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環境》雜志的收稿方向主要包括:專題綜述、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實驗研究、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問題討論等。
該雜志收稿方向廣泛,涵蓋了環境的多個重要領域和前沿話題,為環境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分享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
《地球與環境》雜志投稿要求
(1)中文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含義一致,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主題,盡量不用外文縮略語。
(2)稿件應為未公開發表的作品,凡來稿,均視為作者、譯者已經閱讀或知悉并同意本聲明。
(3)請在來稿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2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摘要應能客觀反映論文或報告的主要內容。
(4)如不同意本刊對采用文稿作相應的技術處理和修改刪節,請事先申明。
(5)參考文獻在引文末尾用方括號加序號注明,按順序全文排序,序號同文末的列表序號一致。
《地球與環境》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和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創刊于1973年,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刊號ISSN為1672-9250,國內刊號CN為52-1139/P,該雜志級別為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3個月。
地球與環境雜志數據統計
地球與環境主要引證文獻期刊分析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多次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如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等。
在收錄方面,《地球與環境》雜志被多個知名數據庫收錄,包括: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在環境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是環境研究者和實踐者的重要參考刊物。
地球與環境雜志發文分析
地球與環境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591 | 土壤;同位素;污染;地球化;地球化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157 | 土壤;污染;重金;重金屬;同位素 |
貴州大學 | 150 | 土壤;污染;重金;重金屬;巖溶 |
貴州師范大學 | 112 | 土壤;污染;石漠化;重金;重金屬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100 | 同位素;土壤;地球化;地球化學;水化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86 | 重金;重金屬;地質;土壤;地質災害 |
中國地質科學院 | 80 | 巖溶;土壤;地下水;污染;地球化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44 | 污染;地下水;土壤;重金;重金屬 |
中國地質大學 | 42 | 污染;巖溶;地質;土壤;地球化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38 | 同位素;礦床;地下水;地質;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