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T和MRI》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論著·頭頸部、論著·胸部、論著·腹部、論著·骨骼肌肉、影像教研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醫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醫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中國CT和MRI》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接錄用通知后不再改動。獲得各項課題資助的來稿將優先發表(需要在稿件首頁注明)。
(3)文章標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字數控制在20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避免使用外文縮略語。
(4)內容摘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為宜;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提供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更佳)。
(5)作者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等。
《中國CT和MRI》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和北京大學深圳臨床醫學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0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2-5131,國內刊號CN為44-1592/R,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中國CT和MRI雜志數據統計
中國CT和MRI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中國CT和MRI》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醫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中國CT和MRI雜志發文分析
中國CT和MRI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南京醫科大學 | 105 | 成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動脈;造影 |
鄭州大學 | 100 | MRI;成像;磁共振;影像;磁共振成像 |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 91 | 成像;影像;磁共振;血管;體層攝影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89 | MRI;磁共振;成像;影像;磁共振成像 |
南陽市中心醫院 | 76 | 成像;磁共振;MRI;磁共振成像;術前 |
廣州醫科大學 | 75 | 成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加權成像;X線 |
中山大學 | 72 | 成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影像;MRI |
河南大學 | 56 | 成像;磁共振;影像;腺癌;病理 |
福建醫科大學 | 54 | 成像;磁共振;細胞;腫瘤;加權成像 |
南方醫科大學 | 53 | 成像;磁共振;磁共振成像;MRI;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