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專家筆談、論著、研究報告、名醫經驗、學術探討、經驗交流、短篇報道、基層園地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投稿要求
(1)請勿一稿多投或抄襲他人學術成果,一經發現,本刊在3年內不再受理其稿件,且由此引起的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
(2)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籍貫(具體到城市或縣)、最高學歷、職稱、職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詳細通信地址和聯系電話。
(3)編號應頂格書寫。有標題時,在編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另起一行寫具體內容。無標題時,編號后空一字寫具體內容。
(4)直接引文之注釋不加引領字“參見”,間接引文之注釋應加引領詞“參見”;如顯示其他支持性文獻,用“另參見”為引領詞。對立性文獻,則加說明性字句,諸如“不同的見解,請參見”之類。
(5)注釋采用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著作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書名、卷冊、出版者、出版年份、頁碼,期刊的注釋內容依次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數。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中華全國中醫內科學內腫胃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1-038X,國內刊號CN為42-1612/R,該雜志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發文分析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市中醫研究所 | 29 | 中醫;中西醫;中西醫結合;西醫;潰瘍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 | 27 | 中醫;脾虛;脾虛證;虛證;幽門螺 |
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 25 | 中醫;慢性;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胃炎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 23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23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湖北省中醫院 | 19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 19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安徽中醫學院 | 18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江蘇省中醫院 | 14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13 |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