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建筑節能與環保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2: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建筑節能與環保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建筑節能與環保論文

篇(1)

Abstract: with the wall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new green energy-saving wall materials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has been wide application, a new type of energy saving wall material as the material of body of our country wall development tren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uilding wall material for build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energy saving,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present widely used in several kinds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ll material, can provide new wall materi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saving; wall material;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引言

在建筑材料應用領域堅持節能減排,推廣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是國家對于建筑應用技術的新要求,因此節能環保的綠色新型節能墻材,已經成為現階段新型墻材的主要發展趨勢。新型墻材不僅可以降低建筑工程整體施工成本,而且由于具有節能環保的特點,可以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1節能建筑墻體材料對于建筑工程的意義

(1)節能建筑墻體材料作為節能建筑的材料基礎,也是保證建筑節能得以實現的根本途徑。若在建筑工程領域推廣使用各種節能建材,不僅可以大幅度的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熱保溫效果,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采暖空調所帶來的能源消耗,進而通過利用建筑節能墻體材料可以改善建筑居民的生活以及工作環境。

(2)節能建筑墻體材料是實現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隨著國家對于建筑工程領域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墻體材料遵循環保節能原則,已經成為墻體材料的發展趨勢。研發推廣各種高品質的節能建材,也是節約能源、降低能耗,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手段,對于實現建筑工程領域的可持續性發展有著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3)節能建筑墻體材料是改善建筑功能的基本手段。由于建筑節能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新型建筑材料指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新工藝技術以便于實現墻體材料節能、節土以及環保的要求,這也是利用建筑墻體材料改善建筑功能的基本手段。

2新型節能建筑墻體材料概述

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的發展應用必須符合環境保護以及節約能源基本要求,而且能夠適應國家的產業政策要求,有利于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盡可能的利用建筑廢棄材料加工制作,生產加工制作工藝簡單,有利于墻體材料的安裝施工。現階段,新型墻體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2.1加氣混凝土

加氣混凝土作為一種輕型的新型的墻體材料,由于具有較好的隔熱能力與保溫能力,對于實現建筑墻體材料的節能環保十分有利。加氣混凝土主要是通過料漿與發氣劑發生化學發應,在蒸壓或者蒸養的條件下制備而成的多孔混凝土。

加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加氣混凝土的孔隙率較大,可以達到70-85%,密度較小,因而不僅可以實現建筑墻體材料的節能環保,同時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建筑物的自重,減小工程施工成本。由于加氣混凝土內部含有較多的孔隙,因而具有相對較強的保溫隔熱性能,通常情況下導熱系數在0.11-0.18W/MK左右,保溫隔熱效果非常好。此外,加氣混凝土還具有防火抗滲、耐久環保以及經濟便捷的特點,作為墻體材料的應用性能較好。

2.2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主要使用陶粒作為粗集料,并利用陶砂以及水泥等材料,經過攪拌成型以及自然養護制作而成的空心砌塊。由于陶粒混凝土制作加工工藝簡單,因而采用陶粒混凝土作為墻體材料,能夠實現建筑材料的節約利用,而且用于墻體粉刷不會出現空鼓的現象,也不易出現墻面開裂的現象。陶粒混凝土的容重小,只有混凝土容重的1/3-1/5,因此陶粒混凝土的自重相對較小,能夠大幅度的減小建筑物的自重。更重要的是陶粒混凝土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根據試驗檢測研究,陶粒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只有混凝土的1/2,因此實現較薄的墻體即可實現較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其具體熱工性能指標如下表所示: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塊外墻熱工性能指標

此外,陶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與抗滲性能較好,而且由于加工生產流程相對簡單,還具有便于施工的特點。

2.3鋼絲網架夾芯墻板

鋼絲網架夾芯墻板應用最廣泛的主要是GBF鋼絲網架夾芯墻板, GBF夾芯板主要是利用鋼絲網架,并利用加氣混凝土或者是巖棉作為板芯,進而形成鋼絲網架芯板,在建筑墻體施工過程中通過在GBF鋼絲網架夾芯墻板的兩側利用防裂水泥砂漿進行處理,進而作為建筑構件形成墻體。GBF鋼絲網架夾芯墻板具有較好的透氣性以及較高的強度,由于GBF鋼絲網架夾芯墻板具有憎水性,因而防滲性能較好。而且受到材料特性的影響,GBF鋼絲網架夾芯墻板保溫隔熱,非常利于建筑墻體內部的管線布設。

2.4石膏空心墻板

石膏空心墻板主要是以以建筑石膏作為生產原料,同時添加纖維、珍珠巖、水泥、河沙、粉煤灰、爐渣等添加材料并加水攪拌澆筑而成的輕質建筑石膏制品。由于石膏特性的影響石膏空心墻板具有節能環保、強度高、自重輕以及耐火隔熱、加工方便簡單的特點,屬于新型的節能環保材料。根據相關的檢測研究結果表明,石膏空心墻板的導熱系數在0.20~0.28 W/m.K之間,由于具有較小的導熱系數,因而石膏空心墻板的傳熱速度較低,作為建筑墻體材料能夠達到較好的保溫隔熱效果。而且由于建筑石膏的初終凝時間在6~30左右,相比混凝土材料由于具有較好的凝結硬化特性,生產加工速度快,建筑施工成本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2.5復合自保溫砌塊

復合自保溫砌塊作為一種新型的墻體材料,主要是利用高性能混凝土制作而成的空心砌塊為殼體,進而在混凝土孔腔內采取泡沫塑料或者是混凝土等保溫材料,進而利用特殊的加工工藝將砌塊殼體與保溫材料注塑形成的保溫砌塊。由于自保溫砌塊主要由普通混凝土空心殼體作為框架,通過具有保溫隔熱性能的無機泡沫混凝土充當墻體材料,或者是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發揮減輕自重以及隔熱功能,最終形成具有良好熱工性能的砌塊整體。由于復合自保溫砌塊具有自重輕、保溫隔熱、施工工藝技術成熟以及施工成本較低的優點,因此作為新型的建筑墻體材料具有較好的前景。

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領域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建筑墻體材料的技術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溫隔熱以及節能環保作為建筑墻體材料新的技術要求,已經成為建筑墻體材料應用性能的評價指標。因此,應該結合建筑工程墻體施工方面的基本要求,不斷提高墻體材料的各項性能,加快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的推廣應用,推動建筑墻體材料研發應用技術的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陳濱.陳星.丁穎慧.陳會娟 冬季特朗貝墻內置卷簾對墻體熱性能的影響 [期刊論文] -太陽能學報2006(6)

篇(2)

一建筑設計與環保節能的緊密關系

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生態平衡、環境保護與節省能源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影響和聯系的。人類可以自主建造舒適的建筑內部環境,但人工化的舒適通常依賴于照明、空調和通風等高耗能設施,且舒適度的提高又往往以耗能的增加為前提條件,這種發展模式帶來了當前環境和能源危機,進而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與安全保障。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占整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不斷上升,每年由于新建和改建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帶來自然環境的惡化。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水污染嚴重、土地資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嚴重問題。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氣的污染,綠化與水面嚴重不足、空氣污濁、氣溫升高、能耗劇增。自然環境的日趨惡化,結果是建筑系統內和建筑系統外的物質良性循環與能量的良性轉換受到嚴重破壞,也就是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居住區中的氣候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減少再生能源消耗的問題,也是一個直接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本世紀人類所面對的巨大挑戰。

二 對綠色建筑的思考

綠色建筑概念傳入我國僅有不到十年時間, 同時基礎研究起步較晚、區域差異很大、制度體系不完善、綠色環保觀念欠缺以及建筑質量等諸多因素使我國在發展綠色建筑的過程中較發達國家有更多的困難。而在綠色建筑設計、自然通風、可再生能源利用、綠色環保建材、室內環境技術、資源回用技術、綠化配置技術等研究方面均需加快應用研究。

(1) 在區域層面上發展不平衡, 各個地方的氣候不一樣, 自然資源不一樣, 經濟發展不一樣, 形成各地區之間的差距。如北方寒冷地區因冬季采暖造成能源高耗費、環境高污染問題嚴重, 故發展較早; 而有的經濟發達地區節約意識較差故開展的較晚, 甚至處于起步狀態。

(2) 在制度上沒有激勵性政策的配合, 缺乏有效的監管體系, 執行貫徹度底(喊的多做的少) , 法規、標準體系、管理體制均不完善, 不能很好的發揮引導性作用。國外實踐表明: 綠色建筑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和制度兩大因素,技術提供支持, 而制度構筑環境, 是綠色建筑發展的保證。制度革新的獲益要比技術革新更為重要。

(3) 在觀念上, 隨著政府對環保節能宣傳力度的加大,以及能源緊張的切身感受,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綠色建筑產品, 節能、健康、環保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大多數人對于綠色建筑的理解僅集中在節能、節水的層面,對于交通、材料、效率提高、污染減排等更豐富的內容沒有充分認識。在面臨具體行動時生態環保者非常少, 人們的生態覺醒與實踐之間存在著脫節。又如在建筑運營階段,要節能, 就需要自覺地做到人走關燈、關電腦, 節約用水做到水的循環利用, 節約用紙, 將空調的溫度調到26 度等, 這些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人的意識問題、生活習慣問題, 是“環境道德”和“生態倫理”。

(4) 在建筑的節能工作上, 政府大力倡導節能減排,在全面推進建筑節能的大好形勢下, 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但其總體節能狀況令人堪憂, 大批量的高能耗建筑, 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 瓶頸"。現仍然有眾多建筑未達到節能要求,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建筑能耗影響因素極其復雜, 導致從技術體系到配套法規上沒有從根本上理順相關工作。現行建筑節能標準中某些缺乏科學性的條款使標準在執行中存在漏洞; 軟件的某些評價結論與標準不協調, 會產生建筑節能的技術屏障, 這些問題極大地制約了綠色建筑節能工作的推進。

三 節能環保前提下的建筑設計原則

現如今,隨著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能源短缺的壓力,“節能建筑”“綠色建筑”、成為當前最熱的話題,綠色節能建筑的標準應該統一的,節能建筑就應該是環保建筑,充分利用陽光、雨水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節電節水,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是中國建筑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在節能環保的建筑設計上要遵從以下原則:

首先是資源利用效率要達到最高。建筑設計的資源利用效率要達到最高的原則,指的是對各種建筑用的資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種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盡可能的節約能源。

其次是對環境影響最小。要達到對環境影響最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防止建筑對土壤、空氣和水的污染;二是盡量使用本地建材。這也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一項措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運輸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可以支持當地經濟的發展:三是重復利用建筑材料。在建筑選材時,要考慮材料的可循環使用,這是鼓勵利用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四是要盡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壽命。

最后是對生態環境最好。對生態環境最好指的是對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最為有利,通常我們說“以人為本”是正確的,但同時不要忘了其他物種。人也是自然生態中的一部分,“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原則,不單只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更應該使其與生態環境保持應有的平衡關系,需考慮到未來的的可持續發展。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

四 加快推廣建筑節能工程步伐的建議

4.1建立健全建筑節能服務體系。實施供熱計量收費、建筑能效綜合評價、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還需要建立建筑節能服務體系。若缺乏建筑節能服務機制,就會影響到節能工作的順利開展。

4.2 節能服務的推廣,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時也需要在節能服務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以推動建筑節能產業的大發展。

篇(3)

前言

隨著能源結構的逐步調整,世界各國都把能源問題放到了關系國際民生的戰略位置。我國從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戰略高度,提出了新能源建筑的理念,提出要積極開發和推廣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據專家估計,到21世紀中葉,可再生能源將占世界電力市場的3/5,燃料市場的2/5。而太陽能,在21世紀即將進人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太陽能經濟”將成為未來全球能源結構的主流方向之一。

1建筑節能的范疇

建筑節能,是指民用建筑在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通過采用新型的節能電力電氣設備和新型墻體材料,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加強建筑物用能設備的運行管理,合理設計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風、給排水和通道等電力電氣設備系統的運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動。

建筑節能體系(圖1)可以從兩個大方面來考慮:建筑本體節能和建筑設備節能。建筑本體節能主要體現在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過程中,判斷節能與否主要看建筑是否采用新型節能建材、是否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以及節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等等。建筑的設備節能則貫穿建筑的使用過程,涉及管理、優化和改造等細節方面,從空調、給排水、衛生、照明、電氣等末端設備入手,挖掘節能潛力,創造節能效果。

太陽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與建筑的結合體現在建筑的本體節能方面,但同時太陽能設備作為建筑設備的一種,在管理節能方面也具一定潛力。

2太陽能建筑的概念

太陽能建筑(SolarBuilding),即用太陽能(SolarEner-gy)代替部分常規能源,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熱水、空調、照明、通風、動力等一系列功能,以滿足或部分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所謂的太陽能建筑,其利用太陽能的最高境界是“零能耗”,即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應均來自太陽能,常規能源消耗為零;從而真正做到環保清潔、綠色生態。

基于以上對太陽能建筑的定性分析,太陽能建筑的特點可以概括為3條:1)既舒適義健康;2)節約一次能源;3)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3太陽能建筑的典型建筑結構類型

在倡導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太陽能作為最經濟、環保的能源之一,愈來愈受人們重視。目前太陽能建筑的典衛建筑結構類型有陽臺壁掛型(圖2),屋面貼合型(圖3)、集中供熱型(圖4)、集中分戶型(圖5>,等等。

太陽能建筑的宗旨是在不破壞建筑立面的前提條件下,注重太陽能系統的安全性、實用性和智能性。然而,在太陽能與建筑的結合問題上,綜合各方面考慮,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

I)太陽能產品制造商,往往只強調產品的功能,而忽視了建筑的特點與要求,使太陽能產品與建筑物成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太陽能產品由于沒有與建筑設計相結合,因此會破壞原有建筑的整體外觀形象,進而破壞環境;而且目前的太陽能產品結構單一,建筑設計師即使在設計中考慮使用太陽能產品,也很難將太陽能產品有機地融人到設計中,使太陽能產品成為建筑設計中的“雞肋”。

2)建筑設計院,仍有不少建筑設計師缺乏綠色生態的理念,根本不考慮太陽能及其他綠色能源的使用,造成太陽能產品大都在建筑施工過程中臨時安裝,即“事后狀態”下安裝,結果影響到建筑群體,甚至整個城市的建筑風貌。

3)政府規劃機構,往往不能夠將綠色環保的理念和相關政策很好結合。雖然江蘇地區已出臺12層以下民用建筑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性政策,但由于其它相關配套設施、標準的不完善,尤其是太陽能施工驗收標準一塊,仍存在爭議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太陽能產品的生產,導致推廣效果不好、范圍不廣。

針對以上問題,解決方案如下:(I)太陽能產品的生產商應更多地了解建筑設計的需求,開發推出多款適合建筑結構利用的系列和型號;(2)建筑師在設計初期,即將太陽能系統包含的所有內容都當作建筑不可或缺的元素加以考慮,使之成為建筑組成的一部分;(3)加強太陽能產品生產商、建筑師、政府機構的交流與溝通,從設計階段即將太陽能產品與建筑真正的融為一體,并配以后期的政府激勵政策、規范的市場引導機制,太陽能產品一定可以在建筑節能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各領域的合作之下,太陽能建筑必將達到完美與和諧的統一。太陽能系統與建筑設計一體化的設計思路,也將得以持續和發展。

4太陽能建筑的典型應用模式

太陽能的應用,從技術途徑看,主要分為光一熱轉換技術和光一電轉換技術;從具體應用范圍看,主要有太陽能熱水供應、太陽能地板采暖、太陽能溫水游泳池(圖6)、太陽能空調、太陽能路燈(圖7)等5大系列。到目前為止,太陽能光一熱轉換技術發展已較為成熟,不僅可以提供人們生活所需熱水,還可解決取暖等問題;太陽能光一電轉換(圖8)具有較高的技術成分,發展與應用量較小,但是隨著光電轉化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以及太陽能光一電板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太陽能應用必將具有更廣泛的空間和發展市場。

江蘇等地的一些示范小區率先采用太陽能熱水集中供熱系統(圖9),其承壓運行、分戶供水、智能化系統已成了住宅小區的新賣點。還有一些示范小區,利用太陽能的初期光電轉換,使小區的門樓牌、指示牌、警示牌等白天吸光,夜晚發亮,既方便住戶晚間出人,又節約物管費用。另外,據有關方面統計:用電熱水器洗澡的費用約為0.62元/次,而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的費用則僅為0.31元/次

5太陽能建筑的應用前景

1)應用空間大

我國具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在正常發展和生態驅動發展兩種模式下,預測2050年我國太陽能利用在總能源供給中分別占4.7%和10%。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保有量已超過6001)萬mz,而此數據的太陽能建筑僅占所有建筑1%

2)環保節能

根據美國環境總署EPA的統計數據、目前世界各國建筑能耗中排放的:約占全球排放總量的30%-40%。而人們對未來:在大氣中含量的預計是,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50年后大氣中:的含量將會達到現在的3.5倍。眾所周知,國家推廣太陽能的目的是為了環保節能,而環保節能在另外一層意義上說就是盡量減少:的排放。換個概念,使用太陽能減少:排量與綠地吸收的效果相一致。據科學計算,可以總結出如下等式:1m=的太陽能集熱器“95.39kg標煤產生的熱量之70.11kg=19.475m2的草坪吸收力=0.779m2的落葉喬木吸收力==1.5m2的綠地吸收力。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建筑應用太陽能的環保節能效應。

篇(4)

由于人們對生活居住環境、T作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采暖和空調制冷域不斷擴大,建筑能耗已成為我國最雉根治的城市病之一,影響著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1建筑節能工作概述

為了把建筑節能工作扎實有效地落實下去,依據JGJ26—95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DBJ04—2l6—1999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山兩地實施細則(第二階段),對建筑專業和暖專業分別有具體的要求。建筑部分節能約30%,主要項目有屋頂、外墻、不采暖樓梯間隔墻、戶門、外窗、外門、不采暖地下室頂板等。采暖部分節能約20%,主要項目有:分戶控制、分戶計量、分室溫控、有單獨鍋爐房的設備效率、外管網損失等。除按節能標準選的各項指標外,還要求建筑專業和采暖專業要根據不同的建筑結構情況進行不同的熱丁計算。

2存在的問題

實現建筑節能設計單位是首當其沖,沒有節能的設計,就不可能有節能的建筑,但是建筑節能在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就被提出了,但到現在還不能落實,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與開發商的利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未落以實處,缺乏行政手段;業大廠礦是建筑節能的漏洞,因他們是福利性供熱,以廠代勞,還沒有真正走向市場經濟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著建筑節能目標的實現。

3應采取的措施

3.1設計上的節能環保

(1)建筑規劃上要提高環保節能意識,在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過程中由于受到諸多用地環境、設計要求及商業價值等方面的影響,往往使得我們設計人員對環保節能兼顧不夠,最為突出的就是建筑的朝向,部分建筑呈東兩向,造成了室內熱工環境差。

(2)建筑構造要求控制節能設計要求進行設計。我國自2000年10月1日起實施JGJ75—2003夏熱冬暖地區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并將其中4.0.4,4.0.5,4.0.6,4.0.7,4.0.10,4.0.11,6.0.2,6.0.6條規定為強制性標準。這就要求我們設計人員要認真執行該條文,進行建筑節能設計。

(3)設計人員要加強建筑的通風性能,改善室內熱工環境,防止兩曬,利朋可利用能源等方面的研究。

3.2環保節能材料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健康與安全是現代人最為重視的兩大主題。環保材料越來越多地應川于各個領域,建筑行業也不例外。

(1)裝飾材料。不同的裝飾材料對能源的消耗不同。一間貼著深色墻紙的房間,需要的照明用電是同樣大小貼著淺色墻紙房間的兩倍。房間里燈具的選擇同樣可達到效果節能效果。首先,客廳等較大的房間使用多角度的裝飾燈具,保證房間的各個部分都達到照明度;其次,大量使用節能燈具,可以根據自然光線的強弱調節燈的亮度;再次,鼓勵住房用戶使用多種規格的燈泡。不同材料對能源的利用也是不同的,應盡量選用綠色環境節能材料來建造人類家園。

(2)給水材料。從水質保證的角度分析,為什么自來水公司生產出的生活飲用水是合乎標準的,但終端飲用水的質量卻難以保障呢?這主要是傳統的管道系統多采用金屬管材,而金屬管材特性有四大致命弱點:易生銹、易腐蝕、易滲漏、易結垢,這就使得二次污染的問題長期未得到解決。這些受污染的自來水中攜帶的細菌像無彤的殺手,時時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所以我們應該全面推廣使用以塑料管為主體的優質綠色管材料,從根本上解決自來水管理系統中的二次污染問題。而且綠色管材的運用還能相應節省金屬的耗費,做到既環保又節能。

(3)維護材料。我國民用建筑的外墻圍護熱能損失量是發達國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我國每年建成的城鎮住宅達5億㎡以上,如外墻圍護面積按1/1.2計算,即需要建筑外墻嗣護6億㎡,所以解決外墻周護熱能損耗的問題是當務之急。現在新型的建筑環保節能材料如中空玻璃、倒置式隔熱保溫屋面、保溫砂漿、外墻擠塑板等新產品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保溫性能,改善建筑熱工環境,我們應該大力推廣使用。

(4)開發新的節能能源代替電力。節能燈的運用緩解了部分電力緊張的現象,但每逢夏季,我國南部地區的電力仍是不足。從2004年1月2日開始,廣東開始錯峰限電,6月份以后,全省供電負荷連創l5次新高,廣東全社會用電負荷最高達到3970萬kW,比2003年最高負荷增長16.76%。同時,全省出現煤炭運輸緊張的局面,部分電廠存煤經常處于警戒之下。據廣東省經貿委介紹,廣東2040年供電形勢是2001年以來最嚴峻的一年。

用燃氣代替電力作為動力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天津燃氣集團依托每年20億11天然氣供應指標的優勢,向社會推出燃氣區域空調“綠色套餐”,這一節能、環保的高科技設備已應用在海河綜合開發巾。按規則,建設中的海河沿岸42km:開發范同內66%的公用建筑使用天然氣制冷及供熱測算,天然氣夏季使用量可達到1.1億m,可削減電力3.3億kW,相當于一座30萬kW電廠的供電能力。

如果建筑住宅在設計初級階段就將燃氣作為電力能源的補充也考慮進去,則將會節省很大電力。由于液化天然氣安全、清潔、價格相對便宜而成為燃氣空調的首選能源。隨著液化天然氣工程的引入,我國許多地方都將具備運用這種環保能源的條件。

另外,要加大對新能源的攻關,如地熱、水熱、風能、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的研發和應用迫在眉睫,特別是太陽能在建筑巾的應用作為重點,解決好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光電一體化的問題。

4太陽能的利用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具有較好的太陽能資源,這為在建筑巾充分利用太陽能這種綠色的清沽資源、減少建筑能耗,提供了資源保證。太陽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主動式太陽能建筑和被動式太陽能建筑。主動式太陽能建筑指的是需要輔助資源配合的太陽能使用系統的建筑。在這種系統里面,光電系統是研究較多的對象,但它的能量轉換效率較低且太陽能的利系統費用過高。所以如果大批量地使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被動式太陽能建筑是指在陽面使用儲蓄熱質、陽光房來吸收儲備熱量進而利用的一種形式,目前應川便捷廣泛。

5建筑節能的個體設計

5.1建筑的體形與建筑節能

(1)控制體形系數。體形系數系指建筑物與室外大氣接觸的外表面積(不計地面)與其所包同的建筑體積之比。體形系數越大,說明單位建筑所分擔的熱散失面積越大,能耗就越多。有研究資料表明,體形系系數每增加0.0l,耗熱能指標約增加2.5%,一般宜控制在0.30以下。建筑體形系數還與建筑物的體形是否規整及建筑物的體量大小有關。一般來說,控制或降低體形系數的方法有:減少建筑面寬,加大建筑進深;增加建筑物的層數;加大建筑物的長度或增加組合;建筑體形不宜變化過多。

(2)控制表面面積系數。從獲取更多的日照輻射,降低耗能的觀點來看,表面面積系數越小越好。從節能意義來說,長軸朝向東西的長方形體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長軸朝向南北方向的長方形體型的建筑節能效果最差。

5.2良好的構造設計

篇(5)

節能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諸多方面,如自然環境、規劃設計、建筑施工、政策法規、物業管理、居民節能意識等。建筑節能設計在現階段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片面追求建筑面積,設計時執行節能標準比例較低、公眾的節能意識薄弱、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等等,但是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必須和各方共同努力,加大科技研究力度,采取嚴格的獎懲措施,從前期著手,大力推廣節能型建筑,這也是我國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節能措施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能耗已經有很大幅度的上升,占社會能源消耗量的 30% 以上,如果還采取不合理的設計標準,一定會給將來的治理產生困難,還會帶來過重的能耗負擔。目前,我國的每年新建的高能耗建筑還比較多,并且還在不斷地增加,雖然國家出臺了一些涉及節能的技術標準,但是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節能的要求,非常大的能源消耗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思想負擔和經濟壓力,對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要充分認識建筑設計中的建筑節能,對現有的節能標準進行修訂,國家的相關部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認真對節能標準進行提高和改善。

二、建筑設計中的建筑節能措施分析

1、建筑墻體設計中節能措施的應用

在建筑圍護結構中,墻體同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建筑節能設計中應用節能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利用具有較高隔熱保溫性能的材料設計并制作的單一性的材料外墻。二是將保溫材料設計在墻體的中間以形成具有保溫夾層的復合墻體;三是在外墻的內側貼石膏板或者粉刷石膏等,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熱橋給保溫產生的影響較大,因而我們對其使用的范圍已經逐步被淘汰,四是外墻的外側設計保溫層,從而在保護墻體自身的同時還能外隔熱。就這四種節能措施來看,第四種的保溫效果最佳,不僅受室外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還能很好的保護主體結構以及預防熱橋和冷橋出現。常用的建筑外墻保溫材料有保溫砂漿、聚苯板、聚氨酯。以上材料各有特點:保溫砂漿和聚苯板占有較大的市場使用率,但保溫性能不能盡如人意;聚氨脂保溫性能較好,但傳統的聚氨酯硬泡板材不能方便且有效的適用于復雜立面墻體。而聚氨酯現場發泡噴涂保溫材料 (如安健能全水基軟發泡聚氨酯),因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憎水性,同時方便施工,且適用于各種復雜外墻體保溫和無接縫施工,得到廣泛青睞。外墻體遮陽也是墻體保溫的主要部分,主要用于熱工性能要求更高的墻面。通常是在保溫層外側設計鋼結構支撐體系然后干掛板材(如陶土板),避免夏季陽光直接輻射到墻體,同時后側流動的空氣層能迅速帶走熱量,起到很好的遮陽隔熱效果。

2、建筑屋面設計中節能措施的應用

在建筑屋面設計中,需要全方位分析建筑屋面的節能內容,重點是做好屋面的保溫層設計工作,同時做好屋面保溫材料的篩選工作。主要的設計方法如下:

2.1保溫層的設計是屋面節能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在設計時必須要控制好材料的密度與吸水率,以控制好建筑屋面的自重。

2.2當進行保溫材料篩選時,應盡量選擇高效節能環保材料與選擇保溫隔熱性能好、無污染、無公害及性價較高的施工材料。

2.3可采用綠色種植與蓄水屋面。通過在屋面上種植花草或構建蓄水池,花草的種植能提高屋面的保溫隔熱性能,且能增強屋面的綠化率與美觀性;而蓄水池屋面的水深應保持在20cm以上,通過蒸發制冷的機理,能有效降低屋面的溫度,具有節能減排的作用。

3、建筑門窗設計中節能措施的應用

外門窗是耗熱的重要渠道,它既是太陽輻射的得熱部件,又是主要的失熱部件,傳熱系數約為墻體的3~4倍,是節能的重點部位,所以合理確定窗墻面積比是節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對于住宅設計應避免少做落地窗、飄窗等。外墻門窗設計除滿足自然通風外,設計中應該強調東西南北開窗有別,不同功能房間開窗有別。面對冬季主導風向的立面,應盡量減少開窗面積。設置外窗部位,應提高外窗的密封性能(如選用膠條密封而不是毛條),選用好的窗型(如平開窗氣密性相對較好),門窗配件,提高窗框的隔熱性能(如采用塑料型材、鋁合金斷熱型材、玻璃鋼型材、鋁木復合材料等),減少窗框的外露面積,采用保溫隔熱性能好的玻璃(如中空玻璃、鍍膜玻璃等)。根據國內外大量應用經驗證實,采用雙層玻璃塑料鋼窗是較好的選擇。外門窗除了采光,通常也是建筑自然通風的渠道。所以,外門窗的開啟也是夏季通風節能的必要條件。夏季迎風面可作為主要的開窗部位,引進自然風,增加夏季的滲透通風。但同時,外門窗的設計應減少冬季寒風的滲透,有利于室內保溫,改善生活環境的舒適度。對于向陽的地方,可采用凹式開窗設計,外加遮陽板及鍍有特種金屬的熱反射窗簾,這種設計既美觀又兼有較好的遮陽效果。

4、做好建筑節能設計的幾點措施

4.1合理選址

節能型建筑的選址很重要,要看實際的土質、天氣、水文、地形等自然環境的情況,合理選擇地址。建筑設計的首要工作就是對位置的選擇,好的地理位置會給節能工作創造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因此,建筑設計必須在良好的環境下才能提高全周期內的質量、性能,為以后的節能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使各種建筑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維護了城市生態平衡。

4.2制定合理的節能設計方案

在進行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完善、合理的照明節能設計方案,盡可能選擇節能設備,且要合理選擇照明線路與節能光源,設計與安裝可行、合理的開關,同時要加強自然光的照明應用。

4.3做好采暖節能措施

建筑在寒冷的冬季會損失大量的熱量,因而必須加強室內采暖保溫措施,例如合理規劃采暖管網(針對北方寒冷地區而言),縮短室外的供暖管長度,加強管道保溫,預防熱量損失,采取集中供熱等等方式,達到節約材料和降低能耗的終極目標。

4.4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特點,利用太陽能設備,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能較大程度的節約電能資源,降低能耗具有十分明顯的經濟性。

三、結束語

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漸深入人類,環保節能逐漸成為人類發展的主題,為了讓人類生活在環保、舒適的環境下,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配合環保節能理念。因此,建筑設計不能僅考慮建筑的外型、美觀、布局等因素,還要將設計的各項內容全面考慮環保節能的功能,包括建筑的朝向、間距以及建筑材料等,同時在建筑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對資料的回收利用。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建筑的整個工程中,最大限度的對資源進行利用,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傷害,同時降低建筑成本,達到環保節能與建筑行業獲得更大經濟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艾菁菁.建筑設計及住宅規劃中的節能設計[A].2014年10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

篇(6)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節能已經成為當前各國關注的重點,我國是建筑大國,也是能源消耗大國,如何實現通過設計使建筑節能對我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筑設計工作者要充分認識我國建筑設計的現狀,要重視在自己的建筑設計實踐中對節能設計的探索,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促進我國房筑設計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力量,要結合我國房屋建筑設計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在實踐中總結,在設計中探索,要將節能設計的觀念融入到建筑設計的每一個細節中去,為我國房屋建筑設計總體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建筑設計中建筑節能的有效措施

2. 1 建筑屋面節能措施

建筑屋面的節能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在選擇屋面保溫層時,應盡量采用密度較大、導熱系數高的保溫材料,以免造成屋面重量和厚度過大,影響保溫效果;其二,不得采用吸水率較大的保溫材料作為屋面保溫層,以免屋面濕作業時保溫層吸入大量水分造成保溫效果降低。若是必須采用吸水率較高的保溫材料,應當在屋面上設置排氣孔,這樣有利于保溫層中的水分排出,進而確保保溫效果,達到節能的目的。

2. 2 建筑墻體節能措施

墻體是整個建筑圍護結構的主體,墻體材料保溫性能的優劣將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耗熱量。為此,必須對墻體節能加以重視,具體可采取以下節能措施:對于新建的建筑可以使用空心磚墻或是采用復合墻體技術。目前新型的墻體材料主要是用混凝土、水泥和砂等材料或是摻入適量的粉煤灰、煤矸石等制定非粘土磚和建筑板材。這種材料具有保溫隔熱、高強輕質、節能環保等優點,并且能夠進一步改善建筑功能增大建筑面積。使用一些新型材料再輔以一定的空氣間層,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容重,保溫性能也大幅度體改,節能效果十分明顯。

2. 3 建筑門窗節能措施

建筑上的門窗是能耗散失最為嚴重的部位,其占據建筑總體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其中傳熱損失約為33%、冷風身體偶約為33%,為此,在確保采光、日照、正常通風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小門窗洞口的面積,并提高其氣密性,有主圖增強門窗自身的保溫性能,進而減少傳熱量,達到節能的目標。門窗節能的主要措施如下:其一,對窗墻比進行控制。建筑窗墻比具體是指門窗洞口面積與建筑立面單元面積之間的比值,按照我國JGJ26-1995中的有關規定,北向與東向的窗墻比不得超過20%,西向不得超過30%,而南向則不得超過35%;其二,提高外窗的氣密性。通過提高外窗的氣密性能夠進一步減少冷空氣的滲透。按照GB7107中的規定一般建筑外墻的氣密性等級不得低于四級,外墻為玻璃幕墻時氣密性等級不得小于3級。除此之外,還應當滿足以下條件:外窗氣密性在10Pa壓差下,空氣滲透量不應大于1.5立方米;其三,合理使用新型材料。納米透明隔熱涂料能夠有效地減少滲透量、傳熱量和太陽輻射能,這樣便可以實現門窗節能的目標。

三、建筑節能設計中的新能源應用

以人類社會目前消費的能源來看,包括建筑使用消費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石化能源。這些能源資源十分有限,并且不可再生,終究要枯竭。而利用太陽能、地熱以及其它非常規能源給建筑物采暖、制冷、供熱水甚至供電,可減少對常規能源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1 太陽能熱水系統

太陽能作為一種能量密度相對較低的全新環保資源,當前有關太陽能的熱利用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我國也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與使用國。但是也應認識到,當前我國綜合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技術水平較為滯后,無論是太陽能的使用、安裝還是管理,都處于一種混亂狀態,不利于建筑的外觀美觀性。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太陽能效應,綜合考慮環境、經濟、技術等因素,協調各方面的關系,應該在建筑中融入統一的太陽能體系,實現太陽能與建筑的一體化發展,將成為今后必然趨勢。

3.2 太陽能發電系統

有關太陽能的電池發電系統及其應用,主要遵循光伏效應原理,將太陽的輻射能轉化為可應用的電能。當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獲得成功經驗,但是由于該技術的成本較高,目前難以大面積推廣使用。但是在一些高檔住宅區或者公共建筑中,可優先考慮使用這一全新技術,不斷積累設計的經驗,當各種理論、技術成熟之后,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成本也將隨之降低,并作為今后輔助建筑能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結構中占有一席之地。

3.3 地熱資源系統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家族中,地熱是目前最現實和最具競爭力的天然能源之一,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利用地熱資源可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節能效果十分理想,且具有常規采暖系統不具備優點。

四、加強建筑節能設計的幾點建議

首先,應當做好建筑節能規劃。在建筑設計階段,應當認真做好選址、分區、建筑朝向、道路布局、建筑間距以及外部空間結構等方面的工作,以此來提高建筑節能設計效果;其次,在具體設計中應當制定科學的照明節能方案。較為有效的照明節能措施有選擇節能光源、選擇節能的照明設備、選擇最佳的照明線路、合理布設開關、充分利用天然光照明等等;再次,加強采暖節能。對于北方地區的建筑而言,由于冬季較為寒冷需要進行采暖,為了解決采暖能耗較高這一問題,應當做好室內采暖保溫工作,具體可采取如需愛措施:對采暖管網進行合理規劃,盡可能縮短室外供暖管道的長度,并做好管道的保溫工作,以此來提高室外管道的熱源輸送效率。同時應優選采暖設備,并改善采暖供熱系統的設計和運行管理,這樣有利于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此外,還應對采暖供熱方式加以優化,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應優先考慮集中供熱的方式,這樣有利于節約燃料,進而達到降耗的目的。

五、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節能設計有利于推動能源節約及合理利用。建筑節能是一項較為復雜且系統工作,隨著建筑工程的不斷增多,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當代中國建筑師應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指導下,融匯科技與人文知識,創造出宜人的人居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欽楠.建立中國特色的建筑理論體系[ J].建筑學報, 2004(1): 22.

[2]牛壽雁.建筑節能設計方法與思路[A].第四屆長三角論壇——能源科技分論壇論文集[C].2007(11).

篇(7)

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約束性目標,而建筑節能成為“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然而對于建筑節能,職校建筑專業學生基本上不了解,甚至沒聽說過。而新時期下,建筑節能關系國際民生牽涉國家全局,已不能僅停留于專家學者討論或是實驗研究的層面,必須整個行業廣泛宣傳及積極參與。從設計到施工各相關人員都能先從觀念上認識、理解建筑節能的必要性,真正重視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措施實現建筑節能。而作為建筑專業學生,是未來建筑行業的從業者,對于建筑節能這個新時期的新課題有必要全面了解,學校也應積極應對,做出教學安排,教師應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順應時代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闡明建筑節能的概念、發展及現狀,節能的重大意義,全面節能的方法措施,節能與提高造價間矛盾的權衡比較等問題。筆者對此加以闡述探討。

一、什么是建筑節能

所謂建筑節能,今天它的含義比字面上的意思要豐富、深刻得多。自1973年發生世界性的石油危機以后的20年來,在發達國家,它的說法經歷了三個階段:最初就叫“建筑節能”;但不久改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意思是減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近來則普遍稱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說,并不是消極上的節省,而是從積極意義上提高利用效率。在我國,現在仍然通稱為建筑節能,但其含義應該進行到第三層意思,即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那么建筑用能的范圍界定在哪里?國內過去較多的說法是,包括建筑材料生產、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方面的能耗。這種說法,把建筑用能跨越了工業生產和民用生活的不同領域,從而與國際上通行的口徑不同。近來,經過認真研究,大家認為,我國建筑用能的范圍,應該與發達國家取得一致,即建筑能耗應指建筑使用能耗,其中包括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家用電器等方面的能耗。在國際上,它是與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能耗并列,屬于民生能耗,一般占全國總能耗的30—40%左右。免費論文。由于建筑用能關系國計民生,量大面廣,節約建筑用能,是個牽涉到國家全局,影響深遠的大事情。

二、我國建筑節能現狀

2004年全國有24個城市拉閘限電,整個能源形勢非常緊張,如果按照中央的部署,2020年還要實現翻兩番的目標,達到小康社會的目標,按現在的能源增長速度是遠遠達不到的,現在的能源生產速度還跟不上現在增長的速度。無論從整個國際經濟氣候還是中國宏觀經濟大勢來看,中國能源問題已經日趨嚴峻,節約能耗勢在必行,而建筑能耗則是人們通常被忽視的重大問題。諸多有識之士,已經紛紛發起呼吁,認真重視建筑節能問題。統計數據表明,中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已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點是采暖和空調,據悉,我國在采暖和空調上的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55%。據介紹,我國城鄉既有建筑達430多億平方米,數量如此之巨的建筑中,最樂觀估計,達到節能建筑標準的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屬于高能耗。與氣候條件相近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盡管約為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但熱舒適程度遠不如人。免費論文。

比如瑞士和歐洲許多國家,私人住宅很少安裝空調。這不僅與宜人的氣候有關,更和保護環境的觀念有關。但在中國,人們看到的卻是樓房外數不清的空調。“這就像一臺大蒸汽機,不停地向外散發熱量。同時,不停地消耗能源。”蘇黎世聯邦技術學院的凱勒教授如是說。我國不少城市夏季用電高峰負荷的1/3 以上是空調用電負荷,有的城市達到40%。免費論文。冬季負荷高峰中,空調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我國房子少有在門窗和陽臺等處安裝遮陽設備,不利于降低空調負荷;很多公共建筑采取大面積的玻璃幕墻,不利于冬季保溫夏季隔熱;許多公共場所夏季空調溫度開得很低。這些司空見慣的現象,顯示出我國民眾節能意識的極度缺失以及能源的極大浪費。

可喜的是,我國政府意識到政策引導對于建筑節能的重要作用。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這是我國批準的第一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的綜合性國家標準。要求公建空氣調節系統室內計算參數是,一般房間冬季溫度20℃,夏季25℃,而大堂、過廳冬季溫度是18℃,夏季室內外溫差不大于10℃。全年供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的總能耗減少50%。近期《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正式公布,該方案中關于房地產行業的內容指出,要對新建建筑實施建筑能效專項測評,節能不達標的不得辦理開工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不準銷售使用。方案提出,強化新建建筑執行能耗限額標準全過程監督管理,實施建筑能效專項測評,對達不到標準的建筑,不得辦理開工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不準銷售使用;從2008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銷售時在買賣合同等文件中要載明耗能量、節能措施等信息。

科技部的節能示范樓,清華大學的節能示范樓都是非常優秀的節能建筑,以及一些房地產企業也在嘗試節能建筑,如北京鋒尚、當代的節能房產項目,符合消費者的要求,成功地獲得市場的認可,創出了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相信今后,舒適又節能的住宅會走進千家萬戶。

三、 節能的措施、方法

建筑節能涉及領域很多,而且有的跟業主的節能意識有很大的關系,如公共建筑采用變風量空調系統、智能電梯,住宅使用太陽能熱水器、節能燈管、節水龍頭等,但在建筑構件上主要是墻體、窗戶、地板、屋頂4個部位,采用傳熱系數小的構造減少傳熱。另外增加遮陽措施,注意窗墻比、屋子朝向,戶外植樹綠化等

1.墻體。我國北方地處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帶,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高能耗以及相應的建筑及設備的高成本,要求建筑本身應該對氣候的變化作出反應,通過建筑外界面實現建筑的應變能力。現代的建筑物,尤其是大型辦公建筑,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光來改善室內環境,往往會使用大面積的窗戶甚至是玻璃幕墻。美國研究人員分別對通過墻體與玻璃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量進行對比結果顯示,通過玻璃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量是墻體的30倍以上。墻體的保溫分為外保溫和內保溫。外保溫的保溫性能不但遠高于內保溫,而且由于保溫材料本身散發少量有害物質,外保溫設計使之在揮發過程中不會進入室內。同時,內保溫的墻體往往不能掛載室內的裝飾品,同時還會造成開裂等一系列質量問題的隱患,外保溫則完全不用擔心此類問題的發生。

2.窗戶。現在居室使用的玻璃分為單層玻璃和雙層玻璃,雙層的保溫隔音效果明顯好于單層。但雙層中又有區別,有的只是簡單地抽出夾層中的一部分空氣,這種雙層玻璃的保溫隔音效果,沒有在抽出空氣后加入一定惰性氣體的好。而如果在此基礎上再給玻璃鍍上膜,這樣的中空鍍膜LOW-E玻璃不僅可以增加玻璃的強度,其保溫效果又要好一些。當然,與之配套的斷橋鋁合金窗框,在窗外加裝鋁質卷簾等設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子的保溫隔熱效果。

真空玻璃是全球最新型保溫隔熱隔聲玻璃,在隔聲、隔熱、節能、減少室內溫差、提高采光性等方面遠優于目前普遍采用的中空玻璃幕墻。其保溫隔熱性能相當于370mm厚實心黏土墻磚,是普通中空玻璃的兩倍,是單片玻璃的4倍,可使空調節能達50%。另外,真空玻璃可有效防止冬天窗戶結露,并可有效減小室內外溫差,防止冬天窗邊引起的“冷吹風”和“冷輻射”。

3.地板。據有關專家介紹,增加樓板厚度會提高保溫效果。如果在加厚層中選用陶粒混凝土,那就比普通混凝土更為保溫隔音。

4.屋頂。保溫措施常見的是“平改坡”和加隔熱層,以及一些新型的高反射隔熱涂料或屋頂植被綠化,或是設置空氣夾層,達到頂層“冬暖夏涼”的效果。

另外在外墻門窗或東西立面采用遮陽措施,將使太陽輻射通過熱量明顯減少,大約只占原通過量的1/3左右。如采取水平、垂直、擋板式遮陽板,通過增加建筑構造遮陽;或采用可調鋁合金百葉簾、可伸縮外遮陽蓬、太陽能驅動風光感應簾等高效智能遮陽設施。據國內有關人員試驗,在閉窗的情況下,有無遮陽,室溫最大差值達2℃,平均差值1.4℃。而且有遮陽時,房間溫度波幅值較小,室溫出現最大值的時間延遲,室內溫度場均勻。另有一項法國研究報告顯示,夏季使用室外遮陽簾(高效遮陽織物),最大降低溫度可達5℃~15℃,減少空調的使用率。而在寒冷的冬季,屋內熱量經玻璃窗將損失13%,遮陽簾的使用能有效地防止室內熱量通過玻璃窗流失,有助于保持室內的溫暖。從總的節能效果上講,外遮陽是性能最突出的遮陽方法,與內遮陽相比,制冷能耗可降低83%~88%,最大制冷功率可降低17%。た杉適當的遮陽設計對減少太陽輻射是十分有效的。同時遮陽板可以避免陽光直射,產生眩光和房間局部過熱,改善室內光環境質量。

四、節能與造價的權衡

要搞節能勢必存在成本提高的問題,而經濟型住宅第一要強調的是價格的“經濟”,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體。當前國家加強了宏觀調控,對房價漲幅產生了抑制,但一些城市房價仍在快速上漲,開發商利潤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房地產商公開表示,利潤率低于30%的項目不值得去做。開發商在高檔住宅為節能投入一元錢,可獲得三元甚至五元的價格效益,而在經濟型住宅上為節能投入一元錢,只能獲得0.5元的價格收益,甚至不賺錢,所以他們積極性不高。另外,開發商注重的是眼前的效益,而節能卻是需要長時間使用后才能顯現的效益,如何讓長遠效益和眼前效益有機契合,調動開發商在經濟型住宅節能投入的積極性,也需要國家出臺一些鼓勵、激勵措施。

同時,加大購房者的節能意識,形成市場需求的潮流,政府推行的節能建筑工作必將事半功倍。而加強建筑專業學生的節能教育,其節能、環保理念的確立,作用將是多層次、多方位的,他們既是未來房屋的消費者,也是行業的建設者。作為消費者,不只考慮當前付出的減少,還要考慮長期節約的費用;作為建設者,不只考慮部門的經濟利益,還應該綜合考慮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對節能與造價進行綜合的權衡比較,選擇出合適的節能材料、節能方法,合理地增加節能投入,既經濟又符合國家的要求。

總之,加強節能建筑的教育與學習,各專業教師既可以在各課程中強調:建材中新型保溫隔熱材料的應用;房屋設備課中智能節能設備、設施的介紹;房屋建筑學中墻體、門窗利于節能的構造要求等等。當然,要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最好是能開設建筑節能選修課程,系統、全面的介紹建筑節能,也就急需編制出相關的易于理解、科學實用的教材,需要各教育教學部門的配套措施。

參考文獻:

訪鋒尚張在東:從告別空調暖氣時代到零能耗house.sina.com.cn2005年07月13日11:10《建設科技》

新浪時評:到該大力重視和發展節能建筑的時候了hous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0:47新浪房產

建筑專家開發商共議:建筑節能 迫在眉睫(圖) house.sina.com.cn2005年06月30日17:19新浪房產

篇(8)

上世紀70年代初石油危機出現以后,能源問題引起世界各國重視,“節能”已經被稱為煤炭、石油、天然氣、核能之外的第五大能源。目前建筑耗能已與工業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為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戶”。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隨著建筑總量的不斷攀升和居住舒適度的提升,呈急劇上揚趨勢。現在我國每年新建房屋20億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約430億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據專家推測,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國建筑能耗將是現在3倍以上。調研數據顯示:按目前的趨勢發展,到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達到10.9億噸標準煤,折合約29430億度電,是三峽電站年發電總量34倍多。而今無論是在工業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建筑能耗占國家總能耗比重均較大。此許多國家都把建筑節能尤其是降低建筑日常運轉耗能作為節能工作的重點。

一、發達國家建筑節能成功經驗

1.英國

英國在節能建筑中主要采取三個方面措施:一是采用構造措施,提高墻體、屋面及門窗的保溫性能;二是利用太陽能;三是改進供熱系統。目前英國推廣的被動式太陽房,不需外界機械作用,以建筑吸熱保溫材料為媒介,利用冷熱空氣的自然交換,達到對太陽能的利用。在被動式太陽能住宅中,太陽能供給的能源占總耗能量的30% 。為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英國建筑研究部門于2004年9月1日宣布英國政府實施百萬“綠色住宅” 建筑計劃,主要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居民在今后10年內建設100萬棟“綠色住宅”。該計劃鼓勵居民采用環保技術建造或裝修房屋,建設有益于環保的新型住宅。這種新型住宅將采用太陽能電池板、洗澡水循環處理裝置和無污染涂料等。凡采用這些方法建造的綠色住宅將享受減免印花稅等優惠政策,新建傳統住宅則不享受這些優惠政策。

2.美國

美國推動建筑節能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建筑物本身的熱工性能;二是提高建筑物內的能耗系統及設備的能源效率。美國政府還頒布了綠色建筑標準,成立了綠色建筑協會,來推動和鼓勵綠色建筑的大規模應用。目前,美國將光能轉化成電能,給家庭、學校、公共建筑等部門提供有效的能源,應用較好,非常普及。此外,美國還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來推動建筑節能法規和標準的實施。首先,采用經濟政策對法規和標準實施進行激勵。1978年頒布的“能源政策法”詳盡地規定了建筑節能的經濟支持問題。其次,制訂市場準入制度對新的建筑節能進行全程監督,建筑節能監督管理工作貫穿從設計到施工直至驗收的建筑修建全過程。第三,制訂“能效標識”制度來推進節能產品的使用。環保署和美國能源部聯合推動了“能源之星”項目,獲得“能源之星”標識的產品必須超過該類產品相應的最低能源效率標準。為了促進能耗標識產品的推廣應用,美國政府在公共設施購置中優先選用帶有“能源之星”標識的高效節能產品。第四,推行建筑節能統計和審計制度。目前,美國已經建立了相關建筑能耗統計數據庫;紐約州等州還實施了包括建筑節能審計在內的能源審計項目。

3.日本

面對巨大的建筑能耗,能源完全依賴進口的日本早在1997年11月就提出了2010年的節能目標,其中要求民用部門節能31%,它們被細分為:建筑節能11%、家電效率的提高節能8%、生活習慣的改善節能6%、住宅節能5%、照明效率的提高和高效率化液晶顯示的采用等節能2%。顯然,其中以建筑節能的幅度最大。在日本,最近提出了“建筑的節能與環境共存設計”的概念,所謂建筑的環境共存設計,是指建筑設計時必須把長壽命、與自然共存、節能、節省資源與能源的再循環等因素考慮進去,以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構筑大家參與的“環境行動”的氛圍;同時,對住宅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即“環境共生住宅”,并把這些因素和要求作為法規列入到地球環境——建筑的法規中。為了使所制定的法規得以執行,日本政府為此制定了許多具體可行的監督措施和必須執行的節能標準,并有明確的節能目標;而且其節能標準是將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分開制定的,公共建筑還按其使用功能不同而劃分為賓館、醫院、百貨商場、辦公建筑、學校等5個類型,并分別給出了相應的節能標準。  二、上述經驗對我國建筑節能的啟示

與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當前我國在建筑節能工作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潛力。

1.加快制訂和出臺建筑節能政策、法律法規

我國建筑節能還處于起步階段,建筑節能改造和供熱系統的改造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我國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政策的制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大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從建筑的設計、選址、朝向、材料的選擇等方面加強引導,促進建筑的節能工作的開展。

2.加快新能源開發利用

目前我國建筑消耗能源主要以石油、煤和電為主,分別占50、10%和40%,而截止2010年底我國電能又主要以煤電為主(約占75%),由此可見我國大型公共建筑消耗能源中非再生能源約占近90%,而對太陽能、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幾乎是空白。我國要加快地熱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應用。如利用高溫地熱能發電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熱和熱水供應;或者借助地源熱泵和地道風系統利用低溫地熱能,亦或在較適用于多風海岸線山區風能和易引起強風的高層建筑發電等等。

3.加大科學研究投入力度

世界各國的建筑節能工作從開始到發展,從投資到獲得效益,始終貫穿著科學研究工作的引導、指導和參與。太陽房和其他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是建筑師、工程師和科學家密切協作的結果。建筑外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新材料、新構造的研究。建筑節能政策法規則是建筑實踐與科學研究的體現。目前,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研究機構、研究隊伍比較分散,不能很好地發揮團隊能力,且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比較少。我國應加大組建建筑節能技術綜合性研究機構的力度,盡快開展和強化建筑節能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大這方面研究的投入力度,在可能情況下,要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材料。對采取新節能材料的項目,可以適當給予政策支持,對購買低能耗的住宅給予適應補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建筑節能工作。

4.宣傳教育,提高節能意識

當前,大多數人對建筑節能事業比較陌生,其主要原因是宣傳還不夠到位,絕大多數民眾缺乏節能方面的相關知識且并不清楚節能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建筑節能改造是國家的政策,是利于民生的大好事,我們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推進良好的社會氛圍,激發廣大業主的主觀能動性,排除人為障礙。為克服建筑業主缺乏節能專業知識的障礙,應該對包括建筑業主負責人、物業和后勤部門以及相關節能服務公司和設備供應商等在內的人員加強節能政策信息、節能案例、節能設備、節能技術及節能管理經驗的傳播,有針對性的根據不同人群、不同類型建筑、不同管理體系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現場交流活動,推動建筑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科學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篇(9)

Abstract: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noise control i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universal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at present, and the world developed countries, we still have quite a big gap. This paper tries to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alk about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nd building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noise techniques, take this of building energy and construction of noise control to practice the operation produce positive realistic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noise control building green energy consumption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江蘇屬于夏熱冬冷地區,不論從冬季保溫還是夏季隔熱方面,建筑能耗構成主要是通過圍護結構(墻、屋頂、樓板、門和窗)的傳熱及空氣滲透。關于圍護結構的傳熱,與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K[W/m2•K])緊密相關,而解決空氣滲透在于增強建筑的密閉性,密閉主要是在門窗這一塊,門窗要有很好的氣密性。噪聲控制方面,主要考慮建筑圍護結構的隔聲,為使所設計建筑達到允許的噪聲標準,必須使圍護結構具有足夠的隔聲性能,以防止來自外界的噪聲干擾。同時,建筑的密閉性對建筑隔聲也有明顯的影響,墻體等圍護結構上的孔洞(例如門窗縫隙等)會使其隔聲性能明顯下降。同時,建筑綠化可起改善局部熱氣候;調節空氣濕度;降低城市噪聲污染;防止灰塵侵襲等作用。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采取某些綜合考慮建筑節能與建筑噪聲控制的技術手段具有可行性及現實意義。

一、綜合考慮節能和隔聲的圍護結構

可綜合考慮節能和隔聲的圍護結構主要有外墻,外門、窗等,下面談談在這些圍護結構的構造和材料的選取上具體如何兼顧節能和隔聲。

1、外墻。現階段江蘇地區建筑外墻以240厚粘土空心磚為主,分層增加約20~60厚膨脹聚苯板或聚苯顆粒保溫砂漿等材料形成外墻保溫構造以滿足整個建筑節能設計要求。而磚墻本身面密度大,隔聲較好,240厚磚墻雙面抹灰的計權隔聲量達到54.5dB,完全能滿足建筑隔聲要求。但建筑外墻有提倡使用加氣混凝土砌塊的趨勢,這種材料雖導熱系數較低,約0.2~0.3,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墻體傳熱系數。但其隔聲性能不如磚墻,200厚加氣混凝土墻雙面抹灰的計權隔聲量為44.5dB,這與其面密度有關(質量定律)。此時,若只采用200或24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外墻自保溫則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難以達到隔聲要求,須采取增加其他材料或設空氣層等構造措施來提高隔聲量。在設計中應注意此類情況。

2、門窗

(1)外窗

一是窗墻比:不同朝向的窗墻比的大小對能耗有很大影響(由于外窗的傳熱系數一般來說比外墻小很多,影響護結構的綜合傳熱)。隨著窗墻面積比的增大,外窗的傳熱系數要求更小,以達到相近的節能效果。不同朝向、不同平均窗墻面積比的外窗傳熱系數KW/(m2.K)不同。同樣,窗墻比對護結構的綜合隔聲能力也是有很大影響的。窗戶的隔聲性能不好,如果窗戶的面積不大,隔聲性能與窗面積大、隔聲性能非常好的窗幾乎差不多。

二是窗體材料:節能方面,湖南地區窗框材料木、塑料、斷熱鋁合金優于鋼、鋁合金。但木、塑料非現代建筑所青睞,斷熱鋁合金由于造價較高,使得鋁合金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窗框材料,同時采用復合層玻璃(如中空玻璃窗)等方法提高窗的節能效果。

隔聲方面,鋁合金窗框與塑鋼窗框在1KHz以下,兩者隔聲量基本接近,但鋁合金窗框在中高頻隔聲性能優于塑鋼窗。而關于玻璃,實際應用中,往往使用復合層玻璃來替代,在玻璃+空氣層+玻璃的復合層中,單層玻璃的厚度宜控制在4~6mm,空氣層厚度約在10mm左右。經過對比,若節能設計時的采取相近的中空玻璃參數,可以取得節能和隔聲兩方面的效果。

三是雙層窗:雙層窗對節能和隔聲都有利,雙窗的間距受到建筑物外墻厚度的限制,可供采用的間距一般為10cm左右。實驗測量表明,雙窗間隔10cm的計權隔聲量為33dB。在雙窗間隔作吸聲處理后,其隔聲量達36dB。隔聲效果較好,而雙層普通玻璃窗的節能效果可見表3,而從造價來說,雙層窗的工程造價約為復合玻璃窗的50%。

(2)住宅外門及陽臺門

江蘇地區住宅外門及陽臺門在節能設計中可采用多功能戶門(具有保溫、隔聲、防盜等功能)及夾板門等。夾板門一般中間填充玻璃棉或礦棉等作為保溫材料,而玻璃棉或礦棉等同時也是吸聲材料,節能設計中應用較多的如:雙層金屬門板,中間填充15mm厚玻璃棉板,可考慮適當增加填充厚度來提高隔聲量。而門的密縫處理對于門的隔聲也有很大影響,在防止空氣滲透上也能起一定作用。

二、加強建筑綠化

1、節能方面,綠化可以調節溫度,尤其是降低夏季溫度,樹木枝葉形成濃蔭可以遮擋太陽輻射和地面、墻面和相鄰物的反射熱。經過測試,夏季林地及草坪的氣溫與普通場地氣溫比較,平均降溫值約為2.5~3℃。而西墻外有綠化的房間的室溫低于無綠化的房間約3℃,同時在11~16時段內的升溫速率有綠化房間也明顯優于無綠化房間。不同的建筑綠化布置方法對節能均能起到一定效果。如:臨街綠化,樓間綠化,樓旁綠化,建筑本體綠化等。

2、減噪方面,在噪聲源與建筑之間的大片草坪或是種植由高大樹木組成的足夠寬度且濃密的綠化帶,是減弱噪聲干擾的措施之一。一般來說,綠化對于低頻噪聲的隔聲能力優于高頻;混植林帶的隔聲能力優于純植林帶;而植物本身的吸聲能力,一般以葉面粗糙、面積大、樹冠濃密的為強。在建筑綠化布置方法上,臨街綠化對減噪的作用較大。在道路邊設置1.8~2.4m寬的灌木綠帶+6m寬的大喬木綠帶,其隔聲量可達8~10 dB。在節能與減噪方面均能產生效果和作用。

三、抓好推動建筑節能的幾個環節

(一)抓住建造環節

1、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基礎能耗水平。根據《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以及《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的規定,對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應進行詳細的計算、比較和分析,合理確定建筑體形系數,選擇優化的建筑圍護結構,外墻、屋頂、門窗等的熱工性能(包括平均傳熱系數、熱惰性指標及氣密性要求)必須滿足國家最新頒布的節能標準。

2、按照《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進行的建筑設計。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環境參數條件下,與未采取節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和照明的總能耗應減少50%。

(二)抓住運行環節

要通過科學管理和應用適用的先進技術,使運行處于最佳狀態,切實降低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要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減排的法律制度和技術規范,建立建筑節能監管服務體系,實施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公示等制度,落實建筑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嚴肅查處違法行為。

(三)抓住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的開發和推廣環節

通過科學開發和有效推廣可再生能源的工藝技術和先進設備,盡量減少建筑對一次性能源的依賴。在水資源的使用中,在建筑設計中,應結合當地水資源狀況和氣候特點,制定相應的節水、污水處理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努力提高水循環利用率和用水效率,減少污水排放量。

1、水量平衡。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水資源,減少建筑污水的排放量,實現建筑用水的良性循環。

2、制定節水率、回用率目標。根據《水工業工程設計手冊一建筑和小區給水排水》規定的用水定額及參照相關設計規范中的規定,計算小區生活用水量、 污水排放量及雨水收集量,制定節水率和回用率目標.

3、節水措施。在物業管理中制定節水管理制度,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中實行經濟目標責任做到防止跑、冒、滴、漏,以降低資源的損耗。

4、污水回收利用系統。經濟理地利用污水資源。對再生水行合理的規劃,使再生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回用水作為綠化車、地下水補給等。

5、合理設計給排水系統。通過給排水管道的合理設計,用洗衣服、洗菜的水沖洗廁所。同時采用新型衛生設施,比如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節水浴缸等。

雨水:收集雨水用以一定范圍內補充用水,改善建筑屋頂和室外場地水收集系統,建立完善整套的集水、處理、儲存等設施。雨水處理后回用。限制或禁止使用市政供水進行澆灌 。

(四)抓住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環節

1、采暖、空調系統。在設計采暖、空調系統時,應進行詳細準確的熱負荷計算,確定系統各設備裝機容量的大小:積極穩妥的采用各種先進的設備、技術措施,確保空調系統在最優化的狀態下運行,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結合當地實際條件,選擇優化的采暖、空調系統方案利能源供應形式,比如,采用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比傳統的冬季壁掛鍋爐鑄鐵暖氣片采暖,夏季分體壁掛式或窗式空調制冷節能40%一60%,比空氣源中央空調系統節能30%一50%,運行費用節省30%一50%。

2、熱水供應系統。應選用適宜的能源制備熱水;整個系統應采取保溫措施以減少輸送系統的能耗損失;應采用先進的控制調節措施。優化整個系統的運行。

3、家庭炊事系統。家庭炊事系統的設計應嚴格按照國家相應的標準進行,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最優化的設計。節約能源,減少對空氣環境造成的污染。

4、照明系統。在建筑規劃和單體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利用自然采光;合理設計照明點;采用高效節能的照明設備;要設計相應的照明節能控制措施。比如:采用太陽能光伏電源、節能燈及T15型直燈管,根據具體情況考慮設置具有光控、時控或人體感應等功能的智能照明控制裝置,采用SCB10型節能變壓器等,可直接體現節約電能的效果。 轉 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省略

(五)完善建筑節能減排的法律和政策的環節

認真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 《可再生能源法》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并抓緊制定《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配套法規,把建筑節能減排的制度保障工作作為首要任務認真抓好。同時,要與各有關部門配合,加強建筑節能減排重大政策的研究制定,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健全激勵建筑節能減排的財稅政策, 抑制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六)完善建筑節能減排的技術標準環節

加快工程建設節能減排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訂, 不斷擴大標準的覆蓋范圍。直接涉及能源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建筑技術進步的內容將作為強制性條文。充分發揮節能減排標準的技術保障和引導約束作用。

(七)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環節

篇(10)

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及廣闊前景

清潔技術泛指能夠降低現有能源和資源消耗,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高效使用自然資源的某類產品、工藝和服務,主要包括新能源、高效節能、環境保護與清潔生產四個方面。清潔技術產業是環保產業的高級階段,相對于傳統的環保產業而言,清潔技術產業不僅限于末端治理,更側重于污染的源頭削減及過程控制。隨著節能環保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清潔技術產業逐漸成為全球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產業之一。

(一)清潔技術產業成為引領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進入21世紀,全球大規模能源消耗導致傳統能源供給日趨緊張,世界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更重要的是新材料、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的進步及相互融合促進了清潔技術的逐步成熟,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清潔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統計,北美清潔技術產業投資從1995年的70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6年的630億美元,其中風險投資由2005年的16億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9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81%。2005年,世界環保與新能源產業年產值超過了6000億美元。目前,清潔技術產業在發達國家國民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份量,占其國民經濟總量的比重高達8%-10%,已成為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二)新能源產業投資活躍且太陽能等產業呈高速增長態勢

在清潔技術產業眾多發展領域中,新能源產業投資異常活躍。尤其是自2002年以來,清潔技術產業中可再生能源的風險投資一直占到總的清潔技術產業風險投資的60%左右,是清潔技術產業接受風險投資最多的領域。摩根士丹利2007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預計,風能、太陽能、地熱和生物燃料等清潔能源的全球銷售額在2020年可能達到5050億美元,約相當于2005年收入的近9倍;2005年太陽能發電在整個發電市場所占份額幾乎微不足道,而到2030年時可能猛增至11.2%,而同期風能的份額也將從0.9% 漲到9.6%。

(三)清潔技術產業發展進入技術成熟期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新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相關高科技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清潔技術產業已經進入技術成熟期,產業發展重點已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轉為源頭削減。目前,我國的清潔技術產業相對更多側重于“清潔”,即大氣、水、固體廢棄物等的污染治理,屬于傳統的末端治理階段;而發達國家則較多的側重于“技術”,傳統的環保產業和技術已經成熟,清潔技術產業發展重點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技術的突破,屬于源頭削減階段。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統計,2007年清潔技術的市場總份額達到773億美元,到2017年,其市場份額可增至2550億美元。據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DEFRA)估計,到2012年全球環保市場價值將達到7000億美元,低碳市場價值5000億美元;英國金融時報估計到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價值將達682億美元。

(四)產業融合成為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的趨勢

發達國家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已經滲透到工業生產、交通運輸、住宅建筑、商用和民用產品等領域。同時,在許多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的研發中均涉及新能源的利用,節能與新能源的相互促進是清潔技術產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且可再生能源本身即為清潔能源,節能與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有助于能源問題的緩解,也是在源頭控制環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發達國家的環境治理市場也更多的綜合了環保、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特點,比如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究開發,不僅有助于能源節約,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和環境保護。高效節能、可再生能源與環保產業的融合正成為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充分顯示出清潔技術產業未來龐大的市場規模容量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美國推動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

(一)完善的環境保護、節能與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

加強對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的法律規定。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和美國能源消費的獨立,美國聯邦政府和21個州政府都制定了強制性的全社會清潔能源利用比例,即RPS計劃。比如紐約州政府2004年規定,到2013年之前,紐約州可再生能源消費占全部能源消費的比例要達到25%,并且規定現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2010年前相對于1990年能源消費水平實現節能35%。

制訂行業節能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基本上都制定了明確的行業節能標準,包括設備能效標準、建筑節能法案、公共建筑節能法案等。如在建筑節能領域,美國能源部通過實施建筑能源法令項目和建筑法令輔助計劃規定新建項目能效標準,來促進全美建筑節能計劃的實施。聯邦和各州的建筑節能法案還對聯邦政府以及州政府所有的公共建筑的能效標準作了特別的規定。

加強對產業標準化問題、行業規定與認證、信息公開問題等的法律規定。2005年5月,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制訂了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小規模發電裝置的互連標準。同時,聯邦政府和大部分的州政府還實施了信息公開制度,規定能源生產企業等必須提供每一單位能源供給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和造成的空氣、水以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情況,以方便消費者和全社會節能以及環境保護。

(二)全方位實施支持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的經濟刺激政策

通過綠色收費籌集清潔技術產業發展資金。199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等十四個州共同參與制訂了SBC(System-Benefits Charge)計劃,即對能源消費者征收額外費用來支持本州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到2007年底,該計劃共征集了20億美元的資金,預計到2012年之前,將征集到15億美元的資金。基金的利用主要包括對清潔技術企業的貸款、企業技術研發支持、企業清潔項目建設和清潔技術產品的市場推廣等。

大力支持清潔技術研究。美國各級政府都投入大量的財力支持公共部門和企業的清潔技術研究工作。比如加利福尼亞州通過PIER即“公共利益能源研究項目”,每年都拿出6200萬美元資助企業和社會研究機構進行清潔技術領域的研究。紐約州政府通過“高級機動車輛研發計劃”、“清潔能源研發稅收激勵計劃”等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方案來促進清潔技術的研發。其中,“高級機動車輛研發計劃”通過成立一個500萬美元的基金會,向在紐約州從事下一代機動車電池、動力系統和輕質車身研發的公司提供資助。

以各種方式和措施促進清潔技術企業的發展。政府通過稅收抵扣、稅收減免、財政資助、直接貸款等多種經濟刺激方式支持清潔技術產業各個領域的發展。2007年,紐約州政府僅僅支持清潔技術企業的項目就包括高級清潔煤能源工程、生物質能生產稅減免、纖維乙醇試點工程等多個經濟刺激計劃。其中,高級清潔煤能源工程通過成立一個5000萬美元的清潔煤技術發展基金推動煤燃燒過程中二氧化碳吸收的研究和應用,同時還有1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額度來促進清潔煤能源工程的開展。

支持清潔技術產品消費。除了支持清潔技術研究和直接促進清潔技術產業發展之外,美國聯邦和各州政府還非常重視對社會各個方面的清潔技術產品消費的支持。如積極采用稅收減免、稅收抵扣、財政補貼等各種方式,促進政府、家庭、企業和行業進行清潔能源消費。以加利福尼亞州柴油機減排計劃為例,該計劃由加州大氣資源委員會于2000年制定,希望通過一系列刺激措施幫助加州所有的柴油機于2010年以前降低75%的固體廢棄物排放和有害氣體排放,2020年前降低85%。

(三)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力量推動清潔技術產業發展

美國政府促進清潔技術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注重政策措施的市場引導,充分利用市場的力量來促進產業發展。比如,加利福尼亞州通過“綠色行動倡議”鼓勵社會基金投資于清潔技術產業,截止到2007年以前,加利福尼亞公共雇員退休基金(CalPERS)和加利福尼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已經投資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到清潔技術產業中去。此外,政府資金還與風險投資公司合伙成立風險投資基金或者注資于風司,通過實現投資的企業化運作來推動清潔技術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政府資金的利用效率。美國政府還通過允許溫室氣體減低額交易的方式,來實現減排的經濟效率。2005年美國東北部以紐約州為首的七個州簽訂協議,實施地區溫室氣體削減計劃(RGGI),規定了能源生產企業的溫室氣體減排額度,但是允許減排額度在市場上的自由交易,同時允許企業通過垃圾處理、沼氣處理與燃燒等方式來沖抵這一額度。

(四)通過政府采購和政府節能示范推動清潔產品消費

美國政府促進清潔技術產業發展,推動可再生能源消費和環境保護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加強政府部門的示范作用。聯邦及各州政府基本上都明確規定了政府公共部門的節能目標、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標和公共建筑節能目標,并實施公共建筑節能與環保、政府用車節能、政府節約用水、政府部門垃圾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節能環保計劃。如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和2007年能源獨立與安全法案規定了美國聯邦政府部門詳細的節能目標。同時,聯邦和州以及地方政府還加強對清潔技術產品的政府采購力度。如2002年紐約市交通部采購11600個節能路燈及交通指示燈,節能90%;2004年紐約房委會在公共房產中更換了180000個節能冰箱,節能20%。2007年,美國通過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規定聯邦政府日常采購要優先考慮通過“能源之星”標準認證或聯邦能源管理項目指定的節能產品和清潔技術產品。

作為科技含量高、知識密集的高科技產業,清潔技術產業發展對資源的消耗低,造成的環境污染小。清潔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有助于加快北京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北京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緩解首都經濟發展的資源約束與環境壓力,實現首都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清潔技術產業發展,北京應采取以下策略:

(一)完善清潔技術產業政策體系

完善清潔技術產業稅收政策,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對清潔技術企業予以所得稅、設備銷售稅及財產稅的相應減免、稅收返還和價格補貼等政策。同時適當加強對企業、家庭以及各行業清潔技術產品和清潔能源消費的財政、稅收等的政策支持,促進清潔產品和清潔能源消費。

(二)創新清潔技術企業融資渠道

借鑒國外經驗,探索建立清潔技術產業專項基金制度,基金應主要源于財政專項撥款、電費附加、火電廠排污收費等,基金主要用于清潔技術產業項目開發、產品推廣、清潔能源及清潔產品消費激勵。針對我國清潔技術產業投資主要由政府投入或企業自籌的現狀,加強與國內外清潔技術領域風險投資機構、私募基金的聯系與合作,推動清潔技術企業進行跨國并購或境外上市,實現清潔技術產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三)提升清潔技術產業創新研發能力

加大對公共部門清潔技術研究的支持,以大學、科研院所研發資源為基礎,推動清潔技術產業領域關鍵技術和標準的研究,如高效燃燒和鍋爐節能技術、建筑節能新材料、綠色照明、熱泵技術等等。同時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專業性較強的清潔技術研發共性技術平臺、通用設備科研平臺、信息服務平臺等,主要為清潔技術產業發展提供直接或間接的公共技術服務。

另外,加強清潔技術產業相關標準化研究。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儲存及應用方面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的研究;制訂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制訂高耗能企業、行業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環境污染的信息公開制度。

上一篇: 房地產開發論文 下一篇: 單位評職稱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西丰县| 南平市| 北安市| 邳州市| 芮城县| 堆龙德庆县| 盖州市| 福清市| 鹤壁市| 新密市| 永丰县| 元朗区| 奉贤区| 盐城市| 大埔县| 项城市| 桓台县| 米易县| 深州市| 教育| 唐海县| 库伦旗| 伊宁市| 博乐市| 广丰县| 四平市| 台中市| 永寿县| 嘉荫县| 文昌市| 祁连县| 洮南市| 越西县| 勐海县| 延川县| 哈密市| 介休市| 广灵县| 平乡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