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綜述與專論、技術與方法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農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農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生態學》雜志投稿要求
(1)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宜署真名,多名作者姓名之間要用逗號隔開;工作單位包括工作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2)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練,用字規范,文稿附圖量不限,提倡多附圖。
(3)正文應層次分明,在層次標碼后,應擬定標題。盡量減少層次,不得多于3 層,采用1,1.1,1.1.1 方式。層次的數字序號頂格寫,序號后要空一個漢字。
(4)參考文獻引用要科學、合理,特別是要尊重已在本刊發表過相關論文的作者的勞動,引用時應盡量考慮引用,要有一定的文獻引用量。
(5)凡屬部級、省部級或其它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文稿首頁地腳標明基金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
《生態學》雜志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和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2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0-4890,國內刊號CN為21-1148/Q,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生態學雜志數據統計
生態學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生態學》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農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生態學雜志發文分析
生態學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2246 | 土壤;植物;污染;生態系統;群落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575 | 土壤;植物;群落;物量;生態系統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342 | 土壤;植物;污染;物量;生態系統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 309 | 土壤;群落;植物;生態;人工林 |
北京林業大學 | 225 | 土壤;油松;植物;生態系統;植被 |
西北師范大學 | 220 | 土壤;草地;氣候;植被;群落 |
沈陽農業大學 | 218 | 土壤;玉米;脅迫;植物;微生物 |
南京農業大學 | 197 | 土壤;脅迫;幼苗;污染;黃瓜 |
南京林業大學 | 167 | 土壤;物量;人工林;有機碳;微生物 |
上海海洋大學 | 165 | 群落;環境因子;魚類;群落結構;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