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博》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學術園地、客情傳真、專題:南海Ⅰ號、物華天寶、收藏鑒賞、人文風雅、卷首語、海外客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客家文博》雜志投稿要求
(1)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2)編輯部有權對錄用稿件作技術性和文字性的適當修改,定稿后(或排版中)不得任意修改。
(3)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
(4)參考文獻要精選,以不少于5篇為宜。引用文獻中書刊的層次、數量、出版年份要仔細挑選核實,盡量引用出版年份較新的期刊論文、書籍、論文集。
(5)通信地址須詳盡開列所在省(市、區)、城市、街道、門牌號碼、郵編(郵寄樣刊);身份證號碼、聯系方法須注明手機號碼、QQ郵箱或其他電子郵箱。
《客家文博》雜志是由梅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管和中國客家博物館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08年,國內刊號CN為44-(Q)1131,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客家文博雜志數據統計
客家文博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客家文博》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客家文博雜志發文分析
客家文博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廣東省博物館 | 43 | 博物;博物館;文物;展覽;文物展 |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27 | 遺址;考古;文化;文物;出土 |
嘉應學院 | 26 | 人口;村落;人口外流;古村落;歷史文化名村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14 | 客家;客家人;方言;食用;豆腐 |
華南農業大學 | 9 | 客家;受難;口述;口述史;集中營 |
華南理工大學 | 7 | 客家;影像;文化;遺產;印度教 |
廣東省政府 | 6 | 收藏;收藏價值;稀缺;中國美術;中國美術館 |
廣東美術館 | 4 | 美術;展覽;內容策劃;歷史文獻;美術館 |
贛南師范大學 | 3 | 族譜;楹聯;文化;文化名人;文化事件 |
中山大學 | 3 | 支持教育;地域文化;內生;內生機制;情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