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
國際刊號:2096-3645
復合影響因子:0.5
全年訂價:¥ 900.00
國內刊號:10-1493/P
審稿周期:1-3個月
創刊年份:2017年
綜合影響因子:0.26
《全球變化數據學報》雜志創刊于(2017)年,創刊以來,辦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雜志設有多個欄目,其中“數據論文”欄目特別注重報道新的數據集,而“綜述”欄目則側重于總結特定領域的最新進展。此外,它還關注生物多樣性的監測、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評估以及生態恢復項目的成效,通過發布這些領域的高質量數據集,增強了我們對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認識,并為決策者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不僅是一個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臺,也是一個促進跨學科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渠道,對于提升全球變化領域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全球變化領域的數據科學研究。該刊采用季刊的形式出版,旨在響應科學界對于高質量、標準化數據日益增長的需求,特別是在氣候變化、生態保護和環境監測等關鍵領域。作為一份專注于全球變化數據科學的專業期刊,全球變化數據學報強調數據的重要性,并鼓勵科研人員分享他們的數據成果,包括原始數據、數據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數據的研究結論。雜志涵蓋的研究主題廣泛,包括但不限于大氣科學、海洋學、冰川學、陸地生態系統研究等領域,為深入理解全球變化過程及其對自然和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提供支持。
(1)結果要真實、準確地表達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所有數據必須經過統計學處理。表達形式可用文字、圖和表,但三者內容不能重復。不要引證他人資料,不展開論證。
(2)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3)文中插圖請用描圖紙黑墨繪制或由計算機打出,插圖要清楚,線條均勻,要有圖題;表格用三線表,要有表題;圖、表要有中英文對照的圖題和表題。
(4)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5)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首次出現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直接著錄引文頁碼(不加括號或P)。
(6)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
(7)請提供作者的詳細通信地址(工作單位及所在地、郵編)、作者簡介、聯系方式(電話、郵箱),來稿處理結果,本刊將通過電子信函或電話通知作者。
(8)行文中的注釋一律使用腳注,每頁連續編號,腳注符號用①②……,其位置在標點符號前(引號除外)文字的右上角。注釋應是對正文的附加解釋或者補充說明,僅是參考或引用的文獻等內容一般不作為注釋出現。腳注請用宋體小5號。
(9)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10)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全球變化數據學報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CSCD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