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國康復醫學會;四川大學
國際刊號:1002-1892
復合影響因子:2.31
全年訂價:¥ 460.00
國內刊號:51-1372/R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1987年
綜合影響因子:1.84
《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現已更名為《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創刊于1987年,是一本月刊雜志。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欄目設置有:論著、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綜述、短篇報道等。該雜志的主要目標是傳播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全面的診療指南、分享臨床經驗和推動技術創新。每期雜志涵蓋了修復重建外科領域涉及的各個方面,包括骨科、手外科、整形美容、創傷外科等。內容包括原創研究文章、綜述、臨床報道、病例分析以及技術進展等。
該雜志涵蓋了國內外的優秀學術研究成果,展示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在修復重建外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同時,該雜志也為廣大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促進了國內外學術合作,推動學科的發展。該雜志的編輯團隊由一流的專家學者組成,嚴格把控文章的質量,確保學術嚴謹性和權威性。所有稿件都經過同行評審制度,確保雜志的學術水平和內容的可信度。此外,該雜志還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和培訓班,為修復重建外科醫生提供專業的學習和交流機會。
該雜志雜志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力,被廣大醫務人員、研究人員和學術機構所認可和信賴。它不僅在國內舉辦多次學術會議,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國際同行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和合作。為廣大醫務人員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和分享知識的平臺,推動了該領域的發展和進步。在未來,它將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促進修復重建外科醫學的不斷進步與創新。
(1)修復重建外科的基礎研究:包括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生物材料與植入物、細胞治療等方面的研究,探討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材料在修復重建領域的應用。
(2)標題層次應分明。稿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阿拉伯數字“1”“1.1”“1.1.1”形式表示。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序號從引言開始編。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一、(一),1,(1)。
(4)將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編號,并用方括號標注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參考文獻數量為15-20個。
(5)前言應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
(6)來稿請附相關的內容摘要和關鍵詞。內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為宜,簡介主題范圍、目的方法、內容梗概、創新之處、主要結論。
(7)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多個作者之間用分號隔開,同一作者的介紹之中不出現句號。如有通訊作者,請標明。
(8)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圖一般不超過6幅。插圖切勿過大,圖中文字符號應與正文一致,圖片要清晰,層次分明。文章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9)本刊采用頁下注釋。正文中注號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于相關句子的右上角,通常應在相關標點之外。
(10)任何投稿都會在收到投稿之日起1個月內回復錄用情況,請勿在審稿期間內將稿件投向他處,如投向他處,請務必來信告知。
修復重建外科是一本由中國康復醫學會;四川大學主辦的月刊,期刊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國學巷37號,郵編:61004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