DHT11采用先進的單總線技術,既可傳遞時鐘,又可傳遞數據。同時,它又是一款數字傳感器,無需外加A/D轉換電路,具有標準接口使用方便,接入線路少硬件成本低,性價比高等優(yōu)點。TSL2561光照傳感器具有高速、低功耗等優(yōu)點,能直接將光照強度轉化為數字信號輸出,也無需外加A/D轉換電路。

2.4 按鍵電路設計

作為智能晾衣架系統人機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按鍵電路設計了三個功能按鍵,它們分別是:開關鍵、曬衣鍵、收衣鍵。由于所需的功能鍵較少,設計采用獨立式按鍵結構,該結構各鍵相互獨立,每個按鍵各接一根輸入線,通過檢測輸入線的電平狀態(tài)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哪個按鍵被按下。

2.5 位置控制電路設計

位置控制電路主要由設在主傳動機構的上的四個接近開關組成,當晾衣架完全伸出時,衣架活動基座運動到最下端,安裝在左右兩側最下端的接近開關3和接近開關4動作,并將相應的動作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從而使電機停止;當晾衣架完全收縮時,衣架活動基座運動到最上端,安裝在左右兩側最上端的接近開關1和接近開關2動作,并將相應的動作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從而使電機停止。

3 智能晾衣架的軟件電路設計

系統軟件設計包括:主程序設計和多個子程序設計。子程序包括:復位子程序、按鍵消抖動子程序和延時子程序等。

自動/人工控制模式自動切換程序設計:為體現該型智能晾衣架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特點,同時融入實用化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本設計對該型晾衣架進行了更為人性化的設計。

當晾衣架需要要從自動控制模式切換到人工控制模式時。如用戶需要晾曬衣物而讓晾衣架收回,此過程即為自動切換到人工控制模式的典型情況,此時用戶只需按下收衣按鍵即可實現而無需特別設置自動/人工控制模式切換按鈕。

當晾衣架需要從人工控制模式切換到自動控制模式時。如用戶晾曬衣物完畢即匆匆離開,此過程即為人工控制模式切換到自動模式的典型情況,此時并不是使晾衣架立即切換到自動模式而是設計一段延時程序,一旦延時時間到,先判斷有無收衣或曬衣按鍵被按下,如果有按鍵被按下,則由單片機發(fā)信號給電機使其立即執(zhí)行按鍵功能,如果沒有按鍵被按下,則自動切換到自動模式。該型設計的優(yōu)點是可以避免衣物還未晾曬完而因切換到自動模式而使晾衣架又自動伸出的情況發(fā)生。此外,既避免了晾衣架誤動,又避免了由于頻繁地使用按鍵強制電機動作而縮短電機壽命。

4 結束語

本文設計的基于AT89C52單片機的戶外型智能晾衣架,采用了新型的傳動機構與控制模式,是對戶外自動晾衣架領域的一次大膽的嘗試。該型晾衣架可工作在自動和人工控制兩種模式下,自動控制模式可實現晴天自動晾曬衣物、雨天自動收衣;人工控制模式可實現人工控制晾衣架的伸展和收縮;而且,可實現兩種工作模式的自動切換,同時考慮停電等特殊情況,還專門設置了手柄,使晾衣架仍可作為一個普通的晾衣架使用。

參考文獻:

[1]孫桓,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第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張策.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潘清明,丁左武,蔣偉.防雨?防暴曬?夜晚能自動收縮的智能晾衣架設計[J].機電產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7(06):79-81.

[4]李發(fā)海,王巖.電機與拖動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王桂榮,李憲芝.傳感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篇(4)

互聯網大潮正猛烈沖擊著傳統企業(yè)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流程,打造去中心化和扁平化,開放式的組織是傳統企業(yè)面臨的重大課題?;诨ヂ摼W,移動智能創(chuàng)新成為大趨勢,智能的時代孕育很多機會,以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和車聯網為核心的物聯網經濟將可能成為新一輪的增長點。移動互聯網將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平。另一方面,隨著新型技術顯示的發(fā)展和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顯示產品將充滿人類的生活和工作的所有空間,顯示屏也將無處不在。

劉明康 中國銀監(jiān)會前主席

任何時候,任何國度,任何政黨、政府都不要欺騙百姓,在論語當中子貢問政,子曰“民不信不立”,拿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你如果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整個國家就垮了。

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及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凸顯,大量積蓄的產能造成了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眾多行業(yè)甚至一些新興產業(yè)的產能利用率均不足 75%。而且,中國近4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也需要尋找多元化的投資渠道?!百Y本+產能”的雙輸出戰(zhàn)略無疑是同時化解兩大過剩的有效方法。

宗慶后 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一、政府應降低稅賦,讓利于民。否則,不少中小企業(yè)根本承受不了,只能偷稅漏稅,并且偷稅漏稅的一部分稅收又成了政府官員的灰色收入。

二、政府要簡政。現在公務員的隊伍太龐大了,而且有很多臨時工,政府應節(jié)約,減少三公經費開支,而且不應該再搞一些無效的投資,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三、由補貼農民變?yōu)樘岣咿r產品價格,讓農民真正通過勤勞致富,農產品的價格提高了,拿補貼農民的錢來補貼城市貧民。

四、提高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的收入,進而發(fā)展第三產業(yè)。

現在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的企業(yè)家都變成弱勢群體,政府要關心企業(yè)家的生存環(huán)境,同時希望全社會要理解他們?,F在銀行貸款利息在10%以上,而實體經濟利潤率只有5%左右,利息之高不能承受。國家不要給銀行下達過高利潤指標,應該強制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否則銀行把實體經濟利潤全拿走了,實體經濟全垮了,銀行反而賺不到錢引發(fā)金融危機。

楊元慶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互聯網概念被過分地夸大,因為互聯網不可能顛覆傳統行業(yè)的核心價值,因此傳統行業(yè)不必抗拒或者恐懼。企業(yè)要學習華為,只有踏實做核心業(yè)務的企業(yè),才不會被互聯網顛覆。而某些企業(yè)把其他環(huán)節(jié)都外包了,主要是放在營銷環(huán)節(jié)上,從而圈來資本市場的錢。他們不去琢磨如何苦練企業(yè)的內功,怎樣做好研發(fā),把住產品質量,管理好供應鏈,做好售后服務,他們要讓用戶總是饑餓著。

李克平 中國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等收入陷阱在某種程度上是體制和政策安排的陷阱。如果在一些關鍵時期,由于當前短期的考慮,你會自己設置很多這樣的陷阱,這是在所謂的改革中、設計中、制度安排別需要規(guī)避和防止的。所以,一個國家的制度需要考慮長期、短期,需要考慮更精細的制度設計,否則的話可能會受限。

馮 侖 萬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來看,其實我們很容易看常態(tài)和新常態(tài)。第一件事看誰掙錢,常態(tài)下,比如說很牛的人掙錢,咱們掙不著錢。新常態(tài)就是大家都掙錢,不要埋怨爹,自己要努力工作掙錢。第二件事過去常態(tài)下的權錢勾結的可能能掙錢,但是老老實實的人掙錢就比較辛苦。第三是像劉漢這樣稱霸街頭的人能夠掙錢,小民就掙不著錢。常態(tài)下會搞關系的人會掙錢,新常態(tài)下會做產品的掙錢。常態(tài)下知道暗室操作的人能掙錢,新常態(tài)下,借助網絡陌生人之間可以做生意,這是很大的不同。

王 石 萬科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萬科現在仍然困惑于企業(yè)下個十年的轉型問題。我們討論了八個月,到現在都沒有弄清楚。到年底是不是有一個結果也不知道。經過1997年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后,前幾大房地產公司被淘汰,萬科才成為第一。但因為萬科已經成了大企業(yè),組織先進法則也符合萬科的現狀,所以如何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現在確實要有重新的參照系,不僅僅更多地向國外學習,我們要更多地回顧我們的歷史和我們的過去。

沈南鵬 紅杉資本中國合伙人

篇(5)

Research of Effect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to Classified Evaluation

Zhao Liang

(Sinopec Shandong Dongying Oil Company ShandongJinan 257000)

【 Abstract 】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he basic system and strategy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work. And Classified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testing and evaluating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 The appearance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tri-networks integration, brings new challenge to the Classified Evalu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s upon Classified Evaluation from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presented by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st method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further research.

【 Keywords 】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ultilevel security database;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1 引言

社會信息化技術和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信息系統與網絡的基礎性與全面性作用逐漸增強,而由此帶來的信息安全問題也變得突出,并逐漸成為關系國家安全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過程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進信息化建設健康發(fā)展的一項基本制度,而等級測評作為檢驗和評價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水平的重要方法,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實施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等級測評技術、方法和工具的研究與開發(f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越來越多網絡新技術的出現,在開拓等級保護與等級測評應用領域的同時,也對傳統等級測評技術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本文分別介紹了物聯網和云計算兩種新的技術應用,并探討了其對等級測評技術產生的影響,旨在推動等級測評技術的發(fā)展,為其深入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 安全等級保護與等級測評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指根據應用業(yè)務重要程度及其實際安全需求,通過制定統一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對信息安全實行等級化保護和等級化管理,以保障信息安全和系統安全正常運行,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穩(wěn)定。等級保護是幫助用戶分析、評定信息系統的等級,在后期的工作中根據不同的等級進行不同級別的安全防護,

在我國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中,等級保護工作主要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和監(jiān)督檢查。

等級測評是指第三方等級測評機構根據等級保護的管理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要求,針對已經實施了安全等級保護的信息系統進行的符合性測評活動,以確保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保護措施符合對應等級的基本安全要求,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可以在信息系統安全建設完成后進行,也可以在信息系統的運行維護過程中進行?!禛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作為等級測評的基礎性標準,目前主要基于其進行符合性判定。

3 物聯網技術與等級測評

3.1 物聯網技術簡介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網絡”,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jiān)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yè)的第三次浪潮。業(yè)內專家認為,物聯網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有效節(jié)約成本,還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蘇提供技術動力支持。目前,美國、歐盟、韓國等都在加大力度深入研究物聯網。我國也正在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正在開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政策措施。

與傳統的互聯網相比,物聯網有其明顯的特征:(1)它是各種感知技術的廣泛應用;(2)以互聯網為基礎;(3)其本身具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物聯網用途廣泛,主要應用領域有智能家居、智能醫(yī)療、智能環(huán)保、智能交通、智能農業(yè)。

3.2 物聯網對等級測評技術的影響

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一方面將顯著提高經濟和社會運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對國家、社會、企業(yè)、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其開放性的特點與信息安全理念背道而馳,對信息安全等級測評的工作方法及測評范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 信號易擾:雖然物聯網能夠智能化的處理一些突發(fā)事件,不需要人為干涉,但傳感設備都是安裝在物品上的,且其信號很容易收到干擾,因此很可能導致物品的損失。此外,如果國家某些重要機構如金融機構依賴物聯網,也存在信號擾導致重要信息丟失的隱患。這樣如何評估物聯網技術的安全性及穩(wěn)定性成為等級測評中的難題。

(2) 針對性入侵技術: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使得互聯網上的安全隱患同樣也會對物聯網造成危害。物聯網上傳播的黑客、病毒和惡意軟件等進行的惡意操作會侵害物品,進一步侵犯用戶的隱私權。尤其是對一些敏感物品如銀行卡、身份證等物品的惡意掌控,將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因此,在對物聯網進行安全保護以及等級測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物聯網無線網絡的防惡意入侵能力,更要考慮互聯網傳統的入侵技術。

(3) 通訊安全:物聯網與3G手機的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移動通訊設備本身存在的安全問題也會對物聯網造成影響。移動通信設備存在許多安全漏洞,黑客很有可能通過移動設備的漏洞竊取物聯網內部的各種信息,從而帶來安全隱患。而且移動設備的便攜性也使得其很容易丟失,若被不法分子獲得,則很容易造成用戶敏感信息的泄露。因此,在對物聯網進行等級測評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通信終端及通信過程的保密性。

總之,在考慮物聯網的等級保護與等級測評過程中,要以構建物聯網安全體系框架為目標,在充分理解物聯網的結構、技術和應用模式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物聯網設備、網絡、信息和管理等各層面面臨的安全威脅和風險,梳理物聯網安全的主要問題,明確物聯網安全需求(“物”的真實性、“聯”的完整性、“網”的健壯性),并針對各項安全需求,研究保障物聯網安全的關鍵技術(低能耗密碼算法設計技術、海量信息標識技術、物聯網設備管理技術、物聯網密鑰管理技術、動態(tài)安全策略控制技術、物聯網安全等級保護技術、傳感設備物理安全防護技術),提出物聯網安全目標以及技術體系、承載裝備體系、標準規(guī)范體系和管理體系框架,給出物聯網安全體系頂層設計思路、建設任務和應對措施,為全面建設物聯網安全體系奠定必要的基礎。

4 計算與等級測評

4.1 云計算技術簡介

作為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網絡應用模式,云計算(Cloud Computing)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云計算的概念最早由IBM提出,是傳統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發(fā)展融合的產物,旨在通過網絡把多個成本相對較低的計算機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系統,并借助各種商業(yè)模式把強大的計算能力分布給終端用戶。其核心思想是使用大規(guī)模的數據中心和功能強勁的服務器運行網絡應用程序、提供網絡服務,使得任何一個用戶都能輕松訪問應用程序。這種特殊的應用模式,使得云計算具有大規(guī)模、服務虛擬化、通用性、高可靠性、高擴展性等特點。

云計算作為一種新的概念和應用模式,研究尚未成熟,還存在若干制約其發(fā)展的問題,包括服務的可靠性、標準化問題、安全性問題、數據傳輸瓶頸以及信譽和法律危機。其中云安全問題是目前發(fā)展云計算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4.2 云計算對等級測評技術的影響

云計算平臺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仍不可避免的面臨嚴峻的安全考驗。由于其用戶、信息資源的高度集中,帶來的安全事件后果與風險較傳統應用高出很多。據IDC在2009年底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當前云計算面臨的三大市場挑戰(zhàn)分別為安全性、穩(wěn)定性和性能表現。由此可見,解決云計算的安全問題尤為迫切。云計算面臨的安全問題及其對等級保護和等級測評造成的影響主要有幾個方面。

(1) 身份與權限控制:大數用戶對于云計算缺乏信心,其中一個很大原因是對于云模式下的使用和管理權限有顧慮。在復雜、虛擬的環(huán)境下,如何有效保證數據與應用依然清晰可控,這既是用戶的問題,也是云服務提供商的問題。因此,身份與權限控制解決方案成為云安全的核心問題之一,同樣的,傳統等級測評中針對身份認證和權限控制的相關技術與方法也不適用于這種虛擬、復雜的應用環(huán)境,需要開發(fā)專用的測試技術;

(3)計算層并行計算的干擾:計算層的主要功能是為整個云計算提供高效、靈活、高強度的計算服務,但也面臨一定的問題,主要有計算性能的不可靠性,即資源競爭造成的性能干擾,云計算主要采用并行計算間性能隔離機制來解決此問題。因此在等級測評中,需要開發(fā)新的測試技術和方法來評估并行計算間的干擾問題。

云計算給我們帶來創(chuàng)新和變革的同時,對安全問題與等級測評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無論是使用云服務的用戶,還是云服務提供商,安全問題都是第一大問題。研究適用于云計算應用的等級測評技術,將極大的推動云計算領域的發(fā)展。

5 結束語

隨著各行各業(yè)對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關注和重視,等級保護和等級測評工作已逐漸成為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研究課題。許多新技術如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等的推廣應用在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等級保護乃至整個信息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本文分別介紹了物聯網和云計算兩種新的技術應用,并探討了其對等級測評技術產生的影響,旨在推動等級測評技術的發(fā)展,為其深入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 公通字[2004]66號 關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2]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3] 楊磊,郭志博.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等級測評.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No. 1 2007.

[4] 劉忠寶. 物聯網技術應用與研究. 信息與電腦,2010年第10期.

[5] 郝文江,武捷. 物聯網技術安全問題探析. 實踐探究,2010.

[6] 王斐. 淺談信息化的新浪潮――云計算.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 No.30

[7] Jon Brodkin. Gartner: Seven cloud-computing Security risks[EB/OL]. 2008,07.http:///d/.

[8] 陳丹偉,黃秀麗,任勛益. 云計算及安全分析. 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0 第2期.

篇(6)

有人類存在,就會有媒體。有先進的傳播技術就會有新媒體。新媒體是指在一定階段,由最先進技術推動、支撐下的媒體形式。

1.歷史上的新媒體。

報紙(書刊):公元前11世紀,中國出現了書籍;東漢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出現了紙書;北宋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為書籍印刷與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15世紀中葉,德國人古登堡發(fā)明金屬活字印刷術——報紙新媒體產生。直到19世紀下半葉,成為唯一的大眾媒體。

廣播:1901年馬可尼實現跨洋無線電波傳輸,1920年,無線電廣播成為新媒體,20世紀30年代,美國每戶家庭擁有一臺收音機。報紙地位動搖下滑。

電視:1924年英國人發(fā)明了電視,1953年美國一半家庭至少有一部電視機,20世紀50年代,報紙、廣播媒體動搖、下滑。

以上不同時期出現的新媒體我們現在統稱為“傳統媒體”。

2.現代新媒體。

20世紀40年代計算機誕生,60年代互聯網誕生,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2012全球24億網民。2013年中國網民6.18億。

2000年摩托羅拉世界第一部智能手機,2002年9月,移動電話用戶超過固定電話用戶,結束固定電話125年主導歷史。

移動互聯網結合,2012年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15億,當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7億臺,而當年PC機只有3.48億臺,出現20年來首次下降。人類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新媒體的發(fā)展都是伴隨著新技術而出現,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即信息化工業(yè)革命與第五次大眾傳播革命即互聯網處于同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

近二十多年新技術對中國報業(yè)的改變。激光照排技術——印刷告別鉛與火;計算機電腦技術——寫稿丟掉紙和筆;移動互聯網技術——閱讀扔掉一張紙?,F代衛(wèi)星直播技術——媒體搭建“數”與“云”。這是近二十年多來我們的報人,已經經歷、正在經歷的媒體技術發(fā)展過程。從1987年激光照排機技術的普及應用至1992年,全國省級以上報紙印刷全部告別鉛與火,緊接著大約五年時間,計算機電腦又讓記者丟掉紙和筆,報紙新聞生產力大解放,發(fā)生突破性變化,爆發(fā)式發(fā)展。由傳統的4個版到幾十個版甚至一百多個版。這些新技術都為報紙發(fā)展插上了翅膀。到了20世紀后期,移動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融為一體,這項技術給媒體業(yè)帶來顛覆性變化。對報紙是個挑戰(zhàn)。

中國報業(yè)發(fā)展近二十年的見證

中國報業(yè)發(fā)展近二十年,可以說是前十年蓬勃發(fā)展,后十年踟躕不前。自1994年6月10日-12日新聞出版署杭州召開全國首次報業(yè)集團研討會,到1996年1月15日廣州日報報業(yè)集團掛牌——全國首家。再到1996-2002年底全國39家報業(yè)集團成立。從2002-2005年,改革發(fā)展、試點期,(提出兩分開和報紙跨地區(qū)聯合辦報)2002年11月黨的16大提出“繼續(xù)深化文化體制改革”,2003年6月北京召開試點會議,新華、大眾、河南、深圳4家列入兩分開試點集團。提出至2005年報業(yè)集團控制在50家.(實際只批了貴州日報一家)至2004年底.39家集團報紙數量占傘國報紙總量17%,總印數占41%,總印張占56%。營業(yè)總額212.37億元平均5.45億元。這十年中國報業(yè)處于蓬勃發(fā)展時期。

2005年-2013年報業(yè)發(fā)展可謂踟躕不前。業(yè)界叫轉型、拐點期。2005年明顯轉折是全國報紙廣告增長率下滑,僅2005年上半年中國報業(yè)集團廣告實際收入下跌10%-30%平均跌幅15%。

在這一年提出了報紙衰亡論,新媒體速勝論、渠道為王論。十年期間,互聯網傳播技術引入報紙出版業(yè),2005年8月,全國第二屆中國報業(yè)競爭力年會提出“數字報業(yè)’:粵傳媒、浙傳媒、新華傳媒上市;部分集團沒有新業(yè)務增長,傳統收入加速下滑;2013年10月,上海報業(yè)集團成立,(解放和文匯兩家集團合并),大眾日報兼并省內多家地市報,報業(yè)由競爭轉向競合,共同應對新媒體的沖機,“抱團取暖”的區(qū)域整合是個新動向。

這些年傳媒業(yè)年喜憂參半。

喜:發(fā)展快,僅2012年廣東三家集團(南方、廣州、深圳)經營收入總和85.08億元,超過1997年全國報紙廣告總收入77.7億元。全國幾十家報業(yè)集團的產業(yè)規(guī)模和媒體規(guī)模,發(fā)展得都很強大。

憂: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巨大沖擊:2012年報紙廣告刊例價下降7.5%,2013年下降8,1%。騰訊一家公司2012年營業(yè)收入438.94億元,(日均1.2億元)同比增長54,凈利潤123.32億元,同比增長24.8%,2012年報紙收入最高的廣州日報集團37.26億元,不到騰訊的1111,利潤最高的山東日報集團7.02億元,不到騰訊的1/17。

再從2006年-2012年的中國廣告增長看:從1573億元增長到4698.28億元,增長1.99倍,年均增長3 3.1%。其中廣電廣告收入增長到1132.27億元,增長1.15倍,年均增長19.12%。報紙廣告增長到555.63億元,增長0.78倍,年均增長12.92%。但是互聯網廣告卻突飛猛進:從2006年60.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100億元,增長了17,12倍,年均增長244.6%。

2010-2012三年時間,新媒體廣告與報紙媒體廣告地位徹底互換。2010年,報紙廣告絕對額和增長比例均比新媒體高,2011年,新媒體增長比例高,但沒有報紙廣告絕對額高,2012年,廣告絕對額和增長比例,新媒體都超過報紙。特別是2013年,百度廣告收入過300億元。超過央視成為我國第一大廣告媒體。奇虎360同比增長88.3%,搜狐同比增長51%。我國新媒體該年平均增長40%以上高速。

傳統媒體發(fā)展日益艱難。現有業(yè)務收入支柱支撐艱難,新收入支柱沒有,報紙、雜志廣告實收額連續(xù)兩年15%-20%比例下降,報業(yè)集團出現虧損增加,有些電視臺出現巨額虧損,出版集團收入50%、利潤70%依賴教材教輔,一旦電子書投入商業(yè)化,傳統出版將無法生存。

美國著名的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1年,美國人獲取新聞的習慣已經發(fā)生了變化。紙媒的讀者,無論是地方小報還是全國性大報都減少了約50%。接受調查的讀者中有61%表示他們通常是從網上獲取新聞:78%和71%的受訪者分別表示他們主要從地方電視新聞臺和全國性電視臺獲取所需的新聞。同時,留戀紙媒的讀者多為上了年紀的人,閱讀紙質媒體的年輕人不到被訪人數的20%。報紙發(fā)行量逐年下降,讀者在逐年流失,廣告投放逐年減少,已經成為全球性現象。2014年9月百度世界大會《“90后”調查報告》,每人平均網齡7.53年,日均上網11.45小時,關注24個貼吧。有專家認為,到2020年左右,如果沒有作為,報紙死亡不是危言。

報紙“亡”與“王”的議論以及“拐點論”、“轉型論”、“融合論”在業(yè)界議了十年。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于2013年7月31日美國在線也說到“報紙時代的結束”。智者仁者,未必厘清。“報紙轉型、資本運作、融合發(fā)展、全媒體戰(zhàn)略、新媒體戰(zhàn)略”。藥方很好,效果不顯。

面對抉擇:誰是報紙時代結束的推手

1.誰動了報紙的“奶酪”?

是移動互聯網技術?;ヂ摼W經過了“網絡化”、“社會化”二次浪潮,現在進入了“即時網絡時代”的“即時化”第三次浪潮”?!八^即時網絡,就是以大規(guī)模同時在線的網民實時互動為基礎的互聯網應用。“即時”成為最核心的

關鍵詞 ,即時博客、即時媒體、即時搜索、即時通訊、即時商務、即時管理等各類即時性應用。如“即時網絡”背景下的微博新媒體誕生后,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同步性和全覆蓋。微博很強的時效性、同步性、互動性、匿名性,可充分尊重普通人的表達權、自主權、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有在第一時間傳遞信息、傳播思想、交流觀點、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監(jiān)督社會、守望文化、記錄生活等優(yōu)勢,調查顯示,73%的博主把微博視為最重要的新聞信息來源,94%的人認為微博已經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微博用戶中,18 -30歲的用戶超過67%,其中,大學本科以上用戶占63%。它對輿論引導的影響力、滲透力,向思想理論、社會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深度滲透力?!鳖愃莆⒉┻@種新媒體,不僅對傳統媒體具有無法比擬的競爭優(yōu)勢。還將傳統的非即時的互聯網應用逐漸邊緣化。

2.誰是報紙時代結束的推手?

現代衛(wèi)星直播數字傳輸技術,或者叫現代衛(wèi)視技術,是報紙時代結束的推手?;ヂ摼W技術下的新媒體特點,是用寬帶和線構成的互聯網,俗稱“地網’。且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分,無法管控。而現代衛(wèi)星直播數字傳輸技術,可以不需要寬帶和線,由衛(wèi)星構成的衛(wèi)星網,俗稱“天網”?!暗鼐W”,沒有任何一種通信手段能真正實現信息傳輸全覆蓋,如江河湖泊、深山戈壁,不能隨心所欲的布線,廣播、電信、移動、聯通都做不到,而且偏遠山區(qū)成本太高。而衛(wèi)星直播星構成的天網可以實現地域全覆蓋。它利用地球同步衛(wèi)星傳送電視信號,具有播覆蓋面廣、發(fā)射寬帶使用充分等優(yōu)勢?;旧细采w了我國包括廣大偏遠地區(qū)農村用戶在內的全國97%以上的居民用戶,可以不經電視差轉臺,使用直徑0.45米至0.6米的圓形天線,直接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jié)目和實現衛(wèi)星寬帶互聯網業(yè)務。

直播衛(wèi)星數字媒體特點:覆蓋范圍廣、安全管控易、更新速度快、應用形式多、(音頻、視頻、動畫、文字多種形式)衛(wèi)星視頻音質高,信息不丟失:開啟了數字新媒體領域的全新視野。

有線電視劣勢:離不開線:會有雪花、馬賽克、黑屏等現象,只能覆蓋城市。

互聯網劣勢:一對一傳輸,服務器、網絡承載能力有限:難以管控:不能覆蓋鄉(xiāng)村;成本投入高;地域環(huán)境受限。

傳播方式優(yōu)勢:衛(wèi)星直播星新媒體高速傳輸數據是一點對多點的廣播式數據傳輸方式。除了傳輸速率較一般網絡快之外,傳輸速度不受用戶量的影響,也不會提高傳輸成本,因此用戶越多,單個用戶傳輸成本就越低,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傳輸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新媒體集內容、渠道、平臺于一身:既是為各種信息車輛鋪就的高速公路。自身又是高速公路上跑的快車,還是貨物提供商(信息)。全覆蓋、全天候、天地一體、時空同步。方便、簡單、實用、經濟、海量。信息可以無限(時間、地域、內容、音、像、字、語)無障礙傳播。而終端形式又可以呈多樣化的媒體業(yè)態(tài)。

從另一個角度講,直播衛(wèi)星數字技術就是媒體孵化器。如現在一個媒體的讀者規(guī)模,小報幾萬個讀者,大報,十幾萬、幾十萬、數百萬讀者,而直播衛(wèi)星數字媒體打造一個行業(yè)專網,就等于是一個分眾媒體或專業(yè)媒體,而打造這個新媒體,只是分分鐘的事。如為全軍戰(zhàn)士開發(fā)的“軍人書屋”專網,海島、邊防,哪怕一個人的孤島,哨卡,都能通過視頻、文字、聲音、與外界溝通,《解放軍報》不能做到,傳統的廣播電視、寬帶互聯網也不能做到。

時效是媒體的核心要素,報紙記錄昨天,以日計算,電視描繪今天,以時計算,新媒體聚焦此刻。以分秒計算。以“秒”計算閱讀和看當日報;“敲鍵閱讀”和“敲門送報”:海量信息和限量刊登:滾動播出和一次傳播:立體視覺和平面視覺;全程參與和單一獲取。信息流、信息量、覆蓋面,這些新媒體核心要素的優(yōu)勢對傳統媒體來說都是致命的短板,特別是報紙形式的紙“報”功能,其優(yōu)勢蕩然無存。

而衛(wèi)星數字技術的新媒體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將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形態(tài):24小時全天候在線;移動拓展平臺;可聽、可視、可播、可讀。實現:文字、音頻、圖像于一體的互聯網平臺。實現共星覆蓋;共站接收:共纜傳輸;共網人戶。它和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媒體和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形成市場的關系是,合作互補關系,競爭關系、技術上的替代關系。

媒體的生命是內容和渠道。其本質訴求是信息量大、傳輸快、全覆蓋,前兩個條件,移動互聯網可以實現,后一個條件,只有衛(wèi)星直播星技術可以滿足。而且,這種新媒體,已不再僅僅是單純的信息交流工具和載體,而已經是如影隨形,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須臾不可離開。當衛(wèi)星數字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改變了媒體的基因而影響到社會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多媒體形式如雨后春筍出現時,就等于斷了報紙生存的后路,報紙信息的生產和傳遞方式已沒有用武之地了。

傳統電視媒體被顛覆

第一個顛覆。我國有4.08億的電視用戶,有接近2億的用戶主要依靠地面無線電視來收看電視節(jié)目。國家實施“村村通”戰(zhàn)略,去年做得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達到865萬用戶,一年就算送1000萬用戶,2億用戶得用時20年,而新媒體不會給你時間;其次,廣電現在的網絡75%是有線廣播,具有強大的資源和行業(yè)壟斷優(yōu)勢,但隨著4K超高清視頻技術成熟,將來它會變成劣勢,因為容量有限。無論從內容、渠道、速度、質量都無法滿足人們對信息內容多方面的需求。同時,即便是電信寬帶也不能鋪設到所有的自然村,更不用說戶戶通了。而衛(wèi)星直播星數字新媒體的傳播技術可以一次做到。

第二個顛覆。家庭電視互聯網改變普通電視廣播格局。2013年,帶有聯網功能的電視機銷量占電視機總銷量的70%,2015年將達到90%。就是說,電視機將要完成互聯網化。在2013年的3500萬臺互聯網電視機中,智能電視超過2600萬臺,占75%,這是繼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另一個以家庭電視構成的智能化互聯網形成。它意味著,作為家庭客廳娛樂中心地位的電視機,正在從普通化向網絡化,從聯網化向智能化轉變?;ヂ摼W電視機的興起,電視機終端不再僅僅是電視頻道,而是一個多元化的服務終端。它的根本性變化在于,將電視機從以內容為中心的專業(yè)服務拓展到以流量為中心的服務。它涉及到電視機廠商、互聯網廠商等相關聯的上下游產業(yè)鏈企業(yè),而且都虎視眈眈,想成為家庭互聯網的主導者。大家基于“流量變現”思維成為主導性商業(yè)模式。參與者圍繞TW終端展開“人口”爭奪戰(zhàn)。電視屏——這塊由傳統電視媒體占據絕對優(yōu)勢的領地,將受到新媒體為特征的新興產業(yè)顛覆。

國家在《“十二五”國家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和工信部《數字電視與數字家庭產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中已將數字家庭產業(yè)列為“十二五”期間的發(fā)展重點。目標是在先進的通信技術、物聯網、智能控制技術等基礎上,采用系統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個溝通社區(qū)內部住戶、住戶與社區(qū)服務中心,住戶與外部社會的多媒體綜合信息交互系統,實現以社區(qū)智慧化、家庭智能化為主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具有二十一世紀風范的幸福社區(qū)和數字家庭。數字家庭內容包括:

智慧社區(qū):充分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局域網,通過集成不同業(yè)務系統,為社區(qū)家庭提供包括智慧物業(yè)管理、電子商務、智慧養(yǎng)老、智慧家居等服務的綜合平臺系統。它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智能管理系統,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適、高效。

數字家庭:實現家庭內部所有設施控制并可得到反饋信息:聲音、文字、圖像信息可以在不同家用設備上共享,并隨時隨地實現控制與信息分享。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有線數字電視、機頂盒、電腦娛樂中心、網絡電話、網絡家電、信息家電以及智能家居等,都是數字家庭的體現。

智能電視:智能電視像智能手機一樣,具有全開放式平臺,搭載了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和卸載軟件、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此類程序不斷對彩電的功能進行擴充,并可通過網線、無線網絡實現上網沖浪的一類彩電的總稱。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如音視頻設備、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網絡家電以及三表抄送等)連接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窗簾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huán)境監(jiān)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fā)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

衛(wèi)星影院:將高清影視內容通過衛(wèi)星直接投遞到家中,4K、8k品質,每天更新,衛(wèi)星傳送,無需搜索片源.各取所需,個性化享受。

第三個顛覆:打破壟斷。電視數字化是一項國家戰(zhàn)略。電視數字化所衍生的視頻點播、時移、錄制、電視支付、信息服務等功能,是大眾電視消費的趨勢。觀眾趨向個性收視,不再滿足于你播我看的線性收看方式:以互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將扮演重要角色:優(yōu)質內容也由此向迅速向新媒體渠道擴展:內容和渠道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傳統的電視概念已經沒有了,將成為家庭互聯網中的一個“服務功能子項”融入到一個巨大的信息服務產業(yè)了。

為此,工信部在未來《數字家庭技術方案》規(guī)劃中要求,家庭電視機顯示終端全開放,讓更多內容提供商為大眾提供不同的內容享受、多元化消費選擇。工信部和住建部還共同下文,“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項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區(qū)和商住樓內的通信管線等通信設施與電信運營企業(yè)簽訂壟斷性協議,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電信運營企業(yè)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戶自由選擇電信業(yè)務的權利。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yè)務經營者的要求?!币?guī)定從2013年4月1日起,從小區(qū)內的住戶間的管線有項目投資人、開發(fā)商出資建設。成為共用資源。此舉從資源和行政上打破了長期以來以廣電為主導的電視網管格局。

第四個顛覆:4K電視技術。電視從模擬電視、標清電視、高清電視、超高清電視四個階段。超高清電視將是網絡電視發(fā)展方向。4K電視就是指像素為4096x2160的分辨率的電視機,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分辨率密度的4倍,屬于“超高清分辨率”。業(yè)界簡稱為4K電視。

要實現最佳4K電視的五大《標準》要求是:配備專業(yè)級UHD超高清顯示屏:必須具備四核及以上處理器且內置4K解碼芯片,搭載Android4.2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統:應用成熟的2K轉4K畫質提升技術;具備USB3.0、HDMIl.4及以上版本的高速傳輸端口;搭載豐富智能云應用,實現家庭多終端互聯互通。

目前,實現4K電視,需過幾道技術難關。片源:4K電視在初期很難找片源、。頻道:現在,高清電視頻道都不普及,4K頻道更是望穿秋水。價格:4K頻道的到來肯定報價高,在普及上就更有難度了。文件過大,存儲介質難找:要實現真正的4K,需要從源頭采集開始,到傳輸,到壓縮,到錄像、到存儲等全部為高清。需要一個高清整體技術解決方案,才稱得上真正的高清提供商。達到這五項標準要求,度過四道難關,對于該技術產業(yè)鏈上的任何一個“鏈環(huán)”,單干都是無解。傳統的廣播電視亦如此。

在今年的世界足球杯期間,日本已實現了三次4K超高清電視轉播,歐洲也即將完成研發(fā)階段進入市場。我國航天科技數字傳媒預計每年推出4K數字衛(wèi)星傳輸解決方案,將在以下5項技術實現突破:終端、版權保護、超大文件傳輸、4K文件編審、相關運營支撐。而且衛(wèi)星數字傳媒內容運營平臺的上行端口,是以通過衛(wèi)星地面站進行上行傳輸的,所以上傳的內容安全性和可控性很高。這個突破將帶來電視、網絡等多媒體產業(yè)的又一次升級,實現4K市場化、產業(yè)化技術上大突破。它甚至可以說已經沒有頻道的概念了。而傳統的電視技術無法達到,該方案可以做到全天以64M/秒的速度向用戶自動推送4K視頻節(jié)目。這個未來大市場是誰的可想而知。

所有傳統媒體都面臨抉擇

衛(wèi)星數字直播傳輸技術代表著數字傳輸的方向和未來。衛(wèi)星數字傳輸技術支撐的新媒體同時顛覆了現今傳統媒體和互聯網新媒體的架構,不僅讓報紙時代結束,傳統的廣播電視,傳統的PC互聯網技術也將淘汰出局。它的服務功能基本上是全能型的。傳統媒體功能被多樣化復制。傳統媒體的社會結構徹底顛覆,包括媒體型態(tài),發(fā)行網絡、生產流程,盈利模式,行政體制模式等,都將再造重生。媒體即渠道,渠道即媒體,媒體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信息平臺。過去是人隨網走,現在是網隨人走,“一機在手,便行天下”。媒體已不再是文化的消費,而成了消費的文化。更談不上是奢侈品了。猶如人們沐浴在一個陽光下一樣享受著一個信息化平臺。媒體、通信、生活行為融合一體。它將構建天、地、星、云(大數據)為一體的衛(wèi)星運營網絡平臺。其核心技術的關鍵還在于,在移動多媒體時代,不僅是信息爆炸,而且是媒體終端形式大爆炸,而地球上人再多,信息再如何爆炸,地域環(huán)境再復雜,為新媒體提供保障的衛(wèi)星數字傳輸技術都能實現。

中國還將計劃在2015年發(fā)射KA波段衛(wèi)星,這個技術又涉及到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業(yè)務“蛋糕”。這將是又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休斯頓公司已經提出.從明年開始部分地區(qū)將免收上網費和手機費。

衛(wèi)星通信數字傳輸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不斷地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顛覆與被顛覆,所以,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面臨著如何發(fā)展的抉擇。

作為報人發(fā)此感慨,不是所愿,而是所趨,不是唱衰報業(yè),而是喚醒報人;不是悲觀,更是期待:我們沒做錯現在,但我們不清楚做未來。面對新技術,我們的認識很不夠。所以面對新媒體,我們的報紙至今沒有找到新的市場模式,沒有找準目標方向,沒有找到轉型的落腳點。發(fā)展欲望強烈,不知如何發(fā)力??吹搅松嫖C近在眼前,但沒有跳出報紙的。盡管也在積極擁抱新媒體,但都是囿于報紙主導的框架下去著力。不甘報紙落魄,甚至堅信報紙永遠“東方不敗”。比如2012年至今,都市報類報紙下滑,部分黨報的發(fā)行和廣告不降還升,這猶如一針強心劑,又激起報人雀躍。好像報業(yè)迎來了第二春。

如何看黨報上升都市類報下滑這個現象?中國報業(yè)前二十多年發(fā)展,同樣離不開行政和市場兩個推手。改革開放,市場大潮涌動,都市報類報紙蓬勃發(fā)展??啃姓剖值狞h報,無法適應市場,發(fā)行量銳減,拱手讓出市場地盤。都市類報紙開發(fā)了報紙市場處女地,開創(chuàng)了報紙的市場化、產業(yè)化的新路,廣告經濟如日中天。大部分報社的事業(yè)和產業(yè)發(fā)展,靠都市類報紙帶來勃勃生機。

二十年后的今天,都市報類報紙市場飽和,競爭加劇,進入微利時代,更可怕的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催生新媒體迅速崛起,競爭、擠壓強勁,直接沖擊市場類報紙,導致其普遍下滑。這其實是市場、行政兩個推手對不同媒體發(fā)揮不同作用的結果。而且,又加了一個新技術推手,而新技術推手既是推市場的,又是被市場推的。因而,受沖擊的肯定是市場行為的都市類報紙。

黨報之所以“不管市場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笔且驗槟阋恢薄疤稍邳h的溫暖的懷抱里”,發(fā)行是各級黨委的任務,與市場無關。所以不少黨報發(fā)行和廣告不降還升。中國的時政類報紙,占中國報紙的75010以上份額,特別是各級黨報,有執(zhí)政黨在政治上支持、經濟上扶持的優(yōu)勢,并構成了中國特色的報業(yè)架構體系。但是,這種現象,從媒體的一般發(fā)展規(guī)律看,只能說是中國特色,既不反映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的本質,也不代表媒體市場的主流。盡管現階段報紙仍是引導輿論的主流媒體,是十分權威有效的傳播途徑。但是,當一個極具生命力的新技術出現時,與此相關的傳統技術都要讓路。移動互聯網技術、現代衛(wèi)視技術,對于所有媒體都具有革命性意義,從純技術的本質上講,傳統媒體現在所擁有的的傳播功能新媒體都能代替。因此,傳統媒體地位的動搖、落伍是必然。

我們可以這樣說:當廣播出現時,報紙時代結束了嗎?沒有。當電視出現時,報紙時代結束了嗎?沒有。當互聯網出現時,報紙時代結束了嗎?沒有。當移動互聯網出現時,報紙時代會結束嗎?這個可以有。當現代衛(wèi)星直播技術出現時,報紙時代會結束嗎?這個“必須有”。

前三種新技術媒體出現,說報紙時代沒有結束,是因為它們雖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但它們又有各自的短處,更有共同的短處,而移動互聯網新媒體,這些短處基本上沒有了。它加速了報紙的衰落。而現代衛(wèi)星直播技術,讓報紙時代結束沒商量。因為它不同于歷史上幾次新媒體那樣有繼承的基因關系。它不僅沒有走傳統媒體的老路,而且根本沒有給傳統媒體留下后路,傳統媒體多年來探索轉型、融合,一直沒有突破。因為你沒有新媒體的基因。這些變化不是機制、體制問題,而是它的基因所在。它給傳統媒體的潛臺詞是:要么你不走,要么跟我走。如果你不走,你就無路走。未來五年后,報紙將失去與新媒體抗衡的底氣。

篇(7)

0.引言

C語言程序設計作為程序設計語言的入門基礎課程,是各高校理工科專業(yè)中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普遍選擇。作為一門理工科通識課程,其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對C語言中各種語言成分的學習,初步認識計算機程序設計及進行程序設計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程序設計思想與方法。作為通識類課程,目前各院校通常將該門課程的教學安排在一年級,每周3-4學時(含實驗),講授內容主要包含C語言的數據類型與表達式、程序結構、函數、指針、鏈表、文件等。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由于學時限制或學生接受程度等原因,常常需要對部分教學內容(如多級指針、文件操作、位操作等)進行削減,無形中降低了課程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作為通識類課程,這樣的削減影響不太大。而對于信息類專業(yè)(計算機、電子、自動化等)而言,僅掌握通識教育中所講授的部分是遠遠不夠的。

嵌入式系統開發(fā)是信息類專業(yè)的一個主要發(fā)展方向。進入21世紀以來,融合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電子技術及各行業(yè)領域具體應用的嵌入式系統,已在工業(yè)控制、交通管理、信息家電、智能家居、環(huán)境監(jiān)測、電子商務、機器人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般說來,嵌入式系統是指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硬件可剪裁,適用于心用領域,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由于在成本、功耗、體積等方面的限制,對嵌入式系統中的軟件開發(f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嵌入式軟件開發(fā)是在特定的硬件平臺上進行,需要使用具有較強硬件操作能力的編程語言。由于C語言是具備了這一特質的高級語言,成為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的最佳選擇。

調查顯示,在信息類專業(yè)中,電子類本科專業(yè)教學計劃與嵌入式系統教學要求相脫節(jié),電子類本科學生的軟件基礎也較弱。在這樣的背景下,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進行相應改革,以適應嵌入式系統開發(fā)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1.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對C語言的需求

在適用于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的3類主要語言中,C語言占有超過70%的份額。開發(fā)嵌入式軟件,除掌握C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主要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指針。

指針作為C語言的主要特點,其使用十分靈活,因而也很難完全掌握。它可用于指向不同類型的普通變量、數組、字符串,甚至函數。在嵌入式軟件開發(fā)中對各類不同指針(數組指針、指針數組、指向結構體的指針、多級指針)的使用十分普遍。因此,指針相關內容的教學必須足夠深入。

2)位操作。

C語言有別于其他高級語言的一個特點是可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指針和位操作是這一特點得以實現的工具。通過6種位操作符,可直接對內存、寄存器或I/O端口的字節(jié)進行測試、置換或移位處理。熟練掌握位操作符的使用,是進行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在一些國內高校普遍選用的經典C語言教材(如文獻[4])中,由于定位于普適教育,并未包含位操作部分的內容。

3)文件讀寫。

嵌入式系統中“一切皆文件”,系統的運行以文件讀/寫方式進行操作。理解文件系統的構成、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方法也是進行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必須掌握的技能。

4)宏定義。

在嵌入式軟件中使用宏定義,不僅可防止代碼出錯,提高可移植性、可讀性,而且是產生內嵌代碼的唯一方法,可用于替代函數調用,從而達到嵌入式系統性能要求。

以上4個方面的內容,在通識型的C語言課程中,由于課時和學生程度等原因,都不能進行針對性的特別訓練。學生在進入嵌入式系統開發(fā)階段后,顯然會成為程序設計知識方面的短板。

2.課程改革思路

基于上一節(jié)的認識,我們對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提出了下面的調整思路。

2.1課程設置

作為通識課程的C語言程序設計通常安排在一年級或二年級上學期完成。信息類專業(yè)的學生在大學三年級開始進入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相關課程時,不可避免地對已學過的C語言的知識會有一定程度的遺忘。

針對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的要求,考慮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劃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為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每周3學時,可在大學一年級下學期或二年級上學期開設;第2階段為嵌入式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每周2學時,作為嵌入式系統開發(fā)方向的選修課,可在大學三年級上與其他嵌入式系統相關課程,如嵌入式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一起開設。這樣設置一方面滿足了在低年級完成程序設計類通識課程的要求,使學生不必過早接觸C語言中較為深入、復雜的部分;另一方面,通過將與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密切相關的知識適當推后,確保了嵌入式系統開發(fā)各門課程問的知識聯系。

2.2教學內容的劃分

由于將課程劃分為基礎部分和面向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的提高部分,則可將C語言的一般基礎(基本語句、控制結構、數組、函數、指針、結構體)劃人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中,通過這部分的學習使學生掌握C語言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具備基本的編程技能,達到程序設計類課程的通識教育水平。

對于與嵌入式開發(fā)密切相關的知識,將在嵌入式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講授,主要包括:宏定義、位操作、文件操作和復雜指針運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可圍繞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實例展開,深入講解各知識點的應用。通過嵌入式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更深入地理解和領會C語言的精華思想,同時具備基于嵌入式平臺進行軟件開發(fā)的能力。

2.3實驗內容

任何程序設計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大量的實踐,實驗是學習C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前面對課程的劃分,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課程中可開設的實驗項目如表1所示。

實驗1在學習了C語言的數據類型、運算符、表達式和輸入/輸出之后進行,目的在于使學生熟悉C語言的編譯環(huán)境,逐步認識C語言語句的基本構成。實驗2涵蓋了程序的3種基本結構,便于學生統一認識關系、邏輯運算和程序結構。實驗3-6分別對應于數組、函數、指針和結構體各章節(jié)的內容,重點掌握這些語言成分的定義及使用方法。實驗7將綜合運用本課程中的知識,完成一個較小的、具備一定功能的小型軟件的開發(fā)。

嵌入式系統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實驗內容則圍繞一個嵌入式軟件開發(fā)實例展開,實例由任課教師選定。根據所選實例,實驗內容可包含以下項目(如表2所示)。

實驗1的目的在于使學生熟悉嵌入式系統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主要介紹嵌入式Linux下的c語言編譯工具。實驗2-5則根據所選實例,選取特定的模塊有針對性地進行文件操作、宏定義、位運算及復雜指針運用方面的練習。

2.4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調整

上一篇: 教師自查自評報告 下一篇: 數據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巴南区| 麻江县| 洛扎县| 蓬莱市| 鹿邑县| 邢台市| 佛坪县| 盐池县| 福贡县| 吴江市| 金川县| 晋江市| 库车县| 黄骅市| 永康市| 岳池县| 四会市| 衡阳县| 绥芬河市| 新沂市| 四子王旗| 开原市| 东乌| 天水市| 黄陵县| 凭祥市| 五莲县| 尤溪县| 永年县| 察雅县| 新乡县| 香河县| 保靖县| 仙游县| 密云县| 华坪县| 全椒县| 寻甸| 惠来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