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5 22:44: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貿易研究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和企業創新奮進下,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規模提升,結構優化,出口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不斷增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最直接表現,決定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的地位,決定了貿易產品的結構優化,決定了對外貿易發展的前景。因此,加強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研究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本文在概括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情況后,利用TCI指數、MI指數和GL指數測度了安徽省高新產品出口的貿易競爭力、比較優勢和產業內貿易情況,并得出結論,最后提出了擴大高新產品出口規模和優化出口結構的政策建議。
一、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概況
近年來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呈現出跨越發展態勢,出口產品和企業集中度較高,一批有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涌現出來,帶動了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的提升。
(一)高新產品出口跨越式發展。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從1995年的1.2億美元國際貿易論文,發展到2009年的15億美元,年均增長高達19.7%。出口額占全省總額比重從1995年的7.6%提高到2009年的16.9%。高新產品出口額的年均增幅遠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長速度,通過高新產品出口,拉動了我省精細化工、汽車配件等產業的發展,為省內產業升級、技術更新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二)產品集中度較高。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產品集中度較高。2009年全省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中,全鋼子午線輪胎、鍍鋅板等新材料出口4.9億美元,占高新產品出口額32.6%,生物醫藥及器械出口4.6億美元,占高新產品出口額30.6%,電子信息產品出口2.9億美元,占高新產品出口額19%,光機電一體化1.5億美元,占高新產品出口額10.1%。高新產品出口呈現產業集聚現象,產品集中度不斷提高核心期刊目錄。高新產品的九大類產品中,以上四類產品出口額占總額高達92%。
(三)出口企業集中度高。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佳通乘用子午線輪胎、豐原集團、華文國際、華安進出口、水泥研究院等20家骨干企業累計出口10.4億美元,占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70%。戶均出口規模達到5000萬美元以上,隨著出口企業發展壯大,其抵御國際市場風險能力也日益增強。
(四)出口主體性質多元化。全省高新產品出口中,國有、外資、集體民營企業三分天下。外商投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4億美元,占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36%,國有企業出口5.3億美元,占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35%,集體民營企業出口4.3億美元,占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29%。
二、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研究
隨著全省高新技術產品規模的不斷提升,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逐步提上議事日程,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家底,掌握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競爭力現狀,下面將從TCI、MI和GL三大指數,詳細分析近年來安徽高新技術產品分類競爭力情況,以期做到了解全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情況,進而揚長避短,全力推動高新技術產品提升出口競爭力。
(一)使用貿易競爭力指數衡量[1]。貿易競爭力指數(TCI:Trade CompetitionIndex)是判斷一國或地區的某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是否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衡量指數。其計算公式為TCI=(Xi-Mi)/(Xi+Mi)。其中:Xi和Mi分別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產業i的出口額和進口額。TCI指數取值范圍為-1≤TCI≤1國際貿易論文,當0≤TCI≤1時,意味著該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當-1≤TCI≤0,意味著該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弱。
表1列出了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九類產品在2003-2009年的TCI指數:
表1:2003-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TCI指數
產品名稱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高新技術產品
0.017
0.14
0.239
0.156
0.371
0.363
0.368
其中:
電子信息
0.615
0.683
0.617
0.111
0.579
0.425
0.541
軟件
1
1
1
1
1
航空航天
-0.98
-0.87
-0.963
-0.97
-0.854
-0.776
-0.594
光機電一體化
-0.672
-0.586
-0.592
-0.437
-0.406
-0.338
-0.274
生物醫療器械
0.358
0.463
0.558
0.513
0.66
0.633
0.651
新材料
0.332
0.419
0.537
0.746
0.793
0.653
0.699
新能源
-0.581
-0.458
-0.442
-0.226
-0.033
0.038
-0.113
環保與海洋
-0.494
-0.007
0.157
-0.407
-0.362
0.261
-0.227
現代農業
-1
0.963
0.91
0.736
0.978
0.997
-0.492
數據來源:根據安徽省商務廳進出口數據整理而得。
專業課程體系是專業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它直接反映了各專業人才培養的宗旨與目標,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環節。尤其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更要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很多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未能充分體現出現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不利于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調整和革新教學內容,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
一、應用型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 一) 課程結構不盡合理
課程體系是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載體,也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的核心環節和關鍵內容。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結構過于專和窄, 即專業主干課偏專, 專業選修課過窄。在專業主干課方面, 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干課基本為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統計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等課程,專業課程過分偏重于國際貿易領域和英語領域,國際經濟領域的課程偏少,比如只有世界經濟概論等課程;在專業選修課方面,專業選修課的面過窄, 可選的選修課不僅數量少, 而且涉及的課程也主要涉及國際貿易領域, 可供學生選擇的余地小, 縮小了學生的知識面, 削弱了該專業畢業生未來的工作適應能力[1]。
(二)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和過分理論化
在設置課程時貪多求全,導致許多課程的內容有所交叉和重復,但學生對重復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厭惡感,導致上課不注意聽講,使教師也難組織教學。例如:國際經濟學課程中的國際金融知識與國際金融課程重復,國際結算課程中的單據知識與國際單據理論與實務課程重復等。除此,部分教材內容陳舊老化、更新慢,有些教材的內容落后國際貿易新知識幾年,甚至十幾年,根本跟不上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發展的新形勢,而老師在課時分配上,受傳統舊體系的影響,難于舍棄。
另一方面,現在的畢業生就業壓力特別大,在“以就業為中心設置課程”,“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指導下,部分院校依舊過分側重于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實用技能的培養[2]。
(三)實踐教學課時數占教學總課時數的比例偏低
和國外大學生相比,我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能夠獲得的實踐機會很少,導致畢業后學生從事國際貿易實務操作的能力較為欠缺。例如: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大學教育中,學生在大學三年級時,可以到相關企業實習一年,然后再重返校園繼續深造。學校也有專門的職能部門負責幫助學生聯系實習企業,并在實習企業開設專門課程幫助學生學習,幫助他們解決在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也有的國外高校開設專門課程讓學生熟悉國際商務環境,甚至讓學生到國外去熟悉該國市場。
目前,我國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還無法實現這種實踐教學方式,一般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導致實踐教學課時數占比低。以作者工作的邵陽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理論課時數占比為77.84%,實踐課時數占比為22.16%,其中實習時間總共才8周,即使全部在企業實習外貿具體操作,一般也很難走完一筆交易的全部流程。
(四)建立校外實習(訓)基地困難重重
高校連年擴招,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人數激增,但實習(訓)基地的數量嚴重不足,遠遠跟不上學生數量的增加,造成了學生在校外實習(訓)比較困難。一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對到底應該建設什么樣的實習(訓)基地,要建幾個、幾種類型等問題,在建設過程中考慮欠周,也沒有建立校外實習(訓)基地的詳細計劃。另一方面,有些實習單位受規模、場地、辦公條件的限制,又要確保員工的正常工作不受影響,因此,留給學生的實習空間就很小,校外實習(訓)也難見成效。
二、優化應用型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
(一)優化課程體系
建立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課程體系,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目標。因此,要強調“基本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基本技能”三位一體,每門課程都要根據其在專業培養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整合, 強調各門課的相互協調, 加強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 體現課程之間的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及內在聯系, 以實現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課程體系的優化需要體現在廣和深兩方面。廣的方面, 要做到課程涵蓋的內容能夠滿足國際貿易發展對經貿人才的基本要求, 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和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3]。深的方面, 要做到使學生能夠較為深入地掌握國際經貿理論的由來與演變, 跟蹤國際經貿理論的最新發展, 了解國際經貿的最新發展趨勢, 掌握國際貿易法律與規則的最新變化。
(二)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
用人單位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的要求是具有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導向,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能夠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積極性的現代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分成幾個組,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情景模擬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就是把工作中的實際情景搬到教室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培養學生興趣,促使其主動學習。例如在國際商務談判課程中,把學生分成5-7人一組,其中一組為出口商,另一組為進口商,讓學生充當不同的談判角色,把教室布置成談判場所,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易磋商,最后達成交易,并模擬簽訂國際貿易合同。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增強對外貿職業崗位的興趣和感情,縮短其畢業后適應工作環境的時間。3.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是一種以構建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在項目訓練中選擇 1-3 個工作任務,完成任務的同時,通過知識鏈接、案例分析和任務練習等方式來鞏固學生的職業能力[4]。
(三)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學課時數比例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是理論與實踐教學并重,在培養扎實基礎的前提下,加強實踐教學,尤其要突出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實踐教學重點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確保學生大學畢業后具有從事實際操作的能力。職業技能訓練包括實驗、實習和職業能力訓練,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來說,加強實踐教學不僅體現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銜接,更重要的是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的有機結合。
通過校內實驗室模擬實習,能夠保證學生了解并熟悉國際貿易業務具體操作的各個主要環節,掌握各個業務環節的基本操作程序,為學生到校外企業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在校外實習中,不僅可以鍛煉其業務能力,了解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的運用,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鍛煉學生基本的語言溝通能力、社交能力、英語應用能力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是對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考核[5]。但校外實習也有主要的缺陷,學生無法接觸到所有業務環節,特別是一些核心業務,企業從商業秘密角度考慮,不愿意讓實習的學生參與和了解,剩下的業務環節只有通過校內實習來彌補。
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訓練,可以適當采用以“畢業證書+技能證書”的培養模式,即要求學生拿到畢業證書的同時,又要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或行業組織的國際商務單證員、外貿跟單員和報關員等各種技能考核,取得其中的一個或者二個資格證書。
(四)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校外實習(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習(訓)基地是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的“零距離”接觸,是學生鞏固理論基礎知識、訓練職業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的平臺。基地除了作為實訓教學、職業素質訓導、職業技能訓練與鑒定等平臺外,還是開展教學改革、科學研究、就業指導、服務社會等工作的多功能場所[6]。同時,建立校外實習(訓)基地,必須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相互服務的原則進行,一味依靠企業,希望企業無償提供實習(訓)條件的做法,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應該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在享受企業提供的良好實習(訓)條件時,利用自身的專業特點,積極為企業服務,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
總的來說,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優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集基礎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質“三位一體”的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科學的課程設置,不僅使學生熟悉掌握外貿實務的具體操作流程,增強感性認識,更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鞏固與深化國際貿易理論和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宣燁.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析[J].教育創新,2008,(2):153-154
[2] 李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研究[J].商業經濟,2010,(2):111-112
[3] 李靖波.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針對地方本科院校[J].北方經貿,2012,(10):13-14
[4] 陳楠.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課程編制應遵循職業能力取向[R].江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2:34-35
[5] 張宇馨. 對應用型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課程體系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0,(2):225-227
Key words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隨著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的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世貿組織中重要的官方通用語之一,在世界經濟與貿易合作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學術方面,國際上大型學術會議大多以英語為主,因此,英語學習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學科領域內的交流,并使得學者們第一時間接觸世界相關領域的前沿知識。化學化工作為科學領域的重要分支,其專業英語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知識一方面有助于同學們閱讀相關領域資料,為自身的學習提供知識給養,另一方面,對一些有夙愿繼續深造的同學來說,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是其深造的前提與基礎。因此,進一步提高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已成為必然的趨勢。
1 化學化工專業英語學習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對各專業人才都處于渴求狀態,化學不僅是大學校園內的重要分支學科領域之一,也是國家發展過程中支柱性產業的亟需專業,因此近些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化工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各大高校也加大了對化工專業的重視程度,希望為國家的發展輸送專業型人才。伴隨國際化腳步的不斷加快,除了化工專業知識本身以外,對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化工專業本科直接就業的學生來說,大多選擇化工公司,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多數化工公司都有國際貿易部,因此公司對新引進的人才一般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精通化學試劑的英文名稱,并且在公司進行對外貿易期間,要能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進行口頭交流或郵件的日常往來,這不僅需要扎實的基礎英語,更需要化工專業英語做依托;另外,對于選擇本科畢業繼續深造的同學來說,化工專業英語同樣必不可少,研究生論文撰寫及課題研究期間要參考大量的化工專業英文文獻,并且在讀研究生期間要發表相關專業的英文文章,這就使得化工英語成為學歷獲取的必備條件。因此,無論是選擇本科就業抑或是繼續深造,在校階段對化工英語的學習都是十分必要的。
2 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發現,化學化工專業英語對學生在校繼續深造及未來就業的重要性,但綜觀目前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現狀不難發現:首先,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次,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因循守舊,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加之教材標準參差不齊,教學內容并不統一,這使得化學化工英語教學開展得步履維艱。
2.1 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學生認識不足
隨著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已然成為就業時的硬性要求,這就使得學生越來越重視英語四、六級考試,對于專業英語來說,主要以考核形式為主,也就是在專業課中修得相應學分,因此并不受到重視。甚至大部分學生將專業英語簡單理解為專業詞匯與英語語法的組合,并沒有意識到系統的專業英語學習對于專業知識的進一步提升以及綜合素質有效提高的重要作用。
2.2 教學模式因循守舊,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綜觀目前化學化工專業英語的教學可以看出,雖然專業英語教師都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以及極強的英語教學能力,但就其教育方法來說,依然停留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也就是教師充當課堂的主角,課前精心建立知識結構,課堂上一股腦地向學生傳授,整個專業英語課堂呈現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況,授課全程幾乎零互動。教師采取單詞講解、課文閱讀并翻譯以及課后練習這樣的三段式教學法,對于專業英語的格式要求、句型特點以及文章風格等很少涉及,本就干癟抽象的專業英語越發顯得枯燥,學生學習過程中也會漸漸失去學習興趣,致使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甚微。
2.3 教材標準參差不齊,教學內容不統一
教材是教師任教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參考資料,對教學方向以及學生的學習目標定位起決定性作用。近些年來,隨著各大院校自行編撰書籍,全國高校專業英語教材呈現五花八門的態勢,且多數英語教材一直沿用經典的“單詞-A課文-注釋-語法-練習-B課文”這一模式,這些精選的課文等知識中雖然也包含相關的化學化工知識,但多數未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術發明等涵蓋其中,學生很難在課堂上接觸到前沿知識。另一方面,多數教授專業英語的教師不僅對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求很高,且對其英語水平也有很高要求,因此教師多數為教學經驗的老教師,這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習慣性講解自身熟悉的內容,因此在教學內容上沒有同意的標準,各專業教師各自為戰,沒有統一的教法和教學內容。
3 化學化工專業英語教學策略
3.1 激發學習興趣,明確教學目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自身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其學習過程中的源動力。外界的強行驅使力往往適得其反,即便是能起到一定作用,不從學生的主觀意識上激發起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比起東方的教育理念,西方的教育就十分重視學生的興趣開發和個性培養,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自身興趣愛好特點追尋屬于自己的發展之路,東方的教育則更重視對學生后天的興趣培養。當然,二者都有其可取之處,也各有弊端,因此,可以將東西方的教育理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探尋一條適合中國學生的發展之路。經過多年的教育經驗,各大院校專家學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研究經驗以及我國學生的學習特點,綜合教材、教育方法、教師自身素質等多方面因素,加大對教學教法的重視,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對專業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在課程進行前期即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以及專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師的幫助以及學生自身的努力下,查閱國際先進的化學化工資料,使學生在前沿技術中尋找學習樂趣,獲得學習成就感,鼓勵學生進行日常聽說訓練和相互之間的專業英語信息交流,長此以往的練習會增加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興趣及學習欲望。
3.2 結合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開設專業英語課程時,多數學生面臨找工作的和考研的壓力,對專業英語學習的精力不足,積極性也不高,這會嚴重影響本學科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開課以及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他們在學習本門課程之前充分認識到專業英語的重要性,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這一學科,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并不是為畢業之前湊學分取得學位學歷證的,它對日后的工作以及繼續深造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在開課之前,教師首先要向同學們講明開設此課程的必要性,這一課程的特點如何以及如何學好這一科,讓同學們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可以向同學們簡要介紹歷屆師哥師姐找工作或考取研究生期間專業英語所起的重要作用,讓同學們在生活的實際案例中獲得學習動力。
3.3 采用互動式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