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片免费观看影视大全,tube xxxx movies,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二页,暴躁少女CSGO高清观看

綠色化工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8 14:52: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綠色化工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綠色化工論文

篇(1)

我校還聘請校外專家及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題講座,介紹化工前沿性知識,回答學生的提問,與學生進行直面交流,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如把模擬化學的數值運算與計算機化學的邏輯運算結合起來進行“分子的理性設計”,完全順應目前倍受化學界重視和倡導的綠色化學的思想,使化學成為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更高境界的化學。在進行綠色化工工藝和技術的過程中,借助于量子化學計算的結果,可以更為精確地選擇底物分子、催化劑、溶劑以及反應途徑,這樣可通過盡可能少的實驗達到預期目標,大大減少了實驗次數,從根本上減少了原料的消耗,對環境污染的排放也相應減少。再者反應與生物技術、分離技術、納米技術等的結合使得開發新型反應路徑仍有空間。微波反應器、膜分離技術及膜催化集成反應器、超聲波萃取傳質等等前沿知識的介紹使學生對綠色化工、綠色分離、集成過程等概念有所了解,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1.2重視案例教學,增強學生對綠色化工的感性認識。

專業授課教師通過案例中采用綠色工藝,實行清潔生產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針對具體工藝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不同工藝路線和流程的技術經濟評價讓學生了解該工藝的發展狀況和綠色工藝的應用。如氫氣是一種高效而無污染的理想能源,制取氫氣的方法很多,有①電解法:2H2O2H2+O2;②甲烷轉化法:CH4+H2OCO+3H2;③水煤氣法:C+H2OCO+H2;④碳氫化合物熱裂法:CH4C+2H2;⑤設法將太陽能聚焦產生高溫使水分解:2H2O2H2+O2;⑥尋求高效催化劑使水分解產生氫氣。在上述方法中第五種方法設法將太陽能聚焦產生高溫使水分解是可行且有發展前途的方法。因為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凈能源,且該反應沒有廢棄物,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第六種方法尋求高效催化劑使水分解產生氫氣也是可行且有發展前途的方法。通過采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活化能,提高了反應速率,降低了反應溫度、操作壓力,簡化了流程。在大規模生產中,這種效應無論從環境影響方面還是從經濟影響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合成有機玻璃的單體,也用于制造其它樹脂、塑料、涂料、黏合劑、劑。其傳統合成工藝為丙酮-氰醇法,即:甲基丙烯酸甲酯傳統合成反應中使用劇毒原料氫氰酸,污染嚴重,設備腐蝕嚴重,而且合成路線長,原子利用率低。美國Shell公司開發的新路線不用劇毒物質,原料價格低,利用鈀催化劑反應一步完成,產品收率高,原子利用率高,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均好。

1.3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

綠色化學理念倡導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手段現代化[3]。我校努力將現代教育方法融入課堂教學中,如幻燈片投影、多媒體教學課件、音頻視頻資料等等。化工教學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具體的工程設備、工藝流程、設備原理等,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采用板書、掛圖和實物微縮教具來進行講解,只能演示設備靜態,講授過程枯燥,不生動。現利用現代教育方法集圖、文、聲、像和三維動畫為一體的特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課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網絡手段拓寬知識面,吸引學生主動求知。

2校企聯合在實踐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工意識

2.1改進化學實驗項目,多開展微型實驗、串聯實驗。化學教師在設計實驗內容時應強化綠色化學意識,并把注重環境保護的理念滲透到實驗教學中[4,5],舍棄或減少毒性大、危險性大、對環境污染及三廢后

處理困難的實驗項目,盡可能多地選擇低毒、污染小且后處理容易的實驗項目,注重開設宣傳綠色環保的實驗項目[4]。如我們在有機化學實驗中開設了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堿、從元寶楓種殼中提取單寧等綠色技術實驗,這些實驗原料是天然的,提取溶劑是無毒的,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廢渣無公害且可以用作肥料;如綜合實驗項目“從海帶中提取海藻酸”,其傳統方法是鹽酸-甲醛提取法,我們改用木瓜蛋白酶作催化劑,超聲波提取。這樣不但大大縮短提取時間,提出率從30%提高到90%以上,而且工藝簡單,無污染。微型化學實驗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試劑與輔助材料用量、水電消耗量大大減少,從而降低實驗成本,而且爆炸、燃燒、中毒等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相應減少,提高了實驗的安全性。又由于產生的“三廢”量少,極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如綜合實驗項目“海藻接枝丙烯腈制備高吸水性樹脂的研究”,其所用單體丙烯腈不但價格貴,而且有毒,而采用微型實驗后,不但經濟而且減少了污染。串聯實驗是指通過調整實驗順序,使一個實驗的產物成為下一個實驗的原料。如雙酚A的合成實驗產品可作為環氧樹脂實驗的原料,乙酰苯胺實驗的產品可作為磺胺類藥物實驗的原料。

2.2選用先進儀器和技術進行實驗,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系統進行模擬化學仿真實驗。

先進檢測手段包括紅外、紫外光譜,氣相、液相色譜,電鏡掃描,X-衍射等。選用較先進的實驗儀器,不但減少了試劑用量,減輕了環境污染,同時也增加了實驗操作難度,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規范化的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實驗課的質量。如化工原理課程中的吸收實驗,其測量氣體吸收量的經典方法是酸堿滴定法,因此,實驗氣體往往只能選用氨氣,致使實驗過程產生大量廢液并且實驗環境惡劣。但改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氣體吸收量后,實驗氣體可用CO2代替氨氣,這既改善了實驗環境,又使測量速度加快、測量精度大大提高,且使學生接觸到先進環保的檢測方法。一些常規、傳統的化學實驗消耗較多的試劑、藥品和水,尤其是一些實驗所用試劑藥品較貴、有毒、有害或不安全,這時采用計算機多媒體系統進行實驗仿真就很有意義,如醚的過氧化物爆炸、有毒溶劑的燃燒、砷化物的相互轉化等。采用計算機仿真實驗既能使學生學會實驗方法,又避免了對人體和環境造成的傷害[4,5]。

2.3利用大學生創新實驗及畢業設計滲透綠色理念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及畢業設計旨在探索并建立以問題和課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逐漸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6]。指導教師首先必須有強烈的綠色意識,在設計課題時多注重向學生滲透綠色理念。如課題“海藻農用節水劑的制備及性能研究”,海藻是可再生性資源,儲量相當豐富,而且海藻類植物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維生素、胡蘿卜素、礦物質等,極易被植物吸收。用海藻制得的保水劑不但能鎖住土壤中的水分,改良土壤,提高果蔬品質,而且該保水劑能被降解,對環境無污染。又如課題“Ag@AgCl-殼聚糖/OREC/TiO2微球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研究”,原料是可再生的,成本低、可降解,制備的復合膜對有機污染物有吸附及光催化降解協同作用,該研究在解決醫藥、食品、化工企業廢水處理方面有重要意義。學生在這種課題研究方式中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培養了綠色環境意識及環保理念。

2.4校企聯合在學生見習、實習過程中滲透綠色理念

見習、實習環節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化工行業的實際生產過程,對現代化工生產企業的生產和管理模式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讓理論知識和實際生產相結合,提升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化工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見習、實習是學生邁向化工行業工作前的重要的鍛煉[2]。因此,學校和企業積極聯手,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工教育。如學生在長慶石油公司實習時,親身感受到清潔生產、綠色工藝帶來的好處:該公司投建硫回收系統工藝用于廢物處理,它既避免了廢物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又回收到硫磺,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學生在長慶石油公司及興平化工廠還參觀了污水生化處理工藝。污水生化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CO2、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經沉淀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污水生化處理相對于化學處理廢水降解污染物更徹底,運行費用較低,基本上不產生“二次污染”。企業技術人員也通過自已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后獲得的利益向學生宣傳綠色化工的重要性。如通過實施清潔生產促進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競爭能力;同時,企業的環境好、無污染、不擾民,使企業具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加了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信任度;改善了職工的生產操作條件乃至生活環境,減輕了對職工身心健康的影響。

篇(2)

【關鍵詞】綠色化學化工;綠色概念;綠色化工產品;綠色環境;友好化學

引言

政府只有深入研究和發現各種綠色產品,探討綠色化學化工,才能使出現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每一個問題的發生我們都要追根溯源,從根本上根除問題。綠色化學化工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增多,我們要設計研究低公害,經濟效益高的綠色產品,這就要求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選擇適當的材料,例如新型的催化劑,溶劑,油漆等。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可持續發展條件,以廢棄物作為原始原料,生產一些綠色化學化工產品。國家要想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就不要有自給自足的傳統思想,否則將可能出現很嚴重的結果。在宣傳方面要倡導綠色化學化工產品,這些產品的新生將會給化學史上增加一筆新的光彩。

環境與綠色這兩個詞是分不開的,綠色環境就是要把環境好好經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污染物大量出現,同時還有一部分人為了暴利不惜破壞環境,所以要研究出符合經濟條件的綠色化學化工產品,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率。

一、綠色化學化工的重要性

(1)世界各國在發展建設過程中不斷造成對環境的影響,例如泥石流,地震的頻頻發生,以致于對綠色化工越來越重視。

(2)綠色化學化工基本的問題是技術與人才問題,綠色化工可以很好的保護環境和帶動一系列的化工產業的飛速發展,在工業上起到經濟效益好,實用性強的理念,還可以消除化工工業對社會和環境的各種影響。

(3)綠色化學化工具有一定的循環利用性,工業的加速發展,使得一些資源的利用率得到百分百的提高,綠色化學在國際上被稱為是解決污染物的科學殺手。從目前看來,綠色化學化工前景廣闊。

(4)化工上要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從觀念上強化,在制造綠色產品方面,要有好的建設,制度要明確。

二、政府重視綠色化工技術和人才的教育培養

政府要主導綠色化工的技術發展,優化政策對于綠色環境的要求,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觀念上要高效,經濟實惠,簡潔,建立一系列的新形勢下政企的合作關系,國家政府要落實和扶持這一方面的有關條例。其中還要結合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綠色化學化工產品,優化環境等有利條件。

加快建設對于綠色化學化工方面的人才,在國家的扶持下開發綠色化工的發展和服務。

國內先前在冶金、鋼鐵、礦類上的開發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發生,現在需要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的加入為這一類企業注入新的血液。在綠色化學化工產品的設計和建設中加入高技術的含量。

化學與化學工業有著本質上的差別,以前的原料,不可再生資源的危害,相信大家有目共睹,這些問題制約了國家化學工業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是綠色化學化工的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于這一方面,人才上要遵循科學發展的道路,要有著對未來前景的預測,人才具備這些才能很好的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學校培養人才研究,綠色化工的規劃,研究論文,環保意識上,要深入到骨髓里。綠色化學代表了化學和化工學科的共同發展趨勢和目標之一,即無論是化學還是化工,不僅要面對社會發展對環境、健康和能源等方面日益嚴格的要求。

三、綠色化工的前景預測

(1)我國企業主要是以工業化為主,所以綠色化學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主導作用,對推動我國加速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2)化學工業在教育方面,雖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還是可以培育一代代優秀工業人才,這些人才使得綠色化學化工業的發展加速。

(3)綠色化學觀念上實施科學主義發展觀,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

(4)綠色化學含義的這種變化不僅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而且也使它所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廣,越來越豐富。從它現在代表的意義來看,還可用環境友好化學、可持續發展、清潔生產等詞匯來描述,在當今社會,環保,政治,國際上多方面的推動下,我們綠色工業發展前景相信會越來越廣闊,也將會越來越好。

四、我國對于綠色化學化工上采用的戰略

1、國家研究院建立了專門的機構,目前我國有很好的合成、催化綠色化學技術。如研究院的基礎研究綠色化學合成,有機化學產品的檢測和研究。

2、在戰略實施上重視可再生資源,自然界中含有最多的木質素和纖維素的植物,有著一定的可再生資源,總結方案,在綠色化學化工的問題上采用更好的方案。

3、戰略上要重視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的發生,迅速推動國內的科學化工業的發展等,國際上對于綠色化工工業產品的溶劑,反應條件,催化劑等化學使用方法,對于高原子的組合,目標分子的研究,使綠色化學工業上保持了有效的功能外,同時讓有害影響降到最低,體現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結束語

從綠色化學化工的定義,原理研究的方向下,我國慢慢的展現了完整的綠色化學化工體系,以及國家人民對于綠色化學化工意識上的加強,但是目前還有很多方面不夠健全,如發展速度很快,導致一些內部問題的發生,還有對于綠色化學化工的產品定位,望日后有更多推進綠色化學化工的方案。

參考文獻

篇(3)

(二)使用無毒無害催化原料隨著化學工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將化學反應合理的應用于化工生產過程中已經成為促進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均離不開催化劑的使用。將催化劑應用于化學反應過程中,可有效加快反應速度,縮短法寧時間。所以,在化工生產過程中使用無毒無害的催化原料成為推動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不斷深入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已經高度重視對催化原料的選擇及應用進行深入研究。越來越多的催化劑得到開發和研制,化學反應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原料不斷得到改善,分子篩除催化劑等優良催化原料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毒無害催化原料的應用可有效提高化學反應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量,同時也可減少環境污染。

二、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對化學工業節能產生的促進作用

目前,在各工業產業的生產過程中均已廣泛應用到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該工程中具有的應用性能不僅可有效改善化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還可有效促進化工生產的結構不斷得到優化。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在化工產業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一)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清潔生產技術是一種具有較高價值的綠色技術,該種技術主要是通過對化工原料進行無害、無毒、無廢處理,實現原料利用率得到提高,進而促進化學工程的生產質量得到提高。在清潔技術中,應用最為普遍的技術分別為脫硝和脫硫兩種技術。應用該兩種技術對存在較為嚴重的污染的化學廢物、生活垃圾等進行綠色處理,經過相關技術的處理后,生活垃圾可有效轉化為沼氣。應用自然發電技術來代替傳統發電技術。太陽能、風能的開發和應用是清潔生產技術飛速發展的重要標志。在生物工程中合理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可有效促進細胞及基因工程的發展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在輻射加工中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可促進催化劑的作用得到顯著提高。

(二)與生物技術相互結合的應用在生物技術領域中,其技術范疇具體包含細胞、微生物、基因、酶等多種技術。其在各化工生產中的應用主要包含有生物化工合化學仿生學兩個方面的內容。在生物體內,生物酶作為催化劑存在,其具有顯著的專一性和高效性,在生物合成的每個過程中均無法脫離酶的作用。在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中對生物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通過相關技術處理,可使再生資源轉化為相應的化學品。早期所應用的有機化合物原料大部分是直接源自動物和植物,后來才逐漸發展為將煤炭、石油作為原材料使用。在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中,通常情況下均是應用工業酶或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酶作為催化劑。將酶與通常應用的化學催化劑進行比較,酶在應用過程中的優點主要表現為無污染、產物性質好、反應條件溫和等。例如通常情況下均是應用丙烯腈進行丙烯酰胺制備,當使用酶作為催化劑后,能耗消耗量大大降低,反應具有徹底性,并且在反應過程中無任何副產物產生。

(三)生產環境友好型產品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的主要發展目的之一即為為社會生產處環境友好型產品,如清潔汽油、磷洗衣粉等無毒無害產品。通過綠色化學工程可以生產出與社會、自然環境發展相符合的友好型產品。綠色化學工程生產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在社會生產、生活中,人們的購買的產品均為綠色產品,不僅有效保證了人們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因此,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如能夠促進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對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可有效降低生態環境的染污,促進國家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對國家的長遠發展及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篇(4)

關鍵詞:政府監管供應鏈綠色因素

“限塑令”的出臺,標志著國家對綠色經濟開始提出了更新更具體的要求。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強有力推動者,物流活動更要從環保的角度出發,大力發展綠色物流,而供應鏈中的各企業則面臨著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于2008年6月起國家限制超市、農貿市場等地的塑料袋使用,要求消費者必須進行購買,目的是通過減少消費者使用塑料袋的數量,從而達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

自1996年綠色供應鏈(GSCM)在美國提出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陳藍蓀(2007)認為物流活動中的綠色因素有外部和內部之分,外部主要指綠色環境包括“生態環保和降耗利廢”等;而內部主要指的是綠色產品。李靜芳(2008)提出在循環經濟下綠色供應鏈有三種形態,以核心制造企業為主導,以行業為主導和以地區為主導。Sarkis(2003)認為將環境改善和企業戰略、日常運營集成才能解決政府的直接控制與市場的輔助調節的沖突。Nagurne(2003)借助博弈論分析了各行業中的制造商、一級分銷商與顧客的特征。Baumann(2002)研究了德國和荷蘭的政府政策對供應鏈的推動作用,認為政府政策對供應鏈的綠色化有改變消費需求,關閉產品鏈和使產品設計綠色化的功能。可見國內外學者的對于綠色供應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性因素,而綠色因素及其成本收益的轉移問題研究較少。

本文主要以供應鏈中供應方和需求方為對象,分別分析了在政府在強弱不同的監管力度下,供應鏈企業中供應方和需求方因為實施綠色化而帶來成本及其利益分配的問題。

1傳統供應鏈企業間的綠色因素分析

在國際社會環保的影響和我國政府的積極參與下,國家制定了企業環保標準并以法律作為保障來執行。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監管力度不大或者時管時不管等,再加上企業實施“綠色”的成本高于不實施的,治污的成本要高于不治(也包括被罰)的成本以及市場機制中綠色觀念尚未形成,供應鏈中企業對實施綠色化持消極態度,政府監管嚴厲時強調一下,稍有松懈便置于腦后,綠色流通往往流于形式。本文分別從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外部性特征和供應鏈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供應鏈企業間的綠色因素外部性特征

從總體來看,在物流活動中供應方的壓力大于需求方,需求方要求供應方用更多的物流資源保障自己,而對于供應方,在滿足需求方的前提下,自己會使用盡可能少的資源。由于政府的監管不是特別的嚴格,供應方為需求方提供能達到其要求的最低價格的原料,這樣可以節省自己的成本也能爭取到了客戶,其他供應鏈上的企業也這樣做,則在流通的過程中,把實施綠色的責任隨之轉移,直到流通的消費端,這樣就會造成了整個社會成本的上升。

更嚴重的是政府所提出的綠色要求可能只是針對供應鏈中的某些關鍵企業,但其他的企業卻不一定遵守,導致綠色供應鏈的目標難以實現。并且在整個流通過程中,廢棄物和排放物的處理、回收和再利用沒有被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權責不清晰,企業之間互相推委,對整個社會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與此同時,遵守綠色要求的企業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在共同分享市場蛋糕的時候卻造成了其他企業“搭便車”的現象。即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外部性會使不實施綠色要求的企業獲益大于實施綠色要求的企業。這使得實施綠色要求的企業成本增加,如果政府的監管力度不能始終如一的話,這類企業也會極力尋求“搭便車”,使環境隨著經濟的發展迅速惡化。

(二)供應鏈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

由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外部性作用,供應鏈各企業爭相“搭便車”,以便成為供應鏈中獲益最大者,從而導致這種趨勢發展的惡性循環。對于供方來說,既可以提供綠色原料或服務,也可以提供一般原料或服務,但是提供綠色原料或服務的成本高于提供一般原料和服務的,所以在政府監管不是很嚴的情況下,供方更愿意提供一般原料和服務,以降低自己的成本。而需方也樂意使用這些原料和服務從而節約自己的成本。這種惡性循環使得企業不再進行創新,整個供應鏈企業轉而尋求投機的機會。

供應鏈上各企業看似在追求自己利潤的最大化,但由于整個供應鏈都在尋求投機,所以這種共同的“短視”行為導致整個供應鏈的效率越來越低下,供應鏈及其組成的各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低下,不但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環境問題,而且也必然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在當前世界范圍內各國都在大力推廣綠色經濟的環境下,這種傳統的企業及供應鏈組織正處在被淘汰的邊緣。2政府監管下的供應鏈企業間綠色因素分析

世界各國均加強了環保的要求,政府也加大了監管力度,供應鏈企業之間“搭便車”的可能性下降,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對供應鏈結點各企業的綠色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供應鏈中綠色因素對供應方和需求方有了新的影響。

(一)類牛鞭效應的形成

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的制造企業將面臨較大的綠色因素帶來的成本壓力,但在政府加大監管力度下,供方企業卻不能實現“搭便車”了,這是因為在現代物流活動中,需方處于一個有利的地位,在政府要求它們必須實施綠色化的時候,它們會對自己的原料供應商提出相應的要求,由于需方的有利地位,所以供應商會相應地改善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努力達到綠色化的要求,因此“搭便車”現象得到了遏制。需方促使供方實施綠色要求,但是需求方的優勢地位卻很容易造成綠色要求(這里也可能包括其他要求)沿供應鏈逐級放大,形成一種類“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原本是指供應鏈中需求波動的放大現象,此處的表現為:在政府監管不嚴格時,為了降低成本,需方并不要求供方提供綠色原料或服務。隨著政府對最終產品或服務監管力度的加強,需方對從供方提供的原料或服務中提出了更高的包含綠色要求在內的許多要求,使得供方面臨更大的壓力,而供方又向自己的供應企業提出了類似的要求。原料或服務的供應方因要保證實施綠色化而付出更大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政府只對最終需方提出了強制性的要求,使它們利用自己在供應鏈中的優勢地位向供方企業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原料供應商就處于供應鏈中比較被動的地位。以農產品為例,在消費端對于供應的水果有了更高的綠色要求,于是銷售商將市場中對水果的綠色要求傳達給供應方即果農(假設只有供方和最終的銷售商),果農則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證果品的綠色化,如采用綠色肥料,少噴施含有化學物質的農藥等,而這必然導致自己的種植成本的上升。但政府只是對最終的水果做出了綠色要求卻沒有給果農一個綠色種植的要求,從而導致最終的實施綠色化的成本由果農來承擔。

(二)政府規范監管下的供應鏈企業間利益分析

在政府對供方和需方都采取強制性措施時,供方和需方都會按照具體要求去實施,在政府的強制性要求下當綠色的市場觀念樹立起來之后,這時不實施綠色化的企業將不能在市場中生存,所有的企業都會努力實施綠色化以便贏得市場份額。供方和需方企業都將只承擔自己的成本,不會發生將實施綠色化帶來的成本的轉移現象。

以上述農產品為例,如果政府對于果品在生產端和最終和銷售端都有綠色要求時,在果品生產時按照綠色化的要求進行,在將產品轉運到需方(銷售方)時進行相關檢測,則在最終的消費終端,如果超出了綠色化的標準,比如銷售方為了保鮮存儲等原因使用了某些藥劑等致使超出食用綠色化要求的范圍,則能比較明確地界定責任,而不是由銷售方將這種責任轉移給果農。

在各節點企業均實施了綠色化后,對供應鏈中綠色因素帶來的利益分配就成為各企業要考慮的問題了。供應鏈企業利益分配主要是通過在各個節點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定價來實現的,所以對于企業來講除了能在本行業中占領市場之外,最直接的表現為供應鏈各企業產品價格的提高,但這種由于實施了綠色化而給整個供應鏈帶來的收益因為企業在供應鏈中地位的重要性不同而導致利益分配的不均。這種利益的分配不可能像其他類型的合作利益分配的那樣,根據最后得到的、看到的利益進行分配,而只是通過供應鏈企業間的相互不斷協商和談判,并通過產品定價而在企業之間實現利益的分配。

這種分配的重要意義在于使每個企業都能夠從這種分配方法中得到合適的利益,從而積極參與維護整個供鏈的穩定,以提高自己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升整個供應鏈企業的價值,減少整個供應鏈的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以及體現公平性。常用的供應鏈企業間利益分配的方法有夏普利值法(shapley法),MCRS(Mimumuncost-Remainingsaving)和群體重心模型等方法。

3結論

在現實中,由于不同行業企業之間關系的復雜性,政府的監管比較困難,實施綠色化帶來的成本及收益也難以度量。產業的規范化,消費者綠色意識的加強,綠色化市場的形成以及政府的有效監管相結合才能最終實現綠色經濟的目標。

通過本文分析,在政府監管力度強弱不同,供應鏈中綠色因素帶來的成本和利益發生了相應的轉移,在以往情況下,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和政府監管的不充分,出現了供應鏈上某些企業“搭便車”和惡性競爭的現象。當政府只對需求方進行強力監管時,由于需求方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優勢地位,會將實施綠色化帶來的成本逐級轉移,使得供應方在供應鏈中處于被動的地位;而當政府監管力度在供應鏈各節點均加強時,各企業明確了自己的綠色化責任,通過產品或服務定價等方式分配綠色因素帶來的收益。

篇(5)

    化學原料是化學工程的源頭,原料決定了生產流程和工藝的選擇,綠色工藝的介入可以從源頭上改變原料生產帶來的各類化學污染,同時綠色工藝與化學工程的結合還可高效利用各類自然資源,實現深度開發利用,兼顧無污染、節能、環保的生產方式必然會掀起一輪新的工業革命。綠色原料的典型開發應用比如甘蔗渣、稻草、麥稈以及木屑、樹枝、蘆葦等可加工成為酮類、酸類與醇類化學品。

    在化學反應中使用選擇性高的試劑也是綠色工藝應用的一個途徑。以石油化工為例,生產過程中烴類選擇性氧化反應較為普遍,作為一種強方熱性反應,具有生成物不穩定、易進一步氧化等特征,所以,催化反應中此反應并非最佳選擇,生成物的不穩定也不利于提取最終產物,所以,為改善這種情況,使用選擇性高的試劑是最佳途徑。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降低成本,節約資源,還能夠降低分離產品的難度提升純度,無疑實現了提升效益和減少污染的雙贏,所以,綠色化學工程在這方面的研究實踐也非常熱門。隨著越來越多的化學反應被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催化劑對提升反應速率效果顯著,所以目前化學工藝領域積極研究無毒無害的高效催化劑成為主流發展方向不一,不僅有利于工業的發展,對于推動化學分子深入研究也有助益,分子篩催化劑和烷基化固相催化劑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代表。

    2.綠色化學工程工藝應用

    分析綠色化學工藝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對綠色工藝的重視與開發也彰顯了當前世界范圍內節能減排的重要性。長達兩百余年的工業化路程,使得人類活動對自然資源環境的危害越來越大,尤其中國作為當前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三廢”問題十分突出,PM2.5問題也成為了懸在人們頭上的一把利劍,將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失衡、人口問題等推到了臺前更加顯著的位置。大型化工企業作為與人們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的企業,石油化工與煤炭除去提供能源之外,還提供多種衍生化工產品為人們衣食住行服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廢氣、消耗的大量原材料都警示著當前必須積極發展綠色化工工藝,以達到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就目前而言,節能減排的實現途徑主要以下幾種:研發新科技、新工藝全過程控制污染;利用先進清潔工藝從源頭控制污染;利用技術和工藝創新打造可循環綠色生態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等。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作為節能減排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就目前來說,主要以三種表現為主,分別是清潔生產技術、生物技術的應用及生產環境友好型產品。

    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使用生物技術服務可再生能源的合成,像有機化合物原料的應用經歷了從動植物到石油煤炭的發展過程,現如今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各類再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在綠色化工中,所使用的催化劑多以工業酶和自然界中存在的酶,酶與其他化學催化劑相比,具有反應條件溫和、生成物優良、污染少等優勢,對于當前化工領域而言,生物酶的利用和研發就成為了綠色化工的重要發展方向。像丙烯酰胺的制備,最早使用丙烯晴,在環城生物酶催化后,不僅能耗與成本大幅度減低,且反應完全無副產物,對工業生產而言有多重積極意義。

篇(6)

2.精細化工過程控制技術的發展動向

3.以綠色化學理念貫穿精細化工專業課教學

4.精細化工廢水的污染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5.我國油脂化工、精細化工生產現狀與發展建議

6.從“十二五”規劃看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發展趨勢

7.精細化工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綠色精細化工

8.精細化工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9.固相有機合成及其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與前景

10.精細化工過程控制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

11.我國精細化工發展現狀和趨勢

12.有機精細化工中間體的發展現狀及仿生催化氧化在中間體合成中的研究進展

13.精細化工發展前景以綠色精細化工的發展策略

14.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精細化發展

15.精細化工的現狀與發展

16.精細化工發展的關鍵技術——模型化、控制與優化研究

17.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8.精細化工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綠色精細化工

19.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現狀和“十三五”發展規劃

20.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21.廣東省精細化工發展現狀與對策

22.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23.生物催化在精細化工產業中的應用(上)

24.淺談綠色精細化工關鍵技術

25.基于現代精細化工發展初探

26.對遼寧省精細化工產業“十三五”規劃的建議

27.生物催化在精細化工產業中的應用(下)

28.我國精細化工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9.晉煤集團精細化工產業發展前景

30.淺談“十二五”期間精細化工發展方向

31.廣東省精細化工現狀與發展

32.論我國精細化工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33.精細化工課程群的整合及改革實踐

34.淺析我國精細化工的現狀與前景

35.精細化工領域過程系統工程技術研究發展趨勢探討

36.我國精細化工產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37.21世紀精細化工的發展

38.精細化工的發展趨勢及關鍵技術

39.綠色精細化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

40.地方本科院校精細化工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41.對中國精細化工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42.精細化工的產業轉移與遼寧的比較優勢

43.淺析精細化工產業對深圳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

44.精細化工專業課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探討

45.加快發展我國綠色精細化工

46.熱點精細化工中間體生產現狀和發展導向

47.淺議精細化工生產企業成本控制

篇(7)

2.化學論文中表格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合成類化學論文前言的審改原則及實例分析

4.合成類化學論文摘要的基本標準及其審改實例

5.合成類化學論文題名的審改原則及實例分析

6.科技文獻檢索與化學論文撰寫

7.如何撰寫分析化學論文

8.提高化學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思考 

9.課程論文在公安基礎化學教學中的實踐 

10.化學論文中幾組易混字辨析

11.基于合著論文的學科知識流動網絡的特征分析——以“藥物化學”學科為例

12.2002~2012年我國化學類高被引論文分析

13.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論文設計競賽的實踐與研究

14.醫用化學論文寫作的實踐教學

15.30種化學類核心期刊高被引論文研究

16.千名醫學家推薦最新七大生物化學論文 

17.課程論文與化學專業實驗一體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18.淺談化學專業英語論文寫作 

19.化學化工本科畢業論文產學研教學模式的實踐 

20.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的統計分析 

21.PTA量表在物理化學課程論文評價中的應用 

22.縮短科技期刊周期的思考及實踐——以《化學學報》為例

23.指導教師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中的指導作用 

24.物理學、化學論文的特點及寫作要求

25.促進化學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幾點思考 

26.美國化學鍍鎳年會論文綜述 

27.高被引論文的參考文獻特征研究——以化學領域為例的實證分析

28.物理學、化學論文的寫作特點和要求

29.廣東省舉行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

30.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畢業論文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31.1983年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概況

32.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在陜西臨潼召開

33.化學化工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和改革措施

34.電子期刊庫對于高校化學學科科研的文獻保障狀況研究——以上海師范大學化學學科用戶近五年SCI收錄論文為例

35.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控制的探討

36.試析化學類論文英文摘要特點

37.化學類論文圖形摘要的主要類型及設計技巧

38.諾貝爾獎與科學家論文數量、被引頻次的相關性——基于2000-2010年諾貝爾化學、物理學獲獎者的實證研究 

39.化學基礎研究論文的引文統計與評價

40.我國化學論文產出的科學計量分析 

41.農科院校提高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42.2000~2004年SCI-E收錄《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論文分析

43.中美科技期刊論文英文標題詞匯特征對比分析——以化學類為例

44.國外新發表的皮革化學論文

45.綜述論文在化學期刊中的作用及編輯組稿策略——以《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的辦刊實踐為例

46.應用化學畢業論文教學中指導教師和實驗員角色的探討 

47.小論文在分析化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48.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有機化學)論文統計分析

49.地方本科院校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教學改革

50.轉型目標下如何提高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  

51.課程論文在食品化學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52.論文式實驗報告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53.中美高影響因子化學類科技期刊研究性論文標題用詞對比分析

54.如何提高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質量

55.化學專業科研論文的撰寫技巧探究 

56.論化學類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

57.高師院校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中的問題及其撰寫要求

58.論文寫作在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59.一九八年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論文目錄

60.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論文式實驗報告

61.地方高校應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探索

62.化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與應用型科研人才培養的實踐

63.中國化學研究論文總數已名列世界第三

64.普通本科院校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改進探索與實踐

65.第四次中日煤化學、碳——化學論文報告會介紹(Ⅱ)

66.指導化學工藝專業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的一些體會

67.化學文摘(CA)對我國化學期刊論文的處理

68.提高獨立院校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 

69.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實施方案的探索及實踐

70.保障應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

71.Elsevier收錄我國分析化學類期刊論文的特點及對題名和關鍵詞的修改

72.碩士學位論文質量過程控制及管理探索——以廣西大學化學化工類碩士學位論文為例

73.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指導策略

74.提高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思考

75.中國化學研究論文總數名列世界第三

76.化學論文關鍵詞的選定與排序

77.理工科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創新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化學類專業為例 

78.化學化工常用軟件在相關科技論文中的應用

79.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中創新性問題的思考 

80.提高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 

81.淺談《科技論文寫作》在化學化工專業本科教學中的作用—以“合肥學院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為例

82.提高化學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建議

83.科技創新導向的化學化工類本科畢業論文模式思考與實踐 

84.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

85.“《化學學報》2014年度最具影響力論文獎”揭曉

86.提高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探索與實踐——以安徽工程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為例

87.“《化學學報》2014年度最有影響力論文獎”揭曉

88.“《化學學報》2013年度最有影響力論文獎”揭曉

89.理工科本科畢業論文現狀及分析—以化學類專業為例

90.應用為導向的《化學文獻檢索及論文寫作》教改探索

91.《結構化學》教學中設置課程論文的思考與嘗試 

92.有機化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的探索

93.我國成為化學論文大國

94.28屆地質大會有關礦物巖石地球化學論文摘要選

95.強化化學本科畢業論文實驗教學環節的幾點探討

96.化學十年:世界與中國——基于2001-2010年WoS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

97.校企合作指導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新模式的探討

篇(8)

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教育委員會主任范杰教授代表與會的化學化工學會負責人和各校師生感謝東道主華東師大校系領導和老師們為會議提供的周到安排。同時介紹了上海市市長韓正同志今年1月下旬視察化工企業時對本市化學工業提出跨市發展,輻射全國;加大研發力度,實施創新技術;一伴化規劃,整合資源,做大做強等要求。為廣大化學工作者展示了上海市21世紀化學工業繼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倍受鼓舞。我們要用化學在追求美好生活,促進高新技術發展中所作出的貢獻,消除人們對化學的誤解,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化學專業學習,應對未來能源、資源不足的挑戰、環境污染加劇和溫室效應增大帶來負面影響作出努力和貢獻。

交流會上20位同學的精彩報告和師生間熱烈融洽的互動式討論,為會議營造了極為和諧的氛圍。

優秀論文涉及有關催化反應的機理探討、多種納米材料的合成、食品安全中監測方法研究、抗癌藥物的活性研究、皮膚抗衰老的機理、環境水體中重金屬的檢測方法和儀器的開發等與高新技術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多個領域。

經過評委討論,有10位同學獲得壹等獎。他們是:劉嘉、黎朝、陸穎音、李永璽、戴逸婧、丁支、王荔祖、馬麗君、張若男和王歡。

有十位獲得二等獎,他們是:徐陽、劉媛媛、徐慧婷、應佚倫、、張蕾、沈明月、虞珊、蔣迪發和徐浩。

篇(9)

主管單位:沈陽市醫藥和化工行業聯合會

主辦單位: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分公司;中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陽化學化工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遼寧省沈陽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0460

國內刊號:21-1457/TQ

郵發代號:8-2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篇(10)

中圖分類號:F4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金屬的腐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危害。電鍍鋅是提高鋼鐵抗腐蝕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鋅鍍層在潮濕的環境中,鍍層極易發生腐蝕,從而失去防護作用。為進一步提高鍍鋅層的耐蝕性,提高其表面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需對其進行鈍化處理。傳統鉻酸鹽鈍化處理毒性大,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體健康。

一、概述

電鍍是金屬防腐蝕常用技術之一。電鍍鋅是提高鋼鐵抗腐蝕能力的有效途徑,目前廣泛地應用于造船工業、機械工業、航空、建筑等許多領域中。但在潮濕的環境中,尤其在不通風的濕熱環境中,鍍層極易發生腐蝕,表面形成暗灰色或白色疏松的腐蝕產物—白銹,影響外觀質量;時間長了會出現紅銹,從而失去防腐效果。因此,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改善金屬或鍍層制品表面耐蝕性能和涂裝性能,提高其表面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一般都要對其進行適當的鈍化處理。鈍化處理屬一種化學轉化膜技術,它是通過化學或電化學等手段,使金屬或鍍層表面由活潑態轉變成不活潑態的過程。

二、化學轉化膜的定義

化學轉化膜又稱金屬轉化膜(鈍化膜)。它是金屬(包括鍍層金屬)表層原子與介質中的陰離子相互反應,在金屬表面生成附著力良好的隔離層,這層化合物隔離層稱為化學轉化膜,而這個反應過程被稱為金屬的鈍化過程。在本論文中采用的是化學處理液,使金屬表面與溶液界面上產生的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的化合物的薄膜處理技術。有人用下面反應式來嚴格定義和表達化學轉化膜的產生:

式中,M表示表層的金屬原子;Az一表示介質中價態為z的陰離子,e為電子。

化學轉化膜同金屬上別的覆蓋層(如電鍍層)不一樣,它是基體金屬與選定的介質起反應,生成自身轉化產物(MmA。)。反應式中,電子是作為反應產物來表征的。這就表明,化學轉化膜的形成既可以是金屬/介質界面間的純化學反應,也可以是在施加外電源的條件下所進行的電化學反應。對于前一種情形,反應式所產生的電子將交給介質中的氧化劑;在后一種情形下,電子將交給與外電源接通的陽極,并以陽極電流所形式脫離反應體系。化學轉化膜的形成過程相當復雜,它可以是在不同程度上綜合化學、電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多個過程的結果。而該反應式只是用來定義,化學轉化膜的一種表達方式。

三、鍍鋅及鈍化試驗工藝

3.1鍍鋅工藝的選擇

鍍鋅電解液可分為堿性和弱酸性兩大類,國內外常用的有無氰鋅酸鹽鍍鋅、氰化物鍍鋅、錢鹽鍍鋅、氯化物鍍鋅、硫酸鹽鍍鋅等,各種體系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通過綜合對比考慮,本論文擬采用氯化物體系進行電鍍鋅。這不僅是因為氯化物鍍液具有成分簡單,鍍液穩定,使用維護方便。而且氯化物鍍液是不含絡合劑的單鹽鍍液,廢水極易處理;鍍層的光亮性和整平性優于其它鍍液體系;電流效率高,沉積速度快;容易施鍍于氫過電位低的鋼材如高碳鋼、鑄件、鍛件等。

氯化物鍍鋅溶液根據導電鹽的不同又分為3種體系,分別是氯化氨體系、氯化鉀體系和氯化鈉體系。查閱大量資料對這三種體系做綜合比較,如表1所示:

表1氯化物鍍鋅液的優缺點

經過綜合對比,氯化鉀體系鍍液具有:導電性好,鍍層脆性小,鍍層結晶細致、光亮,配置成本低,鍍液處理簡單等優點,故本論文擬采用氯化鉀鍍液進行施鍍,并對該鍍層進行鈍化工藝研究。

3.2氯化鉀鍍鋅溶液組成

其中,電流密度選用1. S A/dm2,電鍍時間為20分鐘。.鍍層厚度采用Hcc- 24涂層測厚儀進行測定,試樣鍍層厚度6一10 μm.

3.2.1鉻酸鹽鈍化液的組成及工藝

試驗中將硅酸鹽鈍化工藝與小哨電鍍廠用的GR-10高耐蝕藍白鈍化工藝進行對比(以下均稱為低鉻酸鹽鈍化),低鉻酸鹽鈍化液的組成及操作工藝如下:

3.2.2鈍化工藝流程

鍍鋅層鈍化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試樣除油一水洗一酸洗一水洗一活化一,水洗一電鍍Zn一水洗~出光一水洗一鈍化一水洗一吹干。其中,出光液為自配濃度約3%0稀HNO3溶液,出光時間55左右。

四、硅酸鹽鈍化工藝應用前景

4.1不同鍍層硅酸鹽鈍化膜鹽霧試驗對比

采用中性鹽霧試驗方法,對鋅鍍層、鋅鐵合金鍍層的硅酸鹽鈍化膜耐腐蝕性能進行檢測,并比較其結果。表2為不同鍍層硅酸鹽鈍化膜中性鹽霧試驗結果。由表2可知,Zn一Fe合金鍍層硅酸鹽鈍化膜的抗出白銹時間略高于Zn鍍層硅酸鹽鈍化膜,說明硅酸鹽鈍化工藝能夠應用于Zn一Fe合金鍍層中去,并且此工藝能顯著提高Zn一Fe合金鍍層的耐蝕性能,硅酸鹽鈍化工藝適用性好。

表2不同鍍層硅酸鹽鈍化膜中性鹽霧試驗對比

4.2應用前景分析

針對鍍鋅層開發的硅酸鹽鈍化工藝,經過在Zn一Fe合金鍍層中的試探性應用試驗,得知硅酸鹽鈍化工藝能夠成功應用于Zn一Fe合金鍍層中,顯著提高了Zn一Fe合金鍍層的耐腐蝕性能,且其鈍化膜耐蝕性高于鍍鋅鈍化膜,可見,硅酸鹽鈍化工藝的適用性較好,能夠在Zn一Fe合金鍍層中直接應用。而因低鐵含量(0.2%一0.8%)鋅鐵合金鍍層具有優良的抗蝕性能、機械性能、焊接性能和漆膜的附著性能等優良性能,在日、美等發達國家已得到普遍應用,多用于汽車、機械、電子和電器各種部件;我國也在九十年代開始進行研究和開發,目前zn一Fe合金鍍層在國內也開始應用于生產[64]。zn一Fe合金鍍層作為鍍鋅層的升級工藝,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有必要對其進行試驗研究。將硅酸鹽鈍化工藝應用于低鐵含量Zn一Fe合金鍍層中,并針對Zn一Fe合金鍍層對硅酸鹽鈍化工藝進行進一步改善,則鈍化效果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另外,硅酸鹽鈍化工藝無毒無污染,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其應用前景十分可觀。

結束語

綜上所述,鍍鋅硅酸鹽鈍化工藝穩定性能好,耐蝕性優于傳統低鉻鈍化工藝,操作簡單,成本低,無毒、無污染,可改善電鍍鋅行業環境污染的現狀。因此,硅酸鹽鈍化工藝在代替傳統含鉻鈍化、促進電鍍行業實現綠色生產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柯偉.中國腐蝕調查報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2]李鑫慶,陳迪勤,宇靜琴.化學轉化膜技術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吳雙成.高耐蝕性低鉻鈍化工藝的應用[J].材料保護,19%,29(3):33一34

[4]曾祥德.鍍鋅層鉻酸鹽鈍化經驗談[J].材料保護,2002,25(9):44礴7

上一篇: 聽課總結和反思 下一篇: 技能教育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大冶市| 永安市| 沽源县| 新郑市| 保德县| 武平县| 萝北县| 威海市| 西昌市| 鄄城县| 玉门市| 霍山县| 绥德县| 页游| 枞阳县| 郁南县| 隆子县| 左云县| 肇东市| 龙海市| 鄱阳县| 蒙阴县| 六盘水市| 永胜县| 丹寨县| 兴宁市| 井陉县| 闵行区| 西乌珠穆沁旗| 安西县| 肃南| 团风县| 喀什市| 北宁市| 盐津县| 咸丰县| 大田县| 礼泉县| 益阳市|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