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預測》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刊首語、本刊專稿、問題研究、統計論壇、預測天地、調查與分析、各抒己見、經驗交流、統計信息化、港澳臺信息、統計名人錄、報刊薈萃、學習園地、本刊掃描、統計春秋、統計文苑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社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社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統計與預測》雜志投稿要求
(1)為提升學術品格及貫徹學術標準,公正、嚴謹地對待每一篇來稿,本刊實行三審終審制。對于重要的或有爭議的稿件,編輯委員會將在與編輯部之外的專門研究人員協商討論后,最終決定是否錄用,但只以文章質量為依據。
(2)注明姓名、學位、單位(郵編)、職務、職稱、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電子郵箱。
(3)引言應簡明概括論文的研究基礎、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目的與意義等。
(4)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5)關鍵詞:論著需分別在中、英文摘要后標引2~8個中、英文關鍵詞。
《統計與預測》雜志是由廣東省統計局主管和廣東省統計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9-2021,國內刊號CN為44-1098/C,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統計與預測雜志數據統計
統計與預測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統計與預測》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社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社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統計與預測雜志發文分析
統計與預測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暨南大學 | 64 | 企業;指標體系;統計學;經濟核算;知識經濟 |
廈門大學 | 30 | 金融;股票;政府;指標體系;總產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19 | 統計調查;經濟核算;隱性失業;債務;債務依存度 |
上海財經大學 | 16 | 指標體系;統計人;統計人員;投入產出表;產出表 |
南京大學 | 13 | 傾銷;反傾銷;利率;經濟全球;經濟全球化 |
華南理工大學 | 13 | 資產;經濟增長;粵港;粵港科技合作;債務 |
深圳市統計局 | 13 | 統計工作;網頁;動態網;動態網頁;旅游 |
中山大學 | 13 | 企業;結構效益分析;就業;就業結構;產業結構 |
湖南大學 | 13 | 統計信息;統計調查;民間統計;金融;影響因素 |
江西財經大學 | 11 | 人口;失業;統計指標;經濟增長;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