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科普與文化》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請勿一稿兩投,自投稿之日起,凡三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書,作者可自行另作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來稿文責自負,本刊有權對擬用稿件作必要的修改與刪減,如不愿者,請在來稿中說明。
(2)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3)力求簡明扼要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英文文題不應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文題的含義應一致。
(4)注釋統一采用尾注,并請以正文格式列于文章末尾,勿用word自動生成;序號采用“[]”方括號標注;外國作者國籍采用“〔〕”六角括號標注。
(5)論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例:××省××市(區、縣)××路××號××學校××收]、聯系電話(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聯系電子信箱,以便我們及時快捷地與您聯系。
(6)摘要應為論文主要內容的濃縮和提煉,要求以“[摘要]”表示,不應使用諸如“本文認為”,‘“筆者認為”等評價性語言,字數在300字以內。
(7)若有基金資助,請在題名下方另行“基金項目”寫明項目全稱及批號,并上傳基金批文復印件。
(8)主題相關性:文章應與自然資源的科普和文化相關,能夠體現自然資源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9)原創性:文章必須是作者獨立完成的原創作品,未經其他任何期刊或出版物發表過的內容。
(10)學術質量:文章應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新穎性,論點明確,論據可靠,邏輯性強。
《自然資源科普與文化》雜志是由中國地質圖書館主辦的季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個月內。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地質奇觀、寶石世界、刊首語、本期特稿、資源博覽、魅力科技、環境文苑、攝影薈萃、學史·文化、人物瓊音、行者·隨記、地學詩歌展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