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研究報告、綜合述評、研究簡報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農業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農業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水生生物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指的是文中明確引用的文獻,具體內容置于文尾,用楷體五號字。在文中用上標標注,編號為[1][2][3]。引用文獻是著作的,需在上標上同時標注頁碼。
(2)稿件主題突出,內容完整,層次分明,敘述清楚,結論明確,未在國內外正式刊物或其他會議上發表。
(3)文章標題:簡明扼要,主題突出,一般不超過20個字。有副標題的,副標題隔行起排。
(4)作者姓名用楷體小四號字,居中。作者署名位于文章題目之下,如有多位作者,右上角用數字“1”“2”……標注,單一作者不用標注。
(5)“作者簡介”置于首頁腳注處;基金項目請在文章首頁腳注處寫明項目來源和課題編號。
《水生生物學報》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5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0-3207,國內刊號CN為42-1230/Q,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水生生物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水生生物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水生生物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等,在農業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農業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水生生物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水生生物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785 | 魚類;基因;群落;銀鯽;微囊藻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333 | 群落;魚類;水庫;三峽水庫;群落結構 |
華中農業大學 | 281 | 黃顙;黃顙魚;魚類;草魚;免疫 |
上海海洋大學 | 278 | 基因;克隆;草魚;細胞;免疫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143 | 銀鯽;基因;微囊藻;魚類;細胞 |
中國海洋大學 | 141 | 飼料;纖毛;纖毛蟲;毛蟲;形態學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 | 126 | 中華鱘;養殖;長江;魚類;草魚 |
武漢大學 | 109 | 水生;水生植物;植物;種群;沉水 |
西南大學 | 108 | 魚類;代謝;南方鲇;倒刺鲃;中華倒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 | 107 | 基因;長江;刀鱭;羅非魚;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