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基礎理論、韶峰專欄、工程技術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科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科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文題:應簡明扼要,能準確反映文稿的主題,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2)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xù)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3)所有來稿請在稿件末尾注明姓名、單位、通訊地址、郵箱、電話等聯系方式。
(4)主題范圍:《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接收與自然科學領域相關的原創(chuàng)研究論文、綜述、研究快報、方法技術等文章。涵蓋的學科包括但不限于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環(huán)境科學等。
(5)格式要求:請使用中文撰寫,并按照《湘潭大學學報》的寫作規(guī)范進行排版。字體要求為宋體,字號小四。標題應簡明扼要,各章節(jié)和段落之間請留適當的空行。表、圖、公式等應進行編號,并在正文中進行引用。
(6)引用格式:請在文中引用部分時,采用著錄按順序編號的方式,并在參考文獻部分列出詳細資料。參考文獻的格式可參照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7)學術道德:請作者確保所投稿件的原創(chuàng)性,不涉及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一經發(fā)現學術不端行為,將取消稿件評審資格。
(8)審稿與出版:所有投稿文章都將嚴格按照匿名審稿制度進行評審,由兩位獨立的專家評審。審稿周期一般為3個月左右,作者可在此期間通過郵件查詢審稿進展。稿件一經錄用,將在《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上正式發(fā)表。
(9)一律采用結構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過300字。內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及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并附相應英文摘要。
(10)基金項目。獲得基金贊助的論文,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是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和湘潭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chuàng)刊于1978年,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國際刊號ISSN為2096-644X,國內刊號CN為43-1549/N,該雜志級別為統(tǒng)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全國優(yōu)秀科技期刊、Caj-cd規(guī)范獲獎期刊、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百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yōu)秀期刊、全國高校優(yōu)秀科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湘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科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