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雜志投稿要求,如下:
(1)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單位、職稱職務以及研究領域。
(2)來稿須為作者本人原創,且未公開發表,稿件內容要求文字精煉、層次清晰、觀點鮮明。來稿確保不涉及保密信息、署名無爭議,因文字、引注、圖片等引發的觀點或版權問題,皆由作者本人承擔。
(3)對文章標題層次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小圓點隔開,小圓點加在數字的右下角如“1.1”、“1.2”。
(4)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5)摘要的內容均應在正文中出現,不能出現摘要中提到的內容正文中沒有論述的情況。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雜志發文分析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上海博物館 | 257 | 文物;文物保護;出土;博物;博物館 |
西北大學 | 119 | 文物;遺址;文物保護;彩繪;出土 |
故宮博物院 | 98 | 文物;抗震;博物;地震;書畫 |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編輯部 | 94 | 文物;文物保護;考古;啟事;征訂啟事 |
北京科技大學 | 85 | 出土;文物;考古;銅器;文物保護 |
北京大學 | 84 | 出土;遺址;青銅;銅器;青銅器 |
敦煌研究院 | 81 | 壁畫;遺址;土遺址;文物;文物保護 |
中國科學院 | 79 | 遺址;出土;銅器;青銅;陶器 |
南京博物院 | 68 | 文物;青銅;脫酸;紙張;顏料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64 | 青銅;出土;銅器;青銅器;文物 |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雜志是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主辦的雙月刊,審稿周期預計為1-3個月。該雜志的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涵蓋研究報告、工作簡報、論壇、知識介紹等。
該雜志為學者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術成果和經驗的平臺,發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實踐價值,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實踐案例和行業信息,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