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研究》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學術專論、讀史札記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清史研究》雜志投稿要求
(1)來稿來片請自留底稿,除非作者聲明,一律不退稿。
(2)“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3)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4)摘要:論著類文章應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須與中文標題與摘要內容相對應。
(5)作者簡介以*號腳注在文章首頁;文章內容的注釋使用序號1、2、3以腳注形式備注在當前頁面。
《清史研究》雜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和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91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002-8587,國內刊號CN為11-2765/K,該雜志級別為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清史研究雜志數據統計
清史研究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社科雙效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清史研究》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清史研究雜志發文分析
清史研究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人民大學 | 444 | 清代;清史;清史研究;政治;乾隆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93 | 清代;清史;清末;康熙;太平天國 |
北京大學 | 62 | 清代;光緒;乾隆;清末;清末新政 |
南開大學 | 55 | 清代;社會;乾隆;清初;晚清 |
復旦大學 | 48 | 清代;晚清;雍正;社會;戰爭 |
北京師范大學 | 39 | 清代;政治;晚清;文化;政變 |
中山大學 | 36 | 清代;社會;清初;清末;鹽政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 29 | 檔案;清史;清代;奏折;編纂 |
中央民族大學 | 28 | 清代;清朝;滿文;八旗;檔案 |
廈門大學 | 25 | 清代;清朝;社會;學術;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