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氣象》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天氣分析與氣象預報、氣候分析、農業(yè)氣象、大氣探測、氣象通信、學術討論、氣象服務、氣象科技產業(yè)。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科學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科學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四川氣象》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本著文責自負的原則,因抄襲等原因引發(fā)的知識產權糾紛作者將負全責,編輯部保留追究作者責任的權利。作者請勿一稿多投。
(2)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畢業(yè)院校、專業(yè)、學位,職務,技術職稱,現(xiàn)從事的主要工作。
(3)正文應盡量減少層次,一般不宜超過3層。有標題內容才列數(shù)字序號(沒有標題的內容用自然段形式起始),數(shù)字序號后不用加點,但要空1格。
(4)參考文獻表應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列出,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
(5)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以尾注形式寫明,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
《四川氣象》雜志是由四川省氣象局主管和四川省氣象局;四川省氣象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3-7187,國內刊號CN為51-1200/P,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四川氣象雜志數(shù)據統(tǒng)計
四川氣象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yōu)秀期刊遴選數(shù)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四川氣象》雜志被多個知名數(shù)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科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科學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四川氣象雜志發(fā)文分析
四川氣象主要機構發(fā)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四川省氣象局 | 177 | 氣象;降水;暴雨;盆地;氣候 |
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 | 59 | 氣象;降水;氣候;盆地;青藏 |
四川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 48 | 降水;四川盆地;盆地;暴雨;氣候 |
達州市氣象局 | 30 | 災害;氣象;氣候;降水;預評估 |
四川省農業(yè)氣象中心 | 24 | 氣候;氣象;降水;森林火;預評估 |
甘孜州氣象局 | 22 | 川西高原;氣候;氣象;暴雨;青藏 |
云南大學 | 21 | 數(shù)值預報產品;四川盆地;盆地;降水;氣象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21 | 機場;云圖;切變;衛(wèi)星云圖;雷暴 |
自貢市氣象局 | 20 | 降水;暴雨;降水預報;釋用;釋用方法 |
重慶市氣象局 | 15 | 氣候;四川盆地;盆地;災害;氣候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