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化學工程前景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01 16:49: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化學工程前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所謂環境指的是人類和各種生物所依賴的各種要素的總和。它包括有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環境和人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對立的,還應該是互相制約著的。它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非常必要的條件,但是人類在生存與環境的過程中,還必須要不斷的調整自己,來適應變化著的外界環境。除此之外,人類還需要不斷的對環境加以改造,從而創造出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對于自身依賴的環境的改造能力越強,那么環境對于人類影響的作用就會更強。眾所周知的是,隨著工業化時代的來臨,人們在從事工業生產的過程中,在獲取了很大的經濟利益大過程中,也對周本文由收集整理圍的環境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有很多的影響甚至是不可逆的。生物化學工程作為一門與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它對于當前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1生物化學工程對當前生態環境具體改造

作為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的生物化學工程對當前生態環境具體改造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包括凈化污水、修復被生物藥劑污染的土壤、清除化學污染以及清除白色污染上,具體講來。

1.1 有效的凈化污水

污水中所包含的有毒物質種類繁多,包括各種酚類、重金屬、醛、醇、蛋白質及各種有機毒害物質等等。但是微生物卻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活力消除污水的毒害,還可以通過降解,使污水之中的有毒物質變成無毒,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在當下,人們普遍使用的固定化酶技術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就是一種生物凈化污水的方法,它主要是通過化學吸附的作用將水溶性的酶物質與不容載體互相的結合,結合之后,酶雖然不能完全溶于水中,但是它保留了催化性,這樣就可以對工業廢水中的有毒物質,包括污染物、重金屬進行無毒的清除,保證水質安全、健康[1]。

1.2 修復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主要是有種金屬污染所造成的,而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過程,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重金屬的毒性。一般情況下,我們通過酶促反應來改善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不僅是重金屬固定下來,而且還能消解一部分毒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移動性,最后,通過生物吸收的過程削減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對于存在污染的土壤的修復完全可以增加土壤內部有機質的含量,激發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很好的改善土壤的生態結構,這甚至可以穩定土壤,防止土壤受到風水侵蝕,從而防止水土流失[2]。

1.3 消除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環境污染中比較嚴重的一個方面,這主要是由于一些廢棄的塑料和農用的地膜很難被空氣化解,這種白色污染在我國大概有百萬噸左右存在。殘留在土壤之中的塑料會降低土壤的營養,引發農作物減少,甚至會致使耕地荒蕪,我們也可以認識得到塑料垃圾對于整個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惡劣。我們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首先可以對塑料物質產生降解作用的微生物,合成具有極好效果的降解菌,其次還可以將講解基因分離并將它導入土壤微生物之中,從而使兩者各自發揮作用。在日后,需要加大力度研發和推廣可以降解的塑料以及地膜,保持環境不受白色塑料用品的污染。

1.4清除農藥污染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1-0267-02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具有三個特點[1]: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卓越工程師”之所以“卓越”,不僅在于其專業知識豐富,也在于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強,更在于其綜合素質高。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理念的倡導下,全國各高校掀起眾多工科專業進行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程改革的熱潮[2-6]。《精細化工工藝學》是化學與工程工藝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其涉及的精細化工產品門類繁多,日新月異,與實踐聯系相當密切。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理念的倡導下,從事該門教學必須做到結合學科前沿的最新進展和基本理論;其次結合生產實際中的主要技術問題、最新技術方法、過程和結果,對教學模式進行相應改革。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掌握精細化工工藝學基礎和理論知識,正確地認識精細和專用化學品生產的工藝條件和瓶頸技術,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人多年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教學工作,在借鑒其他院校面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參考各高校同仁對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采用的方法[7-9],同時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對精細化工工藝學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下主要從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特點、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及教學采用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闡述精細化工工藝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特點

精細化工有別于基礎化工,它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這在緒論課一定要給學生講授好,讓學生充分了解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特點,從而激發他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精細化工及精細化學品的主要特點有生產特性、經濟特性、商業特性及產品特性[10]。其生產特性表現為:小批量、多品種、復配型居多、技術密集、多用間歇或多功能生產裝置、生產流程多樣化。它們的經濟特性表現在投資效率高、附加值高及利潤高等,在這里可以列舉一些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品實例,比如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筆者在授課時就給學生講了廣西蔗糖深加工產品的實例(由蔗糖制備葡聚糖),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精細化學品的高利潤,促使學生對精細化學品和精細化工生產技術感興趣。精細化學品的商品性強,表現在用戶對商品選擇性很高,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開發應用技術和開展技術服務是組織精細化學品生產的兩個重要環節。國外精細化工企業非常重視技術開發、技術應用和技術服務這些環節的協調,他們在技術人員配備的比例上是比較高的。另外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精細化工發展的現狀、重點和熱點相比有什么優勢或不足,直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及意義。

二、《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

1986年,我國化學工業部對精細化工產品的分類作了暫行規定,把精細化工產品分為11大類[10],分別是:(1)農藥,(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顏料,(5)試劑和高純物,(6)信息用化學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電磁波的化學品),(7)食品和飼料添加劑,(8)黏合劑,(9)催化劑和各種助劑,(10)化學藥品(原料藥)和日用化學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不是每一本教材都能把以上精細化學品11大類的內容全包括,因此根據專業培養特點、地區資源及精細化工產業特色、教學課時來選定教學內容顯得十分重要。《精細化工工藝學》是我校化學與工程工藝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總課時64時數。近幾年來我們一直采用以馬榴強主編的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為主,補充專題講座為輔的課程內容構建體系。主要教材的內容主要涉及高分子加工助劑、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膠粘劑、涂料、香料及提取工藝、化妝品及新領域精細化學品等方面。在此基礎上,還給學生增加了《飼料添加劑》、《淀粉深加工》、《汽車專用洗滌劑》、《精細陶瓷》及《人工晶體》等專題內容,這樣一來,使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既有重點,又能使學生在精細化工領域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并能了解本領域內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發展動態和精細化工產品在新領域的應用及配方確定,同時對廣西地區的精細化工特色有一定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把在文獻檢索中發現的新技術、新產品、新理論充實到教材中,以豐富講授內容,并適時補充精細化工行業的最新資訊、國內知名精細化工企業的最新發展動向等。

三、采用的教學方法及措施

(一)要求學生采用PPT形式介紹與生活相關聯的精細化工產品專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講授的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有較大的被動性。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開學第一周就把學生分組(3~5個學生一組),自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精細化工產品進行PPT課件介紹,內容包括產品的結構組成和用途、生產方法、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三廢處理問題等。可以適當提供一些備選專題,例如我提供的復配技術在液體洗滌濟中的應用研究及進展、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安全問題、汽車美容用化妝品的品種及研究進展、八角油的提取工藝及方法等專題,由組長負責組織組員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資料查閱:(1)利用學校圖書館精細化工館藏書目;(2)利用現有精細化工類學術期刊及數據庫查閱精細化工產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發展趨勢;(3)利用精細化工綜合網站,如化學化工論壇(.cn)、中國精細化工網(.cn)、世界精細化工網()、21世紀精細化工網()、中國精細化工技術網()、中國專利信息網(.cn)等。然后進行課件制作,再交由老師審核,再推選一到兩人上臺主講,講完后所有組員同時上臺對同學的提問進行答辯,每組選出一個記錄員,記錄提問同學的姓名及問題內容,不能回答的問題課后通過查閱資料或是與老師討論后再回答并做成電子版課件,在上課前展示給大家。提問的同學都可以在平時成績加分,如此要求后,在下面聽的同學也會提高注意力。比賽評委由各組長組成,和組長討論并制定評分細則,對表現優秀組給予一定的獎勵,并以PPT演示的得分評定分數。經過試行教學效果良好。比如食品添加劑專題就例舉了大量的反面事例如蘇丹紅事件,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談自己對蘇丹紅及蘇丹紅事件的認識,經過交流討論,不僅使學生增加了對蘇丹紅這類物質的性質、用途等的了解,而且增強了學生對食品安全維護的意識。通過學生PPT演示答辯式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能力以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精細化工產品知識的主動性;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知識不僅是聽,自己也有上講臺展示的機會。教師為了給同學們更好地介紹所選定的精細化工產品,不被問倒,著實需要下一翻苦功精心準備。

(二)組織學生到精細化工廠參觀,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為了加強教學的實踐環節,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并更好地與生產實踐相結合,開闊學生視野,在課程學習期間,組織帶領學生到南寧市天亮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南寧市涂料廠、南寧市膠粘劑廠和南寧市化妝品廠等精細化工企業進行課程見習。使學生現場了解到洗滌劑、三醛膠、內外墻涂料及化妝品的生產過程、生產工藝和主要生產設備。在參觀現場請工廠的工程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與講解,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加深企業生產印象與感受,啟發學生在學習涂料、化妝品、洗滌劑及膠粘劑生產工藝中思考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為了響應“卓越工程師”培養理念所提倡的“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在見習時請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所選取的生產工藝的優點,生產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決辦法、企業的創業史、企業文化及企業急需人才培養要求等多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所見習精細化工企業的概況,同時明確今后在校學習的方向。參觀見習后都會要求學生寫不低于5000字的見習報告,包括各個廠家產品的生產流程、產品用途、現有工藝的優點與不足、心得體會等。通過參觀實習,總體感覺到精細化工產品生產所用的設備和所建的廠房一次性投資不高,點燃學生畢業走上社會后自主創業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結合教師科研項目開設出設計性實驗

教師們的科研課題有部分不僅是結合地方資源特色而立項,且與精細化工產品合成與應用研究緊密相關,同時教師科研項目具有持續深入研究的特點。因此可以借助這個教師科研項目資源優勢,與他們一起研討開設出相關的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習的精細化工課程知識點,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用目前比較成熟的工藝去合成獲得目標產品,確定反應的條件、實驗所需要的基本儀器及相應的檢測手段,部分學生在今后畢業論文環節也會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研究的子課題中,這類設計性實驗的開設不僅鍛煉了學生資料查閱、實驗操作、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為他們的畢業論文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快地溶入教師的研究課題中,達到雙贏的效果。以下是我院教師多年來研究的部分相關課題: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改性研究、新型催化劑對汽車泡沫材料發泡-凝膠反應動態平衡研究、以蔗糖為原料雙菌協同發酵合成中低分子量萄聚糖、萃取與膜分離集成從菠蘿加工廢棄物中提取菠蘿蛋白酶、基于構效關系的磷酸鹽防銹涂料設計及其作用機理研究、納米碳酸鈣的制備及應用研究、木薯淀粉磁性微球分子鏈態及構效。可見這些課題均屬于精細化工研究范疇。通過結合教師科研項目開設設計性精細化工實驗,有效提高了精細化工工藝學教學質量,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在精細化工工藝方面知識的運用與創新能力,從而體現出“卓越工程師”所倡導的培養理念。

(四)增加課程實踐環節的占分比例,完善課程成績的評定方法

大部分的課程考核方式都是采用閉卷方式,而且期末分數占總評成績的權重比較高(通常為70%)。而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與別的課程不一樣,由于該門課程與現實生活結合非常緊密,除了指定教材上的內容外,還有老師補充的專題和學生PPT介紹的專題,為了提高學生在平時的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認真程度,該門課考試的內容有70%是教材知識,30%是課外補充及實踐知識,因內容多而廣,所以閉卷考試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記憶壓力,結合該門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充分了解目前的精細化工產品市場供求及產品配方研究現狀和進展,因此期考采用開卷進行。在試題中可以把實踐環節的內容有機組合在考試題中。按下面的公式算期評成績。期評成績=平時綜合表現(含作業等)*15%+課程論文*7%+課程見習10%+PPT演示8%+期考*60%,通過這樣的評分方式,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注重實踐這一環節的表現,更好地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的結合起來。

四、結語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多個教學環節的參與和保證。為適應該培養計劃的要求,必須不斷對《精細化工工藝學》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發揮精細化工工藝學在培養“卓越工程師”型人才中的優勢和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教育》編輯部.加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地質、資源開發與利用領域的學校與學科專業名單[J].中國地質教育,2012,(1):179-180.

[2]高麗娟,方志剛,李秋菊,張麗華.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物理化學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02-20.

[3]王桂榮,劉元林,劉春生,趙汗青.卓越工程師培養背景下機電本科畢業設計改革[J].教學研究,2014,37(1):89-91.

[4]冷雪松,王艷東,姜麗娜,徐崇.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下的大學物理實驗創新培養模式[J].大學物理實驗,2013,26(6):127-130.

[5]袁文華,萬振剛.“卓越工程師計劃”與《電機及拖動基礎》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12,(33):254.

[6]高有華,翟慧萍,邵岳,龔淑秋,劉曉明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電工學”課程改革[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2,34(增刊):74-76.

[7]黃良芳,張輝,張莉艷,徐金明.以產學研為基礎的《精細化工工藝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44-45.

篇(3)

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大六中全會中提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此,要“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這就明確提出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要著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現階段所開展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則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舉措。

知識社會的到來,使得學習已經成為人的一種生存方式,作為一種生存方式的知識社會的學習,和我們以往講的學習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學習化背景下探討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功能的定位問題就必須站在與時俱進的角度理解終身教育的概念。終身教育在過去是一種理念,但是現在很多國家已經把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作為21世紀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習型組織的興起,也是在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里邊必然要出現的。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教育的含義正在發生變革。1997年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一個新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在這個新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里面,把教育定義為能夠導致學習的交流活動,簡單地講,教育已經變為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的教育報告,叫德洛爾報告,現在中文的翻譯叫《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但是英文原文的教育并沒有用“Education”,而是用的“Learning”。所以,國際上認為教科文組織把21世紀的教育直接用Learning來表示,就表明21世紀的教育正在變為學習,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這會引起教育上一系列的變革。因此,我們也應該從學習化社會、知識社會教育的這種本身的變革來考慮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

當我們提出建學習化社會、學習化城市時,網絡的建設肯定是它的一個基礎。網絡教育也是全民教育,尤其是教育平等目標實現的工具。在中國,利用網絡實現推進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的目標,是更好地滿足社會更多群體需求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對于得不到學校正規教育的弱勢群體來說,通過網絡教育能夠使他們中的更多的人受到更多的教育。

當然,我們在學習化背景下為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定位的時候不得不正視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目前國內的傳播媒體局限很多,Internet網絡的普及程度尚待提高。目前,上網用戶的人數仍很有限,而且許多用戶的上網形式仍是公費上網,這對網絡遠程教育的開展是極大的限制。網絡費用和電信資費的價格仍然很高,農村黨員干部要完成學習所需費用過高,這影響到學習雙方的積極性,在這樣的網絡上實行遠程教育,交互式的教學,現場答疑就有困難。在我國經濟發達、地理優越的地區,當地大學密集。對網絡遠程教育的需求反不如經濟落后、地理偏遠的農村地區。但經濟落后地區又由于條件限制,無法快速發展網絡教育,這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由于對網絡遠程教育的了解不夠,各部門對這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宣傳力度不夠,人們的觀念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仍持有觀望的心態。其次,教學資源的匱乏。雖然現在已出現了許多種類的教學媒體,比如CAI、IP課件、直播課堂等等,但其內容仍非常不完善。這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來制作,涉及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投入,在短時間內還不可能迅速實現。由于計算機事業起步較晚,新觀念的更新非常快,因而許多黨員干部措手不及,無以應對,在實踐中有些迷失方向,找不到目標,對計算機等現代教學工具的使用也非常滯后,需要提高自身素質。就農村黨員干部而言,他們可能習慣于教師面授的被動學習方法,缺乏學習的自主性,老師講什么,我學什么,對學習缺乏目的性和興趣感,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下難以適應現代遠程教育的新模式,所以,農村黨員干部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需要提高。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要“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強調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和新型工業化道路,作為解決農村、農業和農民“三農問題”的戰略舉措。這對現行農村教育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新任務。在學習化背景下發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就是要突破以往局限于地域性和單一產業性的農村教育長期陷入需求不振,發展不足的困境。就是要突破區域和產業的限制。我們深信,隨著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的開展,隨著多樣化、開放化的農村教育體系的形成,一定能培養出千千萬萬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一定能成功實現農村教育的分流及拓展功能。

上一篇: 農業企業的發展 下一篇: 加強財務監管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江北区| 万宁市| 禹城市| 稷山县| 平乡县| 大埔区| 巴马| 韶关市| 河南省| 库车县| 抚顺市| 襄城县| 芦山县| 巴中市| 道真| 蛟河市| 福清市| 遂宁市| 华池县| 古浪县| 甘肃省| 元氏县| 广宗县| 台中县| 台江县| 贵港市| 普安县| 双牌县| 桐城市| 镇赉县| 兰坪| 色达县| 唐河县| 鄂托克前旗| 电白县| 新沂市| 海门市| 巴马| 海阳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