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國際刊號:--
復合影響因子:--
全年訂價:¥ 256.00
國內刊號:--
審稿周期:1個月內
創刊年份:2017年
綜合影響因子:--
《青銅器與金文》雜志創刊于2017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始終秉持著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的原則,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雜志是一本專注于青銅器研究和金文解讀的學術期刊,它為研究者、歷史愛好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和交流的平臺。該雜志不僅關注新出土的青銅器文物,還致力于挖掘這些文物背后的考古意義和歷史背景,為人們了解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青銅器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雜志刊登的研究論文,不僅關注青銅器的造型、紋飾和用途,還深入探討了其鑄造工藝的演變。通過對青銅器鑄造技術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工匠在材料科學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智慧和技藝。例如,研究者通過分析青銅器合金的配比、鑄造技術的細節,以及器物的組合與分布,揭示了古代社會的工藝水平和審美趨向。
金文,即青銅器上的銘文,是研究古代歷史、語言和文化的重要資料。雜志對金文的研究不僅限于文字的釋讀,還包括對銘文語言結構的深入分析。金文的系統性研究揭示了其在歷史文獻中的應用,以及在古代社會中的功能和作用。通過對金文的研究,學者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古代社會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會結構和文化交流。
(1)來稿請用word文檔,并附相應的pdf文檔。
(2)來稿請使用正規繁體字,自行造字請采用圖片格式,碓保準確清晰可識。
(3)正文一律使用新式標點符號。除破折號、省略號占兩個字符外,其余標點均占一格。書名和論文篇名均使用《 》,不用引號或單書名號。
(4)古文字釋文等“獨立引文”首行前空四格,回行前空二格。引文請核對原文,確保無誤。若引用的原文中存在明顯錯誤,可在頁下注或者引文中以“作者按”的形式予以說明。
(5)作者姓名請署在文稿標題下方。作者單位和職稱,請于首頁頁腳注明(“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項目負責人,請在單位信息中加以標示)。
(6)正文附表、附圖應在文中有相封應的文字交代,格式為:表序+表名,放在表格的上方;圖序+圖名,放在圖片的下方,圖注文字統一置于圖名下方。文中所用彩色圖片的精度不低于300 dpi,不小于2M。
(7)稿件中請勿出現個人信息。有關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等,請另紙提供。
(8)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9)文章標題能簡明扼要地反映論文的最主要內容,且便于檢索,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題名中的名詞術語應標準化。
(10)作者簡介請寫明作者姓名、職稱、研究方向、工作單位、職稱和詳細聯系信息,包括通訊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以便聯系。
青銅器與金文是一本由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主辦的半年刊,期刊級別為部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閔行區號景路159弄1-5號A座5F,郵編: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