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控與預警》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環境預警、監測技術、信息應用、解析評價、監管新論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環境監控與預警》雜志投稿要求
(1)稿件應包括:篇名、作者、單位及郵編、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正文、注釋及參考文獻。
(2)正文用五號宋體,表題、表格正文、表注用小五號宋體,行距1.25倍或1.5倍。來稿不要分欄。
(3)注釋:以尾注形式進行注釋,在文章中相應出處的右上角用①等標識。
(4)參考文獻按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列編號,置于文后。參照國標《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15)著錄。
(5)來稿文責自負,要遵守職業道德,如摘引他人作品,務請在參考正獻中予以著錄,署名的作者應為參與創作、對內容負責的人。所有署名作者都應對該文的署名和順序簽名認可,署名不可隨意變更。
《環境監控與預警》雜志是由江蘇省環境保護廳主管和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2009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4-6732,國內刊號CN為32-1805/X,該雜志級別為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環境監控與預警雜志數據統計
環境監控與預警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環境監控與預警》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環境監控與預警雜志發文分析
環境監控與預警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 | 238 | 污染;太湖;環境監測;遙感;生態 |
南京大學 | 86 | 污染;太湖;環境風險;預警;水質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 45 | 環境監測;地表水;污染;土壤;水環境 |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 | 42 | 色譜;污染;氣相色譜;相色譜;地表水 |
南通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40 | 污染;廢水;應急;土壤;重金 |
蘇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36 | 太湖;飲用水源;飲用水源地;水華;水源地 |
常州市環境監測中心 | 29 | 污染;有機物;水體;揮發;揮發性有機 |
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 28 | 污染;有機物;揮發;揮發性有機;揮發性有機物 |
中國科學院 | 22 | 污染;湖泊;遙感;遙感監測;水質 |
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 | 17 | 污染;顆粒物;細顆粒;細顆粒物;空氣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