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發表的步驟如下:
一、了解投稿要求
在投稿前,需要仔細研究《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的定位、風格、欄目設置等,確保自己的稿件與雜志的定位和需求相匹配。
其主要涵蓋的欄目包括現代制造技術、藥學與生物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建筑與土木工程等。
二、準備投稿材料
根據投稿要求,準備相應的投稿材料。
(1)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要便于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一般不用副題名,避免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詞,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2)中文摘要(以300字為宜)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4要素),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中不宜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術語,也不應引用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英文摘要需與中文摘要一致,時態要保持一致。
(3) 一般為3~8個,建議從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漢語主題詞表》中查出,中、英文關鍵詞須一一對應。
(4)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數碼、序號,要求工整、清晰,對容 易混淆的字母、數碼和符號,應標明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屬上下角 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區別要明顯。變量符號中,對于矩陣、 向量、矢量,應標注為黑體。
(5) 文稿中,圖、表題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插圖請用計算機制作,照片必須清晰、規范。主線和輔線粗細比例約為2∶1,插圖下方應注明圖序和圖名。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適當加注輔助線,表格上方應注明表序和表名。
(6)參考文獻表應列在文后,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列出,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獻的作者應全部列出;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錄法;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可縮寫,并省略縮寫點“.”。論文中引用文獻時,視具體情況把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如張××[1] 、王××[2,5]和李××[4-6]。
(7)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8)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9)論文關鍵詞是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來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和術語。每篇論文應選取3~5個關鍵詞。
(10)基金項目:所涉及的課題請在文中注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 (注明基金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掃描件)。
三、投稿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大多采用網絡投稿系統,投稿時需按照系統提示完成以下步驟:
作者注冊、查看投稿須知和版權協議、填寫稿件信息和作者信息、上傳稿件和附件。
四、關注審稿進度與反饋
接收投稿成功通知:作者上傳稿件成功后,會接到雜志社發送的投稿成功通知郵件。
稿件審理流程:稿件會按投稿欄目分配給責任編輯初審,初審后提交主任復審,復審通過后提交主編終審。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一本由成都大學主辦的季刊,期刊級別為省級期刊,預計審稿周期為1個月內。
接收審稿結果:主編終審通過后,會向作者發送錄用通知郵件。如果稿件被退回或需要修改,作者需要根據審稿人的意見認真修改稿件,并考慮再次投稿。
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助您成功投稿并發表作品。