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文博》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簡報、研究報告、文獻綜述、專題研究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歷史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廣州文博》雜志投稿要求
(1)稿件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雜志不僅關注理論研究成果,還注重實踐經驗的分享。因此,投稿者應確保稿件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有實際操作的指導意義。
(2)稿件應遵守學術規范。投稿者應確保稿件遵守學術規范,不抄襲、不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同時,應注明參考文獻,并按照本雜志的參考文獻格式進行排版。
(3)稿件應具有學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本雜志不僅注重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注重文章的易懂性和可讀性。因此,投稿者應確保稿件內容嚴謹、規范,同時具有趣味性和可讀性,以便吸引更多的讀者。
(4)稿件應符合期刊的定位和主題。本雜志主要關注文物研究、博物館學研究、歷史研究、藝術研究等多個領域,涵蓋考古、文物鑒定、博物館管理、文物修復等多個方面。投稿者應確保稿件內容與本雜志的主題和定位相符合。
(5)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6)基金項目有則加。格式為“基金項目:基金名稱(編號)”。論文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本刊將酌情優先發表。
(7)摘要(100~200字)和關鍵詞(3~5個):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勿出現本人(文)認為等字樣。多個關鍵詞之間以分號隔開。
(8)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等)及基金項目(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標注于稿件首頁頁腳。
(9)稿件的注釋是作者對標題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②……
(10)標題的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文內接排的序號可用“⑴”。
《廣州文博》雜志是由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主管和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83年,該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
在收錄方面,《廣州文博》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知網收錄(中)等,在歷史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歷史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