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冶金工程·環境工程·化學與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地質工程·土木工程、能源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科技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科技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投稿時采用遠程投稿系統提交Word文檔。來稿一旦錄用,請填寫《保密審查表》和《版權轉讓協議》并按編輯部要求提交。來稿若在3個月內未收到處理結果,可改投它刊(須告知本刊編輯部)。
(2)論文內容 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通信作者、文摘、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與中文相應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文摘、關鍵詞和參考文獻)。
(3)在論文首頁地腳處標注通信作者及基金項目。通信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學歷、職稱、研究方向、聯系電話、E-mail地址等。基金項目資助論文,請務必在論文首頁腳處標注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4)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順序排列,姓名之間以“,”分隔。英文順序排列與中文相同姓名之間以“,”分隔。中國作者姓名應按漢語拼音寫法:分姓、名兩部分;姓在前,名在后,均不縮寫;兩者之間,以空格分開;姓的全部字母大寫,名的第一字母大寫,其余小寫。
(5)中文摘要達300~350個字,內容包括方法、結果、結論,要具體、詳細;英文摘要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50個實詞,符號和縮略語應加以說明)。
(6)應有3~8個。詞與詞之間用“;”分隔。英文關鍵詞:其內容、數量和順序,均與中文關鍵詞一一對應;符號和縮略語應予說明。
(7)圖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號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順序,全文統一用阿拉伯數字按順序連續編碼。例:圖1、表2、文獻[3]、式(4)、定理5等。
(8)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過的、新的、重要的、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數量不應少于15條。采用順序編碼制標注。為便于國際檢索,要求將非英文的參考文獻譯成英文(即中文文獻還需附對應的英文文獻)。
(9)文章結構:投稿稿件應包括題目、作者信息、摘要、關鍵詞、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與分析、結論、致謝、參考文獻等部分。請按照雜志提供的投稿模板進行排版。
(10)原創性要求:投稿論文必須是原創的,未在其他期刊或會議上發表或同時投稿。被接受的論文應具備獨特的研究視角,承載實質性的研究結果。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和中南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56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2-7207,國內刊號CN為43-1426/N,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百種重點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國家期刊提名獎期刊、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EI 工程索引(美)、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科技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科技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