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學報》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動力氣象學、天氣學、氣候學、數值天氣預報、大氣物理學、大氣化學、大氣探測、人工影響天氣及應用氣象學等。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氣象學報》雜志投稿要求
(1)中外文參考文獻格式要求中外文參考文獻分別排列,外文在前,中文在后。參考文獻類型以字母標識。
(2)編輯部有權對錄用稿件作技術性和文字性的適當修改,定稿后(或排版中)不得任意修改。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題名下按順序排列,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須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
(4)注釋為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均以腳注形式分散標注于正文頁面下方,其序號為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
(5)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
《氣象學報》雜志是由中國氣象局主管和中國氣象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25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0577-6619,國內刊號CN為11-2006/P,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氣象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氣象學報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百種重點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氣象學報》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氣象學報雜志發文分析
氣象學報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585 | 降水;氣候;雷達;熱帶;環流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467 | 降水;熱帶;氣候;環流;值模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447 | 降水;夏季;氣候;雷達;熱帶 |
中國氣象局 | 305 | 降水;同化;雷達;氣候;GRAPES |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 | 248 | 氣候;降水;季風;環流;夏季 |
南京大學 | 205 | 值模擬;數值模擬;氣候;降水;邊界層 |
北京大學 | 180 | 環流;值模擬;氣候;數值模擬;降水 |
中國科學院 | 135 | 降水;氣候;青藏;青藏高原;值模擬 |
上海市氣象局 | 87 | 臺風;熱帶;氣旋;熱帶氣旋;降水 |
南京氣象學院 | 84 | 降水;夏季;環流;季風;值模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